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里红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孔海军 张亮 谌晓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58-367,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运动训练组(Ex组)、运动训练+低剂量FOP组(LFOP组,40 mg/(kg·d))、运动训练+中剂量FOP组(MFOP组,60 mg/(kg·d))和运动训练+高剂量FOP组(HFOP组,80 mg/(kg·d))。Ex组和各剂量FOP组采用6周跑台训练构建EIS模型,LFOP、MFOP、HFOP组每次训练后灌胃FOP。干预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及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CD4+、CD8+的数量;16S rDNA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蛋白表达。结果:与Ex组比较,LFOP、MFOP、HFOP组大鼠血清IgG、IgM、INF-γ、TNF-α、CD4^(+)和CD8^(+)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IL-6、IL-10和LP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及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毛螺菌属(未分类)、艾克曼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上升(P<0.01);结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4蛋白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此外,MFOP、HFOP组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肠道菌群α多样性较Ex组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FOP可能通过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抑制EI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阿里红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利强 张玮 +2 位作者 赵广高 郑里翔 严志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9,79,共5页
目的:讨论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每组8只。B组动物完成10 d递增运动至反复力竭,C组动物完成中等强度运动10 d,在末次运动后8 h取外周血和脾脏... 目的:讨论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每组8只。B组动物完成10 d递增运动至反复力竭,C组动物完成中等强度运动10 d,在末次运动后8 h取外周血和脾脏,分离血清测试IFN-γ、IL-4,脾脏分离淋巴细胞,裂解后测试P-PKC含量。结果:B组淋巴细胞PKC磷酸化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1)。B、C组的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而C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IL-4显著低于A组(P<0.01)和B组(P<0.05)。IFN-γ/IL-4比值B组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对Th1/Th2平衡和PKC活性影响不大,没有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递增负荷运动至反复力竭可使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使体液免疫相对亢进,表现运动性免疫抑制,这可能与PKC活性显著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蛋白激酶C 干扰素Γ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晖 周亮 +1 位作者 姚绩伟 谢敏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81,共7页
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训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抑制是运动生理学中的热点之一。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然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研究的起源、"开窗"理论的提出及可能的机制研究综述,有利于澄清认识。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开窗”理论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肝、脾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曲静 王晓慧 娄淑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0-716,共7页
目的: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时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探讨GR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10)、中强度运动组(M组,n=10)和过度疲劳运动组(O组,n=20)... 目的: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时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探讨GR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10)、中强度运动组(M组,n=10)和过度疲劳运动组(O组,n=20)。后两组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8周递增负荷训练,每周训练6天。每周称量大鼠体重。8周训练结束后采血,检测Hb、血睾酮、皮质酮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2(Th1、Th2)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之后断头处死动物,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脾GR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1)与安静对照组和中强度运动组相比,过度疲劳运动组大鼠体重从第4周起明显下降(维持至实验结束),Hb、血浆睾酮水平、睾酮/皮质酮比值均显著下降,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过度疲劳训练组大鼠已发生过度疲劳。(2)8周训练后,与安静对照组和中强度运动组相比,过度疲劳运动组大鼠CD3+细胞、NK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Th1/Th2失衡,但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建立成功。(3)与安静对照组和中强度运动组相比,8周训练后,过度疲劳运动组大鼠肝、脾GR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安静对照组相比,中强度运动组大鼠肝、脾GR 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变化。(4)相关性分析显示,肝、脾GR mRNA和蛋白水平与血浆G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0.613、-0.144和-0.397,均P<0.05。结论:(1)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肝、脾G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安静对照组和中强度运动组显著降低。(2)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肝、脾GR mRNA减少和脾GR蛋白水平下降可能与血浆GC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运动性免疫抑制 TH1 Th2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金其贯 吴凤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 实验方法采用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血清Gln、Arg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①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IL-2...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 实验方法采用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血清Gln、Arg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①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IL-2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IL-2R含量却显著升高。②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Gln、Arg含量以及血清GM-CSF含量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凋亡率却显著升高。结论为:①长期大负荷训练可以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显著降低;②长期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导致血清Gln、Arg含量的降低和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运动性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机制 淋巴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谷氨酰胺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几种生理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谭清华 陈伟 谭清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6,共7页
不适宜运动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具体生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目前认为大强度或大运动量的运动后免疫细胞数量的降低或功能的减退、血浆中儿茶酚胺骤减、皮质醇逐渐增加至峰值、血浆中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 不适宜运动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具体生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目前认为大强度或大运动量的运动后免疫细胞数量的降低或功能的减退、血浆中儿茶酚胺骤减、皮质醇逐渐增加至峰值、血浆中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不变或稍增加而抗炎性因子(IL-6、IL-1ra、TNF-ar、IL-10)显著增加、免疫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HR、TLR、IL-2R、CXCR4)及粘附分子表达下调等,均是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IL-6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晓燕 郝选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长期从事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会产生非常明显的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因此,对运动员的免疫功能进行有效调理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工作。迄今常用的各种营养调理措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仍不甚理想。鉴于此,充分利用我国的中医中药优势,尤... 长期从事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会产生非常明显的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因此,对运动员的免疫功能进行有效调理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工作。迄今常用的各种营养调理措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仍不甚理想。鉴于此,充分利用我国的中医中药优势,尤其是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运动免疫调理已为大势所趋。综述了黄芪多糖的免疫调理作用,希冀为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运动性免疫抑制 免疫调理 黄芪 黄芪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中胸腺IL-7和TGF-β1应答性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0,共4页
通过胸腺细胞因子IL-7和TGF-β1及其mRNA进行研究,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发展过程中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将12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每周6次,周日休息,每次30 min。第1周负荷为... 通过胸腺细胞因子IL-7和TGF-β1及其mRNA进行研究,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发展过程中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将12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每周6次,周日休息,每次30 min。第1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负荷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利用ELISA和FQ-RT-PCR技术测相对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 IL-7和TGF-β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过程中,IL-7和TGF-β1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IL-7及mRNA第0周、第2周末运动后明显降低,恢复3 h后升高,呈"V"型应答曲线;第4周末,运动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第6周末,在运动后持续下降。TGF-β1在各周呈现倒"V"型变化,TGF-β1 mRNA对负荷初次应答时运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其它各周呈倒"V"型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发展中胸腺IL-7下降和TGF-β1升高可能导致胸腺微环境紊乱,从而影响胸腺细胞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性免疫抑制 白介素-7 转化生长因子-Β 胸腺 应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补充Tα1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发展过程中胸腺组织细胞的抗凋亡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博雅 郝选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研究了补充Tα1(胸腺素α1)对大鼠胸腺形态、结构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了补充Tα1后改善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的机制。将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单纯运动组和运动+Tα1组。运动方案采用6周活动跑台递... 研究了补充Tα1(胸腺素α1)对大鼠胸腺形态、结构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了补充Tα1后改善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的机制。将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单纯运动组和运动+Tα1组。运动方案采用6周活动跑台递增负荷运动,分别在第0、2、4、6周末次运动后48h取材。结果发现,单纯运动组大鼠胸腺形态不断萎缩,胸腺结构发生进行性破坏,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补充Tα1后,大鼠胸腺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情况显著降低。补充Tα1能够保护胸腺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减少胸腺细胞凋亡,有效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运动免疫抑制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运动免疫 运动性免疫抑制 胸腺细胞凋亡 胸腺素Α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 常波 夏冬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94-296,共3页
近年来,体坛竞争激烈,教练员、运动员为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大运动训练强度、训练量,导致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免疫抑制。因此介绍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表现及其可能机理,以期为全面认识运动性免疫抑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运动训练强度 运动训练量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植物神经系统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探究刺梨多糖缓解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帅军 唐月梅 +2 位作者 宋红利 牛英鹏 张锦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8,共8页
目的:探究刺梨多糖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缓解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运动训练组(E组)、运动+小剂量刺梨多糖组(ES组)和运动+... 目的:探究刺梨多糖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缓解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运动训练组(E组)、运动+小剂量刺梨多糖组(ES组)和运动+大剂量刺梨多糖刺梨组(EB组)。以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模式建模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运动期间ES组、EB组分别以100 mg/kg和200 mg/kg的剂量灌胃刺梨多糖,C组、E组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大鼠每周的体质量。试验结束后,取外周血和脾脏,观察脾脏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大鼠鼻腔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水平、外周血中CD4+、CD8+、INF-γ、IL-4的水平和脾脏组织中TGF-β1、TGF-β1受体2(TGF-βreceptor,TβR2)、Smad2/3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E组体质量、sIgA含量降低(P<0.01);脾脏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明显;外周血CD4+含量降低(P<0.01)、CD4+/CD8+下降(P<0.05)、INF-γ/IL-4下降(P<0.01)、INF-γ、IL-4含量升高(P<0.01);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升高(P<0.01)、Smad2/3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E组相比,ES、EB组体质量、sIgA含量增加(P<0.01);脾脏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显著减少;外周血CD4+含量升高(P<0.05)、CD4+/CD8+升高(P<0.05)、INF-γ/IL-4升高(P<0.01)、INF-γ含量降低(P<0.05)、IL-4含量降低(P<0.01);组织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0.01)、Smad2/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组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刺梨多糖可介导TGF-β1/Smad2/3信号通路下调TGF-β1和上调Smad2/3蛋白的表达,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细胞因子INF-γ/IL-4的稳态,缓解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糖 运动性免疫抑制 TGF-β1/Smad2/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抑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覃飞 赵杰修 +1 位作者 王松涛 郝选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5-623,共9页
急性大强度运动和长期大强度训练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上升,即发生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出现EIS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近年来EIS对机体免疫功... 急性大强度运动和长期大强度训练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上升,即发生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出现EIS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近年来EI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已成为运动免疫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近年来EIS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性研究、相关机制以及其不同干预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为运动员赛前及比赛期间常见疾病,与EIS存在紧密联系。黏膜免疫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效应分子s Ig A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易感性高度相关,提示免疫开窗期黏膜免疫机能应得到重点监控。碳水化合物、牛初乳、槲皮素等营养补剂能够改善EIS,但维生素C、支链氨基酸和β-葡聚糖等干预手段由于安全剂量、兴奋剂风险、技术与费用等因素,难以推广,且效果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黏膜免疫 上呼吸道感染 调理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覃飞 赵杰修 +1 位作者 王松涛 郝选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80,共10页
目的:选择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激光为干预手段,以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诱导大鼠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通过动态观测多层面的免疫学指标全面评估低强度激光对EIS的调理效果。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 目的:选择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激光为干预手段,以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诱导大鼠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通过动态观测多层面的免疫学指标全面评估低强度激光对EIS的调理效果。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运动训练组(E)、运动和小剂量激光干预组(E+LL)、运动和大剂量激光干预组(E+HL)。每组均再随机分为0周、2周、4周和6周采样时点组。运动各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第1周速度10 m/min;第2周速度20 m/min,第3周起每周速度递增5 m/min,至第6周为40 m/min,30 min/天,6天/周)。激光干预组采用氦氖激光鼻腔外照射(1次/训练日,2 min/次)。照射功率小剂量组1 mw(6.8 J/cm^2),大剂量组2 mw(13.6 J/cm^2)。分别于训练前(0周)及训练的第2、4、6周末,采集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检测血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观察胸腺、骨髓和脾脏组织的形态学结构。结果:1)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可诱导大鼠免疫机能呈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负性改变,包括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形态等;2)小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对EIS的发生发展持续产生抵抗作用。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T、NE、LY等)数目、细胞因子(TNF-α、IL-10等)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明显改善;骨髓、胸腺的微观结构未见明显异常;3)大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血中免疫细胞(WBC、NE)数量和细胞因子(ICAM-1、IL-4、IL-10)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改善。但血清CRP和TNF-α含量等呈负性改变。结论: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的血液辐照手段可控制和改善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发展,且小剂量照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低强度激光 递增负荷训练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肺部炎性反应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飞 赵杰修 +1 位作者 王松涛 郝选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4,共8页
探讨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导致的肺组织炎症的调理作用。将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小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大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运动各组进行跑台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6d,持续6... 探讨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导致的肺组织炎症的调理作用。将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小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大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运动各组进行跑台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6d,持续6周。采用递增负荷强度(跑台速度第1周10 m/min、第2周20 m/min,从第3周开始,每周递增5 m/min,至第6周达到40 m/min)。激光干预采用氦氖激光鼻腔外照射(训练1次/d,2 min/次)。辐射功率小剂量组为1 mW (6.8 J/cm2),大剂量组2 mW (13.6 J/cm2)。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的第2、4、6周周末取材,检测肺灌洗液中sIgA、CRP、IL-4、IL-10、TNF-α、ICAM-1含量;分析肺组织中CD4^+和CD8^+阳性蛋白表达,并对肺脏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1)6周递增负荷训练期间,大鼠肺脏中促炎因子(TNF-α和ICAM-1)显著上升,抗炎因子(IL-4和IL-10)及sIgA、CD4^+与CD8^+比值显著下降。肺组织局部出血、脓液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加重。2)小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可显著延缓运动大鼠肺组织上述变化,对抗炎因子和形态学的影响尤为显著;而大剂量低强度激光的干预效果随照射疗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果说明:小剂量的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可显著促进6周递增负荷训练大鼠的免疫机能和肺组织炎症反应的改善,其调节过程主要是通过上调抗炎因子的合成,促使"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运动性免疫抑制 低强度激光 肺脏 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洋 张军 常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长时间运动应激能引起血浆谷氨酰胺的浓度下降并发生短暂免疫抑制,从而增加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胃肠疾病的发生率。运动员补充谷氨酰胺后,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这与谷氨酰胺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 长时间运动应激能引起血浆谷氨酰胺的浓度下降并发生短暂免疫抑制,从而增加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胃肠疾病的发生率。运动员补充谷氨酰胺后,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这与谷氨酰胺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和耐力运动后疾病的发生情况作一综述,并探讨了补充谷氨酰胺的作用及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谷氨酰胺 上呼吸道感染 人体健康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运动疲劳及运动性免疫抑制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晓勇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48,共4页
针对备赛过程中运动员饮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多糖口服液对运动成效、免疫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极大提升了试验组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成分水平,减小体脂率(P<0.05),显著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含量(P<0.05)。与对照... 针对备赛过程中运动员饮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多糖口服液对运动成效、免疫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极大提升了试验组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成分水平,减小体脂率(P<0.05),显著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运动员的运动成效显著提升,总作功、运动心率、负荷时间显著提升(P<0.05);运动员在锻炼过程中的心率显著减缓(P<0.05),运动能力显著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红细胞体积比明显得到提升(P<0.05),但是血乳酸水平显著减小(P<0.05)。借助免疫花环与ELISA法进行免疫功能的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Et、Ea花环检测水平都相对于试验前明显减小,但是试验组运动员减小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员(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运动员的IgA、IgG、IgM明显提升。由此可知,服用灵芝多糖之后,运动员的免疫力以及大负荷运动成效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运动疲劳 运动性免疫抑制 大负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第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9-203,共5页
为研究银耳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IS)是否有调理作用,对60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2周的常规训练和为期1周的高强度持续运动(HCT)集训,整个训练期间,根据服用银耳多糖口服液的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测定... 为研究银耳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IS)是否有调理作用,对60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2周的常规训练和为期1周的高强度持续运动(HCT)集训,整个训练期间,根据服用银耳多糖口服液的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测定集训前(D0)、集训第1天、第3天、第7天(D1、D3、D7)机体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训练开始后,在D1时运动员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分别为0.98 g·L^-1、7.28 g·L^-1、1.18 g·L^-1,较D0时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血清TNF-α含量、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IL^-10水平在D1时下降,D7时(13.23 pg·mL^-1)则显著高于D0(11.69pg·mL^-1)。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银耳多糖能显著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TNF-α含量、IL^-10水平,对炎症与抗炎系统的激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空腹血糖含量、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且高剂量组的上述作用显著优于低剂量、中剂量组。表明银耳多糖能有效调节篮球运动员在大负荷运动后产生的运动性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运动性免疫抑制 免疫球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钮妍 国生 +7 位作者 魏培栋 张茹 杨靖颐 刘杨 王泽中 宋红志 付国兵 王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F)大鼠外周血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凋亡与亚型平衡的影响,探索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运用跑台运动法进行造模,将16只成模大鼠... 目的:观察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F)大鼠外周血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凋亡与亚型平衡的影响,探索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运用跑台运动法进行造模,将16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以推拿干预1次,共干预21 d。取材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PBMCs凋亡情况及Th1/Th2,Th17/Treg亚型分布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外周血中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下调(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中Th1和Th17细胞增多,Th2和调节性T(Treg)细胞减少,出现Th1和Th17漂移,Th1/Th2及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PBMCs中Th1/Th2及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下调(P<0.01,P<0.05)。结论:推拿改善了EF大鼠外周血的免疫炎性状态,体现出抗炎、抗凋亡及免疫调节的手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运动疲劳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运动性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免疫调理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万文君 郝选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以14名高水平赛艇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冬训前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运动员的免疫功能状态;通过运动员冬训两个月前后的比较,观察运动训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服用免疫调理中药一个月前后的比较,观察中药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效果。... 以14名高水平赛艇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冬训前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运动员的免疫功能状态;通过运动员冬训两个月前后的比较,观察运动训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服用免疫调理中药一个月前后的比较,观察中药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效果。结果发现,冬训前,运动员的主要免疫指标显著低于正常人,且冬训两个月后进一步降低,表明赛艇运动员长期从事大强度运动训练可显著抑制免疫功能。通过服用免疫调理中药,主要免疫指标显著回升,表明中药对调理运动性免疫低下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免疫 运动性免疫抑制 中药 免疫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骨髓和胸腺趋化因子CCR9、CCL25的应答性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第1周运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ELISA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骨髓和胸腺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果:骨髓和胸腺中的CCR9、CCL25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结论:随着递增负荷运动的进程,骨髓中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难以恢复,表明骨髓归巢因子信号需求越来越强;而胸腺CCR9、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难恢复,表明胸腺微环境紊乱程度越来越高。这应是受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T细胞归巢及发育受阻且功能逐步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性免疫抑制 趋化因子 骨髓 胸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