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与运载工程领域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明 赵云 +5 位作者 邵珠峰 李道春 高增桂 张子龙 沈悦 王林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3,共7页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机械与运载工程领域已有或潜在的颠覆性技术:仿生智能技术、无轴轮缘推进技术、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超回路列车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对这五项技术的创新性和颠覆性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机械与运载领...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机械与运载工程领域已有或潜在的颠覆性技术:仿生智能技术、无轴轮缘推进技术、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超回路列车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对这五项技术的创新性和颠覆性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机械与运载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与运载工程 颠覆性技术 仿生智能技术 无轴轮缘推进技术 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 超回路列车技术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翻新轮胎温升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强 齐晓杰 +2 位作者 王云龙 杨兆 王国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3-958,共6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温升特性,利用Creo及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了计算机几何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了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构建了工程车辆翻新轮胎滚动工况稳态温度场测试系统,获得了胎面层、缓冲层、... 为了进一步明确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温升特性,利用Creo及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了计算机几何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了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构建了工程车辆翻新轮胎滚动工况稳态温度场测试系统,获得了胎面层、缓冲层、带束层、胎体层、胎侧层、趾口胶层沿轮胎宽度方向及径向方向的温度场分布特性和热通量分布特性。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胎体层胎肩两侧温度最高,带束层、缓冲层及胎面层宽度方向两侧温度最低;翻新轮胎内部温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缓冲层和胎面层的温度增大幅度较大,胎体层次之,带束层的温度增大幅度最小;胎体层在靠近胎肩部位热通量最大,带束层和胎面层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热通量最大,缓冲层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热通量最大,胎侧层与胎体层交界处热通量最大,趾口胶层与胎体层交界处热通量最大,钢丝圈中间部位热通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工程 工程翻新轮胎 稳态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温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