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运动动作无标记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冬 宋杨 +2 位作者 岑炫震 盛博 顾耀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85,共16页
目的近年来,针对运动动作的实时、精准和无标记识别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计算机视觉图像数据输入进行特定运动或目标动作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识别相关研究,为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运动动作识别等领域的应... 目的近年来,针对运动动作的实时、精准和无标记识别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计算机视觉图像数据输入进行特定运动或目标动作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识别相关研究,为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运动动作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布尔逻辑运算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Scopus、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中国知网(CNKI)6个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文献,分别对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运动类型/目标动作、受试者信息、摄像机参数、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动作识别算法、动作识别质量评估方法、图像数据训练与验证方法、动作识别精度表现等关键信息进行提取。结果筛选后共纳入23篇文献,39%的研究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算法,35%的研究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其中分类精度、混淆矩阵和位移误差是大部分研究采用的动作识别质量评估方法。在动作技术识别和运动表现分析等领域,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和相关模型、算法开发等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支持向量机、主成分降维分析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仍是目前采用的主流动作识别技术,但随着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的开发与应用,在部分场景下的动作捕捉和识别效果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结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场地摄像机设置、图像特征提取和动作识别算法模型开发需要结合特定的运动项目、应用场景和精度需求等进行多维度综合衡量。随着深度学习识别算法和可穿戴无线传感装备技术的发展,无标记动作捕捉的精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运动动作 无标记 动作捕捉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40个自由度十五刚体人体模型模拟运动动作 被引量:8
2
作者 范毅方 岑人经 袁支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Hanavan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使之能模拟更多的运动动作。
关键词 十五刚体人体模型 自由度 模拟 运动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轮廓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文君 肖永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5-68,72,共5页
由于目标轮廓提取方法一直存在正确姿态轮廓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两种新的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轮廓提取对比方法。通过相邻帧差法对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区域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snake模型方法,其将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轮廓的... 由于目标轮廓提取方法一直存在正确姿态轮廓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两种新的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轮廓提取对比方法。通过相邻帧差法对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区域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snake模型方法,其将运动动作图像正确姿态轮廓的提取问题转换成求解能量函数的极小化问题。分析了水平集方法,将演化曲线隐性地描述成运动动作图像上的三维连续函数曲面的零水平集,当水平集函数为0时,得到的结果即为轮廓提取结果。通过实验对比所提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发现snake模型方法的轮廓提取效果、完成性和信息丢失程度虽然优于其他方法,但劣于水平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动作提取 动作图像 能量函数 水平集 正确姿态 轮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降维和高斯混合模型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区峻 石千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4,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方法的不足,以获得更优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效果,提出特征降维和高斯混合模型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体育运动动作的视频图像,并提取体育运动动作的特征向量,然后采用随机投影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 为了解决当前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方法的不足,以获得更优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效果,提出特征降维和高斯混合模型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体育运动动作的视频图像,并提取体育运动动作的特征向量,然后采用随机投影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降维后的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构建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模型,并采用各种体育运动动作数据集对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理想的体育运动动作识别结果,而且识别正确率高于其他体育运动动作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动作识别 随机投影 高斯混合模型 特征向量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运动动作轨迹重构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贡美 顾先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160,共6页
提升运动动作轨迹的重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运动动作轨迹重构方法,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运动动作信号数据作为初始信号数据,结合3δ准则方法和算术均值滤波法对初始信号实施预处理,去除初始信号内的粗大误差与一般误差,获得高... 提升运动动作轨迹的重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运动动作轨迹重构方法,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运动动作信号数据作为初始信号数据,结合3δ准则方法和算术均值滤波法对初始信号实施预处理,去除初始信号内的粗大误差与一般误差,获得高精度运动动作信号数据,依据该信号数据运用互补滤波算法推算出运动动作姿态信息,通过对载体运动动作加速度实施二重积分,获得载体运动动作位移,结合所推算的姿态信息运算出载体在地理坐标轴各个方向上的瞬时速度与位移,完成运动动作轨迹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降低信号误差,平滑信号波形,具有较高的信号预处理效果,可重构不同运动动作轨迹,重构效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重构精度更高,最高为99%,重构误差较小,最小为2%,重构时间较短,最低为2.5 s,重构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运动动作 轨迹重构 均值滤波 互补滤波 姿态信息 二重积分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非显著性区域自适应增强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56-60,共5页
针对传统增强系统一直存在效率低、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心环绕法优化Retinex增强模型的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非显著性区域自适应增强系统设计。在图像空间域上,通过均值滤波法对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进行去噪处理,采用梯度算子求... 针对传统增强系统一直存在效率低、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心环绕法优化Retinex增强模型的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非显著性区域自适应增强系统设计。在图像空间域上,通过均值滤波法对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进行去噪处理,采用梯度算子求出能够反映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的梯度向量,并在图像的空间域上采用微分算子对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进行锐化处理。以此为基础,采用SSR算法进行求解、加权,获取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中准确的非显著性区域,引入中心环绕法对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进行估计,引入Retinex增强模型对武术运动动作三维图像非显著性区域进行自适应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系统的增强效率、增强效果均要优于传统增强系统,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运动动作 三维图像 非显著性区域 自适应 增强系统 均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人群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天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25,共5页
传统基于PC的视频监控系统,在识别特殊人群运动动作过程中存在故障、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M642的特殊人群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平台,通过TMS320DM642-PCI评估板对人体运动图像进行处理,云台运动调整CCD摄像机水... 传统基于PC的视频监控系统,在识别特殊人群运动动作过程中存在故障、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M642的特殊人群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平台,通过TMS320DM642-PCI评估板对人体运动图像进行处理,云台运动调整CCD摄像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视角,通过AT98S52芯片控制云台。塑造的人体动作采集模块由9个AHRS模块和1台计算机组成,通过位于人体躯干、上下臂以及大小腿上的AHRS模块采集人体运动动作信息,并通过Wi Fi模块将动作信息反馈给上位机进行显示。采用云台控制人体动作采集模块完成特殊人群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给出平台对特殊人群运动动作进行识别的算法流程,以及平台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云台的关键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平台可有效识别出特殊人群运动动作,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运动动作 智能识别 评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海强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89,共6页
研究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方法,为提升运动员运动动作的识别精度,有效分析并促进其训练水平奠定基础。通过激光传感器采集运动目标的运动动作信号数据,选用小波分析法对所采集数据实施降噪预处理后,通过分割算法找寻分... 研究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运动动作智能识别方法,为提升运动员运动动作的识别精度,有效分析并促进其训练水平奠定基础。通过激光传感器采集运动目标的运动动作信号数据,选用小波分析法对所采集数据实施降噪预处理后,通过分割算法找寻分割点对降噪后运动动作实施分割处理,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方法提取出分割后各个运动动作初始信号的特征值,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通过BP神经网络分类器输出运动动作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隐含层单元为9层时训练步数最少,同时该方法采集周期短效率高,可实现运动动作数据的实时采集,运动动作识别结果符合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识别性能平稳可靠,为精准有效分析运动动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运动动作 智能识别 采集数据 小波降噪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运动动作分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针对当前运动动作分类方法难以高精度区分各种类型农机设备问题,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运动动作分类方法。首先分析运动动作分类研究现状,找到各种运动动作分类方法存在的缺陷,并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运动动作图像进行采集、处理;然后从... 针对当前运动动作分类方法难以高精度区分各种类型农机设备问题,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运动动作分类方法。首先分析运动动作分类研究现状,找到各种运动动作分类方法存在的缺陷,并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运动动作图像进行采集、处理;然后从运动动作图像中提取分类特征,将运动动作图像特征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农机类型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输出,通过训练、学习以及参数优化建立运动动作分类器;最后采用具体实验对运动动作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所有类型的运动动作进行准确识别和分类,运动动作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5%左右,远远高于当前其他运动动作分类方法,同时加快了运动动作分类的速度,获得了理想的运动动作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运动动作分类 分类器设计 图像采集 特征提取 可行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复杂运动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斌 王寅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7-224,共8页
为解决因图像数据拟合、近似等情况引发的运动动作识别准确度低问题,研究激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复杂运动动作识别方法。通过激光传感器测量复杂运动加速度,通过相机采集复杂运动动作图像,且通过坐标系投影将其转换为二维坐标数据,结合... 为解决因图像数据拟合、近似等情况引发的运动动作识别准确度低问题,研究激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复杂运动动作识别方法。通过激光传感器测量复杂运动加速度,通过相机采集复杂运动动作图像,且通过坐标系投影将其转换为二维坐标数据,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D-S证据理论,融合运动加速度数据以及图像坐标数据,将融合后的动作数据输入,基于LSTM-CNN的复杂运动动作识别模型中,通过CNN提取动作数据特征,将该特征输入LSTM中,利用LSTM深入提取动作数据时序特征,依据两种特征,LSTM的全连接层通过全连接层级联方法,获取复杂运动动作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采集复杂运动动作图像,并实现复杂运动动作识别,且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复杂运动动作识别精度较高,均不低于97%,且识别效率高,平均识别耗时为2.28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机器视觉 复杂运动动作 最小二乘 D-S证据理论 时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香 杨基海 +4 位作者 梁政 郑凡 钱晓进 冯焕清 叶石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波形的MUAP具有较强大的分类能力,整个分类过程完全人工干预,且所需的时间不多,可以应用于临床实际,为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电极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小波变换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 学习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可专利性质疑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朱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35,359,共4页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创新是体育运动的生命。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不应受专利法的保护,因为其难以满足授予专利权所必需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创新动力源于在体育竞赛中获胜给运动员带来的经济、精神上的愉...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创新是体育运动的生命。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不应受专利法的保护,因为其难以满足授予专利权所必需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创新动力源于在体育竞赛中获胜给运动员带来的经济、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不源于专利法的保护;赋予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专利权会不正当地限制体育赛场上的竞争,使体育比赛的观赏性大为降低,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 专利 创新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强 杨基海 陈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58-563,共6页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和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来研究肌肉轻度收缩情况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问题,通过仿真实验来探讨两种算法对SEMG信号的分离性能,并将算法应用于肌肉轻度收缩时...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和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来研究肌肉轻度收缩情况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问题,通过仿真实验来探讨两种算法对SEMG信号的分离性能,并将算法应用于肌肉轻度收缩时(10%MVC)的真实SEMG信号分解研究.仿真SEMG信号分解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对MUAP检测效果均较为满意,且随着噪声的增加有所变差,肌肉轻度收缩时(10%MVC)真实SEMG信号分解实验也论证了两种算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盲源分离(BSS)技术为研究隐含在肌电信号中的运动单位募集和发放等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较符合SEMG信号特性,因而可应用于SEMG信号分解及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二阶非平稳源分离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姿态识别和运动处方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令凯 王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推进体育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提高体育在中考的分数占比,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和革新的重点和抓手。为应对目标任务繁重而体育资源有限的问题,针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中学生普遍开展的体测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推进体育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提高体育在中考的分数占比,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和革新的重点和抓手。为应对目标任务繁重而体育资源有限的问题,针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中学生普遍开展的体测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和辅助提高学生基础动作训练水平的姿态评鉴和处方系统。研究内容包括标准动作模型的建立、现场动作采集及与标准动作的对比判定、生成学生动作改进建议三部分,最终形成一套智能的基础体育动作识别、标准程度评估和体质提升建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运动动作 人工智能 动作采集 运动处方 动作识别 姿态估计算法 标准程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86,共1页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交叉学科,是现阶段体育学发展的创新推动力。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运动生物力学也在现代体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伍勰编写的《运动生物力学》于2020年由高等教育...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交叉学科,是现阶段体育学发展的创新推动力。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运动生物力学也在现代体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伍勰编写的《运动生物力学》于202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8个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与任务、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与课程内容、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与人体平衡、体育运动中的流体力学、骨和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动作技术分析基础、运动动作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动作 竞技体育 体育运动 现代体育 人工智能技术 人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链球优秀运动员张文秀技术动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晏韬 晏路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1,共5页
采用两台JVC3000高速摄像机对中国女子链球优秀运动员张文秀的技术动作进行三维摄影测量,获得较为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分析,发现该运动员在旋转时间、轨迹和速度等技术参数方面存在着一些制约成绩提... 采用两台JVC3000高速摄像机对中国女子链球优秀运动员张文秀的技术动作进行三维摄影测量,获得较为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分析,发现该运动员在旋转时间、轨迹和速度等技术参数方面存在着一些制约成绩提高的问题,诸如双支撑时间短于单支撑时间、各圈(尤其第1圈)的轨迹倾角偏大、加速过程太短、单支撑阶段过于强调加速及双支撑阶段旋转过快、持续加速能力不强等。建议采取诸如提高双支撑阶段的加速用力、合理降低各圈的轨迹倾角、注意摆动脚的"晚提早落"、第1圈的加速不宜过急及注意调整该圈的单支撑动作等技术改进措施,以提高持续加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技术动作 链球 张文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协调运动状态大脑激活与脑网络连接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1-131,共1页
目的本课题通过近红外光谱成像(f NIRS)理解手指协调运动状态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肌肉之间相互作用,为机器人辅助康复领域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纳入21名右利手受试者,要求他们在平面上完成单指和双指在同相(IP)和反相(AP)方向... 目的本课题通过近红外光谱成像(f NIRS)理解手指协调运动状态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肌肉之间相互作用,为机器人辅助康复领域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纳入21名右利手受试者,要求他们在平面上完成单指和双指在同相(IP)和反相(AP)方向上的圆周运动。利用f NIRS的同步血氧浓度数据,覆盖了6个大脑区域,包括前额叶皮层、运动皮层和枕叶。首先对外周运动轨迹误差,速度与角速度误差与中枢脑激活和网络连接进行相关分析。随后本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间引导自适应图学习网络,命名为TAGL,用于识别协调运动。考虑到大脑网络对不对称结构的偏好,开发了一个自适应边学习模块,结合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获得节点之间的定向边连接,增强节点关系的表征。结果f NIRS结果显示,在单指运动时,对侧脑区被激活;在IP运动中,优势运动区被激活;而在AP运动中,两个运动区同时被激活。通过可视化不同运动动作的大脑连接矩阵,证实了采用自适应边学习模块的可解释性。与最先进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揭示了TAGL方法出色的性能,展示了其在有效解读协调运动方面的潜力。结论本研究借助f NIRS参数和TAGL这一创新的网络学习结构,能够准确捕捉不同大脑区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运动解码和机器人辅助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浓度 中枢神经系统 右利手 不对称结构 网络连接 前额叶皮层 运动动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动作求准”中的心理因素
18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2期87-87,共1页
本文试图通过体院投掷、足球专项学生“动作求准”的测定,对运动动作求准中的心理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采取室外测定与室内测定的方法测试。(一)
关键词 心理因素 运动动作 足球专项 体育运动 心理影响 室内测定 迁移与干扰 身体素质 全面身体训练 训练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杨 强威 张四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针对现有脑肌功能耦合(CMC)估计方法仅能反映皮层活动与运动单元(MU)复合放电活动间耦合状态、无法反映皮层和各MU独立耦合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脑与MU之间独立交互作用的估计方法,并初步验证了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CMUC)作用的存在。... 针对现有脑肌功能耦合(CMC)估计方法仅能反映皮层活动与运动单元(MU)复合放电活动间耦合状态、无法反映皮层和各MU独立耦合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脑与MU之间独立交互作用的估计方法,并初步验证了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CMUC)作用的存在。首先,采用肌电分解技术获得各MU独立活动,即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然后,利用头皮表面拉普拉斯技术,获得头皮电流密度以表征皮层活动,并通过估计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和头皮电流密度的频域相干性获得CMUC;最后,通过手指伸展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者伸展手指时,指伸肌的MU和对侧运动皮层存在显著的β、γ频带耦合交互作用,且耦合强度显著高于其他皮层区域。这一结论与已有的CMC研究结论相一致,能够表明所提CMUC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脑和MU独立耦合交互作用的存在性。提出的CMUC估计方法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肌肉的神经控制机制提供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功能耦合 肌电分解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运动单元活动追踪的动作电位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怡欣 郑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7,共8页
为了解决在真实条件下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波形变异导致的MUAP分类识别准确率低,进而降低运动单元(MU)追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MUAP分类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进行了效果验证。该方法以被称为MU指纹的MUAP波... 为了解决在真实条件下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波形变异导致的MUAP分类识别准确率低,进而降低运动单元(MU)追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MUAP分类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进行了效果验证。该方法以被称为MU指纹的MUAP波形作为模型输入,结合Keras深度学习框架设计的CNN网络结构简单,并采取Early-stop策略训练网络,可实现不同MU的准确分类和匹配,从而持续追踪给定MU放电活动。所提基于CNN的MU分类方法能够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即每个MU可获取(54.49±29.28)个MUAP波形样本,对平均(30.23±5.37)个MU进行准确分类,分类准确性达到(89.41%±3.72%),显著高于现有的基于MUAP波形相似度的方法(49.66%±6.12%)。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MUAP波形变异展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为开展真实条件下MU放电活动持续追踪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对运动控制的神经机制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分解 运动单元追踪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