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复兴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晓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杨文会居士是一位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尤其是他创建的金陵刻经处,更是成为佛学复兴运动的大本营。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杨文会大师的贡献和影响。一、创建金陵刻经处,拯救释教颓风;二、搜集散佚经典,推...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杨文会居士是一位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尤其是他创建的金陵刻经处,更是成为佛学复兴运动的大本营。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杨文会大师的贡献和影响。一、创建金陵刻经处,拯救释教颓风;二、搜集散佚经典,推动佛学复兴;三、开办洹精舍,培养弘法人才;四、奠定居士道场,说法阐教研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近代佛学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理性交流——以中国近代佛学复兴为线索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75-80,共6页
近代汉传佛学复兴之初,杨仁山奉《大乘起信论》为圭臬,开启近代汉传佛学的理性重建,推动佛学的义理更新。以此为基本落脚点,在唯识学回归之后,在理性精神的带动下,引发了持续的唯识学研究热。佛学理性精神由此回归。在理性精神指引下,...
近代汉传佛学复兴之初,杨仁山奉《大乘起信论》为圭臬,开启近代汉传佛学的理性重建,推动佛学的义理更新。以此为基本落脚点,在唯识学回归之后,在理性精神的带动下,引发了持续的唯识学研究热。佛学理性精神由此回归。在理性精神指引下,汉传佛学研究突破学派、门派壁垒,与藏传佛教进行正面交流和学习。留藏学法团进入藏地求取藏密,在求法过程中译介宗喀巴的"道次第"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汉、藏佛学的理性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佛学
近代
汉传
佛学
复兴
理性
唯识学
道次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复兴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晓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文摘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杨文会居士是一位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尤其是他创建的金陵刻经处,更是成为佛学复兴运动的大本营。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杨文会大师的贡献和影响。一、创建金陵刻经处,拯救释教颓风;二、搜集散佚经典,推动佛学复兴;三、开办洹精舍,培养弘法人才;四、奠定居士道场,说法阐教研学。
关键词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近代佛学复兴
分类号
B949.926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理性交流——以中国近代佛学复兴为线索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75-80,共6页
基金
2012年国家民委项目"理论与信仰的重构:宗喀巴中观思想的哲学诠释"(项目编号:12XZZ010)
文摘
近代汉传佛学复兴之初,杨仁山奉《大乘起信论》为圭臬,开启近代汉传佛学的理性重建,推动佛学的义理更新。以此为基本落脚点,在唯识学回归之后,在理性精神的带动下,引发了持续的唯识学研究热。佛学理性精神由此回归。在理性精神指引下,汉传佛学研究突破学派、门派壁垒,与藏传佛教进行正面交流和学习。留藏学法团进入藏地求取藏密,在求法过程中译介宗喀巴的"道次第"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汉、藏佛学的理性交流。
关键词
近代
佛学
近代
汉传
佛学
复兴
理性
唯识学
道次第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复兴
胡晓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理性交流——以中国近代佛学复兴为线索
顾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