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子手球比赛时间-运动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丁轶建 Matthew Spencer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利用时间-运动分析中国手球比赛各位置运动员三维运动特点,探讨手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负荷特征,以期更深入探索手球专项比赛时的运动规律。方法:共16名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运动员参加测试,其中,底线运动员3名,外围运动员9名,... 目的:利用时间-运动分析中国手球比赛各位置运动员三维运动特点,探讨手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负荷特征,以期更深入探索手球专项比赛时的运动规律。方法:共16名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运动员参加测试,其中,底线运动员3名,外围运动员9名,边锋运动员4名。使用Catapult Sprint minimax实时时间-运动测试系统测定中国女子手球队6场比赛运动员三维运动负荷(前后加减速、左右变向和上下跳跃)的身体运动特征,信号采集接收频率为10Hz。结果:1)在所有位置中,外围和边锋的累积负荷高于底线;2)底线的变向负荷高于外围、边锋,底线中、高强度跳跃负荷低于外围和边锋,而低强度跳跃负荷高于边锋;3)外围各级加速负荷和各级跳跃负荷高于底线和边锋;4)与外围和底线相比,边锋的加速、减速负荷、变向负荷、低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较低,而中等强度跳跃负荷与外围相似、高于底线。结论:不同位置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比赛时负荷特点不同,这种差异与运动员位置攻防特点的不同和队伍的战术风格及需要相关。我国女子手球队边锋运动员加速、减速负荷不足,不能很好适应中国队战术需要。建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均需要考虑个体和位置差异进行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球 时间-运动分析 运动负荷 外围 边锋 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丁轶建 马修·斯宾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92,共7页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运动分析 专项训练 负荷特征 手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亮 郑念军 +2 位作者 卢晓辉 李晟 郑荣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对国家女子橄榄球队12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14 mi...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对国家女子橄榄球队12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14 min的比赛中跑动距离为1 191.67±162.46 m,其中,休息与走占34%(405.33±64.53 m)、慢跑占28%(334.33±47.82 m)、中低速跑占9%(109.3±14.57 m)、中高速跑占15%(176.33±23.12 m)、高强度快速跑占6%(74.91±33.65 m)、冲刺跑占8%(91.67±14.64 m),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约为1:0.5,最大速度为6.97±0.38m/s,平均速度为66±4.36 m/min,冲刺跑5.62±0.58次;不同位置的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没有明显差别;与国外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跑动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人制橄榄球 女子 跑动能力 时间-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味卡尔曼滤波的空对海BTO-TMA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水英 张剑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61,共6页
探讨了TMA(目标运动分析)中基本的非线性估计问题,介绍了基于无味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 ation-UT)的无味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 an F iltering-UKF)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具体实现,特别针对空对海单站只测方位与到达时间TMA(BTO-TMA... 探讨了TMA(目标运动分析)中基本的非线性估计问题,介绍了基于无味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 ation-UT)的无味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 an F iltering-UKF)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具体实现,特别针对空对海单站只测方位与到达时间TMA(BTO-TMA)问题应用UKF和EKF(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了对照研究,建立了问题的离散非线性滤波估计模型,设计了典型的应用场景,给出了初值有偏和无偏两种情形下的Monte Carlo仿真运行结果;表明UKF在该应用背景下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强的收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推非线性滤波 扩展卡尔曼滤波 无味变换 无味卡尔曼滤波 方位-到达时间目标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女子足球裁判员比赛行为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英成 陈钢 部义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time-motion分析方法对21场女子足球国际赛事裁判员的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裁判员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为9 278±942m,跑动次数约为1 246±234次,其中,高强度跑动时间比例超过15%。下半场的跑动距离较... 采用time-motion分析方法对21场女子足球国际赛事裁判员的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裁判员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为9 278±942m,跑动次数约为1 246±234次,其中,高强度跑动时间比例超过15%。下半场的跑动距离较上半场下降(P<0.01),高强度跑动距离与后退跑跑动距离也显著下降(P<0.01,P<0.01),高强度跑动距离的下降主要与第1个15min与第3个15min有关,后退跑跑动距离的下降与第1、2、3个15min均有关系。裁判员在判罚犯规时,距离事件地点为15.83±6.37m,该值在下半场的左侧进攻区域显著增大(P<0.01),增大原因主要与下半场第1、3个15min有关。结果表明,女子足球裁判员的供能是以有氧供能为主,无氧供能穿插其中的模式;高强度跑动能力在比赛中或比赛末期均会出现下降;体能的下降导致下半场在左侧进攻区域判罚时,距离事件发生地点的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足球 裁判员 运动-时间分析 高强度跑动距离 活动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