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建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傅栋 靳安民 +2 位作者 闵少雄 罗毅 张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寻求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腰椎L4-5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分别对腰椎骨性结构及各种软组织进行重建,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立腰椎L4-5运动节... 目的寻求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腰椎L4-5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分别对腰椎骨性结构及各种软组织进行重建,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立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数字模型,包括两个椎体、皮质骨、松质骨、终板、纤维环、髓核及6种韧带,数字模型可输出用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RP(快速成型)及FEA(有限元分析)研究。结论薄层CT、Dicom标准的应用使数字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建立人体骨骼及软组织各种结构更为方便,并可以输出数字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腰椎 运动节段 数字模型 MIMIC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兆万 冀旭斌 +1 位作者 隋国侠 庄青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按ASIA 2000分级标准对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评估术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术后9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9~26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9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单位最少,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运动节段 内固定 椎间植骨 胸腰椎 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3/4不同运动范围对邻近运动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
3
作者 孙培栋 欧阳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运动范围 邻近运动节段 生物力学 邻近 椎间盘 椎弓根 动力性 显著性差异 脊柱内固定 应变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腔声学造影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申斌 郭燕丽 +3 位作者 朱平 柳强维 黄海韵 王文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59-2463,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腔声学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结果,评估左心腔声学造影在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4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腔声学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结果,评估左心腔声学造影在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4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左心腔声学造影数据,将其分别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3种方法在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左心腔声学造影对心内膜的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90.56%)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91.05%);同时,其对室壁节段运动诊断的准确率2名医师分别为93.75%、95.83%,较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89.58%,86.80%)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90.28%,90.97%)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左心腔声学造影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内膜面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对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壁运动异常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管浩 管常东 +3 位作者 崔锦钢 胡奉环 袁建松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远期(5年随访)疗效影响。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成功行CTO-PCI且术前LVEF≤50%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远期(5年随访)疗效影响。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成功行CTO-PCI且术前LVEF≤50%患者临床资料,按CTO靶病变支配心肌节段术前超声室壁运动情况分为室壁运动正常患者(运动正常组)和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患者(运动减低组)。随访记录临床疗效,以复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定义: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支架内血栓)为研究终点,以单项MACE作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共纳入228例符合研究条件患者,其中运动正常组60例,运动减低组167例。CTO血管分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运动减低组左前降支比例最高(58.7%),运动正常组左回旋支比例最高(41.7%)。与运动正常组比较,运动减低组5年MACE有增加趋势(36.6%vs.28.1%,P=0.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校正变量后,运动减低组和运动正常组MAC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7.1%和22.9%,HR=1.41,95%CI:0.81~2.44,P_(log-rank)=0.23。结论:对于LVEF≤50%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的CTO病变介入治疗风险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室壁运动减低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显像评价心肌梗塞病人的室壁节段性运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维新 谢峰 +5 位作者 张技革 许飞 李永青 李予新 杨浣宜 刘汉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心肌梗塞病人的室壁运动分析,探索CK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惠普5500超声诊断仪。定量壁运动积分法对比4 级节段性收缩和舒张期壁运动的CK 测值。结果 二维长度面积法测LVEF:47±2%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心肌梗塞病人的室壁运动分析,探索CK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惠普5500超声诊断仪。定量壁运动积分法对比4 级节段性收缩和舒张期壁运动的CK 测值。结果 二维长度面积法测LVEF:47±2% ,AQ法测LVEF:43 ±2% ,二维与AQ 测LVEF 相关(r= 0-72 ,SEE= 7-89,P< 0-001 ,n = 30) 。正常壁运动71 段平均心内膜向内运动1-15 ±0-19cm ,比运动减低72 段明显大( P< 0-0001)。矛盾运动13 段与无运动段有明显差别(P< 0-001) 。心内膜向外运动的距离在所有壁运动分级也具有明显差别。结论 CK 显像分析可快速,客观,自动评价节段性壁运动。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室壁运动 室壁运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室壁节段运动的初步探讨参考轴系统的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跃进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10-14,共5页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两切面与双面左室造影(LVG)对比研究一致显示:定量测定室壁节段运动(RWM),选择固定轴系统定量检出RWM异常(RWMA)病例具有和浮动轴系统相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P均>0.05)。然而,对心肌梗塞(MI)患者的正...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两切面与双面左室造影(LVG)对比研究一致显示:定量测定室壁节段运动(RWM),选择固定轴系统定量检出RWM异常(RWMA)病例具有和浮动轴系统相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P均>0.05)。然而,对心肌梗塞(MI)患者的正常和异常节段定位固定轴较浮动轴更准确;固定轴所测节段EF值能将不同程度RWMA定量区分开,能反映出矛盾运动,而浮动轴则掩盖了这些矛盾运动。提示固定轴系统优于浮动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室壁运动 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摘除和假体置换对相邻近端节段椎间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葛磊 李康华 +1 位作者 胡建中 雷光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研究椎间盘摘除和假体置换(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前后对相邻节段内载荷的影响,分析椎间盘摘除后相邻节段失稳及退变原因;为评价ADR长期疗效及对脊柱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鲜尸体保留韧带结构的完整腰段脊柱... 目的:研究椎间盘摘除和假体置换(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前后对相邻节段内载荷的影响,分析椎间盘摘除后相邻节段失稳及退变原因;为评价ADR长期疗效及对脊柱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鲜尸体保留韧带结构的完整腰段脊柱标本,设计3种模型: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及ADR组。模拟生理型载荷作用特点,标本各向运动都受垂直压力载荷,由小范围内变动的偏心性压力提供下压及各向弯曲载荷。结果:椎间盘切除后相邻近节段椎间载荷变化,引起相邻近节段压力性负荷增加;ADR明显减少各向运动时相邻节段的压力负荷;正常组与ADR组间压力负荷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椎间盘摘除使近端节段的压力性负荷增加,机制与脊柱载荷重分布有关。ADR明显减少各向运动时相邻近节段内压力性负荷。相邻近节段压力性负荷低,表明假体的长期应用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置换 生物力学 相邻运动节段 椎间盘摘除 压力性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栋 邱贵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退行性病变 邻近 融合区 术后 腰椎融合 disease 椎体压缩性骨折 邻近运动节段 增生性关 脊柱融合 融合区邻近退行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谦 邱红艳 +8 位作者 邓燕 肖秋雨 刘家开 李景 周春美 吴垠 曾卓华 徐可 邓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组(n=99),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A、e′、E/e′、e′SR、E/e′SR以及收缩期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采用ROC曲线分析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高危组LAV、LAVI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e′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高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SR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且低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P<0.05),E/e′SR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AUC为0.769(95%CI 0.697~0.841)。结论: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应变率 斑点追踪成像 冠心病 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弯和旋转运动对腰椎小关节承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进 原林 +3 位作者 赵卫东 樊继宏 邱洁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小关节在腰椎承载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具青壮年新鲜脊柱腰骶段(L1~S1)标本,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标本在保持400N轴向压缩负荷的情况下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侧弯、旋转位...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小关节在腰椎承载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具青壮年新鲜脊柱腰骶段(L1~S1)标本,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标本在保持400N轴向压缩负荷的情况下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侧弯、旋转位时的受力大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立位时L4-5小关节单侧受力为(31.16±7.15)N,侧弯15°时两侧小关节受力大小相同,同中立位受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轴向旋转时仅对侧关节面受力,且为中立位时的7倍.结论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均具有重要的承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 侧弯 旋转 受力 青壮年 腰椎运动节段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与邻近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12
作者 辛兵 侯筱魁 李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脊柱内固定节段对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设计山羊长节段及短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动物模型,对固定6 个月后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短节段组出现了软骨基质的... 目的:研究不同脊柱内固定节段对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设计山羊长节段及短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动物模型,对固定6 个月后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短节段组出现了软骨基质的破坏,部分软骨细胞呈现出活跃的分泌功能,符合软骨早期退变的表现;长节段组软骨基质的破坏加剧,软骨细胞也出现了较严重的退变表现,符合软骨晚期退变的表现。两组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都出现了退变现象。结论:脊柱内固定导致了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退变。长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早期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变,相比之下短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邻近运动节段 突关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苏少亭 周红海 +2 位作者 梁栋 余进爵 陆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4-479,共6页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载负荷和运动范围最大的一段,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是腰椎运动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腰椎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1972年开始,Markolf在尸体标本上进...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载负荷和运动范围最大的一段,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是腰椎运动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腰椎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1972年开始,Markolf在尸体标本上进行了外载荷下LFJ的生物力学研究,首先认识到小关节复杂的解剖和结构力学特性对腰椎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LFJ不仅承载着腰椎活动中产生的拉伸、压缩、剪切、扭转等不同类型载荷,且承受负荷的数值因腰椎的不同运动而变化;1986年,Shiraziadl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开展了针对LFJ的有限元建模研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众多学者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来研究LFJ的微观结构成分与其生物力学特性,更进一步真实反映了LFJ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生理功能。掌握其力学特性对制定有针对性的组织工程修复技术和外科术式来干预腰椎疾患的发生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LFJ不同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突关 生物力学特性 力学研究 LUMBAR 腰椎运动节段 生物工程技术 运动范围 结构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头端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军 谢幼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双侧的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是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稳定的重要结构。脊柱固定时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的头端关节突关节损伤可增加相邻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和关节突关节负荷,同时降低脊柱的稳定性,加快相邻节段的退变,被认为是... 双侧的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是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稳定的重要结构。脊柱固定时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的头端关节突关节损伤可增加相邻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和关节突关节负荷,同时降低脊柱的稳定性,加快相邻节段的退变,被认为是脊柱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关 椎弓根螺钉固定 相邻 退变性疾病 脊柱融合 运动节段 进钉点 下腰椎 复合体 连接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完全冠状动脉堵塞患者侧枝血管、室壁运动和射血分数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栓锁 汤磊 +2 位作者 陈晖 仇兴标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完全冠状动脉堵塞(CTO)有心肌梗死和无心肌梗死患者侧枝血管、室壁运动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56例诊断为CTO(堵塞时间≥3月)的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史、心肌酶谱、心电图、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后将其分... 目的比较慢性完全冠状动脉堵塞(CTO)有心肌梗死和无心肌梗死患者侧枝血管、室壁运动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56例诊断为CTO(堵塞时间≥3月)的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史、心肌酶谱、心电图、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后将其分为心肌梗死组(n=138)和非心肌梗死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堵塞血管的位置分布和支数、非堵塞血管病变位置分布和严重程度、侧枝血管Rentrop分级、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及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堵塞冠状动脉位置分布、堵塞血管支数、非堵塞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分布、病变严重程度、侧枝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室壁节段运动正常发生率和射血分数均低于非心肌梗死组,但运动消失和矛盾运动发生率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完全堵塞3个月以上,不管堵塞血管支配区域是否发生心肌梗死,Rentrop侧枝血管分级已无差异。虽然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侧枝血管可以保护心肌完全避免心肌梗死发生,但对左心室室壁节段运动和整体功能的保护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冠状动脉堵塞 心肌梗死 侧枝血管 室壁运动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黄润青 张清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共177个,其中158个节段通过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获得二维应变值。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Q波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1例报告
17
作者 赵羽 胡中桥 赵灵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共1页
关键词 Q波 ST抬高 房性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悸 肌钙蛋白 心尖部 心律不整 心肌损伤标志物 左侧乳腺癌 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肌功能障碍对上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研究
18
作者 李锐 张兆杰 黄菊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2,共1页
目的颈部慢性劳损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会破坏肌肉的正常功能,此为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当前并没有关于枕下肌群功能障碍对上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运用有限元的方法探究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理,为临床医生的... 目的颈部慢性劳损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会破坏肌肉的正常功能,此为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当前并没有关于枕下肌群功能障碍对上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运用有限元的方法探究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理,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改变枕下肌的弹性模量,分别在肌肉功能正常和肌肉功能障碍的条件下重建C0~3运动节段的4个有限元模型。在两个肌肉正常的有限元模型中,其C0~3运动节段两侧枕下肌弹性模量相等且在正常范围内。在肌肉功能障碍的有限元模型中,其中一个模型的两侧弹性模量相等且大于37 k Pa,代表肌肉张力增高;另一个是左右枕下肌弹性模量不同,代表肌肉受力不平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寰枢外侧关节、寰齿关节和椎间盘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旋转6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行为。结果在前屈时,肌肉失衡的寰枢外侧关节最大应力高于正常肌肉和高张状态,而肌肉张力增高时的最大应力高于肌肉正常和不平衡状态。在所有模型的所有荷载中,寰齿关节的最大应力在后伸状态下最大。肌肉不平衡和高张力未引起应力增大和应力分布异常。结论肌肉功能障碍可能增加寰枢外侧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但不会影响寰齿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张力 肌肉功能 正常肌肉 临床医生 运动节段 功能障碍 不平衡状态 寰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融合下颅颈交界区的生物力学分析
19
作者 黄菊英 王兴文 +2 位作者 张璨 王作为 菅凤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9-229,共1页
目的建立正常与寰枕融合合并C2~3融合的C0~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比较生理载荷下寰枢侧方关节、横韧带和关节囊韧带应力应变,从而分析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力学机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正常(46岁,男性)CT图像与... 目的建立正常与寰枕融合合并C2~3融合的C0~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比较生理载荷下寰枢侧方关节、横韧带和关节囊韧带应力应变,从而分析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力学机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正常(46岁,男性)CT图像与寰枕融合合并C2~3融合(48岁,男性)CT图像,建立正常及寰枕融合合并C2`3融合的C0~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生理载荷下,计算比较2个模型寰枢侧方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融合 临床诊断与治疗 运动节段 生理载荷 颅颈交界区 寰枢 生物力学分析 横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率对椎间盘拉伸-压缩非线性的影响
20
作者 章玉麟 刘清 +1 位作者 宋浩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47-447,共1页
目的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了腰椎间盘应变率依赖的黏弹性行为及其拉压非线性特性。方法获取刚宰杀的羊腰椎间盘运动节段制作样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腰椎间盘进行压缩、拉伸加载,测试其整体力学性能。接着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光纤... 目的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了腰椎间盘应变率依赖的黏弹性行为及其拉压非线性特性。方法获取刚宰杀的羊腰椎间盘运动节段制作样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腰椎间盘进行压缩、拉伸加载,测试其整体力学性能。接着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光纤光栅技术测试了内部位移及压力分布情况。结果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下,椎间盘的加载-卸载曲线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腰椎间盘 光纤光栅技术 运动节段 应变率 加载速率 非线性关系 万能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