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宋华隆 牛博真 曹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与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与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38/4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stroke scale,NIHSS)和中国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ale,CS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ugl-Meyer,FMA评测法)水平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病人的SS-QOL评分、ADL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针刺联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运动再学习康复 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宏伟 罗兴华 +2 位作者 黄东峰 王于领 李燕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MRP)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MRP治疗。2组入院时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及运动评定量表(MAS)评定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评...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MRP)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MRP治疗。2组入院时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及运动评定量表(MAS)评定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生存质量指数(QOL)评定生存质量。结果:Brunnstrom、MAS、Fugl-Meyer、ADL、QOL评定:入院时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和出院6个月和12个月后随访各项评定结果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P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在运动功能改善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其ADL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曲斯伟 朱琳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和针对上肢功能恢复的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2次/d,30 min/次,5 d/周,共6周。给予联合组患者6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2次/d,20 min/次,5 d/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上肢FMA和ARAT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分比(10±3)分和(10±2)分比(8±2)分(t值分别为3.503和3.244,均P<0.01);MB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康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再学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万新炉 叶正茂 +1 位作者 潘翠环 何镜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组(运动再学习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运动再学习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行运动再学习和高压氧治疗;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组(运动再学习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运动再学习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行运动再学习和高压氧治疗;常规康复治疗,仅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2、3个月时进行以下评定:Fugl-Meyer评定、Barthel指数评定、躯干Sheikh评定、平衡Berg评定。结果:治疗后1、2、3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结合高压氧治疗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高压氧 颅脑外伤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邵天民 马立军 +1 位作者 刘旸 马洪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运动再学习方案 下肢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MRI检查 住院患者 学术会议 脑血管病 病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22
6
作者 黄永禧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3-186,共4页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黄永禧*王宁华1神经源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的回顾本世纪的前半叶,由于治疗小儿麻痹的需要,针对受累的神经和肌肉,进行肌肉再教育(musclereeduc...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黄永禧*王宁华1神经源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的回顾本世纪的前半叶,由于治疗小儿麻痹的需要,针对受累的神经和肌肉,进行肌肉再教育(musclereeduca-tion),采取手法肌力测定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康复疗法 运动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万新炉 徐开寿 潘翠环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能...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能力Berg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功能、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后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中风 步行能力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兆聪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主要以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并且认为实现功能重组需要反复练习功能性的活动,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的过程。“运动再学习”把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 “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主要以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并且认为实现功能重组需要反复练习功能性的活动,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的过程。“运动再学习”把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和行为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运动技能习得的过程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疗法 中枢神经损伤 功能重组 运动功能 神经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晓红 李浩鸿 周海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急性脑卒中 运动再学习方法 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ADL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颈内动脉系统 排除标准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爱武 吴毅 +2 位作者 范振华 叶万钧 章健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对20例偏瘫患者进行了运动再学习的训练及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偏瘫患者20例,...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对20例偏瘫患者进行了运动再学习的训练及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偏瘫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7~7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 运动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对脑梗死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8 位作者 黄林 覃波 程明 彭兴铺 段小东 李怡 李雨峰 许嘉 肖宗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接受运动再学习训练)和对照组(47例,未训练),比较12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接受运动再学习训练)和对照组(47例,未训练),比较12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指标,观察在运动功能改善的同时ERPP300是否有改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ERP正常对照。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ERPP300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波幅明显增高(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的ERPP300比较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对ERPP300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梗死 运动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运动再学习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明 楚敏 童玉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7-217,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脑梗死患者26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同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人选时意识清醒,病情稳定且发病后急性期均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排除以下情况:并发严重的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脑梗死患者26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同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人选时意识清醒,病情稳定且发病后急性期均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排除以下情况:并发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大面积梗死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各项比较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星状神经节阻滞 运动再学习 功能康复 P〉0.05 知情同意书 肾功能不全 大面积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天民 贾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NF),MRP组采用MRP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NF),MRP组采用MRP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但MRP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续)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永禧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32-234,共3页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续)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黄永禧,王宁华4.4坐位平衡训练4.4.1坐位平衡的动作基本成份及中风后常见问题坐位平衡指人体于坐位时,向坐位周围所完成的多方面、多角度活动能... 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续)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黄永禧,王宁华4.4坐位平衡训练4.4.1坐位平衡的动作基本成份及中风后常见问题坐位平衡指人体于坐位时,向坐位周围所完成的多方面、多角度活动能保持平衡的能力。直立坐位平衡的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运动再学习方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桂杰 叶超群 史清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8-100,共3页
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和易化技术对两组情况相似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有显著提高,但运动再学习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易化技术组,... 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和易化技术对两组情况相似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有显著提高,但运动再学习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易化技术组,为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运动再学习疗法 易化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联合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873-2876,共4页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病人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病人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再学习(MRP)和模拟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比较两组病人训练前、训练4周后、随访3个月的肢体功能评分(FMA)及末次随访时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结果]训练4周后和随访3个月时两组病人上下肢FMA评分较训练前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的步行速度较训练前增加,患侧支撑相比例较训练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随访3个月时SS-QOL总分为(69.74±21.35)分,高于对照组(57.30±16.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联合模拟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疗法 运动再学习 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苡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4-935,共2页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患者 脑卒中偏瘫 运动康复 疗效观察 对照组 神经发育疗法 生活自理能力 方法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的运动再学习与运动控制(二) 被引量:4
18
作者 燕铁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3期97-99,共3页
Motor learing and different motor skills were introducded. Progress of motor relearning and control, training principles at each stage of motor relearning following paralysis caused by brain injury were also discussed... Motor learing and different motor skills were introducded. Progress of motor relearning and control, training principles at each stage of motor relearning following paralysis caused by brain injury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main role of therapists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was to use pattern of motor learning,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motor relearning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运动再学习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石霞 杨秀华 王雪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70-2571,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按照运动再...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与FMA积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根平 李建华 张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早期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早期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疗。晚期治疗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疗。结果:早期治疗组治愈率为81.25%,晚期治疗组为51.85%,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再学习介入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 功能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