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网融合条件下以客流需求为导向的市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柏成 刘裕行 +2 位作者 张炜晗 朱炜 滕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四网融合趋势下,应充分考虑客流需求,以客流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域铁路的运输组织优化。[方法]从长江三角洲等区域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和市域铁路在其中的功... [目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四网融合趋势下,应充分考虑客流需求,以客流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域铁路的运输组织优化。[方法]从长江三角洲等区域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和市域铁路在其中的功能定位出发,明确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内涵。从客运需求总量、市域铁路客流分担率、运力供给和客运需求的匹配性3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市域铁路面临的运输组织困境。以客流需求为导向,从战略层、策略层及运营层3个层面提出了市域铁路运输组织的优化建议。[结果及结论]当前市域铁路运输组织的3大制约因素分别为线路规划建设与客运需求的差异、市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优势不明显、缺少客流导向的列车开行方案调整机制及方法。从战略层角度应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一体化运输组织体系;从策略层角度应化竞为合,发挥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化效应;从运营层角度应以人为本,实行多样化行车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四网融合 区域交通一体化 客流需求导向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枢纽集结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玉光 谷玉锟 +1 位作者 夏阳 张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5,共9页
目前中欧班列各个班列平台公司主要开行点对点直达班列,运输模式单一,集结时间过长。提出基于枢纽集结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将装车地直达运输和以集装箱中心站为枢纽进行中转集结相结合。以综合运输费用和站场改建费用最小为目... 目前中欧班列各个班列平台公司主要开行点对点直达班列,运输模式单一,集结时间过长。提出基于枢纽集结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将装车地直达运输和以集装箱中心站为枢纽进行中转集结相结合。以综合运输费用和站场改建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运输需求、枢纽站作业能力、口岸站换装能力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模型,对径路选择、枢纽站选址、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等运输组织的关键问题进行综合优化。选取中欧班列国内端14个车站以及国外端11个车站设计算例,通过Matlab平台调用Gurobi软件进行求解,并对枢纽站作业能力、口岸站换装能力等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枢纽集结的运输组织模式相比全直达模式总费用更低,具有更优的经济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集装箱 中欧班列 运输组织优化 旅客化运输 列车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忙区段运输组织优化及挖潜扩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全旺 王建强 《中国铁路》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京包线的大包段、包兰线的包惠段在运输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货物发送量逐年递增。呼和浩特铁路局在进行设备补强、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稳定的同时,从优化运输组织、优化货物列车结构、增加重载列车开行对数及列车载重几方面挖掘潜力,实... 京包线的大包段、包兰线的包惠段在运输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货物发送量逐年递增。呼和浩特铁路局在进行设备补强、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稳定的同时,从优化运输组织、优化货物列车结构、增加重载列车开行对数及列车载重几方面挖掘潜力,实现运输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补强 优化运输组织 挖潜扩能 大包铁路 包惠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最优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4
作者 赵子琪 何世伟 +2 位作者 王攸妙 何维 张哲铭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针对中欧班列直达和中转两种运输组织模式并存情况下的运输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一种方法综合优化各地中欧班列货运需求的运输模式、走行路径、中转节点和出境口岸。通过综合考虑班列、节点能力等约束,以货物运输总时间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 针对中欧班列直达和中转两种运输组织模式并存情况下的运输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一种方法综合优化各地中欧班列货运需求的运输模式、走行路径、中转节点和出境口岸。通过综合考虑班列、节点能力等约束,以货物运输总时间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NSGA-Ⅱ算法、LNS算法及并行计算思想,设计并行LNS-NSGA-Ⅱ算法以高效求解模型。选取中欧班列西线国内22个、国外18个节点的算例并求解其Pareto最优解集,同时对中转班列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揭示其对运输模式选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中欧班列运营企业提供一组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运输方案,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运输组织优化 NSGA-Ⅱ算法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税的重载铁路回程运价与双向运输组织两阶段优化
5
作者 童瑞咏 魏润斌 +2 位作者 毛保华 卢霞 薛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46-2959,共14页
重载铁路多呈现重去空回的运营现状。在“双碳”战略下,为加快推进货运结构调整,重载铁路回程货运业务逐步得到重视。为保证重载铁路回程货运业务的可持续性,第1阶段研究从运输企业和货主角度出发,建立以重载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最大... 重载铁路多呈现重去空回的运营现状。在“双碳”战略下,为加快推进货运结构调整,重载铁路回程货运业务逐步得到重视。为保证重载铁路回程货运业务的可持续性,第1阶段研究从运输企业和货主角度出发,建立以重载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通道上货主总广义费用最小为目标的重载铁路回程运价策略与编组计划的优化模型;引入碳税机制,考虑环境、经济、时间成本对货主选择的影响,并相应地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第2阶段研究从确定的编组计划优化方案出发,建立重载铁路重去重回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以双方向列车均完成作业所用时长最短为目标,保证列车有序开行的同时重载铁路通过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求解结果表明:帕累托最优解中重载铁路回程平均运价下降24.07%时,重载铁路回程运量增长了41.59%,货主总广义费用下降了3.53%,重载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下降了27.49%,但此时由回程运输超过100万t货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值超过1900万元。通过CPLEX求解得到各帕累托解对应的最优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目标值范围为164.72~179.98 h。若碳税税率值由20元/tCO_(2)提升至600元/tCO_(2),对应的帕累托最优解中重载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通道碳减排率分别提升了25.62%、14.98%。研究结果可为重载铁路提升回程运输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优化运输服务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运价策略 列车编组计划 列车运行图 双向运输组织优化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包通道客货分流优化运输组织的研究
6
作者 王斌 《中国铁路》 2013年第5期25-27,共3页
新建集包线与既有线构成四线格局,形成大能力客货运输通道,对加快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区际间的客货交流,大幅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十... 新建集包线与既有线构成四线格局,形成大能力客货运输通道,对加快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区际间的客货交流,大幅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运输组织角度分析集包通道能力和功能定位,就实施客货分流、优化和加强运输组织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分析 客货分流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输时效性的技术站车流组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万鑫兴 张春民 殷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2,58,共6页
为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概述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供需矛盾变化,在现有技术站车流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对技术站车流来源依据车辆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分类,提出在技术站采用以节约运输时间为目标的车流运动集结法,即将列车信息在其未到达技... 为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概述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供需矛盾变化,在现有技术站车流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对技术站车流来源依据车辆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分类,提出在技术站采用以节约运输时间为目标的车流运动集结法,即将列车信息在其未到达技术站前就考虑在列车换挂重组的方案中,以达到压缩技术站车流集结等待时间的目的。在对该方法进行论证时,建立车流运动集结法节约运输时间的计算模型,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检验,得出该方法确实可以节约车流集结时间,达到提高铁路运输时效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运输时效性 运输组织优化 车流来源 换挂重组 车流运动集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轮距技术下中欧班列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8
作者 何赟 施先亮 +1 位作者 单泓睿 杨叶飞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6,共12页
受制于国家间存在轨距壁垒,既有的中欧班列干支结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口岸通而不畅。在可变轮距技术背景下,提出中欧班列“枢纽集结-‘点对点’直达”运输模式,以综合优化班列去程集货枢纽选择及开行频次。以综合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受制于国家间存在轨距壁垒,既有的中欧班列干支结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口岸通而不畅。在可变轮距技术背景下,提出中欧班列“枢纽集结-‘点对点’直达”运输模式,以综合优化班列去程集货枢纽选择及开行频次。以综合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班列“点对点”开行运输组织模式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求解模型,设计一种基于蚁群算法和B&BC(Branch and Benders cut)算法的混合算法对主问题的初始解进行改进,相较经典Benders分解算法节省大量求解时间,并对中欧班列“枢纽集结-‘点对点’直达”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开行方案 运输组织优化 Benders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申宏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5,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春运运输组织,更好地改善铁路运行秩序,在阐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实施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加强设备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优化货车车流... 为进一步优化春运运输组织,更好地改善铁路运行秩序,在阐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实施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加强设备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优化货车车流组织等春运运输组织优化措施。结合实践成效及发展需要,探讨进一步优化春运运输组织的建议,即提升信息化水平、科学安排春运能力、提高设备抢修水平、优化制度办法、完善路地协调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春运 运输组织优化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应急预案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磨憨口岸站运输通行效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94,共6页
磨憨口岸站作为中老铁路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其通行效率提升对充分发挥中老铁路国际运输大动脉优势,加速释放“黄金线路”辐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运量的持续增长,磨憨口岸站设施设备能力将提前达到饱和。车辆在... 磨憨口岸站作为中老铁路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其通行效率提升对充分发挥中老铁路国际运输大动脉优势,加速释放“黄金线路”辐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运量的持续增长,磨憨口岸站设施设备能力将提前达到饱和。车辆在口岸站通行效率低,现车超过车站合理保有辆,会造成车站调车及接发列车作业组织困难。通过分析磨憨口岸站运输能力、出入境货物通关等方面存在问题,从扩大海关监管场所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口岸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加强与海关、口岸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中老铁路境内境外段协调联动,优化磨憨口岸站生产作业组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举措,可有效提高口岸通行效率,提升口岸站运输组织能力,为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憨口岸站 口岸通行效率 海关监管场所能力提升 铁路快速通关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郑州站运输能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万臣 陈亮 +1 位作者 刘纳夺 保鲁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6,39,共7页
随着2021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郑州站能力紧张的局面更加突显。研究提升郑州站运输能力,可为列车运行图调整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通过对郑州站运输组织现状的分析,从机车换挂次数、始发终到调车作业、动车组出入库占用和个别列... 随着2021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郑州站能力紧张的局面更加突显。研究提升郑州站运输能力,可为列车运行图调整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通过对郑州站运输组织现状的分析,从机车换挂次数、始发终到调车作业、动车组出入库占用和个别列车占用股道作业时间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从组织迂回运输、优化机车交路、调整动车组配属、相关作业外移、调整或停运个别列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举措,可有效释放郑州站运输能力,为旅客列车统筹开行提供充足能力支撑,给广大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快速的出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站 运输能力 迂回运输 机车交路调整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不成对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佩宁 毛保华 +3 位作者 周琪 黄俊生 张皓翔 高琦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8,共8页
针对客流方向不均衡导致的城市轨道交通潮汐线路运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在早高峰向午平峰过渡及午平峰向晚高峰过渡时段,利用线路既有停车线存车的不成对开行方法,综合考虑运营企业与出行乘客利益,以不成对开行方案相较成对开行方案所节... 针对客流方向不均衡导致的城市轨道交通潮汐线路运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在早高峰向午平峰过渡及午平峰向晚高峰过渡时段,利用线路既有停车线存车的不成对开行方法,综合考虑运营企业与出行乘客利益,以不成对开行方案相较成对开行方案所节约的企业运营成本最大和增加的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线路客流条件与既有停车线配置条件设置相关约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不成对开行方案编制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分析不成对方案对企业运营成本、乘客出行及线路供需匹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线路既有停车线开行不成对方案,可节约企业运营成本0.82~2.16万元/d,即300~788万元/a,改善大客流方向后半区段及小客流方向区段的供需匹配度,输送能力利用率平均可提升3.15%~5.20%;不成对方案虽然会增加乘客总出行成本,但对大部分乘客的轨道交通出行时间并不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平均出行时间最多仅增加16 s,出行体验可能变差的最大乘客数量仅占早时段客流量的3.39%,平均出行时间增加3 min.可见,利用线路既有停车线开行不成对方案能有效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线路供需匹配度,且对乘客出行影响较小.研究成果为运营企业开行不成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潮汐客流 客流方向不均衡 开行方案 不成对运行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