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胜利 张庆苏 +5 位作者 卫冬洁 田鸿 贾革红 秦江天 何怡 孙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591-592,共2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例患者康复40d。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例患者康复40d。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等,并用普通话单词表和语句检测语音清晰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18例患者MPT均缩短,每秒发声气流量较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MPT均明显延长(P<0·01)。治疗前,FVC明显低于预期值,治疗后增加(P<0·05)。治疗后,篇章水平正答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语言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检测是较好的综合评定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和发声的方法;康复生理途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途径 语音清晰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守娟 屈云 刘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肌肉的控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组言语障碍,特指由于言语相关肌肉的麻痹、肌力减弱或者不协调所导致的口语交流方面的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常表现为言语相关肌肉组...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肌肉的控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组言语障碍,特指由于言语相关肌肉的麻痹、肌力减弱或者不协调所导致的口语交流方面的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常表现为言语相关肌肉组织运动减慢、减弱、不精确、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评估 中枢神经系统 相关肌肉 言语障碍 口语交流 肌力减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鼻流量检测仪检测鼻流量;测定发音轮替运动速度(AMR);用言语清晰度测试卡检测患者言语清晰度。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其中16例进行复测。结果患者喉发声功能、肺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元音、非鼻音单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鼻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无显著性差异;轮替运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言语清晰度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发声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1);而音调、音量、平均气流率及各测试音的鼻流量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言语清晰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最长发声时间和轮替运动速度。元音/i/及非鼻音句子鼻流量测定与鼻音化主观判定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喉发声功能显著降低;共鸣功能异常,存在鼻音化现象;轮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言语清晰度差。康复生理法治疗可以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但对共鸣功能无明显效果。最长发声时间越长、特定时间内说/pa、ta、ka/次数越多,言语清晰度越高。鼻流量测定可作为判定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情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法 言语清晰度 鼻流量 空气动力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水平客观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维佳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控制障碍而引起的运动性言语障碍。构音障碍降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社会交流能力,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构音障碍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仪器检查,后者主要有电子喉镜、声... 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控制障碍而引起的运动性言语障碍。构音障碍降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社会交流能力,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构音障碍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仪器检查,后者主要有电子喉镜、声门图、电子腭位图、鼻流量测定以及包括语图、轮廓声谱图、扰动和噪声测量在内的声学分析等。其中利用多维嗓音程序进行定量声学分析是国外常用的研究方法。国内多将此项技术用于正常人群及喉科疾病患者嗓音研究,也用于腭裂、帕金森病和脑瘫患者语音特征的研究,尚未见到关于运用多维嗓音程序对脑血管病及脑外伤所致构音障碍进行声学分析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言语清晰度 多维嗓音程序 声学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查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怡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空气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途径进行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言语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测量患...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空气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途径进行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言语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测量患者肺活量、最长持续发声及发音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呼气峰值流量、发音时平均声压级、声门下压和声门阻力均优于治疗前(t>2.474, P<0.05),呼气气流持续时间、呼气量、音调、最长发声时间、平均气流率和发声效率有所改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构音障碍间喉发声空气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动力学检查可作为构音障碍疗效判定的有效工具,但不宜用于各种构音障碍的鉴别或分类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空气动力学 评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康复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爱霞 冯宗怀 贾革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观察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中医手法按摩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儿的言语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大龄... 目的观察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中医手法按摩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儿的言语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运动性构音障碍 言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运动学特征:基于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小欢 丘卫红 +2 位作者 陈兆聪 武惠香 覃晓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的利用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EMA)探讨脑受损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器官的运动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例(构音障碍组)及年龄和性别相似的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对照组)。运用Frenchay构... 目的利用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EMA)探讨脑受损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器官的运动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例(构音障碍组)及年龄和性别相似的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对照组)。运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对患者构音障碍严重程度进行评定,运用EMA对两组构音器官运动学特征进行测评。采集运动数据的微型传感器分别粘贴于受试者唇、舌(舌尖、舌面、舌根)及下颌处,参考传感器粘贴于鼻梁处,所有微型传感器均粘贴于受试者矢状面中轴线上,以追踪和采集受试者各构音器官的运动学参数(包括持续时间、速度、加速度、运动距离及位移运动轨迹),评估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音节重复任务,发音材料由声母(/d/、/t/、/j/、/q/、/g/、/k/、/b/和/p/)和韵母(/a/、/ia/或/iu/)构成,产生有汉语意义的不同音节,每个音节重复3次。利用Praat软件和Matlab软件对音频和运动数据进行处理。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分析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运动学特征。结果 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评估显示,患者构音障碍严重程度为中度到极重度。EMA测评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构音障碍组发不送气音和送气音时,舌尖、舌面、舌根和唇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距离减少(t> 2.422, P <0.05),下颌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距离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1.016, P> 0.05);舌尖、舌根和下颌运动持续时间延长(t> 3.369, P <0.05),舌面和唇运动持续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2.146, P>0.05)。发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相比,健康对照组发送气音时舌尖、舌根和下颌运动持续时间增加(t> 2.156, P <0.05),而构音障碍组各构音运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 <1.675, P> 0.05)。两组运动学参数和同步声音音频图像分析显示,构音障碍组构音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未呈现一定规律;声音音频变化无规律,连续发三个/da/音时持续时间不均等;构音运动上下位移与前后位移协调性差,运动轨迹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前后位移幅度较健康受试对照组偏小。结论 EMA通过对构音器官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量化测评,可揭示脑损伤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运动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 运动 发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萌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1-603,共3页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常可出现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其言语特点表现为鼻漏气造成的鼻音化构音,严重降低患者言语清晰度,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目前对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多局限在腭裂及其修补术后,缺乏对构音障碍患者的研究。克服鼻音化构音的...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常可出现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其言语特点表现为鼻漏气造成的鼻音化构音,严重降低患者言语清晰度,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目前对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多局限在腭裂及其修补术后,缺乏对构音障碍患者的研究。克服鼻音化构音的方法主要有康复生理法和使用辅助具,主要为腭托和鼻阀门等。国内尚未见到使于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的应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托 鼻阀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9
作者 郭萌 张凌楠 +1 位作者 冯真真 李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2-1478,共7页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腭托组行佩戴腭托及康复生理法训练(不包括克服鼻音化的训练),单纯训练组仅行康复生理法训练,疗程20d。2组患者行腭咽部侧位X线片(摄静止及发/i/音像各1张)测量,行鼻流量检测仪测试鼻流量,测定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结果: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软腭动度角减小,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增大。腭托组软腭动度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软腭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及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较前明显减小,鼻流量明显减少,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发音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加快,言语清晰度明显改善,佩戴腭托并训练即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腭托是一种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鼻音化的有效手段,亦可改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咽部侧位X线片 鼻流量 康复生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水平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45-448,共4页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构音障碍在脑...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构音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40%。痉挛型构音障碍是构音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国外学者对此种言语障碍做过深入研究,获得了很多重要数据。由于语言的不同,一些数据、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可能不适合中国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构音障碍 运动言语障碍 声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患者的音节折指法训练 被引量:4
11
作者 卫冬洁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运动障碍构音障碍 语音训练 音节折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3-684,共2页
目的目的探讨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方法回顾1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结果治疗后错误的构音方式基本纠正,言语清晰度提高。结论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有效。
关键词 瘫痪 手足徐动型 运动过强构音障碍 语音清晰度 构音训练 语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