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对游戏的态度其特殊情境和运动经历的调查
1
作者 唐纳德.L.格瑞 米歇尔.J.斯特威特 赵锦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94,共4页
从韦布(1969)的研究开始,人们就已开展了一项研究来说明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经验是怎样帮助他们转变对游戏的态度的。韦布认为,当早期发展阶段灌输给儿童的公正、平等的观念被胜负的观念代替时,就已出现了“职业化”倾向的转变,最初的... 从韦布(1969)的研究开始,人们就已开展了一项研究来说明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经验是怎样帮助他们转变对游戏的态度的。韦布认为,当早期发展阶段灌输给儿童的公正、平等的观念被胜负的观念代替时,就已出现了“职业化”倾向的转变,最初的研究一致认为。在对游戏的态度中,年龄和性别具有差异,男童的职业化倾向比女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化 运动经验 游戏态度 运动经历 社会化 运动活动 体育运动 运动 青少年 学校课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德平 赵连甲 李老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49,共1页
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研究跳高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发现:1,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竞赛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均高于男... 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研究跳高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发现:1,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竞赛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均高于男运动员。究其原因,很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女性的人格特征、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有关。2,不同文化程度运动员之间的竞赛焦虑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焦虑 优秀跳高运动 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 训练年限 特殊竞赛形式 运动 文化程度 运动经历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金鳌 陆彩凤 +2 位作者 王欣 左弯弯 Jonathan R.Baldridge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34,共8页
目的: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健身人群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运动损伤经历等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以上因素对实际健身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测效度,并探究其间的性别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减少和预防... 目的: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健身人群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运动损伤经历等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以上因素对实际健身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测效度,并探究其间的性别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健身俱乐部新入会的学员中,随机选取300名(男性150人,女性150人)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志愿者组成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4次的健身锻炼。要求受试者在俱乐部每次锻炼前及时记录并提供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及运动损伤经历等信息。利用运动损伤风险量表(RISSc)、风险承担行为量表(RTB)和李克特五级评分法(Likert-Type Scale)等对以上因素进行测试与评价。之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风险认知"并不与"风险承担"或"运动损伤"呈负相关;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使锻炼者受伤风险显著增加,其比值比(ORs)区间为:3.79~7.95;3)"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4)"运动能力判断"与"风险承担"呈正相关;5)"风险承担"与"运动能力高估"、"运动损伤"或"运动损伤经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6)"运动损伤经历"与运动损伤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7)女性的"风险认知"水平比男性高,"风险承担"水平比男性低;但在"运动能力判断"和"运动能力高估"上,并无性别差异,且随后男性和女性在健身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量较为接近。结论:1)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中,"风险认知"不与运动损伤呈负相关;"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风险承担"与运动损伤之间无相关性。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是健身锻炼者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3)女性风险认知力比男性高,运动能力判断(高估)与男性相似,风险承担行为比男性少,且易受过去运动损伤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锻炼 心理预测 风险认知 风险承担 运动能力判断 运动能力高估 运动损伤经历 运动损伤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
4
作者 米切尔.福特 卢南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2期59-59,共1页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是由来自不同国家,有着相当运动经历的14个成员组成。运动员委员会于1981年在巴登一巴登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一个机构。委员会的成员是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挑选的,以表达全世...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是由来自不同国家,有着相当运动经历的14个成员组成。运动员委员会于1981年在巴登一巴登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一个机构。委员会的成员是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挑选的,以表达全世界运动员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奥委会 退役运动 奥林匹克 萨马兰奇 代表大会 奥运会 运动经历 奥林匹克运动 国际比赛 体育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从信息的观点看认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黎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7-39,共13页
物质世界的运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产生了“人”这样一种至少在太阳系可以首届一指的自组织系统。人的许多器官的机能已经被证实具有最优控制的特点。如呼吸的通气量控制是能耗最小的自适应控制,眼球跟踪目标的快速跳动成分是时间... 物质世界的运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产生了“人”这样一种至少在太阳系可以首届一指的自组织系统。人的许多器官的机能已经被证实具有最优控制的特点。如呼吸的通气量控制是能耗最小的自适应控制,眼球跟踪目标的快速跳动成分是时间最优控制系统……。至于人的脑更是这个世界上的登峰造极之物。相比之下,人类的文明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自组织系统 物质世界 自适应控制 文明史 最优控制系统 太阳系 能耗最小 运动经历 跟踪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几位日本体育心理学家简介 被引量:1
6
作者 柴文袖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7-39,共3页
松井三雄(1987) 日本体育心理学家,出生于日本山口县,1923年毕业于东京帝大心理学科,1925—1927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日本文部省直属的1924年成立的体育研究所任研究员,专门从事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1930年松井先生的第一本《体育... 松井三雄(1987) 日本体育心理学家,出生于日本山口县,1923年毕业于东京帝大心理学科,1925—1927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日本文部省直属的1924年成立的体育研究所任研究员,专门从事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1930年松井先生的第一本《体育心理学》问世,这本书1942年在我国由吴文忠译成中文出版。在日本流传至今的为使体育现实理想化而研究心理学的思想,源于此书。松井先生对日本体育心理学的体系化是颇有贡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心理学 体育研究 实用性体育 田径短跑 运动经历 体育专科学校 体育课 日本 体系化 心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