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目标-活动-丰富运动(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干预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高危儿(infants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IHRCP)的运动功能和智能的疗效及对患儿家长焦虑和亲职压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目的:探讨目标-活动-丰富运动(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干预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高危儿(infants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IHRCP)的运动功能和智能的疗效及对患儿家长焦虑和亲职压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接受康复治疗48例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纠正年龄为3—5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接受GAME干预,干预时间为16周。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scale,GMFM-66项)、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及其家长的焦虑和亲职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ale,GDS)对两组患儿的智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GMFM-66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升(P<0.05),且干预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Gesell量表评价与对照组相比较,在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能区发育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家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家长亲职压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家长的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困难儿童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ME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患儿家长焦虑和亲职压力的改善。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目标-活动-运动环境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疗效,为治疗全面性发育落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安徽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177例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将全面...目的:研究目标-活动-运动环境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疗效,为治疗全面性发育落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安徽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177例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将全面性发育落后(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引导式教育原理为主),GAME组:85例,常规治疗组:9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8、12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ale,GDS)、ADL量表评估(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8、12个月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与ADL评分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12个月时进入正常化的发生率。结果:(1)发育商:治疗前GAME组DQ(52.13±14.11)与常规治疗组DQ(51.73±16.25)无显著性差异(t=0.177,P>0.05);治疗8个月后,GAME组DQ(69.01±13.27)高于常规治疗组DQ(62.46±17.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09,P<0.05);治疗12月后,GAME组DQ(79.89±12.44)高于常规治疗组DQ(71.34±18.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34,P<0.05)。(2)ADL评分:治疗后GAME组和常规治疗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GAME组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月和12月时,GAME组ADL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预后:治疗12月时发展为正常儿:GAME组20例,常规组21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GAME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认知提高优于常规疗法;(2)GAME疗法对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疗法;(3)GAME疗法和常规疗法均能促进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DQ值正常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被动、辅助、主动3个阶段的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为期6周。在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通过Fug1-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的第2、4和6周,应用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和床旁膈肌超声评估肌肉功能。结果训练2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和膈肌移动度与其训练前相比皆下降,其中,对照组的下降程度更甚(P<0.05);训练4周和6周后,两组患者肌力和膈肌移动度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LE-FMA与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相比,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方案更能促进患者膈肌功能、上下肢肌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目标-活动-丰富运动(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干预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高危儿(infants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IHRCP)的运动功能和智能的疗效及对患儿家长焦虑和亲职压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接受康复治疗48例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纠正年龄为3—5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接受GAME干预,干预时间为16周。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scale,GMFM-66项)、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及其家长的焦虑和亲职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ale,GDS)对两组患儿的智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GMFM-66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升(P<0.05),且干预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Gesell量表评价与对照组相比较,在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能区发育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家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家长亲职压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家长的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困难儿童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ME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患儿家长焦虑和亲职压力的改善。
文摘目的:研究目标-活动-运动环境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疗效,为治疗全面性发育落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安徽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177例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将全面性发育落后(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引导式教育原理为主),GAME组:85例,常规治疗组:9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8、12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ale,GDS)、ADL量表评估(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8、12个月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与ADL评分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12个月时进入正常化的发生率。结果:(1)发育商:治疗前GAME组DQ(52.13±14.11)与常规治疗组DQ(51.73±16.25)无显著性差异(t=0.177,P>0.05);治疗8个月后,GAME组DQ(69.01±13.27)高于常规治疗组DQ(62.46±17.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09,P<0.05);治疗12月后,GAME组DQ(79.89±12.44)高于常规治疗组DQ(71.34±18.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34,P<0.05)。(2)ADL评分:治疗后GAME组和常规治疗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GAME组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月和12月时,GAME组ADL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预后:治疗12月时发展为正常儿:GAME组20例,常规组21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GAME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认知提高优于常规疗法;(2)GAME疗法对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疗法;(3)GAME疗法和常规疗法均能促进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DQ值正常的发生率。
文摘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被动、辅助、主动3个阶段的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为期6周。在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通过Fug1-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的第2、4和6周,应用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和床旁膈肌超声评估肌肉功能。结果训练2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和膈肌移动度与其训练前相比皆下降,其中,对照组的下降程度更甚(P<0.05);训练4周和6周后,两组患者肌力和膈肌移动度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LE-FMA与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相比,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方案更能促进患者膈肌功能、上下肢肌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