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弥散系数尺度效应的溶质运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永森 陈建生 陈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62,共3页
基于多空介质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利用erfc(x)的近似公式反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纵向弥散参数,分析了其与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运用分维理论确定了尺度效应的分维数,导出了弥散参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①弥散系数与尺度之间呈幂相关关系... 基于多空介质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利用erfc(x)的近似公式反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纵向弥散参数,分析了其与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运用分维理论确定了尺度效应的分维数,导出了弥散参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①弥散系数与尺度之间呈幂相关关系;②考虑弥散系数尺度效应的方法可较好地模拟均质的溶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理论 微元法 溶质运移模型 尺度效应 弥散系数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与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立松 张佳宝 +1 位作者 程心俊 杜恩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溶质模型研究而言 ,使用者的要求与GIS所能提供的功能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的深入 ,一方... 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溶质模型研究而言 ,使用者的要求与GIS所能提供的功能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的深入 ,一方面由于田间土壤特性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 ;另一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溶质运移的宏观特征而非微观特征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将溶质运移模型与GIS技术结合 ,定量研究空间尺度的溶质运移 ,成为溶质运移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GIS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将GIS与溶质运移模型相结合 ,或者进一步 ,以GIS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建立基于GIS的溶质运移模型 ,将对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做出更深入和准确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理信息系统 溶质运移模型 GIS 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汉浆液多因素动水注浆运移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培莉 孙冠临 +1 位作者 谷拴成 李金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102,共5页
建立了考虑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宾汉浆液多因素动水注浆运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模型开度与现场裂隙力学开度以及粗糙度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下水压对浆液扩散范围的影响,所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可实现模型计算程序化,方便现场应用... 建立了考虑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宾汉浆液多因素动水注浆运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模型开度与现场裂隙力学开度以及粗糙度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下水压对浆液扩散范围的影响,所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可实现模型计算程序化,方便现场应用。利用自主研发的大型可调——可视化动水注浆运移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浆液运移扩散试验,发现试验值与理论值趋势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所建模型对指导多因素影响下的注浆施工参数选取与扩散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水注浆 宾汉流体 多因素 运移模型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孔隙介质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全升 戴其祥 +1 位作者 吕月娥 孔范龙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0-686,共7页
为比较准确地模拟二重孔隙介质地下水溶质运移 ,本文依据二重孔隙介质法 ,分别对孔隙岩块和裂隙介质建立相应的溶质运移模型 ,将孔隙岩块视为作用于裂隙介质的源或汇 ,对反映岩块和裂隙介质之间物质交换的耦合项进行了数学推导。应用本... 为比较准确地模拟二重孔隙介质地下水溶质运移 ,本文依据二重孔隙介质法 ,分别对孔隙岩块和裂隙介质建立相应的溶质运移模型 ,将孔隙岩块视为作用于裂隙介质的源或汇 ,对反映岩块和裂隙介质之间物质交换的耦合项进行了数学推导。应用本文方法在济南地区建立起二重孔隙介质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溶质运移模型 裂隙-孔隙介质 二重孔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的辨识与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海燕 李晓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459-5463,5474,共6页
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影响很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基于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的观测数据,建立滴头流量与水分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与优化。在同一滴头... 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影响很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基于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的观测数据,建立滴头流量与水分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与优化。在同一滴头流量下,比较不同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的动态变化,验证了传递函数模型在不同流量下的有效性,提出了实现实时调控滴头流量与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为实现作物根系所需水分运移距离的反馈调节,有效地保证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减小了水资源的浪费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土壤水分 运移模型 辨识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水剂应用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构建方法及源汇项求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人宽 杨培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0,共4页
保水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节水材料,已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适用于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还不多见。本文对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力参数进行了重新定义,将非饱和扩散率D(θ)及非饱和导水率K(θ)分别表... 保水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节水材料,已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适用于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还不多见。本文对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力参数进行了重新定义,将非饱和扩散率D(θ)及非饱和导水率K(θ)分别表示为时变函数形式D(θ,t)和K(θ,t),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水剂施入土壤中的时间和试验进行时间进行了统一,提出了适用于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构建方法及其源汇项求解方法,同时设置了数值试验对源汇项求解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步长、土壤层状性及边界条件对源汇项求解方法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而时间间隔、水力参数、测试误差和仪器精度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水力特征参数 土壤水分运移模型 源汇项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尹茂生 喻月 邵骏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0-16,共7页
越流含水层系统由于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而被大量开发利用,针对其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经历了纯对流模型、对流弥散模型和考虑水-岩相互作用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发展历程,... 越流含水层系统由于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而被大量开发利用,针对其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经历了纯对流模型、对流弥散模型和考虑水-岩相互作用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由黏土构成的弱透水层中的溶质运移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建立考虑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成为溶质运移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目前基于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弱透水层中的弥散作用、水-岩相互作用、固结作用、非达西渗流等对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的影响,并指出弱透水层中溶质运移规律定量描述、非达西渗流与溶质运移模型的耦合、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测定及其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含水层系统 溶质运移模型 弱透水层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区多相流体运移模型:以南海神狐海域为例
8
作者 叶鸿 杨涛 +1 位作者 朱国荣 蒋少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4-746,共13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海洋油气资源,近年来利用孔隙水地球化学手段结合流体反应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进行勘探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南海神狐海域钻探GMGS-1航次的数据资料,用孔隙水溴碘摩尔数比值拟合全新世流体运移速率,构建了二期次...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海洋油气资源,近年来利用孔隙水地球化学手段结合流体反应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进行勘探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南海神狐海域钻探GMGS-1航次的数据资料,用孔隙水溴碘摩尔数比值拟合全新世流体运移速率,构建了二期次非稳态水合物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并以SH7站位作为应用,发现自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水合物成藏系统处于衰退状态。通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了解到影响模型输出的参数权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沉积物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沉积埋藏速率。进一步数值分析表明,在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有机质含量与水合物饱和度满足线性相关,其他主要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并非单调函数,且主导水合物稳定区内的甲烷物源是深部外源流体所携带的甲烷。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资源勘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运移模型 水合物饱和度 孔隙水 多相流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耦合方法求解非均质地区地下水中多组分反应-运移模型
9
作者 霍吉祥 宋汉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7-63,共7页
近些年来地下水中多组分反应-运移模型在地球科学及环境领域开始得到应用,但其求解较为复杂,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采用去耦合化方法处理,从而使模型求解得到简化。针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均质地质体,提出该类条件下的去耦合化方法,... 近些年来地下水中多组分反应-运移模型在地球科学及环境领域开始得到应用,但其求解较为复杂,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采用去耦合化方法处理,从而使模型求解得到简化。针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均质地质体,提出该类条件下的去耦合化方法,即根据水-岩间、水溶组分间反应的不同,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得对应的去耦合化矩阵。对化学场中各子区域间相邻边界进行设定,达到简化模型求解的目的。最后,以一维非均质介质中基于热力学平衡的反应-运移问题作为算例,基于以上方法进行求解,并与该算例经PHAST软件所示的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基于去耦合化方法获得的各离子浓度随时间演变和沿空间分布特征与PHAST所示的结果较为一致,显示该方法在非均质区域模拟溶质运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耦合化 多组分反应-运移模型 非均质 PHA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土壤水分水平运移模型的辨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光霞 孙海燕 +1 位作者 刘姗姗 李晓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5期6150-6154,共5页
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影响很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据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水平运移的观测数据,建立滴头流量与水分水平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与优化。在... 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影响很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据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水平运移的观测数据,建立滴头流量与水分水平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与优化。在同一滴头流量下,比较不同土壤水分水平运移模型的动态变化,验证了传递函数模型在不同流量下的有效性,提出了实现实时调控滴头流量与水平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为实现作物根系所需水分水平运移距离的反馈调节,有效地保证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减小了水资源的浪费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土壤水分 水平运移模型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内修正的氯离子运移模型及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子瑞 徐永福 +1 位作者 李淑娥 陈志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2-437,共6页
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混凝土内综合考虑扩散、电场迁移与结合作用的氯离子运移耦合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南通盐渍土环境为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盐渍土内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运移机制以及混凝土内氯... 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混凝土内综合考虑扩散、电场迁移与结合作用的氯离子运移耦合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南通盐渍土环境为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盐渍土内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运移机制以及混凝土内氯离子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研究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能力。结果表明:盐渍土腐蚀环境下,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结构仅靠提高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高耐久性要求,采用粉煤灰混凝土能延长结构使用年限;在保证使用年限为100 a的前提下,建议南通盐渍土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40、C50和C60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分别为55 mm、50 mm、45 mm和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运移模型 盐渍土 混凝土腐蚀 混凝土耐久性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粉煤灰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复杂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非稳态运移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志鹏 王南 +1 位作者 杜珮颖 雷柏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为了实现矿井复杂管网内瞬时有害气体浓度的快速预测,基于一维非稳定流动微分方程,建立瞬时有害气体在矿井风网内运移的动态弥散运移模型,分析了有害气体云团在巷道交叉点处的变化规律,提出利用稳态风网模拟计算结果结合Floyd路径规划... 为了实现矿井复杂管网内瞬时有害气体浓度的快速预测,基于一维非稳定流动微分方程,建立瞬时有害气体在矿井风网内运移的动态弥散运移模型,分析了有害气体云团在巷道交叉点处的变化规律,提出利用稳态风网模拟计算结果结合Floyd路径规划算法对监测点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快速计算方法,同时利用大尺寸实验巷道模型开展示踪气体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瞬时释放的有害气体在巷道内的传播规律符合高斯分布模型,有害气体云团在复杂管网内的传播规律满足节点浓度叠加定律,实验测试SF;浓度峰值与模拟计算峰值最大误差为9.56%,预测峰值到达时间最大误差为3.88%。因此,仅考虑气体随流平移和弥散作用就能较好的预测有害气体云团在复杂管网内的运移特征,研究结果为矿井控风措施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风网 有害气体 运移模型 紊流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温压场下微型测量器运移模型及校正研究
13
作者 廖星奥 李军 +4 位作者 杨宏伟 柳贡慧 刘伟 李牧 廖茂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5,共9页
目前微型测量器在随钻测量中只记录物理场参数和对应参数的时间参数,没有记录与井深相关的参数。为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井筒温压场的影响,建立微型测量器在井筒中的运移模型,并对其在井筒中运移的时间-深度关系进行校正研究。研... 目前微型测量器在随钻测量中只记录物理场参数和对应参数的时间参数,没有记录与井深相关的参数。为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井筒温压场的影响,建立微型测量器在井筒中的运移模型,并对其在井筒中运移的时间-深度关系进行校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测量器在井筒中的运移需要考虑井筒温压场的影响;校正后的微型测量器在井筒中运移的时间-深度关系的计算精度受校正次数影响较大,校正次数越多,反演得到的校正系数越趋于稳定;建立的微型测量器在井筒中运移的校正模型不仅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其在井筒中运移的校正系数,而且能够根据井下情况实时调整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微型测量器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微型测量器 井筒温压场 运移模型 UKF反演算 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土壤重金属分布式运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圣伟 冀豪 +2 位作者 王苗 娄天泷 张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2-340,共9页
为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实现流域大尺度范围的土壤重金属运移估算,对大夏河流域进行采样调查,通过分析大夏河流域及其支流的土壤和水体样品,测定重金属As、Cd、Cr、Cu、Pb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r、As... 为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实现流域大尺度范围的土壤重金属运移估算,对大夏河流域进行采样调查,通过分析大夏河流域及其支流的土壤和水体样品,测定重金属As、Cd、Cr、Cu、Pb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r、As、Cu、Pb、Cd。根据流域河网分形特征,提出采用分布式运移模型估算大夏河流域的重金属运移量。应用GIS技术,采用网格法对大夏河流域及其子流域进行分维数提取并修正,其水系分维值为1.0163,小于1.6,判定大夏河流域地貌处于幼年期。对流域的相似性进行了建模验证与分析,并根据相似流域分维值和径流数据拟合关系,研究子流域径流量,进一步估算分布式重金属运移量,通过对比SCS CN模型估算量进行验证。大夏河流域重金属As、Cd、Cr、Cu、Pb的运移量估算结果为0.6710、0.2099、6.2816、1.7465、1.8377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夏河流域 重金属 分布式 运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在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中运移规律及其随达西流速变化特征
15
作者 赵丽 贾祥腾 +6 位作者 张庆 许峰 朱开鹏 孔伟芳 邢明飞 金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目的将煤矸石充填采空区作为矿井水净化的储水空间,既能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又有助于去除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目的将煤矸石充填采空区作为矿井水净化的储水空间,既能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又有助于去除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可行方案。方法本研究以矿井水中F^(-)为研究对象,以保德矿采空区煤矸石为充填介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在25℃、达西流速6.24,3.12,1.56 cm/h下开展室内柱模拟实验。利用CDE模型和双点位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流速下F^(-)运移特征。结果结果表明:Cl-作为非反应性示踪剂,其穿透时间与流速负相关,CDE模型可以较好表征其运移规律,弥散作用随着达西流速增加而增大;相较于CDE模型,双点位模型能更好地表征F^(-)运移过程,充填矸石对F^(-)吸附阻滞现象显著,且阻滞系数R和吸附量均随流速减小而增大。F^(-)在煤矸石上的平衡吸附点位占总吸附点位的比值(f值)和分配系数β值随流速减小而增加,而一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α随流速减小而降低,这表明溶质运移过程中平衡吸附作用随着流速减小逐渐增强。此外,随着淋滤液持续注入,矸石表面的OH^(-)不断被注入的F^(-)通过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置换到淋出液中,导致淋出液pH升高,且流速越低,pH升高越明显。结论研究结果为高氟矿井水净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氟化物 溶质运移 弥散系数 阻滞系数 双点位吸附溶质运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生态运移与辐射剂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森林 吴仁杰 +1 位作者 张欣钰 李金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9-2007,共19页
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输运和转移(简称运移)长期以来受到辐射环境保护领域的特别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机制和模型及参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剂量评价方法,以及在核设施发生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非平衡... 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输运和转移(简称运移)长期以来受到辐射环境保护领域的特别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机制和模型及参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剂量评价方法,以及在核设施发生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非平衡态运移模型及参数等相关研究现状,并从计算模型、评价方法和参数等多维度探讨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行为,重点针对放射性核素海洋运移、非人类物种剂量评价、短期事故排放的动态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建议,为核与辐射应急响应、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运移 剂量评价 非平衡态运移模型 ^(1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土壤水盐运移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蒙慧敏 占车生 +1 位作者 胡实 林忠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6-1576,共11页
土壤盐渍化是一种由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灌区人类活动频繁,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多样,深入理解土壤水盐运移过程将有助于灌区的土壤盐渍化防治。在对灌区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因素、国内外水盐模型特点和应用研究... 土壤盐渍化是一种由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灌区人类活动频繁,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多样,深入理解土壤水盐运移过程将有助于灌区的土壤盐渍化防治。在对灌区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因素、国内外水盐模型特点和应用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灌区水盐运移模拟的可能发展方向。灌区盐渍化的形成与气候干旱、地形、土壤季节性冻融、地下水含盐量和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以及不合理的灌溉管理措施、耕作方式和施肥制度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水盐运移模型是研究土壤水盐运移过程的有效工具,目前常用的水盐运移模型包括水盐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由于模型率定和验证所需的土壤水盐运移过程、作物生长过程观测资料较难获取,水盐运移模型多用于田间尺度的节水控盐策略和灌排管理措施优化研究,在区域应用较为有限。现代大型灌区的快速发展导致灌区土壤水盐运移时空分布规律变化较大,对模型的不断改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探究大型灌区水盐运移时空演变机制提供了可能性。未来应加强基于生态安全的灌区土壤水盐运移机制研究,构建耦合气候模式或经济模型的多过程水盐运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土壤盐渍化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 气候模式 经济模型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障设置方式对上隅角低氧气体分布特征影响机理研究
18
作者 袁军伟 吴冉 +3 位作者 聂金龙 李龙 都永坤 郭艳美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3-704,共12页
风障法是一种通过在开切眼内合理设置风障以解决上隅角低氧问题的有效方法,风障的设置方式对上隅角低氧气体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开门式”风障相较于“吊拉式”风障,对上隅角低氧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好,但目前对二者在... 风障法是一种通过在开切眼内合理设置风障以解决上隅角低氧问题的有效方法,风障的设置方式对上隅角低氧气体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开门式”风障相较于“吊拉式”风障,对上隅角低氧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好,但目前对二者在解决低氧问题内在机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障法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山西某矿10050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构建工作面气体运移模型,开展“开门式”和“吊拉式”风障设置对上隅角低氧气体分布特征影响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开门式”风障相较于“吊拉式”风障能够将更多新鲜风流导入上隅角区域,对上隅角区域风速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在上隅角和回风巷之间形成更大压降,改变了低氧气体原有的分布状态,可更好地解决上隅角低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障设置 上隅角 低氧问题 气体运移模型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动力学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宽 +5 位作者 廖前进 苏俊青 袁淑琴 宋海明 周波 侯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215,共8页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率和砂地比分别表征断层和砂岩输导体的连通特征。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在根据实际资料建立的二维输导格架模型上实现运移动力和通道的耦合。模拟结果显示出研究区沙河街组目的层段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油气运移相对流量,结合其他油气地质条件确定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庄海12—庄海9×3井地区等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模型 输导格架 断层开启概率 逾渗 成藏动力学 埕北断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电导率和Hydrus模型同化的土壤盐分估算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郑复乐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尚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101,共11页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同化方法应用于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型(HYDRUS-1D),进行滨海盐渍农田周年土壤盐分动态的模拟,并分析了同化过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 HYDRUS 模型相比,EnKF 同化方法对模型观测算子的更新,有效提高剖面土壤盐分模拟精度,且 EnKF 同化值的精度优于 EnKF 同化模拟值,在同化过程中的调整量亦最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盐分同化过程对状态变量集合数大小不敏感,对观测数据误差和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较为敏感,观测数据误差水平越高、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越浅其误差越大。研究表明基于水盐运移模型和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的 EnKF 同化方法能提高土壤盐分的模拟精度,为利用多源数据和机理模型进行较大尺度生态过程模拟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导率 盐分 水盐运移模型 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