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分析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旭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
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组织方式、场地器材布置以及学校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影响小学体育运动安全的关键因素。其中,教师的运动安全意识、专业知识技能和责任心尤为重要。小学体育应以学生身心... 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组织方式、场地器材布置以及学校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影响小学体育运动安全的关键因素。其中,教师的运动安全意识、专业知识技能和责任心尤为重要。小学体育应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建立运动安全机制,完善运动安全策略,科学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优化体育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运动安全 机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方法的车辆侧倾运动安全主动悬架H2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士安 苑磊 +1 位作者 蔡宇萌 姚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161,共5页
为提高车辆转向-侧倾运动工况的安全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侧倾运动安全主动悬架H2控制器,直接控制横向载荷转移率(LTR)。首先,建立车辆转向-侧倾运动动力学模型,选择LTR、侧倾角和侧倾角加速度构造车辆侧倾运动安全综合... 为提高车辆转向-侧倾运动工况的安全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侧倾运动安全主动悬架H2控制器,直接控制横向载荷转移率(LTR)。首先,建立车辆转向-侧倾运动动力学模型,选择LTR、侧倾角和侧倾角加速度构造车辆侧倾运动安全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其次,为避免现有LQG控制器设计方法无法处理综合性能指标中包含干扰项(前轮转向角)和控制加权矩阵为0导致控制向量无法求取的难题,基于LMI方法设计主动悬架H2控制器。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归一法,以鱼钩工况为典型转向工况仿真获取车辆转向-侧倾运动统计数据,进而确定了H2控制器的控制加权系数。最后,通过多工况数值仿真验证了侧倾运动安全主动悬架H2控制器的工作效果。结果显示:与被动悬架相比,在鱼钩工况、蛇形穿桩和双移线工况下,该H2控制器在不改变车辆转向运动状态的情况下使车辆侧倾运动安全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分别降低39.05%、36.51%和42.31%,使LTR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15.87%、15.62%和14.86%。说明设计的主动悬架H2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车辆侧倾运动安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侧倾运动安全 主动悬架 线性矩阵不等式 H2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体育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评《校园运动安全管理与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哲 杜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0-1200,共1页
校园体育运动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校园体育安全,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给学生家庭带来伤害和损失。体育老师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应采取... 校园体育运动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校园体育安全,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给学生家庭带来伤害和损失。体育老师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技巧,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安全教育,提升整个学校的运动安全管理和运动安全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老师 校园体育 管理与教育 体育运动 方法与技巧 运动安全教育 健康安全 校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干预对提高中学生运动安全态度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岩 臧建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7-82,共6页
为检验体育安全教育干预对促进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安全运动态度变化的作用,研究采用了2(实验组与对照组)×2(性别)×2(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析因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准实验研究,目的是为学校开展运动安全教育,制定相关... 为检验体育安全教育干预对促进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安全运动态度变化的作用,研究采用了2(实验组与对照组)×2(性别)×2(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析因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准实验研究,目的是为学校开展运动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策略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研究结果与分析:(1)教育干预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干预对学生安全态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干预前学生的运动安全态度水平越高,干预后其运动安全态度水平增高的幅度越明显;(2)干预与年级的交互效应显著,交互效应图显示对高年级的干预效果好于低年级;(3)干预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亦显著,交互效应图显示对女生的干预效果好于男生。结论:对中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其体育安全态度,这对其形成安全的体育运动行为,降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效应,建议学校加强体育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干预 运动安全态度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M理论”构建一体化运动安全教育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德刚 于素梅 +1 位作者 张吾龙 何卫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机性、碎片化的运动安全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及大众业余体育锻炼的需求,亟待建立按学段分层递进的一体化运动安全教育模式。方法以系统安全管理"4M理论"为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38名一线体育...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机性、碎片化的运动安全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及大众业余体育锻炼的需求,亟待建立按学段分层递进的一体化运动安全教育模式。方法以系统安全管理"4M理论"为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38名一线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运动安全教育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公因子和21个指标,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2.07%,题项的共同度值均大于0.5;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指标体系模型适配良好,其中RMSEA=0.057、GFI=0.934、AGFI=0.881、NFI=0.970、CFI=0.984、PNFI=0.591、PGFI=0.518、χ^(2)/df=2.098;不同性别、城市、年龄、执教学段、职称的体育教师对于指标体系的认同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安全教育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各项指标拟合良好,将各运动项目涉及的运动安全教育知识点在指标体系内展开,分层递进贯穿于14年学校体育教学的始终,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M理论 运动安全教育 一体化 安全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意识下的体育训练措施研究——评《体育运动安全与防护》 被引量:3
6
作者 罗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7-187,共1页
体育运动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所进行的各种培养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但与体育运动如影相随... 体育运动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所进行的各种培养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但与体育运动如影相随的就是运动的危险性,尤其是对热衷于参加体育运动但运动安全知识普遍欠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体育运动的危险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安全防护意识,怎样使他们掌握运动安全防护技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体育运动研究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体育训练 《体育运动安全与防护》 安全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安全教育管理中体育运动安全防护技巧——评《塑料产品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宏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9-169,共1页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进行不断的灌输和教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在体育教育当中也要做到以人文本,在体育教学当中要始...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进行不断的灌输和教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在体育教育当中也要做到以人文本,在体育教学当中要始终将个体的安全放在首位,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以安全为前提,脱离了安全一切都是空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以人文本 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时代的进步 体育运动安全 体育安全教育 重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骨折手术机器人的安全运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轶民 贾殿魁 +3 位作者 贺志远 连宾宾 孙涛 姚琦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骨折手术机器人是实现精准微创骨折复位的优势方案.现有骨折复位手术器械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缺乏复位安全策略等问题,难以保证安全高效的治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并联骨折手术机器人及基于全关节逆解算法的安全运动控制方法... 骨折手术机器人是实现精准微创骨折复位的优势方案.现有骨折复位手术器械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缺乏复位安全策略等问题,难以保证安全高效的治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并联骨折手术机器人及基于全关节逆解算法的安全运动控制方法.首先,针对该并联机构开展全关节逆解分析.由骨折复位轨迹的离散轨迹点获取机器人末端的位姿,建立机器人机构的闭环矢量方程,以关节转角为未知量整理多元一次方程组,考虑关节间的运动约束通过两条运动链解析求解所有关节转角.其次,设计安全运动控制系统.上位机设置正常、预警及超限3种状态.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由上位机读取复位轨迹离散点的位姿信息,通过全关节逆解模型计算出下一轨迹离散点对应的关节转角并判断运行状态,若超限则发送指令使机器人停止运动,并显示发生危险的关节位置.最后,开展安全运动仿真与实验研究.仿真表明全关节逆解模型可快速计算出全部关节的运动状态并准确进行安全判断.实验结果表明,骨折手术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可及时发现机器人临近危险状态并使机器人停止运动.本文提出的安全运动控制方法无需增设安全检测或保护装置,既保证了骨折手术机器人的轻质便携需求,又保证了安全高效精准的骨折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手术机器人 并联机构 全关节逆解 安全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运动的液晶面板检测的安全控制设计
9
作者 李晓超 陈珂 +2 位作者 张春雷 杨飞飞 唐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0,104,共5页
针对液晶面板检测的多轴运动过程,进行了系统防碰撞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检测过程多轴运动模式,设计了系统运动控制流程;然后应用坐标变换理论,将多轴运动控制映射到设备统一参考坐标系中;结合检测过程自动、手动与MDI工况下的... 针对液晶面板检测的多轴运动过程,进行了系统防碰撞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检测过程多轴运动模式,设计了系统运动控制流程;然后应用坐标变换理论,将多轴运动控制映射到设备统一参考坐标系中;结合检测过程自动、手动与MDI工况下的模式差异分析,提出了基于位置预判和干涉区域实时侦测的运动安全综合控制方法,并集成开发了液晶面板检测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最后依据检测工艺进行了三种工况模式下的多轴运动测试,验证了系统防碰撞安全控制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面板 运动安全控制 位置预判 干涉区域侦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降低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娟 王正珍 +1 位作者 罗曦娟 李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1-567,共7页
目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IGR)人群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此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和HIIT的安全性。方法:查阅数据库Pub Med、EBSCO、Web of Science查找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 目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IGR)人群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此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和HIIT的安全性。方法:查阅数据库Pub Med、EBSCO、Web of Science查找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共有12项研究报道了HIIT对T2DM和/或IGR人群的作用。2)HIIT使T2DM和IGR人群1项或多项糖调节指标出现下降;对血脂的影响不明确;降低了收缩压和安静心率,但对舒张压影响不明显;较长期的HIIT干预对BMI、体脂和心肺耐力(VO2max或VO2peak)均有明显改善作用。3)在实验过程中,HIIT组与MICT(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受试者依从性相似,但HIIT的安全性还缺少足够的证据。结论:较长时间的HIIT可以改善多项T2DM和IGR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HIIT的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在运动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T T2DM IGR 心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有效性 运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隐忧与挑战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凤月 张天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目前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环境保护、奥运会运作模式、安全等问题。旨在让民众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对北京奥运会有所启示。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会 环境保护 运作模式 运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生成性运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文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体育活动 教学环境 运动安全 运动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材料在武术长短兵装备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洪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0,共2页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长短兵项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技法丰富。长短兵项目包括长兵与短兵的对抗性练习与比赛,具有较高的对抗强度。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传统武术面临着如何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升运动安全性和装备现...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长短兵项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技法丰富。长短兵项目包括长兵与短兵的对抗性练习与比赛,具有较高的对抗强度。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传统武术面临着如何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升运动安全性和装备现代化的问题。尤其在竞技场上,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运动员免受伤害,同时保证武术的现代化传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安全 塑料材料 装备 长短兵 现代化 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志成 温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9,共11页
在新时期体育强国和体教融合等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立并完善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体系,保证青少年的运动安全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青少年运动猝死特征,梳理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经验的基础上,结... 在新时期体育强国和体教融合等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立并完善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体系,保证青少年的运动安全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青少年运动猝死特征,梳理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策和本土研究,提出青少年运动猝死预防的中国方案:建立青少年运动猝死数据库,完善运动猝死登记制度;结合常规体检和赛前医学筛查,构建“主观”+“客观”评价机制;根据人群特征差异筛查,提升预防工作效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探究运动猝死病因与预防手段;健全运动猝死保险制度,优化风险承担和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猝死 运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市社区老年人安全意识的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霞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安全意识水平及影响因素,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运用自制安全意识问卷,对枣庄市350名城镇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得分0.48±0.46,其中,饮食安全意识、运动安全意识...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安全意识水平及影响因素,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运用自制安全意识问卷,对枣庄市350名城镇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得分0.48±0.46,其中,饮食安全意识、运动安全意识、家居环境安全意识、用药安全意识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0.38±0.42、0.51±0.45、0.51±0.47、0.40±0.44。影响老年人安全意识的因素为家庭居住区域、文化程度、患病病种、退休前职业、居住情况(P<0.05,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整体较弱。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应采取综合措施,做好社区安全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人 安全意识 饮食安全 运动安全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梦洁 史苏霞 +1 位作者 曹燕华 林嘉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的最佳证据,为制定科学的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及学术文献数据库等关于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的最佳证据,为制定科学的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及学术文献数据库等关于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由2名经过循证医学方法学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最终提取出了前期准备、评估、运动方法和安全监测4个方面共35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功能锻炼提供依据,从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体外膜肺氧合 功能锻炼 运动评估 运动安全 监测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再热器管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衍勇 董毅 +3 位作者 司红 于桂岭 张志军 钟振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高温再热器管 失效分析 奥氏体不锈钢 显示材料 拉力试验 安全运动 材料脆化 微观组织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普勒效应的列车轴承参数驱动声学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滕繁荣 刘方 +3 位作者 翟中平 侯超强 翟涛涛 刘永斌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5-1184,共10页
在轨边声学检测过程中,列车轴承信号由于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导致其轴承故障诊断准确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驱动学习模型的列车轴承声学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列车轴承振动信号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导致失真的因... 在轨边声学检测过程中,列车轴承信号由于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导致其轴承故障诊断准确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驱动学习模型的列车轴承声学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列车轴承振动信号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导致失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故障诊断方法,即在前期样本不平衡情况下,利用运动学参数驱动的安全域模型(KPD-SRM)进行诊断;在后期样本平衡情况下,利用运动学参数驱动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KPD-CNN)进行诊断;然后,在仿真情况下,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样本不平衡和样本平衡的10种不同故障类型的轴承样本进行了故障诊断,计算了其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后,在实验情况下,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样本不平衡和样本平衡的4种不同故障类型的轴承样本进行了故障诊断,并计算了其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不平衡和样本平衡两种情况下,仿真案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7.5%和96%,实验案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3.5%和97%;参数驱动学习模型可以在不经过复杂的信号校正情况下,有效利用历史数据提高其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且其诊断的准确率随着监测样本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轴承 轨边声学检测系统 信号校正 运动学参数驱动安全域模型 运动学参数驱动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准确率 样本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ning safety and seismic optimization of a fault-crossing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for high-speed railways based on a train-track-bridge coupling system 被引量:10
19
作者 JIANG Hui ZENG Cong +3 位作者 PENG Qiang LI Xin MAXin-yi SONG Guang-s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449-2466,共18页
Bridges crossing active fault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serious damage or even collapse due to the wreck capabilities of near-fault pulses and surface ruptures under earthquakes.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 Bridges crossing active fault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serious damage or even collapse due to the wreck capabilities of near-fault pulses and surface ruptures under earthquakes.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with eight spans crossing an active strike-slip faul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 refined coupling dynamic model of the high-speed train-CRTS III slab ballastless track-bridg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BAQUS.The rationality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was thoroughly discussed.The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s in a fault rupture zone were simulated and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es of the high-speed train-track-bridge coupling system under 3-dimens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 were subsequently performed.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of a high-speed train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 levels(frequent occurrence,design and rare occurrence)were assessed based on wheel-rail dynamic(lateral wheel-rail force,derailment coefficient and wheel-load reduction rate)and rail deformation(rail dislocation,parallel turning angle and turning angle)indicators.Parameter optimization was then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rail fastener stiffness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Results of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dicators demonstrate 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for the high-speed train to be approximately 200 km/h and 80 km/h under frequent and design earthquakes,while the train is unable to run safely under rare earthquakes.In addition,the rail deformations under frequent,design and rare earthquakes meet the safe run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for the speeds of 250,100 and 50 km/h,respectively.The speed limits determined for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dicators are lower due to the complex coupling effect of the train-track-bridge system under track irregularity.The running safety of the train was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fastener stiffness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At the rail fastener lateral stiffness of 60 kN/mm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0.9 and 0.8,respectively,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increased to 250 km/h and 100 km/h under frequent and design earthquak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 fault-crossing ground motion train operation safety speed limit track structur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wind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洁 高广军 +1 位作者 刘堂红 李志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849-2856,共8页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structure around trains under different cut depths,slope angles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The high-speed train was considered with bogies and inter-carriage gaps.And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wind tunnel tests.Then,the variations of aerodynamic forces and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in were main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roundings of cuts along the railway line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rosswind stability of trains.With the slope angle and depth of the cut increasing,the coefficients of aerodynamic forces tend to reduce.An angle of 75°is chosen as the optimum on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Under different depth conditions,the reasonable cut depth for high-speed trains to run safely is 3 m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ut whose slope ratio is 1:1.5.Furthermore,the windward slope angl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eeward one for the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Due to the shield of appropriate cuts,the train body is in a minor positive pressure environment.Thus,designing a suitable cut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high-speed 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crosswind stability cut pressure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