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洪圉 周罗治非 +4 位作者 胡铃 陈茹 董蕾 赵琴 龚丽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7,共11页
目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少脑卒中患者在康复病房、社区以及家庭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总结。本研究旨在汇总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康复干预提供参考... 目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少脑卒中患者在康复病房、社区以及家庭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总结。本研究旨在汇总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加拿大医学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国防部、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关于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的所有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11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和8篇系统评价。通过对纳入文献的证据进行提取与整合,从康复管理模式、康复机构、康复团队、康复介入时机、康复评估、康复项目、康复时间和频率、康复强度和康复支持9个领域中汇总45条证据,涵盖了脑卒中患者早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全病程的三级康复管理的相关内容。结论:本研究汇总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较为全面,证据质量较高,对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康复干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应用证据时,综合考虑脑卒中患者当前病情、运动功能受损情况、环境因素和患者的意愿,然后选择最适合的康复方案,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喜好调整训练的种类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采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连雅雯 李莹华 +2 位作者 徐国兴 解希曦 李贞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组患者在进行40 min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功能训练20 min,试验组患者进行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2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握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L)手运动部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MAS分级、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均升高(P<0.05),MA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ARAT评分中抓评分、握评分和治疗前后ARAT总评分差值升高(P<0.05),治疗后TAM及治疗前后握力差值、TAM差值和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差值升高(P<0.05),但ARAT评分中捏评分、粗大运动评分及MAS分级和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感知 脑卒中 手指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小佳 柯珂 +3 位作者 张芳 刘春英 刘慧 贺娟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 目的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按住院病区将78例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疏离干预方案至出院后4周。结果对照组39例、试验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社会疏离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感知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感知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社会疏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青年 运动功能障碍 社会疏离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婷 白昕予 +2 位作者 孙甜 巩尊科 朱永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及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L和CMC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涵木针法 头穴透刺 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运动功能障碍脑功能网络特征及运动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宗文浩 李可峰 +6 位作者 刘青 苏焕振 葛金花 陈世美 程静静 梁岐 董贵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4-675,共12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早发性神经发育障碍,在缺乏神经影像学指标和可靠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行为学进行诊断。研究证实,ASD患者感觉运动障碍先于社交沟通缺陷、重复刻板行为和限制兴趣等核心症状出现,这可能与ASD患者婴幼儿...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早发性神经发育障碍,在缺乏神经影像学指标和可靠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行为学进行诊断。研究证实,ASD患者感觉运动障碍先于社交沟通缺陷、重复刻板行为和限制兴趣等核心症状出现,这可能与ASD患者婴幼儿期大脑运动功能相关脑功能网络异常改变有关,具体表现为运动功能相关大脑区域非典型激活、不同大脑区域之间协同受阻以及基于图论的复杂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异常。运动干预被证明是促进AS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有效手段,且有研究将非侵入性脑调控技术与运动联合干预取得了更为显著的康复效果,但这背后的脑网络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回顾ASD运动功能障碍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运动干预的相关文献,聚焦大脑运动功能相关脑功能网络异常改变,结合网络神经科学方法对AS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功能网络异常改变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并从大脑发育过程中脑网络可塑性角度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模式(单纯运动干预与运动联合干预)改善AS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潜在脑神经机制,以期为ASD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策略制订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干预 功能网络 脑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晓东 郝权 +1 位作者 任彬彬 苏晓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8-1169,共2页
在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病例超过200万[1],幸存患者中,有25%丧失劳动能力,15%严重残疾,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上升... 在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病例超过200万[1],幸存患者中,有25%丧失劳动能力,15%严重残疾,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上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因此促进或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是康复治疗的基本任务.临床上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相对较快,而上肢运动恢复缓慢而且效果不理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多采用作业疗法、理疗、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虚拟现实及机器人也有一定的应用.笔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常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 鼠神经生长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8
7
作者 李岑 黄栋 +3 位作者 叶莉 姜军 刘洪栋 王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94-199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纳入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8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纳入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8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GMFM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95.12%明显优于对照组75.61%,经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评分相似,其中,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7.37±1.72)分和(108.95±5.92)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7.95±1.16)分和(108.75±5.91)分,经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儿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分别为(76.22±1.59)分和(156.18±10.71)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6.21±1.52)分和(121.18±9.71)分,经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采取针灸疗法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针灸疗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文清 杨晓莲 +1 位作者 姜贵云 鞠智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0,共3页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未来脑卒中康复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功能障碍 功能缺损 生存质量 医学研究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社区康复 被引量:17
9
作者 范晓华 纪树荣 +1 位作者 庞红 桑德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 运动功能障碍 社区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氏针灸治疗42例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毅 裴建 +4 位作者 沈维娜 顾敏珏 汪军 傅勤慧 陈宇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分析陆氏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陆氏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氏针灸组、康复对照组,每组42例,均实施基础康复治疗,陆氏针灸组加用陆氏针灸,疗程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平衡评分、感觉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肌张力均显著升高,中风中医症候积分、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陆氏针灸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危及性命的严重不良事件,陆氏针灸组治疗期间亦未发生晕针、断针等与针刺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陆氏针灸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促进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氏针灸 缺血性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庆梅 蔡秀英 +8 位作者 潘习 单晓春 范可可 朱心玮 韩立影 杨卫新 李莉 苏敏 方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5-1420,共6页
目前,脑卒中仍是造成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1]。随着急性脑卒中诊疗技术(例如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等)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能在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获益,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然而,不幸的是,卒中后的致残率却居高不下。... 目前,脑卒中仍是造成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1]。随着急性脑卒中诊疗技术(例如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等)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能在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获益,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然而,不幸的是,卒中后的致残率却居高不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有55%—75%的患者甚至在卒中发病后的3—6个月仍存在运动功能受限,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静脉溶栓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和护理 卒中后 数据统计 动脉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昉 刘玲 +5 位作者 郭芮兵 李敏 张仁良 顾永盛 刘海波 陈光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284-29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496例患者。其中273例采用rTMS治疗,223例为安慰剂形式的rTMS或空白对照。其中8项为有效性研究,2项为安全性研究。①6项行Barthel指数(BI)评估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评分均数差(MD)=-11.17,95%CI:-13.84~-8.50。3项行Fugl-Meyer评分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61,95%CI:-10.79~-4.43。②采用低频rTMS(1 Hz)治疗的4项分析结果表明,rTMS组BI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28,95%CI:-10.32~-8.24;采用高频rTMS(!1 Hz)治疗的2项研究亦显示,rTMS组的BI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MD=-21.42,95%CI:-29.69~-13.15。③2项进行不良反应的研究显示,rTM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5,95%CI:0.24~2.36。2项研究报道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头痛、焦虑、疲乏和麻刺感,无癫痫发作。结论对卒中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低频或高频rTMS治疗,均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 治疗效果 META分析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杨慧馨 唐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大多数患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一直是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身体锻炼被公...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大多数患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一直是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身体锻炼被公认为重要的脑卒中康复手段和方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身体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大,安全性较高,在康复医学中的治疗价值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太极拳 临床观察 医疗技术水平 身体锻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成 邓青秀 +2 位作者 彭延娟 李武明 雷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通过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自复组、反证组4组。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造成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测量各组动物的体重、腹围、自发活动、智力、胃和小肠运... 目的通过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自复组、反证组4组。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造成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测量各组动物的体重、腹围、自发活动、智力、胃和小肠运动功能变化,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指标研究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减慢,腹围指数变大,自发活动减少,智力下降;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减慢;Gas、MTL和VIP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升高。用四逆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郁证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肝气郁结证的发病学因素,其模型的情志改变呈现肝郁证典型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证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 被引量:8
15
作者 庄朝安 叶晓倩 +5 位作者 徐颖 江一静 姜财 林淑芳 杨珊莉 陈立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414-416,423,共4页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吞咽、言语、运动功能障碍的近期恢复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红玲 王尚臣 +1 位作者 李玉敏 王红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言语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洁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技术.它只对大脑皮质有作用,而对脑深部组织无影响。TMS对于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最普遍的应用是测试大脑皮质间和皮质内连接的兴奋性,通过这个测试可以提供相...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技术.它只对大脑皮质有作用,而对脑深部组织无影响。TMS对于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最普遍的应用是测试大脑皮质间和皮质内连接的兴奋性,通过这个测试可以提供相关病理生理信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可以使运动系统产生长时的可塑性改变.这使得人们产生了将rTMS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大脑皮质 RTMS 可塑性改变 非侵入性 深部组织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军 陈笛 裴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遍应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医针灸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应用。WHO面向全世界推荐了64种针灸适应证。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中枢作用机制 运动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针刺 替代治疗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个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芳 王玉龙 +3 位作者 周静 张豆豆 薛凯文 龙建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1-743,共3页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3]。近来,有研究发现,卒中患者上肢在完成一些高难度复杂活动时,健侧大脑会代偿患侧脑功能,参与患侧上...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3]。近来,有研究发现,卒中患者上肢在完成一些高难度复杂活动时,健侧大脑会代偿患侧脑功能,参与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4],但由于健、患侧大脑的直接联系通路并不丰富,因此限制了健侧大脑的代偿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代偿作用 早期康复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患侧上肢 功能恢复 脑卒中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华凤 张娟 张剑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557-557,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借助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借助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及ADL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及ADLBarthel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79.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显著提高,可减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