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游戏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1
作者 唐蕊 张开元 +1 位作者 高可润 施剑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运动游戏组与常规治疗组中,每组30例。运动游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游戏疗法。使用精神分裂...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运动游戏组与常规治疗组中,每组30例。运动游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游戏疗法。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阳性症状量表(SAPS)与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MCCB连线测验、符号编码、动物命名、迷宫、学习测验评分均升高,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间广度评分均较前升高,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得分均较前升高,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NS得分均较前降低,时间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PS得分均较前降低,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游戏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游戏疗法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