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子排球运动员反应速度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逸琦 李正祥 +2 位作者 张家骅 陈丹萍 李荣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27-33,共7页
研究目的球类运动是相互对抗性的竞赛项目。在竞赛中运动员要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迅速改变自己的动怍结构、动作方向和用力大小,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极为精细的感觉能力,作出敏捷精确的判断和反应,因此对视觉感受器和运动感受器便提出了... 研究目的球类运动是相互对抗性的竞赛项目。在竞赛中运动员要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迅速改变自己的动怍结构、动作方向和用力大小,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极为精细的感觉能力,作出敏捷精确的判断和反应,因此对视觉感受器和运动感受器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KaKanu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运动 女子排球运动 运动感受 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 训练水平 球类运动 短跑运动 竞赛项目 动作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融相通的感受及其二元对立互补——古代通感现象的历史探源
2
作者 侯文学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3期44-46,共3页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往往可以有彼此交融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文艺作品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会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从而产生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先民在通感方面,思维异常...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往往可以有彼此交融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文艺作品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会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从而产生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先民在通感方面,思维异常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通感现象 视觉感受 物质运动 味觉感受 运动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晓红 唐东辉 赫忠慧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身体自我满意度 比较分析 运动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mobile robot 被引量:3
4
作者 于金霞 蔡自兴 +1 位作者 段琢华 邹小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42-547,共6页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locomotion architecture of mobile robot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rioceptive sensors,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mobile robot was built to realize the relative localiz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dead reckoning of mobile robot was confined to the 2 dimensional planes, the locomotion of mobile robot in the 3 coordinate axis direction was thought over in order to estimate its pose on uneven terrain. Because the computing method in a plane is rather mature, the calculation in height direction is emphatically represented as a key issu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program and robot platform, the position of mobile robot can be reliably estimated and the localization precis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s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dead reckoning system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ed mobile robot dead reckoning proprioceptive sensor kinematic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