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与近代中日关系
1
作者 周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文章集中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在对日关系中,为中国革命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作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广交日本朝野人士以求得外援;为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而提倡中日提携;为中国的统一而力主... 文章集中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在对日关系中,为中国革命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作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广交日本朝野人士以求得外援;为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而提倡中日提携;为中国的统一而力主中日亲善。同时作者也指出,孙中山正是在与日本的长期交往中,逐步加深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在力主中日友好的同时,对日本强加于我国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侵略行径给以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不平等条约 中国革命 日本政界 日本朝野 国民经济近代 日本军国主义 近代中日关系 中日友好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89-93,共5页
19世纪中下叶,日本用武力开始实施吞并琉球的计划,竭力阻断中琉间长达几百年的朝贡关系,由此引发了涉及中、琉、日三方关系的“球案”事件。“球案”事件发生后,清廷朝野发表各自见解,寻求各种解决办法,无奈此时的清朝政治腐败... 19世纪中下叶,日本用武力开始实施吞并琉球的计划,竭力阻断中琉间长达几百年的朝贡关系,由此引发了涉及中、琉、日三方关系的“球案”事件。“球案”事件发生后,清廷朝野发表各自见解,寻求各种解决办法,无奈此时的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衰竭,已无力维持其历史上与周边邻国的传统关系,最终只能采纳李鸿章的“延宕之法”。“延宕之法”既拒绝了日本企图达到与西方国家在华既得利益均沾的目的,又粉碎了日本因中国分占部分球岛而不再反对其吞并琉球的图谋,但也造成了日本非法兼并琉球的现实长期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琉球人 日本 近代中日关系 何如璋 朝贡关系 通商条约 中日交涉 总理衙门 陈宝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日关系的开端——从一八七一年《中日修好条规》谈起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魁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61-69,共9页
中日两国不仅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而且在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利害攸关.两千多年来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渊源流长.近代中日关系,是从一八七一年中日两国签订《修好条规》开始的.因此,本文拟对这个条规的性质及其特点略抒己见,请同志们指正... 中日两国不仅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而且在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利害攸关.两千多年来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渊源流长.近代中日关系,是从一八七一年中日两国签订《修好条规》开始的.因此,本文拟对这个条规的性质及其特点略抒己见,请同志们指正.一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先后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敲开了封建的"闭关"、"锁国"的大门,带着殖民的枷锁跨入近代历史的门槛.共同的历史命运,本应使中日两国友好相助,共同抗敌,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日本在十九世纪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两国 近代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李鸿章 历史命运 总理衙门 六十年代 西方列强 五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记取的近代中日关系史篇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培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6-53,共8页
中日关系史在古代有过文化交往的珍贵记载,在近代却发生侵略与反侵略的事实。在研讨中日关系史时,记取近代这段历史篇章是很有意义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史可划分为下列几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中日关系平等相处阶段(1... 中日关系史在古代有过文化交往的珍贵记载,在近代却发生侵略与反侵略的事实。在研讨中日关系史时,记取近代这段历史篇章是很有意义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史可划分为下列几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中日关系平等相处阶段(1840—1874) 近代始初,中日两国停滞在以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都以禅学治心、儒学治世,来维持封建秩序。两国和睦相处,并共御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可是此景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日关系 日本军国主义 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 中国人民 侵略中国 甲午战争前夕 大陆政策 中国东北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日关系与“七·七事变”
5
作者 吴承昆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72-77,共6页
一、历史真相是不能涂改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然而,当时的军国主义者,为欺骗日本人民和世界舆论,曾... 一、历史真相是不能涂改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然而,当时的军国主义者,为欺骗日本人民和世界舆论,曾编造了种种“理由”,为其侵略的罪行辩护。本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这些所谓的“理由”早被历史所揭穿。令人遗憾的是,在战后的数十年间,一些当时的军国主3C分子和站在军国主义侵略者立场上的所谓学者,又是写文章,又是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近代中日关系 大陆政策 中国人民 日本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政府 全面侵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编译社与近代日本在华舆论操纵活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金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159,239,共8页
针对"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排日"浪潮,日本驻华北军司令部在陆军省、外务省和日本企业的大力支持下,1920年2月在天津成立通信社——天津编译社,作为军方操纵舆论的秘密机关。根据军方制定的经营方针,编译社每天向... 针对"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排日"浪潮,日本驻华北军司令部在陆军省、外务省和日本企业的大力支持下,1920年2月在天津成立通信社——天津编译社,作为军方操纵舆论的秘密机关。根据军方制定的经营方针,编译社每天向当地及北京等处报社提供大量有利于日本的新闻稿,通过私下提供赞助等手段使其刊登,试图以此操纵舆论为日本侵略政策辩护,平息中国民众的"排日"情绪。天津编译社的活动是近代日军对华宣传战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驻屯军 宣传战 舆论操纵 通讯社 近代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思潮”研究的“始作俑者”──刘学照教授《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
7
作者 何开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洋务思潮”研究的“始作俑者”──刘学照教授《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3月)是刘学照教授的一部专题学术论集,共收入作者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十余年间关于洋务思潮的21... “洋务思潮”研究的“始作俑者”──刘学照教授《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3月)是刘学照教授的一部专题学术论集,共收入作者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十余年间关于洋务思潮的21篇文章。1982年,作者在全国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思潮 近代中国 始作俑 洋务运动 学术讨论会 早期维新派 中国资本主义发生 中国近代 运动史 近代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动向
8
作者 山根幸夫 王魁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99-105,115,共8页
辛亥革命及其革命运动,无论和日本政府,还是和日本人民都有很深的关系.由于今年正值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我想整理一下我国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成果,大体上介绍一下和下列问题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一、概述性的论著,二、革命前夕革... 辛亥革命及其革命运动,无论和日本政府,还是和日本人民都有很深的关系.由于今年正值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我想整理一下我国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成果,大体上介绍一下和下列问题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一、概述性的论著,二、革命前夕革命运动与日本的关系,三、辛亥革命本身与日本的关系,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措施,四、对辛亥革命进行干预的日本人的活动,五、日本人的辛亥革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日本人 中国革命同盟会 日本外交史 日本帝国主义 革命运动 革命观 近代中日关系 大亚细亚主义 清末留日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