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世纪法国绘画的艺术观者问题:弗雷德与克洛之争
1
作者 周计武 王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4,160,共12页
艺术观者问题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传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现代版本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狄德罗时代的法国学院沙龙展。迈克尔·弗雷德和托马斯·克洛分别从形式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索绘画与观者的关系,并就此问题产生... 艺术观者问题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传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现代版本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狄德罗时代的法国学院沙龙展。迈克尔·弗雷德和托马斯·克洛分别从形式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索绘画与观者的关系,并就此问题产生了争鸣。在他们争鸣的背后,隐含了观者和公众在内涵与特征上的差异。这两个概念在运用策略上的相近之处揭示了它们服务于现代艺术史叙事的共同目的,标识了观者问题的新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者 公众 法国绘画 形式美学 艺术社会学 迈克尔·弗雷德 托马 斯·克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色彩与视觉性--弗雷德对朱尔斯·奥利茨基的形式批评(1962~1963)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斯扬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在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对画家朱尔斯·奥利茨基的形式批评中,线条、形状、色彩、结构等关键因素需被置于彼此的关系中进行解读。在奥利茨基从1962年到1963年的创作转变中,弗雷德重点关注了抽象绘画中的形状、色彩与视觉性因素... 在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对画家朱尔斯·奥利茨基的形式批评中,线条、形状、色彩、结构等关键因素需被置于彼此的关系中进行解读。在奥利茨基从1962年到1963年的创作转变中,弗雷德重点关注了抽象绘画中的形状、色彩与视觉性因素。弗雷德认为,奥利茨基通过独特的染色技法与色彩使用取代了以线条来构造“所绘形状”的方法,部分解决了“所绘形状”与“实在形状”之间界限模糊、“所绘形状”越出画作基底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绘形状”的“去人格化”品质。此外,画家通过色彩创造出了独特的“色彩情境”和与之相联的画面组织模式及视觉冲击力,以及在时间绵延中进行视觉体验的独特观看方式。但在视觉性的问题上,这一阶段的奥利茨基仍然面临着祛除绘画中的触觉性视错觉、实现纯粹视觉性的挑战。弗雷德对奥利茨基的形式批评,也揭示出批评家对于分析对象之“变”与“不变”的把握,以及基于自身批评理论的关键因素来理解和定位艺术家及其创作的思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 色彩 视觉性 迈克尔·弗雷德 朱尔斯·奥利茨基 形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