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微生态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韦华妮 朱梦露 +2 位作者 彭娟 杨雅琴 潘华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501,共6页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的现象,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表现。肠道微生态改变会引起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反应、内分泌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机体的运动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医药凭借其疗效好、副作用...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的现象,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表现。肠道微生态改变会引起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反应、内分泌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机体的运动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医药凭借其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在缓解运动性疲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肠道微生态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肠道微生态参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分析中医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策略,以期为采用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缓解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肠道微生态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70
2
作者 陈家旭 杨维益 梁嵘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4,共5页
运动员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之后,往往出现疲劳,达不到原有的竞技水平,因此运动性疲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疲劳 中医药疗法 中药品 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3
作者 解丽芳 郭义 +1 位作者 王玉兴 杨育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69,共3页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解丽芳,郭义,王玉兴导师杨育周天津中医学院(300193)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过程的研究,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有关中医药提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的报道也颇丰[1-3],但尚未有人...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解丽芳,郭义,王玉兴导师杨育周天津中医学院(300193)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过程的研究,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有关中医药提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的报道也颇丰[1-3],但尚未有人作过系统的归纳整理。本文就近年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肾 专方 补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4
作者 潘珊珊 张炎 陆爱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5,7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的研究方法,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脏腑学说为依据,论述了脾肾与运动性疲劳、心与运动性疲劳、肝与运动性疲劳等问题。
关键词 中医药 运动性疲劳 疲劳 恢复 中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恢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巍 张海平 高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1-183,共3页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及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等问题,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中医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 运动性疲劳 机制及恢复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程昭寰 黄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1-933,共3页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了近年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发生机制、分类及鉴别诊断、中医证治规律、用药规律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及中医药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别提出了时相...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了近年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发生机制、分类及鉴别诊断、中医证治规律、用药规律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及中医药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别提出了时相药法这一新理论,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时相药法 现代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德兵 吴红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在体育训练中的作用,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人们尤其关注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本文对我国的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中医药 运动性疲劳 恢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组方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1
8
作者 施建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组方 疲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药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9,共3页
在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与中医相关概念在内涵上的关联与差异,对当前治疗运动性疲劳过分强调"补"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重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走出"补虚"误区,并提出运动性疲劳研究的... 在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与中医相关概念在内涵上的关联与差异,对当前治疗运动性疲劳过分强调"补"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重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走出"补虚"误区,并提出运动性疲劳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10
作者 杨秀芹 田廷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6-1787,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床实验法等分析了中医药在防治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医药 运动性疲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体力性疲劳的整体思辨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89
11
作者 余谦 李明富 +2 位作者 宋开源 陈新淦 黄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 抗体力性疲劳 整体思辨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备战“十四冬”期间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旭 曹家桢 +4 位作者 李铁 刘俊一 王润达 韩鑫洋 徐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2,共9页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后疲劳的恢复作用,探究艾灸疗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省集训队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艾灸组(n=7)。对照组和艾灸组均进行持续4...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后疲劳的恢复作用,探究艾灸疗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省集训队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艾灸组(n=7)。对照组和艾灸组均进行持续4周、每周3次的运动疲劳训练。对照组在运动疲劳训练后进行常规放松,艾灸组除常规放松外,同期接受艾灸治疗(每周3次,每次40 min,共12次)。对运动疲劳训练后的运动心理指标(Borg主观疲劳感觉量表评分)、运动生化指标(血乳酸、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运动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性、上肢握力)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1)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的主观疲劳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艾灸组运动后5 min血乳酸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后次日晨起血乳酸值艾灸组在干预中期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两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相邻心搏RR间期之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NN intervals exceeding 50 ms,PNN50)]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SDNN、RMSSD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0.01),艾灸组PNN50比对照组稍有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低频和高频的比值(LF/HF)]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HF、LF/H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LF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运动前后左、右手握力差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疗法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训练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状态的恢复,并对心理疲劳、乳酸堆积、肌肉力量等有一定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越野滑雪运动 疲劳恢复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抗大鼠运动性疲劳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应晓明 邵晓梅 方剑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寻求足三里穴抗运动性疲劳的最佳刺激途径。方法:通过跑台法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分别采用艾灸、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穴位注射等方法刺激大鼠"足三里"穴,观察毛刷刺激频率及血清LD、SOD的改变。LD检测采用酶法,SO... 目的:寻求足三里穴抗运动性疲劳的最佳刺激途径。方法:通过跑台法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分别采用艾灸、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穴位注射等方法刺激大鼠"足三里"穴,观察毛刷刺激频率及血清LD、SOD的改变。LD检测采用酶法,SOD检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结果:第7周,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所需毛刷刺激频率明显少;TEAS组第7周所需刺激频率明显少于第5周。治疗前,各跑台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大鼠SOD浓度、LD浓度明显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SOD浓度、LD浓度明显下降。结论:TEAS、穴位注射和艾灸刺激"足三里"穴均能起到良好的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TEAS疗效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运动性疲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改善超负荷运动动物机体功能的实验 被引量:23
14
作者 施建蓉 庄剑青 曾兆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9-71,共3页
中医药改善超负荷运动动物机体功能的实验施建蓉,庄剑青,曾兆麟上海中医药大学病因病机研究室(200032)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正常体育锻炼能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但超负荷训练和竞赛引起的过强应激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 中医药改善超负荷运动动物机体功能的实验施建蓉,庄剑青,曾兆麟上海中医药大学病因病机研究室(200032)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正常体育锻炼能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但超负荷训练和竞赛引起的过强应激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的障碍及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负荷运动 中医药疗法 机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监测中医刮痧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兴泽 于杰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3,共8页
目的通过测量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判断其正常训练后的疲劳状态,探索中医刮痧疗法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6名冬训期间(试验期间)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的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分为刮痧组和对照组(每组13... 目的通过测量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判断其正常训练后的疲劳状态,探索中医刮痧疗法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6名冬训期间(试验期间)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的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分为刮痧组和对照组(每组13人)。刮痧组除接受竞技举重训练外,另接受12周(每周2次,共24次)的中医刮痧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竞技举重训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竞技举重训练中的成绩、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主要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刮痧组竞技训练抓举和挺举成绩增加值[(5.37±0.80)kg和(5.87±1.04)kg]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kg和(1.46±0.42)kg](P<0.05)。刮痧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P<0.05)、频域指标[低频(P<0.05)、低频与高频比值(P<0.01)]的保持效果、PSQI(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SQI变化值与时域指标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变化值呈负相关(r=-0.781,P<0.05)。结论在竞技举重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合理进行中医刮痧干预治疗,能提升运动员的恢复效果,体现为自主神经调节中副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增强;中医刮痧干预还可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从而提升抗运动性疲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刮痧疗法 运动性疲劳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睡眠质量 优秀举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脑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增明 白文忠 +1 位作者 刘永敬 杜晓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中医药疗法 参附注射液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跟腱运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波 尹立 +1 位作者 李雪梅 张世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7-91,共5页
通过对大强度训练后兔跟腱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观察,发现跟腱随训练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同时伴有某些生物力学性质的增强,中医药对这些损伤的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跟腱损伤 生物力学 中医药疗法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及中医疗法对关节软骨GAG和软骨细胞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波 戴国钢 +1 位作者 罗小兵 马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采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对非周期大强度训练后兔膝关节软骨糖胺多糖 (GAG)含量和软骨细胞形态做半定量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训练对软骨GAG和细胞形态有明显影响 。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大强度运动 糖胺多糖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藏理论”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昭寰 李俊德 孙永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0-790,共1页
运用《内经》时藏理论,解释运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中医时藏理论可以较完善的阐述运动性疲劳的发理机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药。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时藏理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晓 吴焕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519-2521,共3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中药汤剂还包括中药成药、中药...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中药汤剂还包括中药成药、中药注射针剂、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八段锦),均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药 中医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