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点源入渗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韩淑敏
田魁祥
+1 位作者
刘小京
雷玉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研究盆栽条件下 ,低水量滴灌入渗及蒸发过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入渗过程中 ,当灌水速度为 0 .5L·h-1,灌水量为 0 .5、1.0、1.5L时 ,土壤表面湿润半径分别为 13、15、16cm ,湿润深度分别为 15、17、2 0cm。在灌水中心附...
研究盆栽条件下 ,低水量滴灌入渗及蒸发过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入渗过程中 ,当灌水速度为 0 .5L·h-1,灌水量为 0 .5、1.0、1.5L时 ,土壤表面湿润半径分别为 13、15、16cm ,湿润深度分别为 15、17、2 0cm。在灌水中心附近 ,土壤水分分布较边缘集中 ;盐分随水向四周扩散 ,最后积聚在干、湿土体交界处。低灌水速度情况下 ,盐分最高积聚区离湿润锋 2cm左右。蒸发过程中 ,表土层 2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化较剧烈 ,土壤水分逐渐集中在湿润土体中心 ;盐分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体边缘盐分变化量较土体中心大 ;蒸发前后 ,蒸发水量 6 6 8g ,表层 2cm范围盐分增加 7.1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盐
运移试验
点源入渗
蒸发
微咸水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质运移试验中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和亮蓝适用性的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谈叶飞
周志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试验确定了标准砂中常用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吸附类型.通过数字成像方法监测了静水条件下标准砂中高锰酸钾和亮蓝的吸附过程,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高斯模板处理.利用该处理结果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比了相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
通过试验确定了标准砂中常用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吸附类型.通过数字成像方法监测了静水条件下标准砂中高锰酸钾和亮蓝的吸附过程,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高斯模板处理.利用该处理结果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比了相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被砂粒吸附的状况.根据对比结果确定了2种常用有色示踪剂对溶质运移试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吸附虽为线性吸附,但和新型示踪剂亮蓝相比,达到吸附稳定所需的时间过长,在低速水流条件下更为明显;对于需考虑吸附影响的运移试验,高锰酸钾并不适用,而亮蓝的使用则能加速试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示踪剂
吸附
数字成像
溶质
运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流迁移特性及通量模拟
被引量:
22
3
作者
吴谋松
王康
+1 位作者
谭霄
黄介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50,共8页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运移规律,在野外开展了一维及二维冻土水热盐运移试验,并通过Br离子示踪法及建立冻土水盐通量计算模型对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盐的通量变化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Hangen-Poiseuille孔隙通量方程,耦...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运移规律,在野外开展了一维及二维冻土水热盐运移试验,并通过Br离子示踪法及建立冻土水盐通量计算模型对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盐的通量变化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Hangen-Poiseuille孔隙通量方程,耦合孔隙冰柱体对水力传导度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冻土水流通量模型。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液态水在水势和温度梯度作用下在冻结锋处聚集,形成通量峰值,冻融过程中自地表和最大冻深位置分别向下和向上的融化过程中,一维与二维试验水流通量变化对比表明,冻融过程中水流通量受到中间层冻土和地下水顶托的影响。冻土通量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冻土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流通量特性,从微观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土壤冻结过程中冰水共存状态下土壤中水流通量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运移试验
通量模拟
毛管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
25
4
作者
易树平
马海毅
郑春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2-600,共9页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场地的选址及评价体系;核素运移试验应注重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相结合,以保证所得结果和参数的可靠性;核素运移模型研究经历了由对流-弥散模型→Kd模型→多组分反应性模型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处理非均质介质和非均质反应、矿物溶解-沉淀与水动力行为的相互影响以及稳定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还亟待提高。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研究较为滞后,需在处置场选址规范体系、核素运移试验以及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水文地质
环境影响评价
核素
运移试验
核素
运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源入渗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韩淑敏
田魁祥
刘小京
雷玉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金
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盆栽条件下 ,低水量滴灌入渗及蒸发过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入渗过程中 ,当灌水速度为 0 .5L·h-1,灌水量为 0 .5、1.0、1.5L时 ,土壤表面湿润半径分别为 13、15、16cm ,湿润深度分别为 15、17、2 0cm。在灌水中心附近 ,土壤水分分布较边缘集中 ;盐分随水向四周扩散 ,最后积聚在干、湿土体交界处。低灌水速度情况下 ,盐分最高积聚区离湿润锋 2cm左右。蒸发过程中 ,表土层 2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化较剧烈 ,土壤水分逐渐集中在湿润土体中心 ;盐分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体边缘盐分变化量较土体中心大 ;蒸发前后 ,蒸发水量 6 6 8g ,表层 2cm范围盐分增加 7.17g。
关键词
土壤水盐
运移试验
点源入渗
蒸发
微咸水
滴灌
Keywords
point source infiltration
evaporation
soil water movement and salt transport 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质运移试验中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和亮蓝适用性的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谈叶飞
周志芳
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9012)
文摘
通过试验确定了标准砂中常用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吸附类型.通过数字成像方法监测了静水条件下标准砂中高锰酸钾和亮蓝的吸附过程,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高斯模板处理.利用该处理结果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比了相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被砂粒吸附的状况.根据对比结果确定了2种常用有色示踪剂对溶质运移试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吸附虽为线性吸附,但和新型示踪剂亮蓝相比,达到吸附稳定所需的时间过长,在低速水流条件下更为明显;对于需考虑吸附影响的运移试验,高锰酸钾并不适用,而亮蓝的使用则能加速试验进程.
关键词
有色示踪剂
吸附
数字成像
溶质
运移试验
Keywords
dye tracer
adsorption
digital imaging
solute transport experiment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流迁移特性及通量模拟
被引量:
22
3
作者
吴谋松
王康
谭霄
黄介生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5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2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951102)~~
文摘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运移规律,在野外开展了一维及二维冻土水热盐运移试验,并通过Br离子示踪法及建立冻土水盐通量计算模型对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盐的通量变化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Hangen-Poiseuille孔隙通量方程,耦合孔隙冰柱体对水力传导度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冻土水流通量模型。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液态水在水势和温度梯度作用下在冻结锋处聚集,形成通量峰值,冻融过程中自地表和最大冻深位置分别向下和向上的融化过程中,一维与二维试验水流通量变化对比表明,冻融过程中水流通量受到中间层冻土和地下水顶托的影响。冻土通量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冻土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流通量特性,从微观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土壤冻结过程中冰水共存状态下土壤中水流通量变化规律。
关键词
冻土
运移试验
通量模拟
毛管束模型
Keywords
frozen soil
transport experiment
flux simulation
capillary bundle model
分类号
S152.7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
25
4
作者
易树平
马海毅
郑春苗
机构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2-60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11130505)资助
文摘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场地的选址及评价体系;核素运移试验应注重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相结合,以保证所得结果和参数的可靠性;核素运移模型研究经历了由对流-弥散模型→Kd模型→多组分反应性模型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处理非均质介质和非均质反应、矿物溶解-沉淀与水动力行为的相互影响以及稳定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还亟待提高。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研究较为滞后,需在处置场选址规范体系、核素运移试验以及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提高。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水文地质
环境影响评价
核素
运移试验
核素
运移
模型
Keywords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
hydrogeology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 affects
radionuclide transport experiments
radionuclide transport models
分类号
X7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点源入渗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韩淑敏
田魁祥
刘小京
雷玉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质运移试验中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和亮蓝适用性的对比
谈叶飞
周志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流迁移特性及通量模拟
吴谋松
王康
谭霄
黄介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易树平
马海毅
郑春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