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联合运动测试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洁萍 彭娟 +2 位作者 张斐雪 樊必双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4-960,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低强度组(n=20)、中等强度组(n=20)、高强度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40%WRpeak(峰值功率)、60%WRpeak和80%WRpeak不同强度的四肢联动训练共12周,每周5天,每次时间40min。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通过CPET检测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WR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呼吸储备(BR)、峰值氧脉搏(VO2/HRpeak)指标变化,同时采用mMRC、BODE、COPD-QOL量表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指标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效果逐步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MRC、BODE、COPD-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MRC、BODE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降低逐步显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COPD-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升高逐渐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ET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效果明显,其中中等强度及高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增强呼吸储备,减轻呼吸困难,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四肢联动训练 联合运动测试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Ⅱ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在机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2 位作者 吕坤如 冯晓峰 杨秀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介绍了MAX-Ⅱ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的使用方法及该系统在测试实践中的常用指标,认为该系统能有效监测训练进程,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训练状态。
关键词 运动功能测试 MAX-Ⅱ功能测试系统 使用方法 常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气有效性与运动后心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斌 刘亚康 +1 位作者 王龙平 张鸣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2-818,共7页
目的观察通气有效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COPD患者190例行症状限制性递增功率踏车运动测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用药史、肺通气功能与心肺运动测... 目的观察通气有效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COPD患者190例行症状限制性递增功率踏车运动测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用药史、肺通气功能与心肺运动测试参数,根据踏车运动后第1分钟心率下降是否>12次,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延迟组。结果延迟组共89例(46.84%)。与正常组相比,延迟组年龄更高(Z=2.282,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Z=3.626,P<0.001)、最大功率(t=5.547,P<0.001)、剩余呼吸储备(t=2.122,P<0.05)下降,通气有效性曲线最低值(VE/VCO^(2)nadir)明显升高(Z=3.29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分级、VE/VCO^(2)nadir、剩余呼吸储备与心率恢复延迟相关;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分级后,VE/VCO^(2)nadir是心率恢复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3,95%CI 1.032-1.873,P<0.01),最佳预测界值为33.15(AUC=0.6387,95%CI 0.5595-0.7178,P=0.001)。结论COPD患者通气有效性障碍增加运动后心率恢复延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运动测试 率恢复 通气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体力活动时间与最大脂肪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娜 夏辰兮 +5 位作者 黄铖 孟旭阳 张倩 巫华兰 周济红 汪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和最大脂肪氧化速率的关系。方法 此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运动心肺测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和运动心肺数据。测试前使用国际体力...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和最大脂肪氧化速率的关系。方法 此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运动心肺测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和运动心肺数据。测试前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评估。运动心肺测试选择最大脂肪氧化速率时、无氧阈时和峰值3个时段的摄氧量(VO_(2))、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氧脉搏和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VE/VCO_(2))数据。按日常体力活动时间的四分区(P_(0)~P_(25),>P_(25)~P_(50),>P_(50)~P_(75),>P_(75)~P_(100))进行四分组。比较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分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根据运动心肺测试的结果,按照Weber心功能分为A、B、C、D四组。比较四组间日常体力活动时间、最大脂肪氧化速率和FAT-max (最大脂肪氧化速率时的VO_(2)占预计最大VO_(2)百分比值)的差别。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和最大脂肪氧化速率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有18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62.76±10.98)岁。不同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分组间,最大脂肪氧化速率和FATmax未见差异。最大脂肪氧化速率时的VE/VCO_(2)(P=0.021),无氧阈时的VE/VCO_(2)(P=0.006),峰值VE/VCO_(2)(P<0.001)存在组间差异。不同Weber心功能分组下,最大脂肪氧化速率(P<0.001)、FATmax (P<0.001)、氧脉搏(P<0.001)、最大氧化速率时的VE/VCO_(2)(P=0.002)在各组间存在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日常体力活动时间与最大脂肪氧化速率(P=0.658)、FATmax (P=0.754)和最大脂肪氧化速率时VE/VCO_(2)(P=0.054)不相关,与无氧阈时VE/VCO_(2)(P=0.033),峰值VE/VCO_(2)(P=0.010)相关。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可能与最大脂肪氧化速率和FATmax不相关,与VE/VCO_(2)有关。不同心功能分级间,最大脂肪氧化速率存在差异。心功能越差,最大脂肪氧化速率越低,出现时间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运动心肺测试 体力活动 最大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分层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志昌 袁玮 +8 位作者 林伟 刘杰 王晓荣 杨威 于海涛 薛淞 王亚敏 唐丽 王国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9-828,共10页
目的通过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测试数据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风险分层,区分出心脏康复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冠心病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术前行CPET检查的稳定型冠... 目的通过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测试数据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风险分层,区分出心脏康复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冠心病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术前行CPET检查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14例。使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评估模型,使用R软件的RMS包绘制评估模型的列线图;通过R软件的ROCR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确定7个预测因素:冠脉造影结果、最大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糖水平、心肌酶阳性、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素氮水平。结合临床经验及权重分析,最终纳入冠脉造影结果、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水平4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模型的AUC值为0.875,对结局事件有良好预测能力。结论EqCO^(2)_(max)和淋巴细胞计数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的主要预测因素,可用于识别稳定型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高危患者;基于CPET和实验室检查建立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评估模型,可以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测试 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