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地模拟关键技术之油气运聚模拟技术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秋麟 陈宁生 +2 位作者 柳庄小雪 刘继丰 于京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6-857,共12页
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 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拟岩性地层油气藏。通过建立简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对三维圈闭空间和储层物性的描述,解决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模拟难题,实现了流线模拟技术的跨跃。(2)侵入逾渗模拟技术。该技术已经比较实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断面、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的刻画还不够细化,无法对断面、不整合面单独赋参数。三维输导体系网格建模方法和基于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三维油气追踪技术,能够有效地透视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油气聚集、油藏调整和次生油藏的生成过程,使该技术得到较大发展。(3)三维达西流模拟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理论上最先进的技术,但地质参数很难达到其数值模型的精度要求。因此,改进地质网格模型,精确刻画地质参数,是三维达西流模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顺层柱状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变网格条件下的渗流方程,引入矢量渗透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渗流问题,使模拟技术得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运聚模拟 流线模拟 侵入逾渗 达西流 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创新及规模实践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香增 乔向阳 +7 位作者 张磊 王永科 周进松 杜永慧 曹军 辛翠平 宋珈萱 袁芳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为了落实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成藏规律,解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气田规模效益建产难题;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攻关思路,多学科开展了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沉积—储层—成藏地质理论研究,并在基于动态知识... 为了落实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成藏规律,解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气田规模效益建产难题;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攻关思路,多学科开展了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沉积—储层—成藏地质理论研究,并在基于动态知识库的储层预测、混合井网立体动用模式、气藏动态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地质理论和开发关键技术创新进展,总体实现规模效益建产。研究结果表明:①明确了盆地东南部二叠纪时期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水环境岸线频繁迁移控制储集砂体发育,建立了致密砂岩气优质储层“甜点”发育模式;②形成了基于多要素、全过程天然气运聚模拟的目标优选技术,高效指导了勘探有利区的优选;③基于动态知识库提高了有效储层预测可靠性,建立了基于井网要素差异化设计的混合井网立体动用技术;④形成了以压力跟踪和产量智能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开发动态优化技术,实现了延安气田的规模有效动用和长期稳产。结论认为,取得的系列地质理论新认识和开发关键技术,支撑了延安气田7635×10^(8)m^(3)天然气探明储量发现和71.4×10^(8)m^(3)/a的产能建设,且为类似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气田 致密砂岩气 砂体成因 成储模式 运聚模拟 混合井网立体动用 气藏动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