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运动性损伤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1
作者 张洋 王仲发 +2 位作者 李旻娟 何玉楠 关伟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13-3825,共13页
通过体外培养获得高质量的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为运动性损伤治疗、竞赛马运动性损伤治疗、诸多疾病的治疗、单细胞测序、多组学研究、基因组文库构建、cDNA文库构建、线粒体DNA文库构建和基因功能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具有... 通过体外培养获得高质量的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为运动性损伤治疗、竞赛马运动性损伤治疗、诸多疾病的治疗、单细胞测序、多组学研究、基因组文库构建、cDNA文库构建、线粒体DNA文库构建和基因功能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具有重要的深入研究价值。本研究选取63只26日龄,平均体重40.3 g,雄性健康北京鸭胎鸭骨骼肌肌腱为研究对象,利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在体外进行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同时按照国际细胞质量检测内容和标准对所培养的体外培养细胞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通过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冻存前活率、微生物污染(细菌、真菌、原虫、支原体和病菌)、阳性率、克隆能力、迁移能力、表面标志物反转录PCR、冻存复苏后形态、冻存后活率、生长曲线绘制和群体倍增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核型、多向诱导分化潜能(向成脂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和向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等20项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细胞系均达到国际优质细胞标准。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证明,已建立了用于治疗运动性损伤肌腱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的科学体系,并获得了大量的高质量供体细胞,为成功构建治疗运动性损伤医学模型,以及动物学、畜牧学和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方法、技术和实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与鉴定 运动性损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青年排球运动员急性运动性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玉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排球运动 运动性损伤 调查 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环菌提取物对运动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子哲 孙宇岸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0-214,共5页
为探索蜜环菌提取物对运动性损伤的改善作用,纳入48名排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人,其中3组为试验组,分别服用含有不同剂量的蜜环菌提取物胶囊(0.25 g·d^-1~1 g·d^-1),另1组为对照组。连续服药14 d后,所有受... 为探索蜜环菌提取物对运动性损伤的改善作用,纳入48名排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人,其中3组为试验组,分别服用含有不同剂量的蜜环菌提取物胶囊(0.25 g·d^-1~1 g·d^-1),另1组为对照组。连续服药14 d后,所有受试者接受一项高强度跑步训练。在运动前1 h、运动后1 h、6 h、12 h分别抽血,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运动后试验组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当服药量≥0.5 g·d^-1时上述作用较为显著(P<0.05)。表明蜜环菌提取物可以减轻肌肉细胞损伤、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起到改善运动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运动 运动性损伤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球运动的运动性损伤——国家水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玉河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第4期44-47,共4页
水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水中常常运用推、拉、压、踹以及头、肘、膝部的撞顶等动作进行防守或进攻。因此,常常导致一些急性损伤的发生。另外,水球又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水中要不停地踩水,游动。所以... 水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水中常常运用推、拉、压、踹以及头、肘、膝部的撞顶等动作进行防守或进攻。因此,常常导致一些急性损伤的发生。另外,水球又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水中要不停地踩水,游动。所以,一些慢性劳损性损伤也很常见。我们国家的水球运动还很年轻,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追求,发展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水球运动 运动损伤 运动性损伤 损伤 损伤 肌筋膜炎 教练员 体育项目 肩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损伤后肌肉再生和修复研究——肌肉粗提液对于运动性损伤骨骼肌的作用观察
5
作者 刘明菊 李静先 +1 位作者 李明 陈家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以大鼠下坡跑运动至骨骼肌损伤为模型,利用SDS- PAGE 电泳对肌肉粗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细胞培养测定蛋白活性,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在体增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肌肉粗提液中存在促使在体卫星细胞增殖的生肌因子。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性损伤 卫星细胞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周海涛 胡戈 +2 位作者 张静 周绮云 秦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2-370,共9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ONT组,8只)、白藜芦醇组(RESV组,8只)、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IKIM组,8只)和白藜芦醇干预的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REIKIM组,8只)。EIKIM和R...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ONT组,8只)、白藜芦醇组(RESV组,8只)、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IKIM组,8只)和白藜芦醇干预的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REIKIM组,8只)。EIKIM和REIKIM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肾损伤模型。4周训练期间,RESV、REIKIM组大鼠在每次训练前1 h根据体重给予剂量和体积分别为150 mg/kg·bw和5 mL/kg的白藜芦醇溶液灌胃,其余大鼠给予等体积溶剂灌胃。末次训练24 h后采集各组大鼠血液和肾样本。通过HE染色评估大鼠肾组织形态。测定大鼠血液中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UN)水平及肾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醌脱氢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磷酸化(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p-Nrf2)蛋白质表达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S移换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H-S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淋巴细胞瘤因子-2(B 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9,Caspase-9)、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经4周大强度跑台训练,与CONT组大鼠比较,EIKIM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血液中Cr和UN水平,肾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DA和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Nrf2、NQO1、HO-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SOD、CAT和GSH-ST活性,p-Nrf2和Bcl-2蛋白质表达水平及p-Nrf2/Nrf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经4周白藜芦醇干预,与EIKIM组大鼠比较,REIKIM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效改善;血液中Cr和UN水平,肾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DA和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肾组织中Nrf2、NQO1、HO-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SOD、CAT和GSH-ST活性,pNrf2和Bcl-2蛋白质表达水平及p-Nrf2/Nrf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激活大强度运动大鼠肾组织中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肾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运动损伤 大鼠 Keap1-Nrf2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通过mTOR-ULK1自噬通路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丽君 王佳怡 毕翔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6,共13页
目的:基于AMPK/mTOR/ULK1通路探究虾青素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D)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虾青素组(M)、运动+虾青素组(EM)、运动+AICAR(5-氨基-1-核糖基咪唑-4-甲酰胺磷酸盐组)组(EA)、运动+... 目的:基于AMPK/mTOR/ULK1通路探究虾青素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D)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虾青素组(M)、运动+虾青素组(EM)、运动+AICAR(5-氨基-1-核糖基咪唑-4-甲酰胺磷酸盐组)组(EA)、运动+虾青素+AICAR组(EMA)、运动+虾青素+MHY1485组(EMM),每组10只。M、EM、EMA、EMM组灌胃虾青素;C、E组灌胃大豆油;EA、EMA组注射AICAR;EMM组注射MHY1485;E、EM、EA、EMA、EMM组进行力竭运动,其余组安静饲养。运动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比目鱼肌的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MDA、SOD、IL-6、IL-1β、CK和FINS含量;RT-PCR法检测比目鱼肌相关指标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比目鱼肌AMPK/mTOR/ULK1自噬通路磷酸化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检测大鼠FBG和LA水平,计算ISI和HOMA-IR;此外,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探究LA、MDA、IL-6和IL-1β在EIMD及ISI中的作用。结果:E组大鼠血清MDA、IL-6、IL-1β、CK、LA、FBG和FINS含量、HOMA-IR明显高于C组,SOD含量和ISI明显低于C组;大鼠比目鱼肌p-AMPK Thr172、p-mTOR Ser2448、p-ULK1 Ser555和p-ULK1 Ser757蛋白表达、P6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LC3-II蛋白表达、ILC3-II/LC3-I和BCL2/BAX明显低于C组。虽然,给力竭运动大鼠灌胃虾青素或注射AICAR可逆转上述改变,且与EA和EM组相比,EMA组逆转效果更加明显,但是,给力竭运动大鼠施加虾青素及MHY1485的双重干预则明显阻断了虾青素对EIMD的改善作用。此外,MDA、IL-6和IL-1β在LA导致的EIMD及ISI下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力竭运动可造成EIMD,其发病机制涉及乳酸堆积、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此时,胰岛素抵抗增加,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减少,这将上调骨骼肌mTOR活性,抑制自噬通量,加剧骨骼肌损伤。而虾青素干预可调控mTOR-ULK1自噬通路以缓解EIMD,且虾青素与AICAR的联合作用对改善EIMD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骨骼肌损伤 虾青素 自噬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鹏 林丹丹 +3 位作者 聂煜 王一峰 董诗稳 王博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1408,1338,共9页
该文研究了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Wistar大鼠进行连续6周过量游泳运动训练,其中2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50 mg/kg OP(OP50组)和100 mg/kg OP(OP100组),模型... 该文研究了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Wistar大鼠进行连续6周过量游泳运动训练,其中2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50 mg/kg OP(OP50组)和100 mg/kg OP(OP100组),模型组(model,Mod)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组(normal,Nor)作为对照。结果表明,Mod组血清中运动性心肌损伤标记物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显著升高,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形态,呈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OP50及OP100组中LDH、CK及cTnI显著下调,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P<0.05)。心肌组织中,Mod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明显上升,抗氧化物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下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Nrf2/HO-1)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OP50及OP100组中MDA含量显著下调,GSH及SOD显著上调,Nrf2/HO-1通路中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Mod组血清及心肌中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明显上升,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TXNIP/NLRP3)炎症反应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升;OP50及OP100组中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下调,OP100组中TXNIP/NLRP3通路中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补充OP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机制与增强心肌Nrf2/HO-1抗氧化通路及抑制TXNIP/NLRP3炎症反应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运动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Nrf2/HO-1抗氧化通路 炎症反应 TXNIP/NLRP3促炎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9
作者 裴培 刘小燕 张新朝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等比例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67例。单一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健侧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平衡能力。结果 联合组康复治疗后愈显率明显高于单一组(79.10%vs 50.75%,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1%vs 89.55%,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4周、8周、12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健侧与患侧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及外翻活动度差值低于单一组,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评分[(71.04±4.79)、(77.28±4.13)、(85.02±2.88)分]高于单一组[(67.57±5.13)、(71.94±4.60)、(78.16±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8周、12周时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74.62±9.18)、(83.06±7.52)分]高于单一组[(68.74±12.72)、(75.31±1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并提升患者踝关节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运动踝关节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血清CK、LDH、Mb的比较 被引量:43
10
作者 周越 李扬 +3 位作者 王瑞元 李肃反 龙国东 杨则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运动中更为适用的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15名体育学院男生(年龄23.40±1.06岁,身高180.03±3.51cm,体重75.93±6.70kg)分别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及耐力运动,测试运动前后血清C...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运动中更为适用的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15名体育学院男生(年龄23.40±1.06岁,身高180.03±3.51cm,体重75.93±6.70kg)分别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及耐力运动,测试运动前后血清CK、LDH和Mb。结果:大强度离心运动后,各指标在运动后48~72小时达最高,耐力训练后则在6~24小时达峰值。血清Mb在离心运动及耐力运动后产生变化的时间均早于CK、LDH。结论:血清Mb是最敏感的指标,而血清CK则在测试简便性方面有优势,同时敏感性也较高,是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最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骨骼肌损伤 离心运动 耐力运动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时相性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苏全生 田野 +3 位作者 孙君志 熊若虹 王东辉 华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进行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跑台运动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M)含量不同时相的变化,结合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各指标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 目的:观察大鼠进行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跑台运动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M)含量不同时相的变化,结合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各指标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运动1组(B组,n=32)和运动2组(C组,n=32),B、C组又分别分为运动后即刻组、24h组、48h组和72h组.B、C两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其中B组跑速15~16m/min,坡度为0°,运动60分钟;C组跑速19~21m/min,坡度为-16°,运动90分钟.运动后取大鼠股动脉血测定IL-6、CK及CK-MM水平,并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B、C两组大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损伤,且以运动后24小时较为严重,B组损伤较C组轻微.(2)两运动组大鼠运动后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前,C组差异更显著,IL-6在运动后48小时达到峰值.(3)运动后即刻两运动组大鼠血液CK及CK-MM均出现峰值,其变化时相性相似.C组运动后24小时CK活性较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而CK-MM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清CK和CK-MM均可作为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指标.CK-MM变化可能与肌肉损伤的关系更加紧密.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提示可以考虑作为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肌肉损伤 超微结构 肌酸激酶同工酶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在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过程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段立公 李国平 李肃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肉本身性质有关。在重复跑跳运动中 ,肌肉组织出现明显的适应性改变 ,但是这种适应性变化有一定限度。提示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周期 ,防止肌肉损伤加重 ,促进肌肉再生 ,加速肌肉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蛋白 波形蛋白 运动肌肉损伤 再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崔芳 王惠芳 +4 位作者 王予彬 孙文琳 李振华 崔莉 潘惠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38.4±2.9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36.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38.4±2.9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36.3±2.1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短波、脉冲磁疗治疗,康复治疗组同时按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评分表评估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康复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12周和16周,康复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研究针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特点,设计科学、安全、有效的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的康复计划,并依照康复计划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肩袖损伤 关节镜修复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海涛 曹建民 +3 位作者 郭娴 龚平 牛衍龙 王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0-1155,共6页
本文考察了虾青素对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6)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16)。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 本文考察了虾青素对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6)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16)。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g·d虾青素灌胃56 d,并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即刻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含量、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心肌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8周的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1)血清c Tn I含量,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组显著增加(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心肌SOD活性,OM组和AM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高于OM组(P<0.05);心肌MDA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3)血清与心肌ET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1);血清、心肌CGRP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高于OM组(P<0.05)。从而说明补充虾青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清除机体产生的过量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保证二者浓度的相对平衡,从而阻止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运动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I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肩袖损伤表面肌电及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毕然然 崔芳 +3 位作者 王惠芳 武勰 张强 李晓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性肩袖损伤后肩袖肌群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特征的变化。方法:选取肩袖损伤的运动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1.2±2.2岁。同时选取同一院系年龄、性别构成比相近的健康运动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性肩袖损伤后肩袖肌群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特征的变化。方法:选取肩袖损伤的运动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1.2±2.2岁。同时选取同一院系年龄、性别构成比相近的健康运动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21.5±2.0岁。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积分肌电值(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冈下肌差异更显著(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12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90°/s、120°/s外旋时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时的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峰力矩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肩袖损伤运动员在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肌肉募集较差,而三角肌、小圆肌无异常;同时,肩袖损伤后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合力作用下降而致肩关节外展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肩袖损伤 表面肌电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纪芳 曹建民 +1 位作者 周海涛 郭娴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2天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5组(数字随机分组法):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M组)、运动+黑果枸杞低剂量组(LM Ⅰ...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2天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5组(数字随机分组法):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M组)、运动+黑果枸杞低剂量组(LM Ⅰ组),运动+黑果枸杞中剂量组(LM Ⅱ组),运动+黑果枸杞高剂量组(LM Ⅲ组),各组均为10只大鼠(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5只)。每天对大鼠灌胃(ig)1次,不同剂量水平干预组黑果枸杞剂量由低到高分别为0.25g/kg、0.5g/kg、1.5g/kg,灌胃体积为5 mL/kg,C组、M组大鼠ig等量生理盐水。游泳训练42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血清、心肌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P<0.01)、乳酸脱氢酶(P<0.01)、肌酸激酶(P<0.05)、a-羟丁酸脱氢酶(P<0.01)、肌钙蛋白Ⅰ(P<0.01),M组较C组显著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均为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肌酸激酶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组间无差异;a-羟丁酸脱氢酶、肌钙蛋白Ⅰ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Ⅲ组低于LM Ⅰ组(P<0.05)]。心肌SOD活性,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LM各组较M组显著升高(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增[LM II(P<0.05)、LM Ⅲ组(P<0.01)高于LM Ⅰ组]。心肌MDA含量,M组较C组显著性升高(P<0.05);LM各组较M组均显著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随黑枸杞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Ⅱ(P<0.05),LM Ⅲ组(P<0.01)低于LM Ⅰ组]。血清与心肌内皮素含量,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5),LM各组较M组显著降低(血清内皮素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心肌内皮素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1、P<0.01),且组间皆随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Ⅲ组(P<0.05)低于LM Ⅰ组]。血清、心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5),LM各组较M组显著升高(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增[LM Ⅲ组(P<0.05)高于LM Ⅰ组]。结论:补充黑果枸杞对抗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显著特点。不同剂量黑果枸杞的补充可以有效地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清除机体产生的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保证二者浓度的相对平衡。从而阻止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心肌损伤,其中,以高剂量组(LMⅢ组)效果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心肌损伤标志物 抗氧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运动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卫红 汤长发 +1 位作者 梁小文 廖艳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192,共5页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将5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和运动组(B1,B2,B3,B4),运动组进行重复3 d的力竭性离心运动,电镜和光镜检测骨骼肌损伤病理生理变化,分光光度法...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将5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和运动组(B1,B2,B3,B4),运动组进行重复3 d的力竭性离心运动,电镜和光镜检测骨骼肌损伤病理生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CK、LDH的变化和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血清CK、LDH出现时程变化,并与骨骼肌损伤出现了一致性;2)波形蛋白免疫反应分值呈现时程性。结论:1)CK可作为骨骼肌损伤的间接指标;2)波形蛋白的表达暗示着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骨骼肌损伤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波形蛋白 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及血清CK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海平 高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离心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及血清CK活性变化的角度,探讨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与血清CK活性间的变化规律,为骨骼肌运动性损伤机制的探索及预防与康复等提供实验依据。动物模型采用一次持续性下坡跑...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离心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及血清CK活性变化的角度,探讨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与血清CK活性间的变化规律,为骨骼肌运动性损伤机制的探索及预防与康复等提供实验依据。动物模型采用一次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训练。训练结束后,按不同时间点取血、取材。骨骼肌光镜切片(HE)制作与观察,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肌酸激酶(CK)试剂盒和6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损伤形态学和CK活性均出现不用程度的变化,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改变在运动后24~48h最为明显,而血清CK活性的峰值出现于离心运动后即刻,表明血清CK活性与骨骼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不一致,骨骼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呈时相性、延迟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骨骼肌运动损伤 光镜切片 CK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立新 吕小川 +1 位作者 杨斌 林敬松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8-59,共2页
观察螺旋藻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及肌肉损伤标志酶的影响,发现螺旋藻能使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使血清中肌肉损伤标志酶水平降低。显示螺旋藻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较为理... 观察螺旋藻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及肌肉损伤标志酶的影响,发现螺旋藻能使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使血清中肌肉损伤标志酶水平降低。显示螺旋藻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较为理想的运动营养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骼肌损伤 螺旋藻 运动性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疗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后机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波 尹立 +1 位作者 李雪梅 张世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用兔大强度运动训练模型观察中医药对急、慢性肌肉运动性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训练后动物肌肉的光镜观察,血清酶CPK,LDH以及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P0测定,发现运动性肌肉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血清酶CPK和LDH升高,肌肉功能下降... 用兔大强度运动训练模型观察中医药对急、慢性肌肉运动性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训练后动物肌肉的光镜观察,血清酶CPK,LDH以及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P0测定,发现运动性肌肉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血清酶CPK和LDH升高,肌肉功能下降和疲劳产生,训练后辅以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运动性损伤 肌肉功能 中医药 中医疗法 组织学 疲劳 肌肉机能恢复 血清酶 CPK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