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运动边缘检测的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兵 赵荣椿 俞鸿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8-9,2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运动边缘检测的图像序列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多尺度运动边缘检测,将图像的能量集中到边缘上,得到噪声污染小、边缘连续清晰的运动目标;并利用小波变换特征匹配方法,得到运动矢量。该方法既利用了空域帧内灰度信息又...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运动边缘检测的图像序列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多尺度运动边缘检测,将图像的能量集中到边缘上,得到噪声污染小、边缘连续清晰的运动目标;并利用小波变换特征匹配方法,得到运动矢量。该方法既利用了空域帧内灰度信息又利用了时域帧间信息,能精确地估计目标的运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边缘检测 多尺度 小波变换 B样条函数 图像序列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覆覆盖对下颌边缘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英 徐樱华 李白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无论临床研究或流行病学调查都反复证明。
关键词 前牙 覆HE 牙列异常 下颌边缘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下颌切点边缘运动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永明 王惠芸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SGG),对34例正常(牙合)青年的下颌边缘运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下颌边缘运动受到(牙合)、神经肌肉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特有的生理控制机理,受解剖性因素((牙合)、颞颌关节)控制的运... 本文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SGG),对34例正常(牙合)青年的下颌边缘运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下颌边缘运动受到(牙合)、神经肌肉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特有的生理控制机理,受解剖性因素((牙合)、颞颌关节)控制的运动轨迹重复性优于受生理性因素(神经肌肉)控制的运动轨迹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 下颌 边缘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静 周力 吕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定量定性分析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颅面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21例作为试验组,20例恒牙列早期个别正常人作对照组,使用K6_I型下颌运动描记仪描记两组研究对象的下颌边缘运... 目的定量定性分析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颅面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21例作为试验组,20例恒牙列早期个别正常人作对照组,使用K6_I型下颌运动描记仪描记两组研究对象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同时拍摄X线头侧位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下颌边缘运动范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CP_最大张口线距与前下面高呈正相关,开口度与下颌支高度及后面高呈正相关;试验组ICP_最大张口线距与前下面高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开口度与下颌体长度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结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与颅面形态的关系和个别正常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牙合] 恒牙列早期 下颌边缘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Be的改进对运动目标边缘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晗 钱育蓉 +2 位作者 王跃飞 陈人和 田宸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71-2477,共7页
为提高视频中运动目标边缘检测的精度并消除鬼影,从运动区域标记上,提出构建部分邻域背景模型,避免检测到过多无关信息的思想;从运动目标边缘检测上,提出从部分邻域和全域中抽样的方法,用二者概率绝对差值作为边缘检测的依据。经测试,... 为提高视频中运动目标边缘检测的精度并消除鬼影,从运动区域标记上,提出构建部分邻域背景模型,避免检测到过多无关信息的思想;从运动目标边缘检测上,提出从部分邻域和全域中抽样的方法,用二者概率绝对差值作为边缘检测的依据。经测试,改进后算法实现了鬼影的消除,避免检测到过多大面积无关背景边缘,在小于1024*1024分辨率上可获得较好的处理速度。该方案易于实现,能够加快鬼影消除,与帧差法融合使用可使帧差法检测效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边缘检测 ViBe算法 鬼影消除 部分邻域背景模型 帧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线主动轮廓跟踪算法的研究——在复杂背景和非刚性运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岑峰 戚飞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288,共6页
在复杂背景下对多个非刚性目标进行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难点 在短程线主动轮廓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力场正则化方法 ,并加入运动边缘信息 ,提出了一种在复杂背景下多个非刚性目标进行跟踪的方法 该方法由运动检测和跟踪两部分组成 ... 在复杂背景下对多个非刚性目标进行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难点 在短程线主动轮廓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力场正则化方法 ,并加入运动边缘信息 ,提出了一种在复杂背景下多个非刚性目标进行跟踪的方法 该方法由运动检测和跟踪两部分组成 :运动检测利用运动边缘信息对运动目标的运动做出检测 ,让轮廓曲线运动到目标轮廓附近 ;跟踪利用当前帧中的静态边缘信息对运动检测的结果加以修正 而跟踪这一步引入的偏差将在下一帧的运动检测中得到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线主动轮廓跟踪算法 复杂背景 非刚性运动目标跟踪 轮廓提取 运动边缘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运动轨迹的描记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马达 唐亮 +1 位作者 唐昭 赵要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 ,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 ,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等各方面 ,提供了准确的下颌运动轨迹的资料 ,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轨迹 HE 咀嚼运动 边缘运动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和形状的机器人运动目标跟踪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明辉 耿盛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8-41,共4页
针对类人足球机器人存在识别运动目标效果差、容易受光照变化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形状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在HSI空间执行基于颜色信息的快速阈值分割,获取目标信息,加入自适应阈值更新,以增加算法的鲁棒性;利用卡尔曼滤波... 针对类人足球机器人存在识别运动目标效果差、容易受光照变化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形状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在HSI空间执行基于颜色信息的快速阈值分割,获取目标信息,加入自适应阈值更新,以增加算法的鲁棒性;利用卡尔曼滤波预测运动目标下一帧的位置,在局部范围根据目标形状信息执行优化边缘检测识别目标,获取目标准确的位置信息,然后继续跟踪.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对运动目标进行准确跟踪,可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图像分割 卡尔曼滤波 边缘检测:运动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曹洁 李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针对单一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利用目标的多种观测信息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跟踪.在粒子滤波的总体框架下,嵌入Mean-Shift算法产生更加逼近真实后验分布的粒子,同时采用颜色和运动边缘特征作为观测模型,有效地避免了... 针对单一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利用目标的多种观测信息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跟踪.在粒子滤波的总体框架下,嵌入Mean-Shift算法产生更加逼近真实后验分布的粒子,同时采用颜色和运动边缘特征作为观测模型,有效地避免了单一颜色特征在光照突变、姿态变化以及背景相似情况下的跟踪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条件下的目标跟踪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多特征融合 粒子滤波 运动边缘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特征分析的层级有序码书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志涛 刘玉菲 +3 位作者 刘恩海 顾军华 路倩倩 梁慧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3-1906,1909,共5页
针对原码书算法在检测中码字匹配效率低以及在复杂背景下检测精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分析的层级有序码书目标检测新算法。首先,利用一种新颖的"码书—码章—码字"三级结构用以精确划分码书,在优化了码字参数之... 针对原码书算法在检测中码字匹配效率低以及在复杂背景下检测精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分析的层级有序码书目标检测新算法。首先,利用一种新颖的"码书—码章—码字"三级结构用以精确划分码书,在优化了码字参数之后,将码字按访问频度进行排序并组织成定长列表。实验数据表明,该优化策略显著地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方向模式的运动边缘标记法,较好地克服了噪声的影响,并准确而完整地获取了运动物体的边缘信息。最后,将运动边缘轮廓区域与码书区域融合,得到了准确的运动目标。算法在时间域和空间域构建了一个能精确反映运动目标本质属性的立体模型,经实验验证,本算法在有随机噪声及光照变化影响的场景中,仍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特征 层级有序码书 KIRSCH算子 局部方向模式 运动边缘标记法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对象自动分割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燕 赵荣椿 聂烜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59-16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运动边缘检测的自动视频对象分割方法。该方法对相邻帧分别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在小波域进行变化检测和Canny边缘提取,返回空间域后得到鲁棒的相邻帧差分边缘模板。结合当前帧边缘、背景边缘和前一帧的运动边缘,...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运动边缘检测的自动视频对象分割方法。该方法对相邻帧分别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在小波域进行变化检测和Canny边缘提取,返回空间域后得到鲁棒的相邻帧差分边缘模板。结合当前帧边缘、背景边缘和前一帧的运动边缘,检测出当前帧对象的运动边缘,从而实现对视频对象的提取。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对目标的整体运动和局部形变都有较强的适应性。此外,算法还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对象 小波变换 运动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域信息的修正分水岭视频分割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波 刘文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48-2252,共5页
提出一种将时域信息融入分水岭的视频分割新方法,以帧间变化检测为基础,通过运动边缘信息得到对象的初始模型,利用时域信息得到前景和背景的标识,结合提出的彩色多尺度形态学梯度算子进行分水岭分割,得到具有精确边界的视频对象,对慢变... 提出一种将时域信息融入分水岭的视频分割新方法,以帧间变化检测为基础,通过运动边缘信息得到对象的初始模型,利用时域信息得到前景和背景的标识,结合提出的彩色多尺度形态学梯度算子进行分水岭分割,得到具有精确边界的视频对象,对慢变和快变的目标均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检测新出现的运动对象和现有对象的消失,能够定位和跟踪运动目标.继承了变化检测和分水岭算法速度快的优点,克服了两者易受噪声影响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对象分割 运动边缘检测 形态学分水岭 对象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改进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成功 曹宁 王娴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337-5341,5346,共6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单一的颜色特征不能准确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跟踪目标的颜色特征和运动边缘特征来表示目标。在粒子滤波的框架下融合特征信息从而进行目标跟踪,能够有效地避免单一颜色特征在跟踪过... 针对复杂背景下单一的颜色特征不能准确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跟踪目标的颜色特征和运动边缘特征来表示目标。在粒子滤波的框架下融合特征信息从而进行目标跟踪,能够有效地避免单一颜色特征在跟踪过程中受到相似背景、遮挡等问题的干扰。通过与基于单一颜色特征跟踪实验误差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背景以及目标遮挡等情况下能达到较好的目标跟踪效果,实现目标的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特征融合 颜色特征 运动边缘特征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 DEFORMATION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IN NORTH CHINA
14
作者 Xu Caijun, Li Zhicai and Wang Hua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41-49,共9页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bservations during four measurement campaigns from 1992 to 1999 are used in a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of active tectonic bloc...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bservations during four measurement campaigns from 1992 to 1999 are used in a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in North China. The Euler vectors for these active blocks a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GPS velocities of a group relative stable points in 1992,1995,1996 and in 1996,1999 respectively. We have studied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blocks at the boundaries and the intra block deformation field. We have also inverted the strain rate fields for these active blocks by bi cubic spline model based on the GPS velocity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a block deformation rat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block boundary zones, and are also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deformational field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intra-block extension in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板块 表层变形 中国北方 瞬时空间变化特性 边缘区的运动 应力等级场 地质结构 内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