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知识运用:理论模型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云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8,共13页
随着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与技术化,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寻求学术研究的知识支持就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议题。为此,在梳理西方知识运用理论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运用理论的相关性模型、政策知识模型、知识中... 随着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与技术化,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寻求学术研究的知识支持就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议题。为此,在梳理西方知识运用理论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运用理论的相关性模型、政策知识模型、知识中介模型、知识“共生产”模型以及过程运用模型。通过对五大理论模型的预设、内容、功能、缺陷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演进逻辑:在认知逻辑上,知识运用理论正由客观主义的“为了政策的知识”向建构主义的“政策中的知识”转向;在实践逻辑上,知识运用理论形成了结果主义和过程主义两大范式。知识运用的五大模型和演进逻辑为中国背景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地图”和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知识运用 理论模型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科学驱动下科技智库知识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
2
作者 周兰羽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3,共9页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作为应对科学发现速度放缓的解决方案,正重构科研生态。本文旨在从知识治理视角,为科技智库设计适应开放科学驱动下的科研新生态的系统性框架,助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分析开放科学...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作为应对科学发现速度放缓的解决方案,正重构科研生态。本文旨在从知识治理视角,为科技智库设计适应开放科学驱动下的科研新生态的系统性框架,助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分析开放科学对传统知识治理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评价环节产生的变革。科技智库作为政治系统与技术系统之间的知识中介组织,其功能正在经历多维重构。包括决策支持从封闭式咨询向开放式协同转型、知识治理从封闭性管控转向开放性赋能、公共科学服务功能拓展深化和国际话语从跟随转向引领等。[结果/结论]科技智库适应开放科学的知识治理实践路径,包括技术赋能路径、制度创新路径和文化转型路径,助力科技智库构建包容性治理体系,从“知识守门人”转向“生态构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科学 科技智库 知识治理 知识运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发生学视角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论框架与实施策略
3
作者 卓晓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知识综合“静态化”,包括课程的内容综合与系统综合的割裂、“知用一体”综合视域的缩短,以及缺失综合认知的进阶性和复杂性。从知识发生学视角讲,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基于学科课程,由内容整合转向课程系统整合,... 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知识综合“静态化”,包括课程的内容综合与系统综合的割裂、“知用一体”综合视域的缩短,以及缺失综合认知的进阶性和复杂性。从知识发生学视角讲,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基于学科课程,由内容整合转向课程系统整合,以“重要观念”为基点进行跨学科整合,以及以选择、转化与建构为逻辑实现学习者的人格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框架包含以主题和观念统整跨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知识建构问题解决模型、以课程的失序扩充知识整合空间、以知识的进阶整合发展人的智慧。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策略上,主题设计要关联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目标设计要注重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线索;任务设计要注重任务进阶性和类型化;活动设计要注重活动延展性与具体形态;评价设计体系应由价值判断、多元理解、进阶建构、创造性成果的指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知识发生学 动态化跨学科认识 跨学科知识结构与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运用与素养生成——探讨素养发展的知识路径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良 靳玉乐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2,共8页
素养的内涵决定了核心素养发展路径的逻辑起点,基于核心素养教育变革的实践本身旨在促进对素养的理解。国外相关素养的研究已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即作为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内蕴生成、实践取向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其发展路径一定是在知... 素养的内涵决定了核心素养发展路径的逻辑起点,基于核心素养教育变革的实践本身旨在促进对素养的理解。国外相关素养的研究已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即作为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内蕴生成、实践取向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其发展路径一定是在知识运用过程之中。知识运用促进素养发展体现为过程性、生成性原理。探寻知识运用发展素养的教学策略至少包括:学科观念的知识理解、真实生活的问题情景与协作探究的学科实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知识运用 素养生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教学“深”在哪里?——从知识结构走向知识运用 被引量:90
5
作者 张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9,13,共7页
深度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方式。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映出内容之知与能力之知的一体化。将深度教学之“深”定位在知识结构,更多指向了素养生成的结构性内容之知,包括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等,却忽视了知识运用所涉及知道如何做、如... 深度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方式。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映出内容之知与能力之知的一体化。将深度教学之“深”定位在知识结构,更多指向了素养生成的结构性内容之知,包括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等,却忽视了知识运用所涉及知道如何做、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之知。深度教学的关键在于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此深度教学的实现应处理好知识结构与知识运用一体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教学 核心素养 知识结构 知识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运用的企业内社会资本激励方式 被引量:3
6
作者 芮夕捷 白华 李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运用基于企业理论的博弈分析和行为分析,研究社会资本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激励其内部决策者在知识运用努力上的激励方式的有效性及成功激励的条件。揭示了作为协作决策体系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知识工作者在知识运用中具有投入不足的倾向... 运用基于企业理论的博弈分析和行为分析,研究社会资本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激励其内部决策者在知识运用努力上的激励方式的有效性及成功激励的条件。揭示了作为协作决策体系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知识工作者在知识运用中具有投入不足的倾向;在决策的知识运用中,激励的影响因素有知识专业化所致的决策者之间相互理解度的下降、每个决策者决策的自主性增强、决策者之间相互尊重的程度提高、企业成员受到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约束增强;社会资本激励起作用的条件是其激励不小于企业最优要求下其成员在协作决策中所付出努力水平与其个人最优要求下所付出的努力水平之差。由此可得结论: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内,企业有效激励其成员在协作决策的知识运用中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是类似于社会资本这样的社会性激励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运用 努力水平 激励的影响因素 社会资本 有效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中西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大洲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首先基于经验调查和中西比较 ,在场域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模式 ,尤其是经济场域和科学场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对知识贡献。在此基础上 ,作者比较了一些国家科技资源在场域间的不同配置与功能定位对科学效率... 本文首先基于经验调查和中西比较 ,在场域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模式 ,尤其是经济场域和科学场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对知识贡献。在此基础上 ,作者比较了一些国家科技资源在场域间的不同配置与功能定位对科学效率与技术效率的相对影响。最后 ,作者表明 ,要解决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难题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重建我国的公共科学和产业研究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过程 知识运用模式 公共科学 科技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水平: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8-146,共9页
本文分别分析供应链上游和下游运用对方知识的效果,探究双两个方向知识流动的差异。选取美国汽车生产行业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揭示上下游运用对方知识的不对称性:供应商越倾向于运用生产商的知识,越能促进其知识创造水平,但... 本文分别分析供应链上游和下游运用对方知识的效果,探究双两个方向知识流动的差异。选取美国汽车生产行业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揭示上下游运用对方知识的不对称性:供应商越倾向于运用生产商的知识,越能促进其知识创造水平,但反之不然。这说明在汽车生产供应链中,关键的知识流动方向是从下游流向上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知识创造 知识运用 汽车生产行业 专利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日语考试知识运用部分的内容效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卫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知识运用部分是研究生日语考试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的该部分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就试题的代表性、难易度及其与测试目标的契合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段内总体来看该部分试题... 知识运用部分是研究生日语考试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的该部分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就试题的代表性、难易度及其与测试目标的契合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段内总体来看该部分试题的难易度适中,试题的代表性、覆盖面、区分度等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但是部分试题考点分布略显失衡、个别试题偏难等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予以改进。为更全面考查考生的语言技能,今后可以考虑增加听力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日语考试 知识运用 测试效度 能力 难度 区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决策过程中学术知识之运用——以台湾“扩充高教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诸多政策学者认为善加运用学术知识是提升公共决策之品质的不二法门。然而在行政实务中学术知识之应用情况却未尽如人意。本文拟以台湾制定"扩充高等教育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为例,由政策背景分析入手,探讨哪些深层因素影响... 诸多政策学者认为善加运用学术知识是提升公共决策之品质的不二法门。然而在行政实务中学术知识之应用情况却未尽如人意。本文拟以台湾制定"扩充高等教育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为例,由政策背景分析入手,探讨哪些深层因素影响决策者的立场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过程 知识运用 决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知识与素养关系几个命题的反思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3,共10页
素养与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与课程话语中的热点,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素养的对立面。关于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有这样那样的命题。要澄清这些命题,首先要明了何为知识、何为素养。知识与素养是不同的,但又是交叠融合的,二者不是二元对立... 素养与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与课程话语中的热点,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素养的对立面。关于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有这样那样的命题。要澄清这些命题,首先要明了何为知识、何为素养。知识与素养是不同的,但又是交叠融合的,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化知识为素养”的命题有现实针对性,但其所预设的知识与素养之间的等级关系并不成立,知识转化为素养有可能的一面,也有不可能的一面。知识素养化所设定的主要路径,即知识运用,看似有理,实则存在着诸多漏洞。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运用,都能得到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所谓知识运用基本上都是虚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境化、纳入学生经验等素养化路径也是相对的、有限的。教育领域中知识学习最适当的方式不是运用,而是理解。素养概念是用来破解知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不是用来否定知识本身的,这一概念本身也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问题。两个概念互相补益,达到均衡,才是理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素养 知识素养化 知识运用 知识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与企业创新发展——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华为被美制裁事件的启示论起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晓青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2-42,共11页
华为被美国制裁事件看似个案,却深刻地反映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各国企业和产业之间围绕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开展激烈竞争的现实。核心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离不开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与企业创新发... 华为被美国制裁事件看似个案,却深刻地反映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各国企业和产业之间围绕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开展激烈竞争的现实。核心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离不开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考察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结合华为的经验,可以发现旨在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包括战略运用,是企业获取国内外增量利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制度运用 中美贸易摩擦 华为事件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卷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效度分析
13
作者 宋德龙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69,共5页
长久以来,效度是评价一项测试质量的重要标准。Oiler(1979)曾指出,没有效度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效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高考,由于其作为大规模考试对教学和社会固有的反拨作用(Baehman,1990),其质量的好坏事关广大考生及家... 长久以来,效度是评价一项测试质量的重要标准。Oiler(1979)曾指出,没有效度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效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高考,由于其作为大规模考试对教学和社会固有的反拨作用(Baehman,1990),其质量的好坏事关广大考生及家长、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因而对其有效性的评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度分析 高考英语 英语知识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 测试质量 江苏 大规模考试 反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测试——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亮超 张悦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9-52,共4页
本文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为例,从六方面分析了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命题特点。前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基本命题特点,即从静态到动态,再到动静结合;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综合考查方式,即从... 本文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为例,从六方面分析了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命题特点。前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基本命题特点,即从静态到动态,再到动静结合;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综合考查方式,即从多重综合到审美运用,再到读写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语文试卷 必备知识及其运用 基本命题特点 综合考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积极探索教育模式 提升人才知识运用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65-66,共2页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控股、亿达集团共同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近年来,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IT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控股、亿达集团共同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近年来,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IT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学院坚持“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依托东软IT产业优势以及大连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环境优势,持续创新,构建了产学合作、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产业基地 教育模式 产学合作 亿达集团 学院建设 海滨城市 知识运用能力 企业合作 就业核心 优秀教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材料 大用场──课后小知识运用浅谈
16
作者 杨祥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0-11,共2页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课后大多附有一则与课文有关的小知识,数量众多,一至六册,多达116则。其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诗词、故事、趣闻、言论、资料等。这些小知识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凝聚了编者的心血。它们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课后大多附有一则与课文有关的小知识,数量众多,一至六册,多达116则。其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诗词、故事、趣闻、言论、资料等。这些小知识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凝聚了编者的心血。它们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或补充。教学中,若能不失时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运用 蒲松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咏物诗 自读课文 人格魅力 老舍先生 《聊斋志异》 《咏柳》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趣的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路转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1,共7页
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真实的情境,而只能是“模拟真实”。杜威通过“学校即社会”来模拟真实,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仿真”,也存在“沉浸体验”挤占了“知识理解”的风险。其实,单纯的“真实”并不是目的,无论... 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真实的情境,而只能是“模拟真实”。杜威通过“学校即社会”来模拟真实,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仿真”,也存在“沉浸体验”挤占了“知识理解”的风险。其实,单纯的“真实”并不是目的,无论是杜威的理论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都是把真实背后的“有趣”作为追求所在。真正有效的教学情境,不能只考虑“真实”,也需要兼顾“有趣”这一要素。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从片面追求“真实”转向追求“有趣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有趣的真实 知识掌握 知识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言知识编制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黄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45,共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修辞、语法。本套教科书在语言知识编制上存在如下三点问题:一是淡化语言知识;二是虽注重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但缺乏语言运用知识;三是知识未与训练有机融合。导致该套语文教科...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修辞、语法。本套教科书在语言知识编制上存在如下三点问题:一是淡化语言知识;二是虽注重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但缺乏语言运用知识;三是知识未与训练有机融合。导致该套语文教科书语言编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影响、语言知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语言运用知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分析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新课程提出的随文学习的主张值得肯定;加大语言运用知识的开发力度;语言知识的教学应将重心由语法转移到词汇上;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结合语言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语言知识编制 语言知识 语言运用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 被引量:100
19
作者 张琼 胡炳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2,共7页
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需要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特性。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境在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上的作用,设计情境化课程。情境化课程以情境化的学与教为核心理念,以知识实... 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需要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特性。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境在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上的作用,设计情境化课程。情境化课程以情境化的学与教为核心理念,以知识实践运用为目标,以实际问题情境为载体,以教师作为课程的创生者。教师在课堂知识教学中,可根据设计过程和呈现时借助的手段的差异,为学生呈现符号类、模拟社会生活场景类、操作类和基于技术支持类四种不同的情境课程,同时应处理好情境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脱节、"过度情境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课程 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运用 课程设计 过度情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动员视角下的高校智库建设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驰 孙晓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78,共5页
高校智库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视角是智库研究的一种基础性视角。知识动员理论注重权衡知识主体及知识客体所处情景及互动,寻求知识到决策的飞跃,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合理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基于现状分析,高校智... 高校智库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视角是智库研究的一种基础性视角。知识动员理论注重权衡知识主体及知识客体所处情景及互动,寻求知识到决策的飞跃,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合理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基于现状分析,高校智库建设要创新知识生产机制,组建智库研究团队,让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强化知识中介功能,培育和建设专业化的知识中介,提升知识动员的效率;建立知识接收与反馈系统,激发决策者成为更加自觉、主动的知识使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动员 高校智库 知识生产 知识运用 知识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