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浮水处理过程中的运动学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晓刚 廖振方 陈德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8-931,941,共5页
针对脉冲电浮水处理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该技术处理效果的因素,根据絮凝过程运动学的理论,以钢球模型的简化方式建立自由粒子浮选去除模型,仿真得到自由粒子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该数学模型为设计絮凝池尺寸参数,以及选择电浮处... 针对脉冲电浮水处理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该技术处理效果的因素,根据絮凝过程运动学的理论,以钢球模型的简化方式建立自由粒子浮选去除模型,仿真得到自由粒子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该数学模型为设计絮凝池尺寸参数,以及选择电浮处理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处理时间为20-25min时,可以使自由粒子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这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水处理 脉冲电浮 运动学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算法的果蔬采摘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范萍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2期50-52,68,共4页
[目的]解决传统方法在果蔬采摘机器人智能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超调量较大,稳态误差也比较大,无法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问题。[方法]笔者提出基于DDPG算法的果蔬采摘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以牛顿-欧拉方程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果蔬采摘... [目的]解决传统方法在果蔬采摘机器人智能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超调量较大,稳态误差也比较大,无法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问题。[方法]笔者提出基于DDPG算法的果蔬采摘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以牛顿-欧拉方程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果蔬采摘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进行实时更新,建立果蔬采摘机器人运动学数学模型,利用DDPG算法调控机器人运动轨迹误差,使实际运动轨迹更加接近预期的运动轨迹。[结果]设计方法最高超调量仅为0.22%,可以将超调量控制在1%以内,此时果蔬采摘机器人运动状态与理想状态基本一致;设计方法最大稳态误差仅为0.06°,可以将稳态误差控制在1°以内,基本不会发生偏航问题。[结论]无论是在超调量方面还是在稳态误差方面,设计方法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两种传统方法,设计方法更适用于果蔬采摘机器人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G算法 果蔬采摘机器人 智能控制 超调量 运动学数学模型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