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赖爱萍 周永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0-562,60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影响。方法:以15名体育系健康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位受试者均接受一次VO:max测试、5次不同强度(25%、40%、55%、70%、85%VOm2ax)定量负荷运动、一次2...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影响。方法:以15名体育系健康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位受试者均接受一次VO:max测试、5次不同强度(25%、40%、55%、70%、85%VOm2ax)定量负荷运动、一次2~3min强度为120%VO2max的超大强度运动测试。结果:当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少于4min时,VO2一运动强度回归曲线斜率、ETED、MAOD均与Medbo确定的10min持续时间所获值差异显著(P〈0.01),而持续时间在4min以上时,虽然各值小于10min持续时间所获值,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少于4min会降低MAOD值,为简化实验过程,可将运动持续时间缩短到4~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累积氧亏 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 无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璎珞 元香南 +2 位作者 尹杰 肖颍 李可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步行强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次间隔1周的1次静息和4次运动实验,测定空腹及标准早餐后各时点的血糖及胰岛素;采用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设计,混合模型分... 目的:观察不同步行强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次间隔1周的1次静息和4次运动实验,测定空腹及标准早餐后各时点的血糖及胰岛素;采用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设计,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运动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GlucoseAreaUndertheserumconcentrationCurve,GAUC),但对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ulinAreaUndertheserumconcentrationCurve,IAUC)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运动强度为3·3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sMETs)、持续时间40min、血糖峰值前30min运动的峰值血糖显著低于静息值(P<0·05);糖尿病史>5年组和BMI>26组运动实验峰值血糖和GAUC显著降低(P<0·05)。结论:单次步行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血糖和GAUC,但对IAUC影响不明显;糖尿病病史长、体形肥胖的患者运动降糖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运动起始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 2型糖尿病 峰值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不同运动因素对健康成人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元香南 陈璎珞 +2 位作者 齐智 尹杰 李可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餐后不同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起始时间对健康成人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7名年轻健康、不经常运动、BMI均低于20的受试者,参加有间歇的4组运动及前后2组静息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运动因素为运动强度(3 METs、5 METs)、... 目的:探讨餐后不同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起始时间对健康成人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7名年轻健康、不经常运动、BMI均低于20的受试者,参加有间歇的4组运动及前后2组静息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运动因素为运动强度(3 METs、5 METs)、持续时间(15min、35min)、餐后运动起始时间(15min、30min),各因素分为两水平。检测空腹及服用标准餐后7个不同时间点(餐后15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的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GAUC)和胰岛素-时间曲线下面积(IAUC),并监测运动能量消耗。结果:运动35分钟的餐后IAUC显著低于运动15分钟(P<0.05);餐后起始运动时间为15分钟的GAUC及血糖峰值显著低于静息组(P<0.05);不同运动强度间未见效果差异。持续35分钟运动的能量消耗显著高于持续15分钟;餐后15分钟开始运动的能量消耗显著高于30分钟,5 METs强度运动的能量消耗显著高于3 METs。结论:餐后持续运动35分钟较运动15分钟可显著改善餐后糖代谢;餐后15分钟开始运动产生的降低血糖峰值的效应优于餐后30分钟开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运动 血糖 胰岛素 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荣湘江 张娟 梁丹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影响,并研究运动与血清IGF-Ⅰ的相关性。方法:将104只45日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2、3组,实验组做同一速度、不同持续时间(15、30、60min)的跑台运动,分时间段采血检测各... 目的:探讨运动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影响,并研究运动与血清IGF-Ⅰ的相关性。方法:将104只45日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2、3组,实验组做同一速度、不同持续时间(15、30、60min)的跑台运动,分时间段采血检测各组血清IGF-Ⅰ的浓度。结果:①实验组运动后即刻大鼠血清IGF-Ⅰ值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与运动强度不呈完全的线性关系。②大鼠血清IGF-Ⅰ运动后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高值(410.52±12.44)出现在30min跑台运动后休息10min时。结论:运动使大鼠血清IGF-Ⅰ值升高,但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完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运动持续时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莎莎 许红梅 +2 位作者 熊银环 陈晓琳 刘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13-3516,共4页
对2型糖尿病病人抗阻运动的方式、时机、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效果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针对不同年龄、伴随并发症开展2型糖尿病病人抗阻运动治疗方案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并确保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和长期性,... 对2型糖尿病病人抗阻运动的方式、时机、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效果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针对不同年龄、伴随并发症开展2型糖尿病病人抗阻运动治疗方案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并确保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和长期性,且需要延长随访时间,以评价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抗阻运动 运动频率 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效果 随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习惯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陶然 付江宁 李娟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713,共7页
为评估社区老年人运动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732名,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运动习惯情况(包括有无运动习惯,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使用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 为评估社区老年人运动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732名,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运动习惯情况(包括有无运动习惯,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使用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J)评估认知功能。结果发现:(1)运动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得分均高于无运动组;(2)有无运动习惯可正向预测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得分;(3)运动持续10年及以上组整体认知功能得分高于运动持续10年以下组。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运动习惯的社区老年人,有运动习惯的社区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更好;运动持续年数较长,对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功能 运动习惯 运动频率 运动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80%Vo_(2max)运动至力竭后,女子血浆雌二醇、醛固酮和促甲状腺素的变化
7
作者 韩晓霞 季冠芳 +2 位作者 杨仁逵 苏学良 陈家琦 《体育科学》 1987年第4期51-54,95,共5页
本文意在探讨以80%Vo_(2max)运动至力竭后,女子血浆雌二醇(E_2)、醛固酮(A)和促甲状腺素(TSH)的变化及其性别差异。本文对55名受试者(男28名,女27名)进行了渐增负荷实验(测定、Vo_(2max)和无氧阈)与固定负荷实验(测定运动持续时间及激... 本文意在探讨以80%Vo_(2max)运动至力竭后,女子血浆雌二醇(E_2)、醛固酮(A)和促甲状腺素(TSH)的变化及其性别差异。本文对55名受试者(男28名,女27名)进行了渐增负荷实验(测定、Vo_(2max)和无氧阈)与固定负荷实验(测定运动持续时间及激素变化)。结果显示:女子Vo_(2max)明显低于男子(p<0.05),但以80%Vo_(2max)运动至力竭,女子运动持续时间较长(p<0.05),其血浆E_2、A和TSH均明显增高(p<0.05),男子则变化不明显(p>0.05)。可以说明:以相同强度运动时,女子运动持续时间较长,E_2、A与TSH对运动的反应较男子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促甲状腺素 运动持续时间 受试者 血浆雌二醇 运动过程 女子 性别差异 力竭 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进有氧适能的运动处方 被引量:6
8
作者 方进隆 《体育学刊》 CAS 199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运动强度 能量消耗 有氧运动 有氧训练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频率 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运动医学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径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血红蛋白和血清尿素氮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严政 盛蕾 邵慧秋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3期24-28,共5页
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掌握运动量及强度,科学地安排一次大强度课的训练周期,对提高运动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特别是苏联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有一定研究,并已应用于训练... 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掌握运动量及强度,科学地安排一次大强度课的训练周期,对提高运动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特别是苏联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有一定研究,并已应用于训练。血红蛋白(Hb)是目前运动员中血液检查最常用、最普及的一个指标,如何正确评定一次检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训练 田径运动 血红蛋白 中长跑运动 训练周期 血清尿素氮 显著差异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量训练 教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人的运动处方
10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人的运动 运动处方 体适能 有氧运动 运动持续时间 身体训练 运动负荷 负荷强度 运动强度 健康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与青少年的运动处方
11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与青少年 身体活动 举重比赛 有氧运动 有氧能力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技术 运动强度 健康检查 骨骼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走,中老年人最佳“有氧运动”
12
作者 张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I0027-I0027,共1页
有氧运动是指增强人体吸入、输送和利用氧能力的耐力性运动。一能增加血液流动总量和提高氧的输送能力.运动持续时间长,无乳酸堆积,安全性高;二能增强肺脏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摄氧量,人体吸氧能力越大,有氧代谢水平越高:三是能增... 有氧运动是指增强人体吸入、输送和利用氧能力的耐力性运动。一能增加血液流动总量和提高氧的输送能力.运动持续时间长,无乳酸堆积,安全性高;二能增强肺脏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摄氧量,人体吸氧能力越大,有氧代谢水平越高:三是能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肌收缩舒张能力,保持心率和心输出量稳定;四能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五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减少多余的脂肪,从而防止肥胖发生;六能增进食欲,有利合理搭配膳食,促进营养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中老年人 输送能力 运动持续时间 有氧代谢 骨质疏松 耐力性运动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倪隽 卢红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冠心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无论治疗药物、手术,还是心血管介入等治疗手段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或者无力承担相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急需新的治疗方案[1]。近年研... 冠心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无论治疗药物、手术,还是心血管介入等治疗手段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或者无力承担相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急需新的治疗方案[1]。近年研究证实,治疗性血管生成可作为挽救缺血组织的重要策略。有氧运动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主要通过诱发心肌缺血产生,但侧支是否形成不仅与运动强度有关,而且生成数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2]。有氧运动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强度 治疗性血管生成 侧支循环 冠心病人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EPCS 缺血部位 运动持续时间 缺血预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非冰期训练中呼吸循环机能的变化
14
作者 喜多弘 青木纯一郎 +2 位作者 清水达雄 前(山鸟)孝 梁殿权 《中国体育科技》 1975年第20期39-47,共9页
要想提高速度滑冰成绩,除了运动训练外,提高生理机能,充分挖掘生理潜力,合理地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已是当前速滑训练的关键。下面译的三篇文章可借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掌握运动量,不同年龄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全面身体... 要想提高速度滑冰成绩,除了运动训练外,提高生理机能,充分挖掘生理潜力,合理地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已是当前速滑训练的关键。下面译的三篇文章可借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掌握运动量,不同年龄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全面身体训练和主项训练的比重。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供同志们参考。希望同志们在参考时注意以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摄取量 速度滑冰运动 运动持续时间 呼吸循环 非冰期 生理机能 训练 受试者 长距离 速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两篇论文入选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
15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77-77,共1页
我院青年教师郑陆、顾荣瑞教授等撰写的两篇论文,入选在巴基罗那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
关键词 世界体育 科学大会 巴塞罗那 奥委会 体外反搏 运动持续时间 青年教师 黄体期 中长跑运动 泵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