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治疗运动性损伤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
张洋
王仲发
李旻娟
何玉楠
关伟军
|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优秀青年排球运动员急性运动性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
马玉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3
|
蜜环菌提取物对运动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
范子哲
孙宇岸
|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水球运动的运动性损伤——国家水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
马玉河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7 |
1
|
|
5
|
运动性损伤后肌肉再生和修复研究——肌肉粗提液对于运动性损伤骨骼肌的作用观察 |
刘明菊
李静先
李明
陈家琦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6
|
白藜芦醇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周海涛
胡戈
张静
周绮云
秦菲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虾青素通过mTOR-ULK1自噬通路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影响的研究 |
吴丽君
王佳怡
毕翔宇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8
|
原花青素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任鹏
林丹丹
聂煜
王一峰
董诗稳
王博源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
裴培
刘小燕
张新朝
|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血清CK、LDH、Mb的比较 |
周越
李扬
王瑞元
李肃反
龙国东
杨则宜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3
|
|
11
|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时相性变化 |
苏全生
田野
孙君志
熊若虹
王东辉
华冰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2
|
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在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过程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
段立公
李国平
李肃反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13
|
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崔芳
王惠芳
王予彬
孙文琳
李振华
崔莉
潘惠娟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9
|
|
14
|
虾青素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周海涛
曹建民
郭娴
龚平
牛衍龙
王灿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5
|
运动性肩袖损伤表面肌电及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
毕然然
崔芳
王惠芳
武勰
张强
李晓霖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16
|
黑果枸杞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崔纪芳
曹建民
周海涛
郭娴
|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7
|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
宋卫红
汤长发
梁小文
廖艳萍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18
|
离心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及血清CK活性变化的研究 |
张海平
高岩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9
|
螺旋藻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黄立新
吕小川
杨斌
林敬松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20
|
中医疗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后机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
刘波
尹立
李雪梅
张世明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