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5
1
作者 汶希 潘华山 冯毅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8-372,I0007,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观察运动疲劳对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疲劳模型组,运动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按照方案进行锻炼。实验结束后大鼠检测相关指标:血清MDA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肝脏与... 目的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观察运动疲劳对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疲劳模型组,运动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按照方案进行锻炼。实验结束后大鼠检测相关指标:血清MDA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肝脏与骨骼肌MDA含量、SOD活性,骨骼肌线粒体游离钙离子含量,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下丘脑神经递质。电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细微结构。结果运动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血清、肝和骨骼肌MDA含量均有显著升高,红细胞和骨骼肌SOD活性均有显著降低,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性降低,骨骼肌线粒体游离Ca2+含量有显著性降低,下丘脑GABA、5-HT含量有显著升高,下丘脑DA、ACh含量有显著性下降,电镜观察显示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并以线粒体改变较为明显。结论大鼠跑台运动2周可造成运动疲劳模型,并造成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模型 骨骼肌线粒体 神经递质 自由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超声对大鼠骨骼肌疲劳的恢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雷极英 杨雪冰 +2 位作者 王春宁 宋琳哲 郭建中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建立大鼠的运动疲劳模型,研究低频脉冲超声对骨骼肌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通过对肌肉组织的物理(体重)和生化(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丙二醛和钙离子)指标分析,研究低频脉冲超声与大鼠骨... 建立大鼠的运动疲劳模型,研究低频脉冲超声对骨骼肌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通过对肌肉组织的物理(体重)和生化(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丙二醛和钙离子)指标分析,研究低频脉冲超声与大鼠骨骼肌疲劳恢复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进行超声照射后,大鼠血清中的CK值和BUN值较疲劳组得到一定的缓解,体重存在一定范围的上升。初步的实验表明低频脉冲超声对缓解肌肉的疲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治疗 肌肉疲劳 运动疲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