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的传承和开拓者--林家有教授学术访谈 |
林家有
张金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
|
论近代中国研究西方的第一次热潮 |
胡维革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3
|
挑战:理解中国——访英国城市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王斯福博士 |
孙自俊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4
|
对近代社会集团的研究应不断深化──《淮系集团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前言 |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 |
|
《学术界》
CSSCI
|
2004 |
0 |
|
6
|
202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为中心 |
刘江
张敏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范式探讨——评《张之洞评传》 |
黄俊棚
张静远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把吾国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夏鼐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
王兴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巩固与拓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路径之选择 |
郑大华
刘纯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0
|
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的去熟悉化问题 |
黄林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1
|
清华学人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从罗家伦、蒋廷黻到郭廷以、邵循正、费正清 |
刘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2
|
章开沅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问题的理论贡献 |
张艳国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3
|
从传统文化史到社会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新趋向 |
左玉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4
|
新世纪以来的史料型数据库建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
陈鹏
|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5
|
研究近代中国制度变迁史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
朱英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6
|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
易剑东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6 |
7
|
|
17
|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的价值——兼论文学史基础的重建 |
陈大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内涵提升与外缘扩展双向互动:拓展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再思考 |
王先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9
|
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
储著武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0
|
赓续与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推动力 |
李金铮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