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个体化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及心肺耐力效果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海浪
徐琢
+1 位作者
徐海燕
张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评价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不同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105例,年龄30~50岁,男性82例,...
目的评价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不同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105例,年龄30~50岁,男性82例,女性23例,体质指数(BMI)>24 kg/m^(2),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均服用基础药物治疗。运动开始前收集基础资料、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在个体化运动方案基础上适应性维持靶心率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持续4周;4周后再次行CPET,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靶心率运动时间30、40和50 min,每周5次,分为T30/T40/T50三组,每组35例,继续运动8周;8周后再次行CPET,复查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结果(1)与运动前比较,运动4周后患者的体重、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静息心率、静息摄氧量(VO_(2))、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值(VO_(2)@AT)、氧脉搏(O_(2)/HR)、代谢当量(METs)、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VE/VCO 2slope)等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运动4周后T30/T40/T50分组,三组间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身高、收缩压、舒张压)、代谢指标(体重、BMI、腰围、血糖、血脂)和心肺耐力指标(静息心率、静息VO_(2)、VO_(2)max、VO 2@AT、O_(2)/HR、METs、VE/VCO_(2)slop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继续运动8周后,与分组时比较,T30/T40/T50三组的血压、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T30/T40/T50三组间的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均随运动时长增加而呈更加改善趋势,除收缩压、空腹血糖外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结论在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CPET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每周150、200和250 min的患者的代谢和心肺耐力均明显改善,在每周250 min时长的运动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时长
心肺
运动
试验
心脏康复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1分钟内)骑行阻力模式优选及功率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学翠
郑晓鸿
杨慧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岁,身高(175.75±4.50)cm,体重(67.50±6.93)kg。使用SRM Ergometer进行测试,采用Open End Test模式,采样频率设置为0.5 s,功率数据精度为1 w,速度测试精度为0.1 km/h。阻尼系数分别为9、10和11档位。受试者2天内进行不同阻力模式全力5 s、10 s、30 s、1 min骑行。结果:(1)5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不相关(P>0.05);(2)1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P<0.01);(3)3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负相关(P<0.01);(4)1 min全力骑行时,8名运动员均在11档位阻力模式时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现负相关(P<0.01)。结论:(1)自行车运动员在1 min内短时全力骑行时,骑行时长增加,选用的阻力模式逐渐增大,有利于运动员创造最佳运动成绩。(2)自行车运动员1 min内全力骑行时,心率不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实时一致性的变化,心率对于短时间高强度自行车运动负荷的监控存在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阻力模式
传动比
功率
心率
运动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视角下标志的动态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立云
金成年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71,共8页
目的 通过构建动态标志设计过程中的时长和路径分析,探索受众认知感受和视觉体验对动态标志设计的调节和影响作用。方法 首先,分析动态标志元素在时空中变化所产生的认知感受;其次,结合问卷调查和脑电实验数据,探究运动的最佳时长和运...
目的 通过构建动态标志设计过程中的时长和路径分析,探索受众认知感受和视觉体验对动态标志设计的调节和影响作用。方法 首先,分析动态标志元素在时空中变化所产生的认知感受;其次,结合问卷调查和脑电实验数据,探究运动的最佳时长和运动路径对受众视觉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最后,通过设计案例来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 对视觉注意和受众的认知感受,以及对脑电实验中P100、P300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元素运动时长和运动路径对用户的视觉注意和认知记忆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动态标志可以通过时长和路径的变化来增加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性和动态感,提升受众的认知感受。结论 在动态标志设计中,通过实验数据产生的视觉注意分析,可以主客观上作为设计过程中受众认知感受的评估方法。时长与路径在动态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凸显,为受众提供更高品质的认知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标志
运动时长
运动
路径
认知感受
元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群体大学生锻炼态度与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路诣
顾静霞
金晶
《福建茶叶》
2019年第9期15-17,共3页
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有利于体育运动行为,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更为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前大学生足以认识到锻炼重要性的,但是“内部动力”不足导致锻炼行为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之间锻炼态度本身是否有差异性,进而...
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有利于体育运动行为,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更为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前大学生足以认识到锻炼重要性的,但是“内部动力”不足导致锻炼行为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之间锻炼态度本身是否有差异性,进而再采用运动频率、时长等关键要素进行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体育锻炼态度量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分析法。结果:1)不同群体之间锻炼态度无差异,男生的锻炼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2)运动频率和时长各分组间有差异性(p<0.01),且与锻炼态度分别由中等相关和弱相关关系;3)手机屏幕时间与锻炼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1)入伍学生、保健班和普通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得分相似,性别因素对锻炼态度影响非常显著。2)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长对大学生锻炼态度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3)屏幕时间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大4)主观标准与其他态度指标相反结论,不认为其作为预测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态度
运动
频率
运动时长
屏幕时间
主观标准
态度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化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及心肺耐力效果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海浪
徐琢
徐海燕
张清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基金
淮安市自然科学研究基金(HAB202109)。
文摘
目的评价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不同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105例,年龄30~50岁,男性82例,女性23例,体质指数(BMI)>24 kg/m^(2),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均服用基础药物治疗。运动开始前收集基础资料、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在个体化运动方案基础上适应性维持靶心率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持续4周;4周后再次行CPET,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靶心率运动时间30、40和50 min,每周5次,分为T30/T40/T50三组,每组35例,继续运动8周;8周后再次行CPET,复查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结果(1)与运动前比较,运动4周后患者的体重、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静息心率、静息摄氧量(VO_(2))、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值(VO_(2)@AT)、氧脉搏(O_(2)/HR)、代谢当量(METs)、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VE/VCO 2slope)等代谢和心肺耐力指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运动4周后T30/T40/T50分组,三组间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身高、收缩压、舒张压)、代谢指标(体重、BMI、腰围、血糖、血脂)和心肺耐力指标(静息心率、静息VO_(2)、VO_(2)max、VO 2@AT、O_(2)/HR、METs、VE/VCO_(2)slop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继续运动8周后,与分组时比较,T30/T40/T50三组的血压、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T30/T40/T50三组间的代谢指标和心肺耐力指标均随运动时长增加而呈更加改善趋势,除收缩压、空腹血糖外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结论在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CPET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每周150、200和250 min的患者的代谢和心肺耐力均明显改善,在每周250 min时长的运动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运动时长
心肺
运动
试验
心脏康复
代谢综合征
Keywords
Exercise duration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Metabolic syndrome
分类号
R589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1分钟内)骑行阻力模式优选及功率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学翠
郑晓鸿
杨慧
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研究所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文摘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岁,身高(175.75±4.50)cm,体重(67.50±6.93)kg。使用SRM Ergometer进行测试,采用Open End Test模式,采样频率设置为0.5 s,功率数据精度为1 w,速度测试精度为0.1 km/h。阻尼系数分别为9、10和11档位。受试者2天内进行不同阻力模式全力5 s、10 s、30 s、1 min骑行。结果:(1)5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不相关(P>0.05);(2)1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P<0.01);(3)3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负相关(P<0.01);(4)1 min全力骑行时,8名运动员均在11档位阻力模式时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现负相关(P<0.01)。结论:(1)自行车运动员在1 min内短时全力骑行时,骑行时长增加,选用的阻力模式逐渐增大,有利于运动员创造最佳运动成绩。(2)自行车运动员1 min内全力骑行时,心率不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实时一致性的变化,心率对于短时间高强度自行车运动负荷的监控存在一定的局限。
关键词
自行车
阻力模式
传动比
功率
心率
运动时长
Keywords
bicycle
resistance mode
transmission ratio
power
heart rate
exercise duration
分类号
G872.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视角下标志的动态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立云
金成年
机构
韩国庆北国立大学
出处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71,共8页
文摘
目的 通过构建动态标志设计过程中的时长和路径分析,探索受众认知感受和视觉体验对动态标志设计的调节和影响作用。方法 首先,分析动态标志元素在时空中变化所产生的认知感受;其次,结合问卷调查和脑电实验数据,探究运动的最佳时长和运动路径对受众视觉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最后,通过设计案例来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 对视觉注意和受众的认知感受,以及对脑电实验中P100、P300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元素运动时长和运动路径对用户的视觉注意和认知记忆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动态标志可以通过时长和路径的变化来增加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性和动态感,提升受众的认知感受。结论 在动态标志设计中,通过实验数据产生的视觉注意分析,可以主客观上作为设计过程中受众认知感受的评估方法。时长与路径在动态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凸显,为受众提供更高品质的认知感受。
关键词
动态标志
运动时长
运动
路径
认知感受
元素结构
Keywords
dynamic marker
motion duration
motion path
cognitive perception
element structure
分类号
TB482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J04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群体大学生锻炼态度与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路诣
顾静霞
金晶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体育军训部
出处
《福建茶叶》
2019年第9期15-17,共3页
文摘
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有利于体育运动行为,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更为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前大学生足以认识到锻炼重要性的,但是“内部动力”不足导致锻炼行为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之间锻炼态度本身是否有差异性,进而再采用运动频率、时长等关键要素进行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体育锻炼态度量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分析法。结果:1)不同群体之间锻炼态度无差异,男生的锻炼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2)运动频率和时长各分组间有差异性(p<0.01),且与锻炼态度分别由中等相关和弱相关关系;3)手机屏幕时间与锻炼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1)入伍学生、保健班和普通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得分相似,性别因素对锻炼态度影响非常显著。2)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长对大学生锻炼态度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3)屏幕时间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大4)主观标准与其他态度指标相反结论,不认为其作为预测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的指标。
关键词
锻炼态度
运动
频率
运动时长
屏幕时间
主观标准
态度量表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个体化运动时长对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及心肺耐力效果评价
刘海浪
徐琢
徐海燕
张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1分钟内)骑行阻力模式优选及功率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毕学翠
郑晓鸿
杨慧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认知视角下标志的动态设计研究
王立云
金成年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群体大学生锻炼态度与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路诣
顾静霞
金晶
《福建茶叶》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