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物流背景下食品冷链运输体系优化研究——以提升食品安全与经济价值为例
1
作者 刘莹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如何优化食品冷链运输体系,以提升食品安全与经济价值。随着食品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济价值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食品安全隐患、物流成本高昂、... 本文探讨了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如何优化食品冷链运输体系,以提升食品安全与经济价值。随着食品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济价值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食品安全隐患、物流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等。通过对现有冷链物流体系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本文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施全程监控、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等优化策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构建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冷链物流体系,进而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体系 物流网络 物流成本 食品冷链 运输体系 食品安全 智慧物流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分析研究
2
作者 刘金海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减少其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设施、交能融合导向、绿色出行方式、运输组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减少其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设施、交能融合导向、绿色出行方式、运输组织模式等多路径技术优化分析,建立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多措并举,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交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交通运输体系 智能交通 绿色出行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体系下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3
作者 滕飞 《北方交通》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文章着眼综合运输体系下道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发展背景,并对道路运输系统信息化的定义、特点和优势进行阐述。通过分析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道路运输信息... 文章着眼综合运输体系下道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发展背景,并对道路运输系统信息化的定义、特点和优势进行阐述。通过分析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道路运输信息化仍面临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研究,进一步提出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深化合作等建议,以期推动道路运输信息化实现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道路运输 信息化管理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体系下的货运方式分担率 被引量:14
4
作者 项昀 王炜 +3 位作者 王昊 李烨 郑敦勇 刘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7-1202,共6页
为优化货运交通结构并合理配置货运交通资源,研究了综合运输体系下基于运距的货运方式分担率.通过对国内城市间不同货运量与运距的集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随后,构建货运方式分担率-运距模型,并获取货运方... 为优化货运交通结构并合理配置货运交通资源,研究了综合运输体系下基于运距的货运方式分担率.通过对国内城市间不同货运量与运距的集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随后,构建货运方式分担率-运距模型,并获取货运方式分担率-运距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各货运方式分担率随运距变化呈现出特定的分布规律.公路货运分担率-运距曲线呈单调递减趋势,在50~500 km运距范围内的分担率超过40%;铁路货运分担率-运距曲线呈先增后减趋势,拐点出现在600~700 km之间;水路货运分担率-运距曲线呈单调递增趋势;航空货运分担率-运距曲线在150~700 km运距范围内呈缓慢递增趋势,700~1 900 km运距范围内快速递增,运距超过1 900 km后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方式 分担率 运距 综合运输体系 集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发展规划编制解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娇蓉 陈法安 +1 位作者 朱启政 刘诣安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共8页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规划作为指导和组织各省市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五年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变化。指出当前中国缺少...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规划作为指导和组织各省市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五年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变化。指出当前中国缺少国家或行业层面的编制导则,各省市制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时,在工作形式、规划内容、规划步骤、规划成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重点分析五年规划指标可比性、发展导向性、规划编制深度、执行效果评估持续性等问题,进而提出面向各省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政策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五年规划 发展指标 规划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 被引量:23
6
作者 贺玉龙 杨立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4,共3页
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从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安全4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铁路具有运量大而占地较少、能耗较低、环境污染较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有利于节能降... 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从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安全4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铁路具有运量大而占地较少、能耗较低、环境污染较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有利于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 公路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促进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中国路径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正祥 罗珊 蔡雨珈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6,共14页
农村中心集镇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大城市,农村中心集镇的进入门槛低、生活成本低、生活方式接近农村,既是服务农村的中心环节,也是集聚农村产业的有效平台,然而我国农村中心集镇的发展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严重... 农村中心集镇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大城市,农村中心集镇的进入门槛低、生活成本低、生活方式接近农村,既是服务农村的中心环节,也是集聚农村产业的有效平台,然而我国农村中心集镇的发展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严重制约。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路、城际轨道交通及其他等6种交通运输方式着手,研究了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促进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尽快制定农村中心集镇交通运输体系改善规划、促进农村中心集镇通用航空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中心集镇的管道运输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改善 农村中心集镇发展 农村城镇连续论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运输体系的建立及其运载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才满瑞 赵颖 曹志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9,共8页
简要介绍了美国航天运输体系的组成及美国航宇局 ( NASA)进行的航天运输体系研究( STAS) ,描述了美国新型运载火箭以及重复使用运载器 ( RLV)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美国 航天运输体系 重复使用运输 运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模式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东 朱健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旅客出行对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需求,界定了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广义系统,分析了传统铁路列车停站模式的弊病,提出了构建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最...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旅客出行对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需求,界定了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广义系统,分析了传统铁路列车停站模式的弊病,提出了构建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最优原则和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原则,构建了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衔接形式,提出了替代兼用、共轨运输和枢纽换乘3种构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模式.通过对传统模式的适应性、城市位置、铁路现状、铁路新建或延伸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技术条件、运输组织7个条件的判别,得出了适用于23种不同特性城市构建模式的选择结果,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替代兼用模式 共轨运输模式 枢纽换乘模式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庆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2年第3期56-60,共5页
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世纪交通由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汽车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现代运输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已进入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新时代.... 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世纪交通由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汽车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现代运输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已进入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新时代.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建设与发展,特别介绍我国多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及我国交通建设“十五”计划所确定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 发展 一体化运输 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磊 吴晓 +1 位作者 黄新民 王瑞萍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年第4期92-96,125,共6页
交通运输的根本任务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运输效益和效率,从而高效率、低成本地为社会提供运输产品。综合运输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本文阐述了浙江省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的根本任务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运输效益和效率,从而高效率、低成本地为社会提供运输产品。综合运输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本文阐述了浙江省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综合运输体系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紧缺型社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帅 孙有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4期97-99,共3页
分析交通运输业对资源(包括土地占用和能源消耗)的消耗情况,提出我国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即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过分强调发展公路交通,而铁路作为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其发展却不足,这样发展形成... 分析交通运输业对资源(包括土地占用和能源消耗)的消耗情况,提出我国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即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过分强调发展公路交通,而铁路作为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其发展却不足,这样发展形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结构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耗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节约型交通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结构的思路和模型,并对模型参数作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紧缺 节约型交通运输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物流运输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华伟 梁泰鹏 +1 位作者 刘彬 盛巧 《物流技术》 2015年第19期72-74,共3页
基于3D打印技术,在物流运输配送体系中引入3D打印服务商,利用信息传递替代了传统模式中生产商运输商品到配送中心的环节,建立以运输配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并且考虑运输损耗的新型物流运输配送模型。结合具体算例,利用Lingo精准求解运输... 基于3D打印技术,在物流运输配送体系中引入3D打印服务商,利用信息传递替代了传统模式中生产商运输商品到配送中心的环节,建立以运输配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并且考虑运输损耗的新型物流运输配送模型。结合具体算例,利用Lingo精准求解运输配送成本,与传统模式下的成本进行比较,证明新模式具有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物流配送 运输体系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正祥 毕继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76,共11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提出,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文章在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提出,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文章在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英国伦敦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及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在交通运输规划、管制、枢纽衔接和政府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高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运行效率与衔接度、推动"互联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供需平衡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 交通运输枢纽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庆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1期6-8,12,共4页
论文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长期目标是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并提出了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的内涵和基础 .首先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着... 论文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长期目标是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并提出了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的内涵和基础 .首先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着边际客运出行递增 ,边际货运出行递减的局面 ;其次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交通运输必须形成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 ;第三是现代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现代设施和装备 ,要求人们必须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 ,论文阐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然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现代化 客运快速化 货运物流化 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体系价格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源 欧国立 《物流技术》 2010年第1期20-22,41,共4页
根据不同运输方式效率分析比较,各运输方式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效率维度构成两个区域:相互密集交错的竞争区域和分布分散的互补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价格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从这两个层次展开:在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上,要由政府进行规划与协... 根据不同运输方式效率分析比较,各运输方式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效率维度构成两个区域:相互密集交错的竞争区域和分布分散的互补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价格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从这两个层次展开:在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上,要由政府进行规划与协调实现结构合理化;在竞争区域则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鼓励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自由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价格机制 竞争区域 互补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协同论角度论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内涵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海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9,共4页
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内涵,是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依据协同论的相关理论,对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未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建设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进行,必须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资... 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内涵,是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依据协同论的相关理论,对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未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建设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进行,必须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资源系统等相适应和相协调,需要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自组织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协同论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阳 苏兵 +1 位作者 郝大鹏 程晨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9期8-10,共3页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灰色系统所产生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变化过程进行预测的方法。本文以灰色预测法中的GM(1,1)模型为基础,以残差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以陕西省为实例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预测...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灰色系统所产生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变化过程进行预测的方法。本文以灰色预测法中的GM(1,1)模型为基础,以残差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以陕西省为实例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预测。实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优化 区域交通运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宏耀 王革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4期1-3,8,共4页
分析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黑龙江省客运及物流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地域和客货运输的模式特性,对建构智能综合运输枢纽、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未来智能综合运输体... 分析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黑龙江省客运及物流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地域和客货运输的模式特性,对建构智能综合运输枢纽、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未来智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构建方案 运输枢纽 运输通道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海燕 王楠 《物流技术》 2019年第2期78-83,共6页
建立了基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LMDI I(Log-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I)算法,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划分为公路、铁路、国内水运、国内民航四种方式,利用我国2003-2015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立了基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LMDI I(Log-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I)算法,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划分为公路、铁路、国内水运、国内民航四种方式,利用我国2003-2015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间,运输强度Y和交通运输结构S为主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促进因素,交通运输能耗强度R为主要的抑制因素;R自2006年以来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有由抑制转为促进的趋势,而Y和S自2006年以来的情况则相反。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碳排放 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