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析运动学问题中参考系选取的灵活性
1
作者 王承金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9期42-43,共2页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有在选定了参考系之后,才能对物体的运动作出准确地描述,孤立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无法描述。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一般是符合我们平时的习惯,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有在选定了参考系之后,才能对物体的运动作出准确地描述,孤立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无法描述。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一般是符合我们平时的习惯,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样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的习惯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参考系 物体运动 活性 例析 运动情况 选取原则 静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学问题分类解析
2
作者 胡雁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0年第4期31-32,共2页
运动学问题因其具有变通灵活性、涉及规律的基础性以及与其它知识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因此它是高考物理备考的一个重要专题.本文拟针对各类运动学问题进行分类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分类解析 知识联系 物理 备考 基础性 高考 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换参考系 巧解运动学问题
3
作者 周笑春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2年第10期50-51,共2页
在运动学问题中,相对运动问题是比较难的部分,若采用变换参照系处理此类问题,可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1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大... 在运动学问题中,相对运动问题是比较难的部分,若采用变换参照系处理此类问题,可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1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参考系 巧解 相对运动问题 加速度 匀速运动 紧急刹车 参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送带上的运动学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浩 黄义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11期45-47,共3页
传送带问题是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模型,经常借以考查同学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本文将分析讨论传送带上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传送带问题 生产生活 力学知识 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送带上的运动学问题
5
作者 李文浩 黄义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3期53-54,共2页
传送带问题是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模型,经常借以考查同学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本文将分析讨论传送带上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水平的传送带例1水平传送带长为L,运动速度保持恒定且为v_0,动摩擦因数为μ现... 传送带问题是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模型,经常借以考查同学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本文将分析讨论传送带上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水平的传送带例1水平传送带长为L,运动速度保持恒定且为v_0,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质量为m的小物体无初速度地置于其一端A.如图1所示.求物体由A端到B端所经历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动摩擦因数 运动速度 端所 初速度 小物 滑动摩擦力 带长 处理方法 人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学问题的巧解——灵活选取参考系
6
作者 程宗科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3期34-34,37,共2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运动物体的描述.此时,我们常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导结论和适当用数学知识求解运算,往往忽视了参考系的选取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两...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运动物体的描述.此时,我们常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导结论和适当用数学知识求解运算,往往忽视了参考系的选取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两道十分典型的运动学问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从中体会参考系的灵活选取在解题中的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参考系 运动物体 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 运动规律 数学知识 公式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2期: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问题)第一轮通知
7
作者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8-488,共1页
为激发基础力学课程青年教师教学的内生动力,以本为本,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2期: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问题)"定于2021年8月8日10日在北京市举办。本次会议由《力学与... 为激发基础力学课程青年教师教学的内生动力,以本为本,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2期: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问题)"定于2021年8月8日10日在北京市举办。本次会议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力学会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中国力学学会 理论力学 高等学校 研修班 提高教学能力 内生动力 以本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运动学问题的变式探讨
8
作者 林永平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0年第6期28-28,共1页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时,我们应该以现有知识为基础,以已知物理模型为依托,以结合新的物理约束创建新的物理模型为突破口,以变式思维训练为主线.变式思维训练的过程是思维加深、拓宽的过程.
关键词 变式思维 运动学问题 物理问题 物理模型 思维训练 认识活动 训练为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思维方法
9
作者 李翔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7年第7期95-98,共4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巾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与力学、电学、光学等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图象的应用.刘。本单元知识的单独考查主要是以选择、填空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巾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与力学、电学、光学等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图象的应用.刘。本单元知识的单独考查主要是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为主.但较多的是将本单元知识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由于本单元涉及的基本公式和导出公式繁多,使得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唯一.这就使不少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凶为找不到简捷的方法,使解题过程复杂化,增加了难度.本文针对解答运动学问题的思路与思维技巧等举例解析,以便使同学们能够根据题目特点迅速并准确地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思维方法 解答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联系 牛顿运动定律 单元知识 解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物理图象巧解运动学问题
10
作者 王德忠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8年第3X期46-47,共2页
物理图象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图象法解题要注意图象的"斜率"、"面积&... 物理图象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图象法解题要注意图象的"斜率"、"面积"、"截距"的特定意义,要学会"识图"、"画图"和"用图".下面我们分析几例运用物理图象巧解运动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物理图 图象法 物理学研究 截距 特定意义 成反比 相对静止 直线运动 瞬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五化”巧法分析运动学问题
11
作者 郁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
二期课改后的物理教材将《匀变速直线运动》放在第一章,这一章所涉及的物理量特别多;对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有初速度V0、末速度V1、位移S、加速度a、时间t五个量,物理关系也较繁杂,其中任意四个量之间就有一个关系式: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教材 二期课改 初速度 物理量 加速度 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12
作者 王金聚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1年第12期44-44,共1页
运动学问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象的应用.由于运动学公式较多,既有基本公式又有导出公式,且各公式之间又相互联系,因此,运动学问题常常能一题多解.求解时除常规的公式法外,其他如图象法... 运动学问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象的应用.由于运动学公式较多,既有基本公式又有导出公式,且各公式之间又相互联系,因此,运动学问题常常能一题多解.求解时除常规的公式法外,其他如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等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下面通过一道例题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常用方法 求解 运动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象 一题多解 公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规律画草图,巧解运动学问题
13
作者 谢群清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3期44-45,共2页
怎样合理地应用物理规律解决运动学问题呢?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研究对象,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复杂的题可画出运动过程图,并在图中标明此位置和物理量.通过画草图来正确反映物体运动的过程与情景,将抽象的物理量与具体的运动过程结合起来... 怎样合理地应用物理规律解决运动学问题呢?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研究对象,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复杂的题可画出运动过程图,并在图中标明此位置和物理量.通过画草图来正确反映物体运动的过程与情景,将抽象的物理量与具体的运动过程结合起来,方便我们探寻各过程之间、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公式特点选用适当的公式或推论解题如果题目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物理规律 过程图 变速直线运动 竖直下抛运动 正方向 竖直方向 隐含条件 平抛运动 矢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械手运动学逆问题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立权 张铭钧 +1 位作者 袁正友 周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0-17,共8页
遗传算法应用于机械手运动学逆问题求解,对选择、突然变异等操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算法.提出了转换编码及多点交叉操作中交叉点偏置的方法,并对交叉率和变异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的实例计... 遗传算法应用于机械手运动学逆问题求解,对选择、突然变异等操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算法.提出了转换编码及多点交叉操作中交叉点偏置的方法,并对交叉率和变异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机械手 运动学问题 水下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李特-吴方法求解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的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建生 潘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针对并联机构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组后符号求解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了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程式化的求解方法。应用代数学中的李特-吴方法,将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转化为一组多项式的零点解集,并对该多项式进行消元求解,从而提出了一种程式化... 针对并联机构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组后符号求解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了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程式化的求解方法。应用代数学中的李特-吴方法,将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转化为一组多项式的零点解集,并对该多项式进行消元求解,从而提出了一种程式化-机械化求解运动学正问题的算法。这种算法用于在计算机上符号求解,可简化复杂的消元过程,并可求得全局解。所给3-6 SPSStewart平台算例表明该算法可行、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李特-吴方法 并联机构 消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优化方法求解一般并联机械手运动学正问题
16
作者 刘东升 龚振邦 汪勤悫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2-396,共5页
采用优化方法求解一般并联机械手运动学正问题,其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复杂的公式推导,对初始值也没有什么要求,对于一般的并联机械手都可以求出其最优解.
关键词 并联机械手 运动学问题 乘子法 优化法 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解析解的运动学逆问题的数值一解析解法
17
作者 易科 《兵工自动化》 1991年第2期1-6,18,共7页
本文提出用数值—解析法求解一种无解析解的6R机器人的运动学逆问题。该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数值解法,首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并把θ_6与θ_1~θ_5的求解分离开,先用数值迭代法求出θ_6,然后用解析法直接得出θ_1~θ_5并在有轨迹端点约束条... 本文提出用数值—解析法求解一种无解析解的6R机器人的运动学逆问题。该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数值解法,首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并把θ_6与θ_1~θ_5的求解分离开,先用数值迭代法求出θ_6,然后用解析法直接得出θ_1~θ_5并在有轨迹端点约束条件下给出了迭代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问题 解析解 算法 收敛性 6R机器人 数值-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学中的一题多解
18
作者 惠旭光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3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中学 物理题 运动学问题 解题方法 图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机构的简便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成龙 赵春翔 +1 位作者 金京 李国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在机器人结构中,通过引入平行四边形机构,充分发挥其连杆的平移特性,可简化合并2平行回转轴关节的运动变换矩阵;当与另一正交回转关节组成基本运动单元时,能综合表示为一个等效变换矩阵.仅须2单元串联就能构造6回转关节机器人,且所推导... 在机器人结构中,通过引入平行四边形机构,充分发挥其连杆的平移特性,可简化合并2平行回转轴关节的运动变换矩阵;当与另一正交回转关节组成基本运动单元时,能综合表示为一个等效变换矩阵.仅须2单元串联就能构造6回转关节机器人,且所推导的关节控制角公式简单,便于并行运算.经模拟试验表明:其逆解时间可缩减50%,运算精度提高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基准坐标 关节 运动学逆解问题 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运动学习题的几种常用技巧
20
作者 张开立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3年第8期43-43,共1页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技巧,做物理习题也不例外.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与总结,一能使知识掌握得更深更活;二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能体验解题过程的简洁美,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各分支都有自己的解题特色.本文谈谈运动学...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技巧,做物理习题也不例外.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与总结,一能使知识掌握得更深更活;二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能体验解题过程的简洁美,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各分支都有自己的解题特色.本文谈谈运动学部分的几种常用技巧.一、巧选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总要假定一个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情况也将不同.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解决运动学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习题 解题技巧 物理习题 训练思维 运动学问题 参考系 知识掌握 解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