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包层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手指运动姿势识别
1
作者 张森 刘熠鑫 +6 位作者 张增亚 周健文 陆俊宇 曹珊珊 余柯涵 韦玮 郑加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3-868,共6页
手指运动姿势识别在远程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实现自然流畅的手指运动姿势识别仍存在不少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包层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阵列的手指运动姿势识别系统,通过在受测者... 手指运动姿势识别在远程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实现自然流畅的手指运动姿势识别仍存在不少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包层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阵列的手指运动姿势识别系统,通过在受测者前臂不同位置布设6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双包层FBG传感器,可在不影响手指自然流畅运动的前提下,实时监测手指运动引起的前臂不同肌肉组织的微小形变。在学习6种已知手势引起的双包层FBG中心波长漂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未知简单手势近100%和复杂手势约87%的高准确率识别。与普通单模FBG传感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双包层FBG传感器对微小应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对手指运动姿势更高的识别率。本工作开发的双包层FBG传感器阵列既可以高精度的识别不同手势,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望在手势识别领域中获得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包层光纤 光纤布拉格光栅 传感器 手指运动姿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采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连雅雯 李莹华 +2 位作者 徐国兴 解希曦 李贞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组患者在进行40 min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功能训练20 min,试验组患者进行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2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握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L)手运动部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MAS分级、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均升高(P<0.05),MA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ARAT评分中抓评分、握评分和治疗前后ARAT总评分差值升高(P<0.05),治疗后TAM及治疗前后握力差值、TAM差值和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差值升高(P<0.05),但ARAT评分中捏评分、粗大运动评分及MAS分级和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感知 脑卒中 手指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手指抓取过程关节的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庆华 张立彬 +3 位作者 阮健 胥芳 鲍官军 沈建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54-1157,共4页
根据手指外科解剖学原理以及手指关节的运动特性 ,对单手指的抓取运动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规律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特点。通过一个独特的实验 ,对手指运动过程的关节角位移进行了测定并对单手指关节转角运动进行... 根据手指外科解剖学原理以及手指关节的运动特性 ,对单手指的抓取运动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规律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特点。通过一个独特的实验 ,对手指运动过程的关节角位移进行了测定并对单手指关节转角运动进行解析模拟和对比 ,结果表明 ,关节转角的运动符合一定的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运动特性 运动规律 手指关节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人成 郑双喜 +4 位作者 蔡付文 姜力 朱德有 刘宏 李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方法:研发了基于有源电极的sEMG检测装置和包含信号采集、分析、离线识别和在线识别模块的配套软件。结果:该系统能够同时采集4个通道sEMG数据,用16种时域、频域和时频域...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方法:研发了基于有源电极的sEMG检测装置和包含信号采集、分析、离线识别和在线识别模块的配套软件。结果:该系统能够同时采集4个通道sEMG数据,用16种时域、频域和时频域方法对其分析,并可以对7种sEMG特征提取及分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还能在线控制假手。结论:本系统为多指、多自由度假手sEMG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手指运动模式识别,而且也可以用于人体其他运动模式的sEMG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模式识别 手指运动 多指多自由度假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的EMG手指运动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方一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5,共4页
在基于肌电信号(EMG)手指运动的模式识别中,稳定性和识别率是两个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EMG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中的AR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BP网络识别中落入局部极值问题。进... 在基于肌电信号(EMG)手指运动的模式识别中,稳定性和识别率是两个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EMG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中的AR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BP网络识别中落入局部极值问题。进行试验,将提取到的特征值输入MATLAB建立一个改进多层BP神经网络,识别三个不同类型的手指运动。实验表明,改进BP算法较传统BP算法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达到9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AR模型 EMG信号 手指运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京京 李琥 陈文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正常受试者,在30 min的训练前后分别记录10次连续的下颌和手指运动,计算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期训练后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目的:研究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正常受试者,在30 min的训练前后分别记录10次连续的下颌和手指运动,计算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期训练后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均明显提高(P<0.05),手指运动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短期训练可以提升下颌运动与手指运动表现,这验证了运动控制机制中存在着显著的神经可塑性现象。脊神经支配的手指运动与三叉神经支配的下颌运动在运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短期运动训练对手指运动的提高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 手指运动 运动训练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势全局运动和手指局部运动的动态手势识别 被引量:8
7
作者 缪永伟 李佳颖 孙树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92-1501,共10页
传统基于手部轮廓或手部运动轨迹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提取的特征通常难以准确表示动态手势之间的区别.针对动态手势的复杂时序、空间可变性、特征表示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手势全局运动和手指局部运动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进行动... 传统基于手部轮廓或手部运动轨迹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提取的特征通常难以准确表示动态手势之间的区别.针对动态手势的复杂时序、空间可变性、特征表示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手势全局运动和手指局部运动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进行动态手势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手势无效帧、手势帧数据补全和关节长度归一化;然后根据给定的手部关节坐标,利用手势距离函数分段提取动态手势关键帧,并基于手势关键帧提取手在空间中的全局运动特征和手内部手指的局部运动特征;其次融合手势全局运动和手指局部运动的关键帧手势特征,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最后利用带高斯核的支持向量机实现动态手势识别与分类.对DHG-14/28动态手势数据集中14类手势和28类手势数据集进行实验,其分类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8.57%和88.29%,比现有方法分别提高11.27%和4.8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表征动态手势并进行手势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手势识别 手势全局运动 手指局部运动 关键帧 线性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屈指运动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指活动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屈指运动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指活动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仅予以综... 目的探讨手指屈指运动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指活动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仅予以综合康复训练措施,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手指屈指运动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指活动度指标[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手功能部分)、主动活动范围(AROM)、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及上肢功能指标[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上肢部分)、前臂旋转活动度、腕背伸活动度]变化情况,记录其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BI)]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AROM、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手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前臂旋转活动度、腕背伸活动度及上肢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BI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屈指运动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指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康复 手指屈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间支配手指运动的微观神经元特征
9
作者 万慧颖 刘翔宇 +1 位作者 戴晨赟 陈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2-388,共7页
目的分析个体支配单个手指伸展运动的微观神经元特征,得出不同个体微观神经元特征的异同性。方法通过盲源分离算法分解出支配不同个体在单个手指伸展时的微观运动神经元,对所得神经元进行二维空间特征量化,并利用不同个体分解出的神经... 目的分析个体支配单个手指伸展运动的微观神经元特征,得出不同个体微观神经元特征的异同性。方法通过盲源分离算法分解出支配不同个体在单个手指伸展时的微观运动神经元,对所得神经元进行二维空间特征量化,并利用不同个体分解出的神经元特征进行手指分类,通过特征量化和分类结果验证支配不同个体的运动神经元特征的异同性。通过共享运动神经元占比分析研究神经支配不同手指协同运动的微观神经元特性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个体的食指与中指的运动神经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激活面积相似。利用不同人群数据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手指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86.99%,经迁移成分分析校准后显著提高为90.07%。通过不同个体共享神经元占比分析发现,食指与其他3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之间的共享神经元占比较少,而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占比最高。结论不同个体控制不同手指的运动神经元整体的空间放电特征较为相似,存在较小的个体性差异。本研究揭示不同个体在进行手指运动时的内在神经机制,为手指运动障碍患者临床神经机制分析以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表面肌电 运动神经元分解 手指运动 迁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套式测量系统分析织物手感评价中的手指运动
10
作者 李芮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手感评价 测量系统分析 手指运动 综合评价系统 织物 手套 纺织材料 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手操作目标物体过程运动轨迹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亚琪 周邦达 +2 位作者 马小龙 蔡世波 鲍官军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4期417-424,共8页
根据手指生理学特性及手指间的运动特性,对三指操作单位球体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手指的运动步态模式并讨论了操作过程指尖的运动特点及指尖运动轨迹规律。采用NOKOV软件视觉捕捉系统,对手指操作过程的物体转动速度和手指运动轨迹... 根据手指生理学特性及手指间的运动特性,对三指操作单位球体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手指的运动步态模式并讨论了操作过程指尖的运动特点及指尖运动轨迹规律。采用NOKOV软件视觉捕捉系统,对手指操作过程的物体转动速度和手指运动轨迹进行了测定,并对三指转动操作运动进行解析模拟和对比。结果表明,人手操作目标物体的手指转动运动符合规划步态的运动规律。研究结果对手指重定位物体的运动仿真和手内操作的步态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指运动步态 手指运动轨迹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电机驱动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楠 刘正士 +2 位作者 杨岩江 王勇 邢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46-1454,共9页
根据人手生物学结构,文章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用于手指康复训练的外骨骼机械手。该康复机械手由单一电机驱动,可同时训练5个手指,每个手指训练机构具有2个自由度,分别完成弯曲/伸展和内收/外展运动。文章详细介绍了康复机械手的结构及功... 根据人手生物学结构,文章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用于手指康复训练的外骨骼机械手。该康复机械手由单一电机驱动,可同时训练5个手指,每个手指训练机构具有2个自由度,分别完成弯曲/伸展和内收/外展运动。文章详细介绍了康复机械手的结构及功能,采用封闭矢量方程建立了康复机械手训练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分析了康复机械手的运动空间;利用ADAMS软件仿真了康复机械手各个关节点、指尖点的运动轨迹和3个关节所受到的力与力矩。制作的样机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弯曲角度关系曲线与正常成年男性食指的对应关系曲线相比较,可决系数R 2=0.9134,验证了该康复机械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械手 手指运动规律 外骨骼 单电机驱动 二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kibben气动人工肌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怀林 李果 余达太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特性研究 20世纪50年代 橡胶管 气动装置 手指运动 肌肉收缩 残疾人 外罩 可膨胀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观数据的手机—汽车互联产品用户体验测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帮备 郭钢 +2 位作者 陈胜男 陈昊 曾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0-99,共10页
目的解决手机—汽车互联产品用户体验评价缺少客观定量数据支撑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客观数据的产品用户体验评价方法。以长安汽车手机—汽车互联产品为测评对象,招募20名产品目标用户,使用头戴式眼动仪、面部表情分析系统、手... 目的解决手机—汽车互联产品用户体验评价缺少客观定量数据支撑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客观数据的产品用户体验评价方法。以长安汽车手机—汽车互联产品为测评对象,招募20名产品目标用户,使用头戴式眼动仪、面部表情分析系统、手指操作轨迹跟踪分析系统和心理量表,采集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眼动数据、面部表情数据、手指运动数据以及主观评价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与主观评价值相关的客观指标,建立基于客观数据的用户体验评价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对同类产品的用户体验测评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模型的准确率为0.886,用户的眼动、表情与手指行为等数据能够客观的反应出产品用户体验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汽车互联产品 眼动测试 手指运动追踪 面部表情分析 用户体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封 赵薇 +2 位作者 张秀秀 李琪 王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4,共3页
采用了AR模型理论及数据方差的计算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三种不同的肌电信号进行了分析与特征识别,结果显示,本方法能精确地识别出对这三种不同动作指令的响应,这对进一步研究智能型机械手指运动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肌电信号 AR模型 BP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手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T prosthetic hand based on tendon-driven mechanism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伊威 丰飞 高一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778-1791,共14页
An underactuated finger structure actuated by tendon-driven system is presented.Kinematics and static analysis of the finger is done,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sthetic finger structure is effective and feasi... An underactuated finger structure actuated by tendon-driven system is presented.Kinematics and static analysis of the finger is done,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sthetic finger structure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Based on the design of finger,a prosthetic hand is designed.The hand is composed of 5 independent fingers and it looks more like humanoid.Its size is about 85% of an adult's hand and weights about 350 g.Except the thumb finger,each finger is actuated by one DC motor,gear head and a tendon,and has three curling/extension joints.The thumb finger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existing prostheses is a novel design scheme.The thumb finger has four joints including three curling/extension joints and a joint which is used to realize the motion of the thumb related to the palm,and these joints are also driven by one DC motor,harmonic drive and a tendon.The underactuation and adaptive curling/extension motion of the finger are realized by joint torsion springs.A high-powered chip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is the main part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 which is used for the motors control,data collection,communication with external controlling source,and so on.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hand,structures and sensors are designed and made as simply as possible.The hand has strong manipulation capabilities that have been verified by finger motion and grasping tests and it can satisfy the daily operational need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eform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hetic hand tendon-driven mechanism underactuation kinematics and sta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的运指及运指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振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单簧管自问世近三个世纪以来,它那宽广的音域,温柔甜美富有表情的音色及辉煌华丽的技巧,使它成为最迷人的乐器之一,倍受世界各国作曲家的宠爱。1778年,当莫扎特第一次听到含有单簧管声部的管弦乐队演奏之后,写信给他父亲说:“爸爸,你无... 单簧管自问世近三个世纪以来,它那宽广的音域,温柔甜美富有表情的音色及辉煌华丽的技巧,使它成为最迷人的乐器之一,倍受世界各国作曲家的宠爱。1778年,当莫扎特第一次听到含有单簧管声部的管弦乐队演奏之后,写信给他父亲说:“爸爸,你无法想象单簧管的音色多美!”此后,莫扎特除了在他的乐队作品中使用了单簧管外,而且还专门创作了《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及《单簧管与弦乐五重奏》等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柏辽兹在描述单簧管时这样说:“在音的发生、增强、减弱和消失方面,单簧管是最理想的乐器。因此,它具有造成飘渺深远、空谷回响、余音缭绕、薄暮昏冥等效果的可贵性。”他在著名的《幻想交响曲》中,将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及表现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曲家马塞尔·米哈洛维奇曾说:“单簧管使作曲家及演奏家能在它上面发挥出几乎是无限的技巧,……在音乐中正是单簧管能把梦境、诗意和激情表现得尽善尽美。”因此,许多作曲家除了把单簧管作为交响乐配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声部外,还把它作为发挥高难度作曲技巧树立完美的音乐形象的理想独奏乐器,为它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各种体裁的独奏作品。这些作品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指方法 手指运动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演奏技巧 值得注意 腕关节 单簧管演奏 《幻想交响曲》 手型 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琵琶轮指速率谈
18
作者 周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72,共2页
琵琶轮指速率谈周红轮指是琵琶的一种重要指法。轮指速率,是指轮指的速度频率。一般来说.琵琶的轮指速率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演奏时,轮指的速度又与轮指的幅度密切相关,随着乐曲的内容、情绪而变化。现分述于下:1、中速率... 琵琶轮指速率谈周红轮指是琵琶的一种重要指法。轮指速率,是指轮指的速度频率。一般来说.琵琶的轮指速率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演奏时,轮指的速度又与轮指的幅度密切相关,随着乐曲的内容、情绪而变化。现分述于下:1、中速率轮指──是轮指运用的常规速率,即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轮指 表现力 《阳春白雪》 《霸王卸甲》 独奏曲 《春雨》 乐曲 手指运动 基本功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你学打字
19
《职教论坛》 1997年第4期48-48,共1页
帮你学打字你的成功我的信心想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录入员,就必须经过以下两个过程:1、手指不断练习灵活的过程。2、达到条件反射。你必须做到视觉反应和手指运动过程的协调性达到同一,缓冲时间太长,你的显示意识就开始指挥你的手指... 帮你学打字你的成功我的信心想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录入员,就必须经过以下两个过程:1、手指不断练习灵活的过程。2、达到条件反射。你必须做到视觉反应和手指运动过程的协调性达到同一,缓冲时间太长,你的显示意识就开始指挥你的手指了。如果你的眼睛看到一个字母或汉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汉字录入技术 手指运动 协调性 条件反射 信息咨询 五笔字型 信息产业 打字 视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