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场景运动恢复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翔 李梦晗 申抒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9-994,共26页
运动恢复结构旨在基于图像间的局部特征匹配解算相机在全局统一坐标系下的绝对位姿,是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采集设备、计算资源以及理论方法的发展,运动恢复结构研究已逐渐由实验室小规模可控场景向室内外大规模... 运动恢复结构旨在基于图像间的局部特征匹配解算相机在全局统一坐标系下的绝对位姿,是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采集设备、计算资源以及理论方法的发展,运动恢复结构研究已逐渐由实验室小规模可控场景向室内外大规模实际场景扩展,并取得了成果显著的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文中从实际应用出发,综述了面向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的运动恢复结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专注于运动恢复结构中相机位姿解算核心问题,并全面介绍了其中的最新成果按照解析式与学习式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为助力社区发展,讨论与分析的运动恢复结构当前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 解析式sfm方法 学习式sf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原理的电网设施三维静态重建方法
2
作者 赵辉 韩璟琳 +3 位作者 李光毅 张菁 胡平 刘宇航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电网设备数字化是电网数字孪生的关键环节。传统依据设计资料和台账数据的手工建模方式工作效率低、与实际情况差异性大。为解决上述弊端,同时综合考虑部分电网设施弱纹理性、色彩单一的特点导致特征点难以提取的问题与三维重建的实时... 电网设备数字化是电网数字孪生的关键环节。传统依据设计资料和台账数据的手工建模方式工作效率低、与实际情况差异性大。为解决上述弊端,同时综合考虑部分电网设施弱纹理性、色彩单一的特点导致特征点难以提取的问题与三维重建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研究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电网设施的三维静态模型重建方法。首先,以运动恢复结构为基础原理,对此原理中位姿估计、稠密点云的提取、表面重建等步骤进行完整的算法流程设计。其次,通过提高特征点匹配条件,以及五点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的有效结合,改善相机位姿估计的准确度,第三,联合使用最小特征值算法和Kanade-Lucas-Tomasi(KLT)光流法,以提高稠密点云的选择数量,最终有效提升点云重建精度及视觉效果。最后,以组合式变电箱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及精度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构建可视化电网设施虚拟模型,为传统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电网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 加速稳健特征 最小特征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的油菜NDVI三维分布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艳超 庄载椿 +1 位作者 肖宇钊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7-214,共8页
植物形态伴随着植物生长过程而发生变化,植物的三维重建对研究植物形态对植物生物量估测、植物病害虫害、基因型表达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三维重建方法重建出的三维点云多包含植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无法反应植物营养状况(如叶绿... 植物形态伴随着植物生长过程而发生变化,植物的三维重建对研究植物形态对植物生物量估测、植物病害虫害、基因型表达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三维重建方法重建出的三维点云多包含植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无法反应植物营养状况(如叶绿素含量)、病虫害胁迫等原因造成有机质空间三维分布改变,同时以往手段都需要专门仪器,携带和作业都受到很大限制。多光谱图像能够反应有机质含量等化学值的分布,在近地面遥感、农产品质量无损检测等发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采集31张4叶龄油菜的多光谱图像,使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方法对其进行空间三维重建,得到油菜的三维点云,并对点云中噪声点进行滤除。以控制点和控制长度对所得模型进行评价,得到长度最大偏差在0.1023 cm,RMSE=0.052599,证明该方法重建所得模型具有较好的空间均匀性与准确性,最后计算NDVI指数空间分布。证明所得模型对将来研究植物营养与病虫害胁迫空间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形态 图像 油菜 三维重构 运动恢复结构 NDVI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增强视频的基于结构和运动恢复的摄像机定标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国锋 秦学英 +2 位作者 董子龙 华炜 鲍虎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04-2111,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鲁棒的长序列摄像机定标算法,能稳定处理焦距未知且变化的视频序列,适用于增强视频的应用.该算法从长视频序列中根据特征匹配点提炼出相互之间具有较长基线的关键帧,以保证求解的稳定性.算法先在关键帧序列上渐进式求解,... 提出了一种高效鲁棒的长序列摄像机定标算法,能稳定处理焦距未知且变化的视频序列,适用于增强视频的应用.该算法从长视频序列中根据特征匹配点提炼出相互之间具有较长基线的关键帧,以保证求解的稳定性.算法先在关键帧序列上渐进式求解,以准确恢复特征匹配点的三维结构信息;利用精确恢复的三维点,求解整个序列的摄像机运动参数.该算法选择最适合初始化的三帧求解,并将解及时从射影空间转换到欧氏空间.实验结果显示了所恢复的摄像机参数和三维点的高度精确性,证明了该方法稳定高效,能够满足增强视频的高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视频 摄像机定标 自定标 欧氏重建 结构运动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运动大鼠下丘脑-垂体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恢复过程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郑陆 隋波 +6 位作者 潘力平 王娟 高丽 李晔 沈东颖 林晓光 段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对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不同阶段大鼠下丘脑及垂体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出现渐进性的细胞器变性、轴突髓鞘分离、突触小泡及微管微丝减少、树突棘减少等异常变... 对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不同阶段大鼠下丘脑及垂体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出现渐进性的细胞器变性、轴突髓鞘分离、突触小泡及微管微丝减少、树突棘减少等异常变化,垂体促性腺细胞及生长激素细胞出现渐进性的细胞器变性及核膜异常,溶酶体增多等,而ACTH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较小,与同期测定的较低FSH、LH水平和较高CRH及GC水平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长期训练可致大鼠脑组织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减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均受到抑制。这种变化与训练周期的增长及运动负荷的增大具有显著递进关系。而经过4个动情周期的恢复,结构逐渐复原,为一可逆性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垂体 超微结构 递增负荷运动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玉米植株三维重建与性状提取 被引量:23
6
作者 梁秀英 周风燃 +3 位作者 陈欢 梁博 许锡晨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219,共11页
针对传统的玉米植株性状测量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劳动强度大、有损伤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户外玉米植株三维重建方法,并提取了株高、单株最小包围盒体积、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叶夹角等11个性... 针对传统的玉米植株性状测量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劳动强度大、有损伤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户外玉米植株三维重建方法,并提取了株高、单株最小包围盒体积、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叶夹角等11个性状参数。采用前期研制的小车,在户外采集不同视角下的玉米植株图像(采集间距为5~6 cm),基于SfM算法获取玉米植株三维点云;运用直通滤波、圆柱拟合和条件欧氏聚类算法自动分割单株、茎秆和叶片等点云数据,基于距离最值遍历、三角面片化等算法实现株高、茎粗、叶面积等11个性状的准确、无损测量。结果表明,与人工测量值相比,测得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163%、4.760%和19.10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557 cm、1.540 mm、48.163 cm2,决定系数分别为0.970、0.842、0.901。研究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作物表型户外测量,为表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作物表型户外测量方法,同时还证明,株高和单株最小包围盒体积可以显著区分低地上部生物量玉米植株和高地上部生物量玉米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运动恢复结构 三维重建 点云处理 三维性状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运动大鼠卵巢子宫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恢复过程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陆 潘力平 +4 位作者 隋波 王娟 高丽 顾芳 王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不同阶段大鼠卵巢及子宫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卵巢上皮细胞形态、完整性及细胞间连接均出现明显改变;卵泡膜内层细胞及颗粒细胞出现核膜破裂,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及溶酶体增多等异常结构变化;子... 对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不同阶段大鼠卵巢及子宫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卵巢上皮细胞形态、完整性及细胞间连接均出现明显改变;卵泡膜内层细胞及颗粒细胞出现核膜破裂,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及溶酶体增多等异常结构变化;子宫上皮细胞微绒毛由轻度脱落到几乎完全缺失,胞膜破裂,细胞器结构出现异常改变。结果表明,9周运动训练导致卵巢上皮及子宫内膜细胞的合成机能受阻,细胞呈现动情间期状态,与同期测定的低性激素水平及动情周期紊乱和抑制现象具有依从关系。经过4个动情周期的恢复,大鼠卵巢及子宫结构逐渐复原,为一可逆性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 超微结构 递增负荷运动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式序列图片集的运动恢复结构 被引量:9
8
作者 罗米 赵霞 +2 位作者 陈萌 郭松 倪颖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5-210,245,共7页
多视图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是三维重建中相机姿态估计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传统SFM采用增量方式处理图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4),当图片数量较多时,重建时间很长。此外,由于图片噪声影响,漂移误差将随着图片数量... 多视图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是三维重建中相机姿态估计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传统SFM采用增量方式处理图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4),当图片数量较多时,重建时间很长。此外,由于图片噪声影响,漂移误差将随着图片数量增加不断累加,影响最终的重建质量。添加集束调整(Bundle Adjustment,BA)可以优化重建结果,但是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现有增量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分段式序列图片集的方法,将序列图片集按照相似度划分为小集合,对每个小集合进行并行计算,减少误差累积量和重建时间,最后再用BA进行全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保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重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sfm) 集束调整(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三维重建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巧丽 徐增波 张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98,共4页
三维重建是利用目标物体的二维投影恢复其三维模型的技术,近年来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和基于SFM... 三维重建是利用目标物体的二维投影恢复其三维模型的技术,近年来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和基于SFM三维重建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基于SFM重建中的2个主要内容,包括摄像机标定和光束平差法;然后介绍了基于SFM三维重建技术的原理及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SFM的三维重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时提供了该技术在三维人体重建及人体测量方面的研究思路,为服装个性化定制和服装企业团体定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 相机标定 增量式s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度和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延墨 沈三民 张炳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运动目标传统检测方法只考虑图像的亮度或纹理等某一种特性,受特异值影响较大,对噪声比较敏感,鲁棒性也不够好,而且背景恢复精度不高。针对以上局限性,提出一种融合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全参考模型和鲁棒主成分分析(r... 运动目标传统检测方法只考虑图像的亮度或纹理等某一种特性,受特异值影响较大,对噪声比较敏感,鲁棒性也不够好,而且背景恢复精度不高。针对以上局限性,提出一种融合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全参考模型和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综合考虑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结构三种特性,不采用传统的背景减除法,而是把图像像素点的结构相似度作为度量来实现运动对象与背景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率可达0.95,且F度量较传统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平均提升0.15,总体上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背景恢复 鲁棒主成分分析 结构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多株立木因子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雯钧 徐爱俊 尹建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2-799,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多株立木因子测量方法,以解决目前基于三维点云的立木因子测量方法获取立木树高和胸径存在效率低或成本高的问题。【方法】(1)使用智能手机环绕包含多株立木的场景拍摄一段视频,并采用固定帧采样法和差... 【目的】提出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多株立木因子测量方法,以解决目前基于三维点云的立木因子测量方法获取立木树高和胸径存在效率低或成本高的问题。【方法】(1)使用智能手机环绕包含多株立木的场景拍摄一段视频,并采用固定帧采样法和差异值哈希算法自动提取立木视频中的关键帧图像,然后,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处理立木关键帧图像,从而获取立木场景的原始三维点云;(2)在对原始三维点云进行预处理及初步分割后,运用条件欧几里得聚类算法对多株立木三维点云进行分割,以提取单株立木三维点云;(3)对立木三维点云使用最值遍历法和椭圆拟合法实现立木树高和胸径的自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本研究方法测得的树高、胸径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6%、3.1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33 3 m、0.533 7 cm,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 9、0.962 1。【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树高和胸径测量精度,提供了一种便捷、低成本的多株立木因子三维测量方法。图6表1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因子测量 视频关键帧 运动恢复结构 三维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无规则植物叶片面积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辉 王婷婷 +1 位作者 代作晓 黄云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0-238,共9页
接触式测量植物叶片面积的方法会对叶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仅利用智能手机的非接触式多类别无规则叶片面积三维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运动恢复结构方法获取植株的三维重建点云,在HSV颜色特征空间去除叶片三维噪点;然后,... 接触式测量植物叶片面积的方法会对叶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仅利用智能手机的非接触式多类别无规则叶片面积三维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运动恢复结构方法获取植株的三维重建点云,在HSV颜色特征空间去除叶片三维噪点;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割单个叶片,重建叶片表面三角网格;最后,通过网格法计算叶片面积。对5种不同类别、不同形状的植物叶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叶片重叠率和复杂性角度上,面积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25%和4.81%。本文方法测量稳定、精度高,能够满足多类别无规则植物叶片面积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三维测量 三角剖分 叶片面积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图配对式运动恢复结构的欧式三维重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侃 龚俊 +2 位作者 魏敬和 朱策 刘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传统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重建易受到尺度变化的影响,重建出的点云存在分层现象,并且不存在量纲。通过改进重建拓扑结构和尺度迭代最近点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欧式三维重建方法。首先,设计了两两相邻图片重建点云后并入主点云的重建拓扑结... 传统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重建易受到尺度变化的影响,重建出的点云存在分层现象,并且不存在量纲。通过改进重建拓扑结构和尺度迭代最近点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欧式三维重建方法。首先,设计了两两相邻图片重建点云后并入主点云的重建拓扑结构;然后,建立了对应表,旨在找到同一世界点在新建点云和主点云下的对应三维点对;接着,结合Geman-McClure范数,提出了抗噪声的尺度迭代最近点求解算法;最后,设置地面控制点,为重建出的点云引入尺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重建出的点云比传统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重建出的点云更精确,并且点云长度的测量绝对误差在1%~2%左右。提出方法适用于近场景物体较精确的欧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图配对式运动恢复结构 对应表 抗噪声的尺度迭代最近点 欧式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的二视图运动与结构的恢复
14
作者 郁钱 孙俊 须文波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针对传统二视图三维重构所体现出来的问题,综合各种重构方法,给出了一种简单的二视图运动与结构恢复的过程;且将SIFT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方法应用到运动与结构恢复当中。实验过程和结果表明,该过程简单有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维重构 运动恢复 结构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运动恢复结构的输电线路倾斜影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长磊 《广东电力》 2023年第6期94-101,共8页
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是一种可自动恢复相机运动和场景结构的三维重建技术,其获取的稀疏点云数据直接决定模型重建质量。为提高无人机巡检中输电线路倾斜影像三维重建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FM的输电线路倾斜影... 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是一种可自动恢复相机运动和场景结构的三维重建技术,其获取的稀疏点云数据直接决定模型重建质量。为提高无人机巡检中输电线路倾斜影像三维重建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FM的输电线路倾斜影像重建方法。首先介绍增量式、全局式、混合式3种传统SFM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混合式改进SFM算法。以输电场景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增量式、全局式、混合式SFM算法和所提出的改进SFM算法进行建模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SFM算法相比,采用分层混合式改进SFM算法时无人机挂载相机的旋转误差均值最大减小10.6%,平移误差均值最大减小17.9%。基于改进SFM的输电线路倾斜影像重建方法,能明显改善输电线路倾斜影像数据的三维重建质量,可为无人机高效、经济地完成输电线路巡检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无人机 运动恢复结构 倾斜影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权连接图的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滔 马泳 +2 位作者 黄珺 王贺松 樊凡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928,1014,共9页
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是一种通过计算图像匹配关系,恢复出相机位姿和目标三维结构的重建算法。提出一种基于赋权视角连接图的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图像对立体匹配质量的赋权连接图,量化了图像... 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是一种通过计算图像匹配关系,恢复出相机位姿和目标三维结构的重建算法。提出一种基于赋权视角连接图的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图像对立体匹配质量的赋权连接图,量化了图像两两之间的匹配关系;其次在赋权连接图中边的权重的基础上,搜索度数感知的最佳初始种子对;最后根据已重建顶点的连通性构建下一张最佳图像候选集,设计了基于顶点度数与特征点分布的下一张最佳图像评价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在重建质量、相机校准率和点云生成数量的表现优于现有先进的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相比基准对比算法,本文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平均重建耗时至少降低了19%,点云生成速率至少提升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视角连接图 初始种子对 三维重建 下一张最佳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藓结皮坡面风蚀监测
17
作者 陈浩然 高丽倩 +2 位作者 郭雅丽 欧阳文峰 张采月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5,共7页
生物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被物,在土壤风蚀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结皮坡面的风蚀速率监测和风蚀形态变化是坡面风蚀过程和风蚀机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该研究以黄土高原不同盖度的藓结皮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运动恢复... 生物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被物,在土壤风蚀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结皮坡面的风蚀速率监测和风蚀形态变化是坡面风蚀过程和风蚀机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该研究以黄土高原不同盖度的藓结皮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from-motion,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结合室内风洞试验,评价了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藓结皮坡面土壤风蚀速率测量的精度及其在生物结皮坡面土壤风蚀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准确获取藓结皮坡面土壤风蚀速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范围为0.003~0.094 kg/(m^(2)·min)。在藓结皮盖度为0~60%条件下,实测风蚀速率为0.069~0.557 kg/(m^(2)·min),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估测风蚀速率为0.068~0.510kg/(m^(2)·min),估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02~0.092kg/(m^(2)·min),估测相对误差为2.81%~16.33%,整体精度较高。同时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重建坐标误差较低,误差范围为0.145~0.302 mm,坐标重建均方根误差为0.232 mm,能够准确获取藓结皮坡面风蚀前后的高程数据。因此,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为生物结皮坡面的土壤风蚀监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高效且可靠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生物结皮 土壤风蚀监测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藓结皮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18
作者 陈浩然 高丽倩 +2 位作者 欧阳文峰 张采月 王鹏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330,341,共8页
[目的]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藓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盖度的藓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结合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from-motion,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分析不同盖度(裸土、20%、40%、... [目的]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藓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盖度的藓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结合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from-motion,SfM)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分析不同盖度(裸土、20%、40%、60%、80%)的藓结皮坡面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藓结皮覆盖显著降低坡面土壤侵蚀速率,与裸土坡面相比,藓结皮坡面降低程度分别为23.34%、37.01%、51.01%和71.26%。2)藓结皮坡面的侵蚀重点区域位于坡中上部裸土覆盖区域,沉积重点区域为坡底部藓结皮覆盖区域。3)藓结皮的覆盖有效降低坡面侵蚀区面积和侵蚀深度,与裸土坡面相比,不同盖度藓结皮坡面侵蚀区面积分别降低14.69%、42.97%、58.69%和82.25%,坡面侵蚀深度降低4 mm。4)藓结皮的覆盖使坡面产生沉积,不同盖度藓结皮坡面的沉积区面积分别为0.21%、8.41%、4.53%和0.41%,沉积厚度较裸土增加2 mm。5)藓结皮通过覆盖作用和拦截作用显著影响坡面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运动恢复结构 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 地表形态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碱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晓科 肖农 +1 位作者 周江堡 张晓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速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重为220—250g的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Koizumi线栓法建立单侧MCAO模型。术后1周,2周,3...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速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重为220—250g的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Koizumi线栓法建立单侧MCAO模型。术后1周,2周,3周,4周应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定运动功能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素(SYP)表达的变化。结果:横木行走试验评分显示治疗组康复速度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在1,2,3周时,免疫组化光密度定量测定显示治疗组GAP-43和SYP的表达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麻黄碱可加速脑缺血后动物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其机制与促进脑内神经重塑和结构重建的分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恢复 麻黄碱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机制研究 缺血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运动功能康复 自然恢复 MCAO模型 运动功能改善 生长相关蛋白 GAP-43 治疗组 分子机制 神经康复 SD大鼠 定量测定 免疫组化 分子表达 结构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序列的非刚体三维运动恢复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信增 汪亚明 +1 位作者 郑俊褒 许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38-40,共3页
研究图像序列中非刚体的三维运动重建问题。介绍非刚体运动重建的两种重要算法:奇异值分解法和线性迭代法。对迭代算法所用的重构方法进行修改,在迭代过程中应用结果更为精确的重构方法来求解非刚体的模型和旋转矩阵。对真实图像序列的... 研究图像序列中非刚体的三维运动重建问题。介绍非刚体运动重建的两种重要算法:奇异值分解法和线性迭代法。对迭代算法所用的重构方法进行修改,在迭代过程中应用结果更为精确的重构方法来求解非刚体的模型和旋转矩阵。对真实图像序列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刚体 图像序列 运动恢复结构 奇异值分解 线性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