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箭喷管三维运动测试的校准装置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博 叶东 车仁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3-1560,共8页
火箭发动机喷管三维运动参数的测试是对其精确控制的前提,其校准装置是保证测试精度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直接模拟火箭喷管实际运动并提供标准的位置和运动参数的校准装置,用于火箭喷管三维运动测试的静态和动态校准。在分析火箭... 火箭发动机喷管三维运动参数的测试是对其精确控制的前提,其校准装置是保证测试精度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直接模拟火箭喷管实际运动并提供标准的位置和运动参数的校准装置,用于火箭喷管三维运动测试的静态和动态校准。在分析火箭喷管运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校准装置的结构。该装置主要由基座、升降台、摇摆台以及喷管标准件组成;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别为绕X轴和Y轴的摆动,以及Z轴方向的直线移动。应用多体系统运动学误差理论推导了几何误差源影响校准装置的指向误差和摆心位置误差的公式,分析了几何误差的来源。通过仿真得出了指向误差和摆心位置误差在喷管摆动范围内的分布,指出为满足校准精度,对指向误差影响较大的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5″之内,对摆心位置误差影响较大的相交度误差应控制在80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喷管 运动测试 校准装置 多体系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便携式和台式乳酸盐分析仪与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在运动测试中的比较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云龙 程宇镳 +4 位作者 王文莹 李海红 魏冰 侯世伦 王正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611,共2页
目的与方法:同时采用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EKF-C-LineGP型台式乳酸盐分析仪以及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分别测定受试者运动后及恢复期血乳酸含量,以检验新型的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和EKF-C-LineGP型台式乳... 目的与方法:同时采用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EKF-C-LineGP型台式乳酸盐分析仪以及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分别测定受试者运动后及恢复期血乳酸含量,以检验新型的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和EKF-C-LineGP型台式乳酸盐分析仪与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测试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它们对运动人群血乳酸测定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结果: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测定结果与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比较,相关系数r2=0.9360(P>0.05)。EKF-C-LineGP型台式乳酸盐分析仪测定结果与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比较,相关系数r2=0.9999(P>0.05)。与已被广泛使用的YSI1500型乳酸盐分析仪比较,Lactate-scout型便携式乳酸盐分析仪和EKF-C-LineGP型台式乳酸盐分析仪的血乳酸测定结果与其相关度均较高,可作为运动现场准确测定血乳酸水平的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乳酸盐分析仪 相关系数 运动测试 分析仪 乳酸盐 便携式 0型 比较实验 血乳酸测定 测定结果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运动测试仪量化评定痉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纪树荣 杨今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9年第2期75-79,共5页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患的常见症状。正确评定和处理痉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痉挛是肌肉在病理状态下的一种神经生理表现,不易直接测量,尤其是量化评定的问题成为康复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患的常见症状。正确评定和处理痉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痉挛是肌肉在病理状态下的一种神经生理表现,不易直接测量,尤其是量化评定的问题成为康复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目的:寻找一种痉挛量化评定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等速运动测试仪CybexⅡ结合评定痉挛常用的摆动试验进行痉挛的量化评定研究。本研究对观察组34例痉挛患者,对照1组9例驰缓性麻痹患者,对照2组10例正常人下肢肌张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记录到了各种不同的摆动曲线,并找到5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性参数:A1(第一摆膝关节屈曲角度)、R1、(放松指数)、R2、(幅度比)、T(摆动时间)、F(摆动次数)。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信度、效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量化评定 等速运动测试 康复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振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7-12,共6页
本文叙述了测试法及解析法,求取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曲线的方法、原理,并采用解析法,改变杆件尺寸对成圈机件运动曲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编机 成圈机件 运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晓芳 徐青荣 +4 位作者 高小夏 吴野环 郭婧 缪金萍 张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5-1540,共6页
目的:评估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second edition,MABC-2)在青少年运动功能评估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汉化英文版MABC-2,招募439名青少年,使用针对运动协调能力的MAB... 目的:评估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second edition,MABC-2)在青少年运动功能评估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汉化英文版MABC-2,招募439名青少年,使用针对运动协调能力的MABC-2第三阶段及面向发育性协调障碍的问卷(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questionnaire,DCDQ)进行评估,并采用多种指标对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信度使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效度使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结果:第三阶段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的Cronbachα系数为0.523,内部一致性信度一般;重测ICC系数0.420—0.829,重测信度良好。内容效度方面,除描画轨迹外,第三段MABC-2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95—0.562(P<0.05),三个分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37—0.739,内容效度良好;结构效度方面,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53.744%,相应因子的因子载荷均>1,结构效度良好;MABC-2总分与DCDQ总分相关(r=0.435,P<0.05),效标效度一般。结论:第三阶段MABC-2的信度和效度良好,但需要对其项目做适当修正才能更加适用于青少年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疾病(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及运动协调能力的筛查及大规模的DCD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 信度 效度 发育性协调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运动测试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洁萍 彭娟 +2 位作者 张斐雪 樊必双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4-960,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低强度组(n=20)、中等强度组(n=20)、高强度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40%WRpeak(峰值功率)、60%WRpeak和80%WRpeak不同强度的四肢联动训练共12周,每周5天,每次时间40min。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通过CPET检测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WR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呼吸储备(BR)、峰值氧脉搏(VO2/HRpeak)指标变化,同时采用mMRC、BODE、COPD-QOL量表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指标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效果逐步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MRC、BODE、COPD-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MRC、BODE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降低逐步显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COPD-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升高逐渐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ET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效果明显,其中中等强度及高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增强呼吸储备,减轻呼吸困难,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肢联动训练 心肺联合运动测试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经验启示与实现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邢晓蕊 成玮 +8 位作者 田海丽 徐炳祥 颜红梅 刘诚 孙钦 王汝雯 万康 张译尹 王茹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运动在带来显著健康效益的同时,也伴随有运动损伤、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风险。作为运动处方制定的第一步,运动前测试与评估可通过筛选出患有运动禁忌证、需要医疗许可或医务监督的患者,以减少运动不良事件...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运动在带来显著健康效益的同时,也伴随有运动损伤、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风险。作为运动处方制定的第一步,运动前测试与评估可通过筛选出患有运动禁忌证、需要医疗许可或医务监督的患者,以减少运动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体系存在内容不完整、路径待规范等现实问题,构建规范操作体系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参照临床路径构建方法,以卫生技术评估为目标导向,提出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原则和内容。以建立操作流程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开展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不良事件 运动测试与评估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的脑瘫患儿早期运动表现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申亚丽 屈福祥 +5 位作者 王成举 吴至凤 程旺 杨秋霞 胡楠 张雨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目的 通过分析脑瘫患儿在2~4月龄时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结果,探讨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 目的 通过分析脑瘫患儿在2~4月龄时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结果,探讨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高危儿随访门诊就诊、1岁后确诊为脑瘫的患儿17例,收集其2~4月龄的TIMP评估结果;以相同月龄的TIMP中国常模样本作为对照,计算Z值;比较两组之间TIMP总分、7个体位分组得分以及42个项目得分的差异。结果 脑瘫患儿2~4月龄的TIMP总分Z值为(-0.95±1.11),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1)。体位分组中坐位、侧方位、翻身、立位项目得分Z值分别为(-0.89±0.88)、(-1.17±0.66)、(-0.43±0.79)及(-0.63±0.77),均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5),尤其以坐位、侧方位、立位项得分差异最为显著(P<0.01),而观察项目、仰卧位、俯卧位与正常同龄婴儿无显著差异。42个项目得分中,脑瘫患儿有17项评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以第15项(坐位头控)、第16项(颈后肌群活动)、第26项(上肢防御)、第32项(拉坐)、第33项(侧卧位牵拉上肢转为侧坐)、第34项(侧卧位髋关节外展)、第40项(站立)的得分差异最为显著。结论 脑瘫高危儿随访中尤其需要关注坐位、侧方位以及立位项的运动表现,这可能对脑瘫的早期识别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 脑瘫 运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功能性动作测试评估我国橄榄球运动员损伤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晓嶙 徐辉 +1 位作者 黄鹏 李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FMS测试收集数据,并跟踪调查我国橄榄球运动员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 目的:探讨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FMS测试收集数据,并跟踪调查我国橄榄球运动员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值比(OR)等统计方法评价FMS测试相关指标评估运动损伤风险的价值、确定FMS总分最佳截断点。结果:运动员总体、男、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与AUC=0.5的假设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80(P=0.000)、0.877(P=0.001)、0.7130(P=0.013);对应FMS总分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3.5分、15.5分、13.5分。卡方检验提示阳性组(FMS总分小于相应截断点)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FMS总分大于相应截断点)(P<0.01)。运动员总体、男、女FMS总分阳性组OR值分别为25.85(95%CI:3.34~200.23)、25.00(95%CI:2.36~264.80)、14.22(95%CI:1.76~114.92)。结论: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中,FMS总分与非接触性运动损伤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作为非接触性运动损伤风险评估的指标;男女运动员FMS总分风险评估最佳截断点存在差异,女性为13.5分,男性为15.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运动测试 FMS 运动损伤 风险 橄榄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文君 郝选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0,F0003,共4页
旨在介绍VO2max测试方法进步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测试VO2max的方法学基础以及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呼吸商等几个常用有氧能力指标的测试与意义。
关键词 运动训练 VO2MAX 有氧能力 运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金宗强 姜卫芬 +1 位作者 鲍勇 赵培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主要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五所中学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情况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分析,旨在揭示当前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1)所测试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属于中等。不同年... 主要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五所中学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情况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分析,旨在揭示当前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1)所测试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属于中等。不同年级间心率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全课心率指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高一、初二、高三、高二、初一、初三。(2)从不同性别来看,男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为中等,但体育课的心率指数结构变化不合理;女生由于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生理负荷刺激偏低导致其全课心率指数等级为小负荷等级。(3)从不同教学内容看,体育课全课心率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球类、素质球类混合课、田径球类综合课、田径、健美操、武术。按运动负荷等级划分,前三者可以列为中等,而后三者则属于小负荷等级范围。可见,教学内容是影响体育课生理负荷量的主要因素,无论单独的球类课还是结合球类的混合课,对学生的生理负荷影响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中学生 体育课 运动负荷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1
12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2 位作者 杨红 徐秀娟 王素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月相对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GMFM的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的月相对百分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MFM的评估结果比P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CY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内容效度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史惟 朱默 +3 位作者 翟淳 张琪 杨红 王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的内容效度。方法由3名从事GMFM临床评估2年以上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确定GMFM每一项所包含的概念,召开小组讨论会最终确定GMFM每项所包含的概念。由两名熟悉《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青少年版... 目的分析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的内容效度。方法由3名从事GMFM临床评估2年以上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确定GMFM每一项所包含的概念,召开小组讨论会最终确定GMFM每项所包含的概念。由两名熟悉《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青少年版(ICF-CY)术语和详细分类的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通过讨论将GMFM概念与ICF-CY类目编码进行匹配,在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方做出非正式决定。分析GMFM项目与类目编码关联的分布状况。结果 88个GMFM项目与12个二级类目、27个三级类目匹配,均以利于一级类目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和d4活动;其中86个项目与d4下级类目关联,47个同时与b7下级类目关联,2个项目只与b7下级类目关联;16个项目与ICF-CY新增的1个二级类目和3个三级类目发生16次关联。结论 GMFM评估内容主要集中于ICF-CY框架中的活动类,尤其是活动中"改变和保持身体姿势"以及"步行和移动";与身体功能有关联的GMFM项目主要涉及"手臂的支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青少年版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运动功能测试与临床评估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书芳 矫玮 +1 位作者 张晓辉 廖八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功能测试与临床测试评估的相关性,完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重返赛场的评估手段。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0名ACL重建术后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后,在术后6个月和12月进行等速肌力测试、IKDC评分、本体感觉测试、单腿... 目的:研究运动功能测试与临床测试评估的相关性,完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重返赛场的评估手段。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0名ACL重建术后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后,在术后6个月和12月进行等速肌力测试、IKDC评分、本体感觉测试、单腿跳及三项运动功能测试(协同收缩试验、折返跑、卡里奥卡试验)。对三项运动功能测试与临床测试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后,运动员三项运动功能测试术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项运动功能测试与IKDC、单腿跳(健侧和患侧)、患侧腿的伸肌肌群峰力矩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患侧腿屈肌肌群峰力矩与协同收缩试验和卡里奥卡试验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使ACL重建术后运动员三项运动功能测试成绩有所提高。三项运动功能测试与KIDC、单腿跳和患侧腿肌力相关性较高,可以作为运动员康复后重返赛场的测试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运动康复 运动功能测试 运动 临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50
15
作者 吴媛媛 闵瑜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4,998,共4页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次评定。将WMFT结果与U-FMA作相关性检验来验证WMFT的效度;对2次WMFT结果作相关性分析来测试WMFT的重复测量信度。结果:WMFT总分和U-FMA总分的高度相关(r=0.922、0.929,P<0.001)。WMFT各项内容的时间中位数和等级均数的2次重复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其组间相关系数ICC=0.989、0.997,组内相关系数ICC=0.980、0.991。结论: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上肢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效度 信度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环境测试走、跑运动能量消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江崇民 邱淑敏 +3 位作者 王欢 牟希涛 张彦峰 尚文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36,共7页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我国成年男性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完成4.8km/h、6.4 km/h、8.0 km/h三个速度的走、跑运动,使用Cortex MetaMax 3 B测...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我国成年男性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完成4.8km/h、6.4 km/h、8.0 km/h三个速度的走、跑运动,使用Cortex MetaMax 3 B测定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走、跑时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之间气体指标、心率和能量消耗指标有明显差异。两种测试方法得来的数据存在线性相关。使用ICC系数和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相同速度下平板运动跑台走、跑和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差异显著,只有直接测量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才能反映日常生活中和体育健身活动中走、跑运动的真实状况。应用直线回归分析建立了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推导公式,根据跑台测试结果推算场地测试耗氧量和能量消耗,但由于样本量较少,该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跑台测试 场地测试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1 位作者 王素娟 施炳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38-840,共3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2)个月进行第3次评估,比较GMFM 88项和GMFM 66项在前后3次评估之间的效应尺度和相对精确度.结果在各次评估之间,GMFM 66项的效应尺度与GMFM 88项非常接近,差别在0.03~0.04之间,且精确度不低于GMFM 88项.结论具有等距特性的GMFM 66项有良好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比GMFM 88项更有利于康复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效应尺度 相对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毕胜 Christina Hui-Cha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WMFT的检查,并与Fugl-Meyer评价量表上肢部分进行效度分析。结果:两次WMFT计时组内...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WMFT的检查,并与Fugl-Meyer评价量表上肢部分进行效度分析。结果:两次WMFT计时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0,95%置信区间为0.977—0.996;两次WMFT动作质量分级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8,95%置信区间为0.970—0.995。WMFT计时与WMFT动作质量分级相关系数为-0.971(P<0.001),WMFT计时与FMA上肢评分相关系数为-0.732(P<0.001),WMFT动作质量分级与FMA评分相关系数为0.838(P<0.001)。结论:WMFT具有好的重测信度和标准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运动功能测试 标准效度 评测者内部重测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汽车运动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倪江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3期19-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多维组合惯性测量元件进行汽车运动参数测试的方法 ,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了测试系统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 :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汽车姿态、速度等的解算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算法 汽车 运动参数测试 集成多微惯性传感器 便携式路试系统 仿真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调控方案对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表现的影响
20
作者 李凤 毕嘉伟 +2 位作者 梁志强 吕娇娇 黄灵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0,共1页
目的递增负荷运动相关的神经调控由多个大脑区域同时负责,包括初级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等。因此,本研究探究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对递增负荷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 目的递增负荷运动相关的神经调控由多个大脑区域同时负责,包括初级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等。因此,本研究探究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对递增负荷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4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真刺激组(持续20 min刺激)或假刺激组(仅开始1 min内提供30 s缓升和30 s缓降刺激)。使用多焦点t DCS调控多区域皮层兴奋性,将7个小电极(3.14 cm^(2)的圆形电极)放置于初级运动区、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单个电极注入电流不超过1552μA,总电流不超过3998μA。在干预前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基线测试,间隔48 h后进行干预刺激,随后进行运动测试。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真假刺激对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受试者全部完成干预且耐受性较好。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两组的运动时长及输出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组内统计显示,真刺激干预后递增负荷转速提高(刺激前72.42±4.69 rpm,刺激后74.72±5.87 rpm,P=0.012)。结论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提高健康成年人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的平均转速,提示该刺激方案可能是一种提高耐力项目运动效率的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双因素方差分析 运动皮层 平均转速 耐力项目 神经调控 耐力运动 运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