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稳健的运动探测与背景维护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兵 李波 +1 位作者 吴捷 田天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4,共4页
针对家庭安全监控需要 ,提出一种稳健的运动对象探测算法。首先给出三帧差运动对象检测算法 ,同时利用像素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避免由于大尺寸对象闯入引起图像背景像素变化造成运动对象检测的失败。然后提出一种三关键值背景维护算法 ... 针对家庭安全监控需要 ,提出一种稳健的运动对象探测算法。首先给出三帧差运动对象检测算法 ,同时利用像素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避免由于大尺寸对象闯入引起图像背景像素变化造成运动对象检测的失败。然后提出一种三关键值背景维护算法 ,用于消除背景振动像素 ,减少虚假报警。实验表明 ,这种运动探测算法对视频监控系统消除虚假异常报警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实时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维护算法 安全监控 运动对象检测算法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运动探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探测及可见光通信一体化氮化物光电子芯片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萧萧 韩明宇 +3 位作者 陈美鹏 方倩 王永进 李欣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8-1272,共15页
在自然界中,物体运动无处不在,随着智能汽车、6G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对通信和运动探测传感融合的高集成度通感一体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基于氮化镓多量子阱结构发光和探测并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氮化镓多量子... 在自然界中,物体运动无处不在,随着智能汽车、6G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对通信和运动探测传感融合的高集成度通感一体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基于氮化镓多量子阱结构发光和探测并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氮化镓多量子阱材料的集成式光电子芯片,该芯片具有灵敏的运动探测功能及可见光通信功能。该光电子芯片发射器向运动的目标物体发射蓝光波段可见光信号,经目标物体运动调制的可见光信号反射回光电子芯片的接收器部分,激发变化的光电流。通过分析接收器的光电流变化,可探测以不同速度旋转的目标物体的运动情况,光电流曲线变化周期与目标物体旋转周期一致。本文还研究了光电子芯片的各项光电指标及可见光通信性能,该芯片可用作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收发终端,可以处理和传输芯片采集到的运动探测信号。基于氮化镓多量子阱材料的光电子芯片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高集成度通感一体终端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探测 多量子阱 三族氮化物 光电子芯片 可见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SAR形变反演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以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 杨莹辉 +3 位作者 许强 黎浩良 陈强 胡植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面运动平滑约束条件,最终以InSAR等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为约束,反演获得滑面运动特征。本文选择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作为研究对象,以时序InSAR技术获取的滑坡坡面升降轨形变数据为约束,基于发展的理论方法反演获得布瓦村滑坡滑面几何与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野外勘查、Lidar观测以及模型残差较好地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其中反演升降轨模型残差仅3.1 mm·a^(-1)和3.4 mm·a^(-1)。反演结果显示,布瓦村滑坡滑面位于坡表以下平均~15.0 m深度处,滑面整体以沿坡向运动为主,最大运动量级达~80 mm·a^(-1),同时在坡体西侧中下部发现微量的垂直坡向运动。本文提出方法可方便、快速的获取空间连续的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为滑坡灾害预警和失稳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直接可靠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滑面运动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位错理论 滑面运动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飞过程中小天体三维模型重构及探测器运动估计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崔平远 邵巍 崔祜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1-138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绕飞段拍摄序列图像对小天体三维模型进行重构,同时估计探测器位置姿态的方法。利用PCA-SIFT算法对探测器绕飞小天体过程中拍摄的序列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及匹配,得到稳定的特征点序列。在窄视场拍摄条件下,通过弱透视投... 提出了一种利用绕飞段拍摄序列图像对小天体三维模型进行重构,同时估计探测器位置姿态的方法。利用PCA-SIFT算法对探测器绕飞小天体过程中拍摄的序列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及匹配,得到稳定的特征点序列。在窄视场拍摄条件下,通过弱透视投影变换简化成像模型,并利用SVD因式分解算法重构了小天体的三维模型,同时估计出探测器的位置和姿态。通过实际拍摄的图像以及人工数据分析了距离远近、特征点个数、图像帧数以及视场角等因素对三维重构精度以及探测器位姿估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用于小天体模型重构以及探测器的运动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三维重构 探测运动估计 绕飞小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下运动目标主动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设 殷敬伟 +1 位作者 朱广平 刘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2-568,共7页
使用主动声呐探测冰下目标时,混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大面积冰层覆盖的水域中,混响具有强度大、作用范围广的特点,导致主动声呐对目标探测的性能大大下降。该文针对有着强混响的冰下水域这一应用背景,重点研究了基于低秩矩阵恢复理论... 使用主动声呐探测冰下目标时,混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大面积冰层覆盖的水域中,混响具有强度大、作用范围广的特点,导致主动声呐对目标探测的性能大大下降。该文针对有着强混响的冰下水域这一应用背景,重点研究了基于低秩矩阵恢复理论的冰下运动目标主动探测方法。该方法运用常规波束形成获取多组方位时间历程图像,然后利用低秩矩阵恢复算法分离图像中的混响背景与运动目标。仿真表明,不精确的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在等间隔直线阵、非等距线阵和均匀间隔圆形阵三种阵型下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与经典的背景差分法做了对比,表明了低秩矩阵恢复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松花江冰下实验验证了在线阵情况下低秩矩阵恢复算法的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呐 低秩矩阵恢复 冰下混响 运动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MD网络的飞行器视觉避障仿真系统
6
作者 刘磊 侯悦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为了减少微型飞行器(MAV)在视觉系统硬件需求方面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了一种飞行器视觉自主避障仿真系统。由LGMD神经网络对飞行器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信息经模糊控制器推理后,得出飞行器实... 为了减少微型飞行器(MAV)在视觉系统硬件需求方面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了一种飞行器视觉自主避障仿真系统。由LGMD神经网络对飞行器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信息经模糊控制器推理后,得出飞行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期望偏航角。实验结果表明,整个视觉避障系统不仅能对即将发生碰撞的物体做出准确避障响应,还能使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能根据障碍物的局部分布情况自动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向,躲避前方障碍物。研究结果为探索微型飞行器在自然环境中高效、可靠的避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视觉 小叶巨型运动探测 避障 Simulink仿真系统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成像处理的稀疏阵列天基雷达运动目标探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洁 李道京 姜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1,共6页
利用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够实现目标三维成像。对于天基雷达,通过对天线进行稀疏化,在空间分辨率要求高、设备体积质量约束条件多的工作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开展稀疏阵列天基雷达运动目标探测方法的研究,... 利用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够实现目标三维成像。对于天基雷达,通过对天线进行稀疏化,在空间分辨率要求高、设备体积质量约束条件多的工作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开展稀疏阵列天基雷达运动目标探测方法的研究,基于在交轨向应用大型稀疏线阵、顺轨向采用合成孔径技术、距离向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工作机制,提出对获取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修正均匀冗余阵列正反编码空间调制和干涉处理来实现运动目标探测。仿真表明:相比于直接三维成像结果,应用文中方法得到的三维图像分辨率虽然有所降低,但是能够有效地实现运动目标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 修正均匀冗余阵列编码 干涉处理 运动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的机载雷达空空射频隐身探测参数设计
8
作者 刘俊 崔宁 +1 位作者 谢佳昕 行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标探测任务要求雷达具备较大的发射功率,但这又会增大其辐射特征,从而降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隐身性能,因此如何权衡RF隐身与探测性能成为机载雷达RF隐身探测的难点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机载雷达空中运动目标RF隐身探测... 目标探测任务要求雷达具备较大的发射功率,但这又会增大其辐射特征,从而降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隐身性能,因此如何权衡RF隐身与探测性能成为机载雷达RF隐身探测的难点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机载雷达空中运动目标RF隐身探测的多目标优化参数设计方法。所提方法首先建立空中运动目标射频隐身探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NSGA-Ⅲ)对该模型求解,获得帕累托最优解集;最后采用层次分析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候选解集进行多属性决策获得最终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空中运动目标射频隐身探测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中运动目标探测 射频隐身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模式成像的遥感图像去运动模糊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奇 董文德 +2 位作者 徐之海 冯华君 陈跃庭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4期86-92,共7页
对地观测载荷大多工作在颤振环境之中,这种颤振造成光轴偏移、像面抖动,由此产生的运动模糊对高分辨率成像与高精度探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空间相机像面去模糊的工作,大致分为两种方案:一种为硬件实时探测加硬件实时补偿,另一种... 对地观测载荷大多工作在颤振环境之中,这种颤振造成光轴偏移、像面抖动,由此产生的运动模糊对高分辨率成像与高精度探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空间相机像面去模糊的工作,大致分为两种方案:一种为硬件实时探测加硬件实时补偿,另一种为硬件实时探测加事后软件补偿。文章提出通过主成像相机的双成像模式获得低信噪比无抖动图像和正常信噪比模糊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手段从这一对图像中求得抖动信息(模糊核),并以此为先验知识指导模糊图像的复原,抑制像面抖动。这种方法既不需要补偿器件,也不需要探测元件和探测支路,并在图像迭代处理过程中不断修正模糊核,在初始模糊核有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同样可望取得良好的像面去模糊效果,对于遥感图像像质提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双模式成像 模糊核 图像复原 运动探测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运动目标时延变化的仿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昭 李宏 +2 位作者 赵俊渭 施坤林 李京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建立了声测被动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对空中运动目标的时延变化,以恒高等速飞行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该研究为空中运动目标声测被动定位算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被动声定位 时延 空中运动目标探测 仿真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光电探测器的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勇 郝群 +1 位作者 李翔 王永松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共6页
提出并研究了基于环形光电探测器的多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6片线阵CCD的环形探测器设计。该探测器中的每一线阵CCD光学系统的光轴均通过探测器中心点,且任意两光轴之间的夹角为60°,形成具有360°视场的环形... 提出并研究了基于环形光电探测器的多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6片线阵CCD的环形探测器设计。该探测器中的每一线阵CCD光学系统的光轴均通过探测器中心点,且任意两光轴之间的夹角为60°,形成具有360°视场的环形探测结构;提出了基于目标信号脉宽判据、基于目标信号水平尺度比率的复合判据,研究了适用于环形探测器的多目标快速识别与跟踪算法;建立了硬件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功能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环形光电探测器及算法设计可实现多个运动目标的探测与跟踪,在目标机器视觉、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视场 线阵CCD 运动目标探测 复合判据 探测与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换能器的来人探测装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许多场合需要照明设备能够根据来人情况自动开关,该装置使用了一对收发独立的超声波换能器,能够在一定空间内有效地探测是否有人通过,并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当它正常工作时,会持续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信号。如果有人通过,由运动人体返... 许多场合需要照明设备能够根据来人情况自动开关,该装置使用了一对收发独立的超声波换能器,能够在一定空间内有效地探测是否有人通过,并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当它正常工作时,会持续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信号。如果有人通过,由运动人体返回的超声信号会因为多普勒效应而产生频率偏移。根据此频率偏移,该装置便可以准确地探测到有人来到,继而打开照明设备,并控制照明设备延时关闭,其延迟时间为15 s^30m in可调。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多种场合,其正面有效探测距离为1.0~5.5 m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单片机 运动物体探测 照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菌紫质薄膜的动态光学响应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媛 姚保利 +1 位作者 王英利 雷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二能级光致变色模型 ,理论分析了菌紫质薄膜在 570 nm单光束和 570 nm与 41 2 nm双光束作用下光致变色的动态光学响应特性 .计算表明 ,M态寿命越长 ,入射光强越大 ,则透过光的响应越快 ,入射光透过率饱和值越大 .在双光束的作用下 ,... 用二能级光致变色模型 ,理论分析了菌紫质薄膜在 570 nm单光束和 570 nm与 41 2 nm双光束作用下光致变色的动态光学响应特性 .计算表明 ,M态寿命越长 ,入射光强越大 ,则透过光的响应越快 ,入射光透过率饱和值越大 .在双光束的作用下 ,可以用 570 nm的黄光调制41 2 nm紫光的透射光强 ,实现以光控光操作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 光致变色 动态光学响应 运动探测 薄膜 光敏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EMS三轴加速度计LIS3LV02DL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莉 王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05,109,共4页
介绍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公司一款新型MEMS三轴低压数字接口的加速度计LIS3LV02DL。它主要包括LIS3LV02DL的特点、引脚、SPI/I2C接口、寄存器功能定义等。同时通过应用电路说明应如何应用LIS3LV02DL。
关键词 加速度计 LIS3LV02DL 自由落体探测 运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组合模型的红外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霞 袁丁 +1 位作者 严清 康巧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76-3083,共8页
为克服Prophet模型对残差自相关性考虑的缺失,时间推理能力的不足,提高被动红外(passive infrared,PIR)运动探测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Prophet与SARIMA动态加权组合的预测模型。分析PIR运动探测器的特点,分析对比几种流行的预测... 为克服Prophet模型对残差自相关性考虑的缺失,时间推理能力的不足,提高被动红外(passive infrared,PIR)运动探测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Prophet与SARIMA动态加权组合的预测模型。分析PIR运动探测器的特点,分析对比几种流行的预测算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设计Prophet-SARIMA的组合预测模型,统计和分析用户的行为。为获取最好的组合效果,设计动态加权组合算法,通过加权算法可确定最优的权值组合。通过实验验证了Prophet-SARIMA组合预测模型在人体红外数据的预测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 运动探测 时间推理 动态加权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毫米波空间碎片观测雷达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道京 刘波 +1 位作者 尹建凤 乔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46-2753,共8页
介绍了天基毫米波空间碎片观测雷达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同时多波束天线引入到高速目标探测中,分析了雷达天线和发射机的形式,采用多频信号处理方法解决多普勒模糊问题。给出了空间站载天基毫米波雷达的系统参数,... 介绍了天基毫米波空间碎片观测雷达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同时多波束天线引入到高速目标探测中,分析了雷达天线和发射机的形式,采用多频信号处理方法解决多普勒模糊问题。给出了空间站载天基毫米波雷达的系统参数,分析了测距、测角、测速精度。在天球坐标系下建立了雷达平台坐标系,通过速度分解和坐标转换,结合雷达成像的方法分析了雷达和碎片间的相对速度、位置的几何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站载天基毫米波雷达系统空间碎片轨道预测性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雷达 毫米波雷达 空间碎片 运动目标探测 空间站 SAR/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MD网络的低成本视觉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小沛 雷斌 +1 位作者 樊力 韩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1,共5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视觉系统在微机器人上应用的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微型机器人嵌入式仿生视觉系统。视觉系统的灵感取自蝗虫的小叶巨型运动探测器(LGMD)视觉网络,研究表明,该网络对快速接近的物体有准确的响应,能够有效引导微... 为了进一步降低视觉系统在微机器人上应用的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微型机器人嵌入式仿生视觉系统。视觉系统的灵感取自蝗虫的小叶巨型运动探测器(LGMD)视觉网络,研究表明,该网络对快速接近的物体有准确的响应,能够有效引导微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自主避碰。通过降低LGMD网络的灰度等级,减小输入图像大小,使其能够应用在计算资源有限的嵌入式微系统上。通过离线测试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可应用于群机器人的自主避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巨型运动探测 仿生系统 避碰 嵌入式系统 自主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艇载共形稀疏阵列天线雷达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滕秀敏 李道京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4-649,656,共7页
基于平流层飞艇平台,研究了共形稀疏阵列天线雷达对静止目标成像及对运动目标探测的问题。针对三叶玫瑰线艇身模型,提出了共形稀疏阵列天线的布阵方式。雷达采用实孔径方式成像,各子阵同时发射多脉冲频分正交信号。利用各子阵多发多收... 基于平流层飞艇平台,研究了共形稀疏阵列天线雷达对静止目标成像及对运动目标探测的问题。针对三叶玫瑰线艇身模型,提出了共形稀疏阵列天线的布阵方式。雷达采用实孔径方式成像,各子阵同时发射多脉冲频分正交信号。利用各子阵多发多收的回波信号,采用后向投影(BP)算法完成各子带信号对静止目标的成像处理,再将子带信号成像结果相参累加以提高静止目标成像的距离向分辨率;将各子阵一发多收的多脉冲回波信号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完成静止杂波抑制,对各子带信号采用压缩感知(CS)的方法在二维空间实现对运动目标图像的重建,再将子带信号重建结果非相参累加以提高运动目标探测的信噪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 雷达成像 共形天线 压缩感知(CS) 运动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FT的MIMO声纳水下运动小目标参数估计算法
19
作者 高宁 许枫 杨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5年第9期2797-2807,共11页
针对运动目标参数估计精度较低且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目标参数联合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线性调频信号在分数域能量分布的聚焦特性,采用分数域滤波方法分离出感兴趣的目标信号,从而避免强干扰目标的影响... 针对运动目标参数估计精度较低且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目标参数联合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线性调频信号在分数域能量分布的聚焦特性,采用分数域滤波方法分离出感兴趣的目标信号,从而避免强干扰目标的影响;通过分析分数域内目标回波的能量分布与目标参数的关系,采用四阶分数谱原点矩的思想实现对最优旋转阶数的精细搜索。仿真与实验处理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兼具计算速度与估计精度的优势,在抑制强干扰的同时使得参数估计误差更小,可提高对水下运动小目标探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声纳 运动目标探测 四阶分数谱原点矩 目标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视觉的机器人多区域全向避障研究
20
作者 段宛妮 雷斌 蒋林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5年第10期17-21,共5页
蝗虫的小叶巨型运动探测器(LGMD)神经元已被证明对接近蝗虫视野的物体在直接碰撞过程中具有优先反应,但该网络缺乏运动方向感知机制,导致蝗虫视觉神经网络缺乏全向避障能力。为了提高蝗虫碰撞感知网络的全向避障能力,从果蝇视觉神经元... 蝗虫的小叶巨型运动探测器(LGMD)神经元已被证明对接近蝗虫视野的物体在直接碰撞过程中具有优先反应,但该网络缺乏运动方向感知机制,导致蝗虫视觉神经网络缺乏全向避障能力。为了提高蝗虫碰撞感知网络的全向避障能力,从果蝇视觉神经元获得灵感,将人工蝗虫视觉神经网络LGMD与基本运动探测器(EMD)相结合,融合创新型运动目标提取算法减少网络复杂度,提出一种仿生视觉避障神经网络(BVOANN)和动态碰撞检测应用式运动控制策略。利用Visual Studio软件对真实世界获取的视频进行仿真分析,并在低成本机器人上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仅能实现径向运动物体检测,改进模型具备全方位运动物体检测功能,从而实现更优异的避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巨型运动探测 果蝇视觉 全向动态避障 仿生视觉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