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肌肉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杨 陈朝晖 凌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肢体肌肉正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方法:记录165名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的肱二头肌、拇短展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骨前肌共392块肌肉的运动单位电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结果:运动单位电位... 目的:研究肢体肌肉正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方法:记录165名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的肱二头肌、拇短展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骨前肌共392块肌肉的运动单位电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相关系数为0.54,时限-波幅曲线类似于横"S"型;约在9.6~11.5 ms时限范围内较为平缓,误差棒也较小;此范围外波幅误差棒明显增大;在9.6~11.5 ms时限范围内4个部位肌肉、性别和年龄间的波幅时限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44,P=0.21,P=0.22)。结论:波幅与时限间成明显相关性且可能和肌群、性别、年龄无关,是骨骼肌运动单位较稳定的电学特性。超出一定时限范围波幅的变异性明显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单位电位 波幅 时限 S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疲劳时表面肌电图与其深层运动单位电位、积分、频谱的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庆芳 刘佩清 袁新华 《体育科学》 1982年第3期52-56,共5页
用表面电极贴于人的皮肤上引导出其下面活动着的肌肉的肌电,是当前运动生理、动力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已经证明表面肌电图不能导出被浅层肌群所覆盖的深层肌群的肌电。但就浅层肌群而论,表面肌电图能否导出该肌... 用表面电极贴于人的皮肤上引导出其下面活动着的肌肉的肌电,是当前运动生理、动力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已经证明表面肌电图不能导出被浅层肌群所覆盖的深层肌群的肌电。但就浅层肌群而论,表面肌电图能否导出该肌深层肌纤维的电变化呢?虽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仍需探讨。又由于表面肌电图在幅度、频率的分析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有肌电图积分(或积分肌电图IEMG)的产生,近几年又开始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肌电图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肌肉疲劳 积分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 表面电极 单位放电 频谱分析 针电极 受试者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香 杨基海 +4 位作者 梁政 郑凡 钱晓进 冯焕清 叶石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波形的MUAP具有较强大的分类能力,整个分类过程完全人工干预,且所需的时间不多,可以应用于临床实际,为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电极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小波变换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 学习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强 杨基海 陈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58-563,共6页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和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来研究肌肉轻度收缩情况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问题,通过仿真实验来探讨两种算法对SEMG信号的分离性能,并将算法应用于肌肉轻度收缩时...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和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来研究肌肉轻度收缩情况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问题,通过仿真实验来探讨两种算法对SEMG信号的分离性能,并将算法应用于肌肉轻度收缩时(10%MVC)的真实SEMG信号分解研究.仿真SEMG信号分解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对MUAP检测效果均较为满意,且随着噪声的增加有所变差,肌肉轻度收缩时(10%MVC)真实SEMG信号分解实验也论证了两种算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盲源分离(BSS)技术为研究隐含在肌电信号中的运动单位募集和发放等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较符合SEMG信号特性,因而可应用于SEMG信号分解及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二阶非平稳源分离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和传统肌电图技术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莲 魏玲 +2 位作者 卢国良 宋卫东 张筱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比较运动单位数目估计(MUNE)法和传统肌电图(EMG)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仪中的MUNE程序和定量运动单位电位分析(QMUP)程序检测5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趾短伸肌、鱼际肌或小鱼际肌。结果8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 目的比较运动单位数目估计(MUNE)法和传统肌电图(EMG)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仪中的MUNE程序和定量运动单位电位分析(QMUP)程序检测5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趾短伸肌、鱼际肌或小鱼际肌。结果8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在针电极EMG检测中均为巨大电位,在MUNE检测中计数均显著减少。45例周围神经疾病患者,2例在EMG检查中无法确诊,但MUNE计数减少;2例在EMG检查中仅有自发电活动,而无肯定运动单位电位变化,MUNE计数也在正常范围内;其余41例EMG均明确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同时MUNE计数也减少。结论MUNE和传统EMG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肌肉疾病 肌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咬紧收缩对人类咀嚼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和肌电图功率谱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玮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6期449-449,共1页
作者研究目的是:①比较不同性别对持续性紧咬的反应:②比较嚼肌和颞肌对持续性紧咬的反应;③分析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在持续性紧咬前后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持续性咬紧收缩 人类咀嚼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肌电图 功率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梗死后瘫痪肢体运动单位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赖重媛 冯淑兴 +4 位作者 冯扬 梁银杏 古力切木·艾麦尔 陈静燕 廖松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梗死后瘫痪肢体下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0例单侧新发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为皮质-基底节组(26例)与基底节组(14例),并纳入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院48 h内行NIHSS评分、m RS评分、Fugl-Me...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梗死后瘫痪肢体下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0例单侧新发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为皮质-基底节组(26例)与基底节组(14例),并纳入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院48 h内行NIHSS评分、m R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于发病2~4周内行上下肢神经传导检测及拇短展肌运动单位数目估计(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ion,MUNE)检测,同时采集单个运动单位电位(single 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瘫痪侧肢体MUNE较健侧显著下降(皮质-基底节组:95.85±26.82 vs.143.65±38.86,P<0.001;基底节组:126.71±44.13 vs.157.36±56.72,P=0.001)且SMUAP波幅及面积显著增加(P<0.05),皮质-基底节组瘫痪侧肢体MUNE较基底节组显著下降(95.85±26.82 vs.161.40±48.90,P=0.027),MUNE与NIHSS评分(r=-0.339,P=0.032)及m RS评分(r=-0.362,P=0.022)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β=-1.603,P=0.032,95%CI:-3.064^-0.142)与m RS评分(OR=2.885,P=0.025,95%CI:1.139~7.158)均可预测瘫痪侧MUNE下降。结论大脑中动脉梗死后瘫痪肢体可见运动单位丢失和残存的运动单位代偿,急性期NIHSS评分、m RS评分可预测瘫痪侧运动单位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梗死 运动单位计数 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单位及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安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作为依据,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综述了运动单位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单位在一块肌肉中的分布、记数和分类。运动单位的放电特性和收缩活动,一块肌肉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力量水平运动时...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作为依据,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综述了运动单位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单位在一块肌肉中的分布、记数和分类。运动单位的放电特性和收缩活动,一块肌肉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力量水平运动时运动单位的募集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们对运动单位进行训练的方法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放电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纤维 解剖学 放电频率 运动终板 生理学 动作电位 受试者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建模的研究
9
作者 钱晓进 杨基海 +3 位作者 梁政 陈香 谭春祥 冯焕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5-630,共6页
介绍一种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 (IAP)的建模方法 .该方法将IAP波看作两部分之和 ,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激励波的波峰 ,另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的后电位 ,并用两个简单的解析函数分别表示它们 .模型的特点是 ,模型中描述波峰和后电位相... 介绍一种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 (IAP)的建模方法 .该方法将IAP波看作两部分之和 ,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激励波的波峰 ,另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的后电位 ,并用两个简单的解析函数分别表示它们 .模型的特点是 ,模型中描述波峰和后电位相对幅度的参数 ,对应于与激励波波峰有关的跨膜电流的中心矩 ,而且 ,这些参数可以由实验测量的IAP或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反向估计确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肌电建模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细胞内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学领域的表面肌电应用研究 被引量:79
10
作者 王健 金德闻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医学领域 康复 神经肌肉系统 运动单位电位 兴奋传导速度 生物电活动 运动神经元 SEMG信号 肌肉激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对面神经麻痹判断预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朝亚 沈鸣九 刘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Bell’s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肌电图(EMG)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查。结果:36例中,无自发电位及少量自发电位均为4例,而2个月时完全恢复和部分恢复,分别为3... 目的:探讨Bell’s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肌电图(EMG)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查。结果:36例中,无自发电位及少量自发电位均为4例,而2个月时完全恢复和部分恢复,分别为3例(75%)和2例(25%)。多量自发电位28例中,3个月时完全恢复4例(14.3%),部分恢复19例(67.9%),未恢复5例(1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EMG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患者39例中,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6例(15.4%),部分恢复5例(12.8%);2个月内完全恢复11例(28.2%),部分恢复22例(56.4%);3个月时完全恢复16例(41.0%),部分恢复23例(59.0%)。总有效率达100%。结论:纤颤电位的出现提示面肌恢复不良。运动单位电位的出现显示预后较好,纤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的数量是判断病损面肌预后转归有效、直观的先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 自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电生理诊断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迎胜 樊东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00-702,共3页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电生理 运动单位电位 束颤 神经传导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半侧咀嚼肌痉挛肌电图类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朝晖 赵燕平 谢秋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对半侧咀嚼肌痉挛(HMS)患者的不同肌电图表现进行分型。方法对16例半侧咀嚼肌痉挛的患者进行双侧咬肌、颞肌前束表面电极肌电图检查,并对其不同肌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4例为牙齿接触状态时出现痉挛,发作时其运动单位... 目的对半侧咀嚼肌痉挛(HMS)患者的不同肌电图表现进行分型。方法对16例半侧咀嚼肌痉挛的患者进行双侧咬肌、颞肌前束表面电极肌电图检查,并对其不同肌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4例为牙齿接触状态时出现痉挛,发作时其运动单位电位呈持续型发放8例(57.2%),节律型3例(21.4%),不规则型3例(21.4%)。而下颌休息位时出现痉挛为2例。结论HMS患者肌痉挛可呈不同形式运动单位电位发放且以持续型为主,多在牙齿接触状态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 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在炎性肌病诊断中的意义
14
作者 黄旭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3-295,共3页
肌电图(EMG)系临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所必需的检查手段,最常用的是针电极肌电图,有时还需进行以下较少使用的特殊方法,如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可记录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通常可以记录到1~2条肌纤维的动作电位(AP);巨肌电图... 肌电图(EMG)系临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所必需的检查手段,最常用的是针电极肌电图,有时还需进行以下较少使用的特殊方法,如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可记录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通常可以记录到1~2条肌纤维的动作电位(AP);巨肌电图(macro-EMG),可记录肌肉轻收缩时整个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定量肌电图(qEMG),即去除多相波后计算平均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参数以获取更为准确的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从而提高肌肉疾病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性损害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诊断 炎性肌病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肌肉 动作电位 定量肌电图 肌源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电图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冬来 艾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采集描述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肌电图,探讨SUI盆底肌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30例绝经后SUI患者为研究组,另招募3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应用Keypoint肌电图分别采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盆底... 目的:采集描述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肌电图,探讨SUI盆底肌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30例绝经后SUI患者为研究组,另招募3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应用Keypoint肌电图分别采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盆底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并比较两组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多相波百分率及募集电位的平均波幅。结果:两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比较:轻度收缩相时研究组患者MUP时限、波幅、多相波百分率分别为8.31±0.80 ms、514.79±29.05μV、16.90±2.6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重度收缩相时研究组募集电位平均波幅661.56±34.02μV,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耻骨直肠肌肌电图比较:轻度收缩相时研究组患者MUP时限、波幅、多相波百分率分别为8.47±0.97 ms、498.39±29.98μV、17.38±3.1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重度收缩相时研究组募集电位平均波幅600.49±36.12μV,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后SUI患者盆底肌电图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单位电位 盆底肌电图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