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动不灭原理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1
作者
刘冠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14,共4页
运动不灭原理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科学认识论的视角看,运动不灭原理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其动力学形式,能量守恒定律是其物理学形式,运动转化守恒性原理...
运动不灭原理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科学认识论的视角看,运动不灭原理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其动力学形式,能量守恒定律是其物理学形式,运动转化守恒性原理是其哲学形式;而且这三种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具有辩证的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不灭原理
动力学形式
物理学形式
哲学形式
内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不灭原理
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S2期35-40,共6页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最重要的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东汉王充(27—98年)、北宋张载(1020—1077年)的唯物论的优良传统,在对宋明以来的主、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斗争中,建立了崭新的唯物论体系。他在自然观、...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最重要的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东汉王充(27—98年)、北宋张载(1020—1077年)的唯物论的优良传统,在对宋明以来的主、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斗争中,建立了崭新的唯物论体系。他在自然观、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不灭原理
王夫之
唯物论
客观唯心主义
自然观
继承和发展
认识论
唯物主义
明末清初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不灭原理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1
作者
刘冠军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14,共4页
文摘
运动不灭原理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科学认识论的视角看,运动不灭原理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其动力学形式,能量守恒定律是其物理学形式,运动转化守恒性原理是其哲学形式;而且这三种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具有辩证的内在统一性。
关键词
运动不灭原理
动力学形式
物理学形式
哲学形式
内在联系
分类号
B021.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不灭原理
2
机构
北京师院物理系理论小组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S2期35-40,共6页
文摘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最重要的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东汉王充(27—98年)、北宋张载(1020—1077年)的唯物论的优良传统,在对宋明以来的主、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斗争中,建立了崭新的唯物论体系。他在自然观、认识论。
关键词
运动不灭原理
王夫之
唯物论
客观唯心主义
自然观
继承和发展
认识论
唯物主义
明末清初
历史观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动不灭原理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刘冠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不灭原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