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 |
周丙锋
史静
谢新水
刘晟
曹倩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基于GIS的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廊道构建适宜性评价 |
汪佳灿
张红艳
谢聪颖
陈默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大运河文化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焦敏
路璐
李天宇
陆保一
张依依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厉建梅
李曼
元敏丽
李觅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5
|
大运河文化带文旅产业耦合协调测度及时空演化 |
杨昀
蒋笑影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6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际性传播发展状况及策略——以江苏段为例 |
张卫
樊佩佩
马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
7
|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景观风貌塑造研究 |
王剑
韩炳越
刘华
郗若君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
8
|
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 |
熊海峰
祁吟墨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5
|
|
|
9
|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的省际比较与提升路径 |
孙静
王佳宁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
10
|
大运河文化带生态美学与社会美育价值研究 |
徐望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1
|
基于演化博弈的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间合作发展策略研究 |
蒋惠凤
刘益平
|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12
|
大运河文化带游憩空间范围及层次研究 |
张飞
杨林生
石勇
罗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
13
|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传播效能研究——基于搜索指数与文本分析 |
何淼
李惠芬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4
|
我国文化带文旅融合升级研究——基于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测度 |
秦宗财
从菡芝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4
|
|
|
15
|
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 |
葛剑雄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9
|
|
|
16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互融共建探讨 |
杨英法
李彦玲
韩峰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
17
|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的代表性、 多元性与整体性 |
郗志群
匡清清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8
|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的地标价值 |
王新迎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9
|
大运河文化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研究 |
刘欣
林旭
章娩娩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20
|
新韵水岸,活力运河——杭州京杭运河东岸景观带总体规划设计 |
王伟嘉
朱振通
周洲
姚悦思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0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