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部选用中“人至察则无徒”的辩证思考与运用限度
1
作者 翟宁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9-101,共3页
“人至察则无徒”是很多领导者在选人用人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领导者要辩证看待优点与缺点的关系、整体优秀与个别较差的关系、成长与成熟的关系、理想标准与现实情况的关系,重视把握运用主体之“限”、运用对象之“限”、... “人至察则无徒”是很多领导者在选人用人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领导者要辩证看待优点与缺点的关系、整体优秀与个别较差的关系、成长与成熟的关系、理想标准与现实情况的关系,重视把握运用主体之“限”、运用对象之“限”、运用时机之“限”、运用载体之“限”、运用程度之“限”,做到设“限”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人至察则无徒” 干部选拔使用 运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思勉与唯物史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耕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0,148-149,共6页
吕思勉对唯物史观的接触约始于20世纪初,至迟到20世纪的20年代,他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唯物史观的赞同,尤其是唯物史观中从经济上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更为他所赞赏,并在他的论著中加以运用。然而,他与当年唯物史观派的历史学家不同,他虽赞... 吕思勉对唯物史观的接触约始于20世纪初,至迟到20世纪的20年代,他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唯物史观的赞同,尤其是唯物史观中从经济上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更为他所赞赏,并在他的论著中加以运用。然而,他与当年唯物史观派的历史学家不同,他虽赞同唯物史观的经济的分析方法,但并不把它视为唯一的因素,不赞同事无巨细地都从经济上来分析原因;更不赞同歪曲史实而套用某种历史发展演进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这是他赞同和运用唯物史观的限度和底线,也以此批评当年"过信唯物史观者"有此弊病。20世纪50年代后,社会和学界的舆情,已不允许在赞同或运用唯物史观时持什么限度或底线了,晚年的吕思勉也不愿再多谈唯物史观。然服膺唯物史观,他终身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唯物史观 运用上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