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盐水培育轮虫过程中碳酸钙浓度过饱和的危害及防控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梁芳 李影 +4 位作者 李让 刘芳 邢冬飞 耿丹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为探究自然海水、井盐水混合自然海水两种水体下轮虫产量差别,提高轮虫的单产水平,找到限制轮虫产量的环境影响因子,试验选择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三角洲基地12排5个自然海水轮虫池塘和18排5个自然海水与井盐水混合的轮虫池塘进行调查,... 为探究自然海水、井盐水混合自然海水两种水体下轮虫产量差别,提高轮虫的单产水平,找到限制轮虫产量的环境影响因子,试验选择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三角洲基地12排5个自然海水轮虫池塘和18排5个自然海水与井盐水混合的轮虫池塘进行调查,井盐水的量占总量的比例≥50%,连续监测15 d水温、pH值的变化,定期测定水体的理化指标,包括碱度、盐度、钙离子,计算晶型CaCO_(3)·H_(2)O临界突变的饱和度指数,并跟踪记录各池轮虫总产量。结果显示,对比自然海水池塘,井盐水混合池塘更易发生水质突变,且突变次数明显增多,平均自然海水为0.4±0.49次,井盐水混合池塘为2.6±0.49次。井盐水混合池塘碱度普遍较高,平均(4.18±0.10)mmol/L,自然海水为(2.63±0.22)mmol/L。添加井盐水的池塘,轮虫产量显著低于正常轮虫池(P<0.01),平均每亩产量低25万kg左右。研究结果显示,在轮虫池大量混合井盐水会使水体突变增多,最终导致轮虫大量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盐水 碳酸钙过饱和 水质突变 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坝泄水TDG过饱和的实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翔 李克锋 +2 位作者 李然 李嘉 杜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8,共4页
针对模拟高坝泄水产生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实验装置匮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通过密闭高压产生TDG过饱和水体并与不饱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同时产生多股不同饱和度水流的实验装置。对实验系统的测试表明,水流温度恒定,水体TDG过饱和度与... 针对模拟高坝泄水产生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实验装置匮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通过密闭高压产生TDG过饱和水体并与不饱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同时产生多股不同饱和度水流的实验装置。对实验系统的测试表明,水流温度恒定,水体TDG过饱和度与外加压强存在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饱和度可控制在100%~145%范围并达到可控性与重复性的实验要求。利用该实验装置可研究高坝泄水导致的水体TDG过饱和产生机理及对高坝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 总溶解气体 过饱和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积分过饱和的开关电路
3
作者 李福进 曹长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7,共2页
在DDZ—Ⅱ型单元组合仪表构成的控制系统中,因执行器的机械限位,常引起积分过饱和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调节质量,作者在该液位控制系统中增设了抗积分过饱和的开关电路,收到了很好地控制效果。
关键词 积分过饱和 控制系统 逻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溶解气体过饱和削减措施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4
作者 付小莉 付世龙 +1 位作者 张斌 赵根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8,共9页
从高坝大库群泄洪引起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的形成和释放规律入手,分析了影响TDG过饱和形成和释放的因素,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综合大量国内外研究案例,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的角度总结了TDG过饱和削减措施及... 从高坝大库群泄洪引起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的形成和释放规律入手,分析了影响TDG过饱和形成和释放的因素,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综合大量国内外研究案例,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的角度总结了TDG过饱和削减措施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分级筛选的评价思想,建立了TDG过饱和削减措施评价体系。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TDG气液传质机理、TDG过饱和预测模型开发、TDG过饱和削减措施的优化以及削减措施评价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总溶解气体 过饱和 削减措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泄洪对鱼类躲避TDG过饱和胁迫空间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莉 唐琦 +2 位作者 冀前锋 梁瑞峰 李克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高坝泄洪造成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威胁河道生态安全,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法。因此,采用平面二维数值模型,针对日调节水库运行特征,研究了不同间歇性泄洪工况下的TDG饱和度分布。结合鱼类对TDG饱和度的耐受能力,分析了间歇性泄洪工... 高坝泄洪造成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威胁河道生态安全,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法。因此,采用平面二维数值模型,针对日调节水库运行特征,研究了不同间歇性泄洪工况下的TDG饱和度分布。结合鱼类对TDG饱和度的耐受能力,分析了间歇性泄洪工况下可供鱼类躲避区域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时段间歇性泄洪模式下,随着间歇时间增加,鱼类可躲避区域面积平均值逐渐增加,但可躲避区域面积最小值随间歇时间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不等时段间歇性泄洪模式下,提高间歇时间与泄洪时间之比将增加鱼类可躲避区域面积,降低可躲避区域面积最小值。研究结果可为高坝工程制定生态调度提供方法参考,对维护河流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方案 数值模拟 TDG过饱和 可躲避区域 间歇性泄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曝气作用下过饱和溶解气体的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云云 杨慧霞 +1 位作者 姚元波 杨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82,共8页
水温上升、光合作用、高坝泄流等过程均可能产生溶解气体过饱和问题,会影响河流和其他水体中鱼类的生物多样性。曝气技术已被证实能够显著促进过饱和TDG(total dissolved gas)、DO及DN等气体的释放,是一种减缓过饱水体影响的重要方法。... 水温上升、光合作用、高坝泄流等过程均可能产生溶解气体过饱和问题,会影响河流和其他水体中鱼类的生物多样性。曝气技术已被证实能够显著促进过饱和TDG(total dissolved gas)、DO及DN等气体的释放,是一种减缓过饱水体影响的重要方法。使用针孔曝气盘和微孔曝气管进行了不同曝气量、曝气水深条件下的过饱和溶解气体释放试验,探究过饱和溶解气体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微孔曝气作用下过饱和TDG、DO及DN的释放过程符合一阶动力学方程,所有试验工况的过饱和DO能够释放到平衡状态,而过饱和DN的释放速率缓慢,且长时间无法达到平衡状态,呈现k_(DO)>k_(TDG)>k_(DN);过饱和TDG、DO及DN的释放系数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曝气水深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曝气量、曝气水深下使用微孔曝气管对过饱和TDG、DO及DN的释放效果是明显优于针孔曝气盘的。使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微孔曝气作用下过饱和TDG、DO及DN的释放系数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kTDG,相关系数R2达到0.958。研究揭示了微孔曝气作用下过饱和溶解气体的释放特性,为曝气技术减缓过饱和溶解气体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过饱和 溶解气体 释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虹鳟幼鱼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的耐受能力
7
作者 李积萍 刘扬 +3 位作者 王辰 陶馨 都慧芳 李月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解发育早期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的耐受性,将体质量为(0.22±0.13)g和(0.68±0.17)g的两种规格的虹鳟幼鱼放在水箱中,通过自制的总溶解气体发生装置将过饱和的总溶解气体注入水箱中,饱... 为了解发育早期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的耐受性,将体质量为(0.22±0.13)g和(0.68±0.17)g的两种规格的虹鳟幼鱼放在水箱中,通过自制的总溶解气体发生装置将过饱和的总溶解气体注入水箱中,饱和度分别为110%~130%、130%~150%和80%~85%(对照组),研究在不同饱和度水体中不同规格的三倍体虹鳟幼鱼的行为变化,TDG饱和度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及半致死时间。结果表明,TDG过饱和胁迫三倍体虹鳟幼鱼时气泡病症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及TDG饱和度的升高而加重;半致死时间(LT_(50))与TDG饱和度和规格均极显著相关(P<0.001)。TDG饱和度在110%~130%时,小规格和大规格鱼的LT_(50)分别为18.48 h和4.45 h,说明小规格鱼的耐受性高;TDG饱和度在130%~150%时,大规格鱼的LT_(50)为1.54 h,耐受性更强。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鱼类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 三倍体虹鳟 气泡病 耐受性 半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信号控制机理及实施框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岩 过秀成 +2 位作者 杨洁 刘迎 何赏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的交通控制效果,优化了交通控制目标和结构,制定了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在分析溢流、滞留排队和阻挡等拥堵诱因的基础上,根据优化过饱和状态交通控制的需求,选取关键路径上通过车辆数最大和平均排队最... 为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的交通控制效果,优化了交通控制目标和结构,制定了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在分析溢流、滞留排队和阻挡等拥堵诱因的基础上,根据优化过饱和状态交通控制的需求,选取关键路径上通过车辆数最大和平均排队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在单点交叉口层和交叉口群层间增加关键路径层,优化交通控制结构.结合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交通控制特性,提出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及分层优化措施.南京市广州路交叉口群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信号配时优化框架建立的配时算法,可显著增大交叉口群内关键路径的通过车辆数,降低平均排队长度,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交通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号控制机理 实施框架 交通仿真 交叉口群 过饱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导致的河流气体过饱和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谭德彩 倪朝辉 +2 位作者 郑永华 李立银 李云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共4页
高坝泄洪是导致水中气体过饱和的主要因素,不仅能致鱼类气泡病,而且会给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就气体过饱和及气泡病做了具体描述,首先叙述了气体过饱和的研究概况、导致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和水温、压强等影响气体过饱和的因素... 高坝泄洪是导致水中气体过饱和的主要因素,不仅能致鱼类气泡病,而且会给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就气体过饱和及气泡病做了具体描述,首先叙述了气体过饱和的研究概况、导致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和水温、压强等影响气体过饱和的因素,具体分析了鱼类不同生活阶段、液静压、温度、间歇性的暴露、探知和躲避能力导致其对气体过饱和忍耐大小的状况,并对气泡病的内部损伤如血液中形成的气栓、外部症状如身体各个部位形成的气泡做了具体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 气体过饱和 鱼类 气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硼酸盐水溶液的Raman光谱 被引量:28
10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2 位作者 夏树屏 李军 李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3,共5页
制备了 Mg O· 2 B2 O3-H2 O,Na2 O· 5B2 O3-H2 O和 Mg O· 3B2 O3-H2 O的过饱和水溶液 .采用激光喇曼光谱研究了这些过饱和水溶液 ,并对光谱频率进行了归属 .讨论了过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机理 .
关键词 RAMAN光谱 硼氧酸盐 过饱和水溶液 多聚硼氧配阴离子 溶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CCD的光致过饱和现象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震 程湘爱 姜宗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7-920,共4页
报道了可见光CCD的过饱和状态——在强光辐照下,CCD输出图像中的白色饱和区域内出现黑色盲区。介绍了相机成像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和CCD的4种基本输出波形,给出了这4种波形的信号在经过相关双采样电路处理之后的结果和对应的CCD的4种基... 报道了可见光CCD的过饱和状态——在强光辐照下,CCD输出图像中的白色饱和区域内出现黑色盲区。介绍了相机成像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和CCD的4种基本输出波形,给出了这4种波形的信号在经过相关双采样电路处理之后的结果和对应的CCD的4种基本输出图像效果,即无光照的黑区、弱光照的灰区、光照饱和的白区和强光致过饱和的黑色盲区(即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状态CCD的输出信号波形中,复位电平发生改变而与处于饱和的数据电平持平,使该信号在经过相关双采样电路处理后变为零输出,造成CCD输出图像中的白色饱和光斑中间出现黑色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CCD 过饱和 像素周期 复位电平 数据电平 相关双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致CCD过饱和效应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震 程湘爱 姜宗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分析了正常工作条件下CCD信号检测电路工作的全过程;指出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CCD对检测电路的注入是以低占空比的周期性窄脉冲方式进行的,配合有效的复位机制,使每个像素的复位电平保持为常值。根据CCD过饱和状态的产生条件和CCD信号传... 分析了正常工作条件下CCD信号检测电路工作的全过程;指出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CCD对检测电路的注入是以低占空比的周期性窄脉冲方式进行的,配合有效的复位机制,使每个像素的复位电平保持为常值。根据CCD过饱和状态的产生条件和CCD信号传输沟道内的电势分布特点,提出了CCD过饱和状态的物理实质,即激光在CCD的受辐照点处提供了一个光生电流源,光生电荷将CCD的传输势阱全部填满之后使得CCD由一个电荷器件转变为一个电流器件。电流通过由CCD时钟的低电平所确定的沟道传输,使CCD对检测电路的注入以近乎连续的周期性长脉冲方式进行,导致了复位电平的改变,造成过饱和的视频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感器 CCD 过饱和效应 串扰 复位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沙量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过程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冯镜洁 李然 +1 位作者 唐春燕 雍晓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2-708,共7页
高坝泄水常为高含沙水流,对含沙水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释放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探讨泥沙含量以及紊动强度等特性对过饱和TDG释放过程的影响,设计了静置水柱、搅拌诱发紊动以及明渠水流3种实验条件,通过对不同含... 高坝泄水常为高含沙水流,对含沙水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释放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探讨泥沙含量以及紊动强度等特性对过饱和TDG释放过程的影响,设计了静置水柱、搅拌诱发紊动以及明渠水流3种实验条件,通过对不同含沙量工况下过饱和TDG释放过程的观测研究,分别计算各工况下的释放系数。结果表明,泥沙含量和紊动强度均对过饱和TDG的释放起着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含沙量和紊动强度的增大,释放系数逐渐增大。本研究对于过饱和TDG数值模拟研究中释放系数的取值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过饱和TDG影响的减缓措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气体 过饱和 含沙量 紊动强度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状态下交通控制小区动态划分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晓光 黄玮 马万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0-1457,共8页
控制系统对过饱和状态作出迅速响应首先要确定与过饱和路段相关联的交通控制小区的范围.从判别过饱和路段出发,以交叉口之间的关联度为量化指标,建立并验证关联度计算模型,并通过界定阻塞区、过渡区和常态区以及消散区提出过饱和状态下... 控制系统对过饱和状态作出迅速响应首先要确定与过饱和路段相关联的交通控制小区的范围.从判别过饱和路段出发,以交叉口之间的关联度为量化指标,建立并验证关联度计算模型,并通过界定阻塞区、过渡区和常态区以及消散区提出过饱和状态下交通控制小区的动态划分方法.结合实例标定划分小区的关联度关键值,给出控制结构范围确定的具体流程.过饱和状态交通控制小区的划分为城市道路网过饱和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小区 小区动态划分 过饱和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下游水体中溶解气体过饱和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蒋亮 李然 +1 位作者 李嘉 李克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3,共5页
提出高坝下游水垫塘中总溶解气体(TDG)饱和度的计算与下游河道水体TDG饱和度的计算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利用高速射流实验,及自行设计的产生TDG过饱和的实验装置,进一步分析了高坝下游水体中TDG过饱和的成因,找到了影响大坝下游TDG释放... 提出高坝下游水垫塘中总溶解气体(TDG)饱和度的计算与下游河道水体TDG饱和度的计算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利用高速射流实验,及自行设计的产生TDG过饱和的实验装置,进一步分析了高坝下游水体中TDG过饱和的成因,找到了影响大坝下游TDG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指出由于水垫塘中气泡被带入水体深处,使得水体存在溶解度梯度,溶解度沿着水深方向增加,深处水体能溶解更多的气体,在水流的紊动掺混下,高浓度的溶解气体被带入到较浅水深处,造成部分水体TDG过饱和。在没有掺气的条件下,过饱和溶解气体释放速率随着紊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气体 过饱和 饱和 射流 紊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坝下游过饱和溶解气体原型观测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蒋亮 李嘉 +1 位作者 李然 李克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水电站大坝下游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紫坪铺坝下游河段的过饱和气体进行了原型观测,指出下泄流量与下游TDG饱和度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河道水深是影响过饱和气体消减速率的重要因素;在同样单...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水电站大坝下游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紫坪铺坝下游河段的过饱和气体进行了原型观测,指出下泄流量与下游TDG饱和度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河道水深是影响过饱和气体消减速率的重要因素;在同样单宽流量下,含沙水体比清水有更高的TDG饱和度。这一研究为更深入的开展高坝下游过饱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及消减过程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对高坝下游水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坝下游 总溶解气体 过饱和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稀释和酸化过程中的Raman光谱 被引量:19
17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1 位作者 夏树屏 周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用纯水和恒沸点盐酸对六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进行稀释和酸化,使用激光Raman光谱记录反应过程。对光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溶液中含硼量和pH值对硼氧配阴离子存在形式的影响,对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 用纯水和恒沸点盐酸对六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进行稀释和酸化,使用激光Raman光谱记录反应过程。对光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溶液中含硼量和pH值对硼氧配阴离子存在形式的影响,对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光谱 硼酸镁 过饱和水溶液 多聚硼氧配阴离子 稀释 酸化 结构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长薄鳅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嫄 袁佺 +2 位作者 王远铭 安瑞冬 李克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6-61,共6页
高坝在泄流过程中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体,形成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简称TDG)过饱和,给下游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本文以长江流域特有珍稀鱼种——长薄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TDG饱和度下致死试验和再暴露试... 高坝在泄流过程中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体,形成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简称TDG)过饱和,给下游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本文以长江流域特有珍稀鱼种——长薄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TDG饱和度下致死试验和再暴露试验,旨在研究长薄鳅对TDG过饱和水体的耐受性及低饱和度对其的慢性伤害作用。结果表明长薄鳅连续暴露在TDG饱和度为120%、130%和140%水体中的半致死时间分别为152.81、64.02和14.89 h。将在110%和120%饱和度下暴露96 h后存活的长薄鳅,再次放入到140%浓度下进行暴露,该情况下两组的半致死时间为8.72和7.14 h,较原140%工况下正常试验鱼半致死时间分别快41.4%和52.05%;将在110%和120%饱和度下暴露96 h后存活的长薄鳅,再次放入130%浓度下进行暴露,该情况下两组的半致死时间为47.77和15.52 h,较原130%工况下正常试验鱼半致死时间快25.56%、75.81%。结果表明TDG低饱和度水体对长薄鳅有慢性伤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G过饱和 长薄鳅 耐受性 持续暴露 慢性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模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凯 徐建闽 李林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3-1630,共8页
选取整个过饱和状态持续作用时间作为研究时段,利用交叉口进口道的车辆到达–驶离图,根据行驶车队头车到达下游交叉口进口道的不同时刻,分别针对行驶车队在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期之内到达和跨越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 选取整个过饱和状态持续作用时间作为研究时段,利用交叉口进口道的车辆到达–驶离图,根据行驶车队头车到达下游交叉口进口道的不同时刻,分别针对行驶车队在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期之内到达和跨越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期到达两种情况,对过饱和交通状态下行驶车队通过协调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停车延误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模型,得到了滞留车辆数、停车次数、延误时间等性能指标与相邻交叉口相对相位差、公共信号周期等协调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交通仿真对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为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协调控制技术方法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停车延误模型 到达–驶离图 过饱和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总排干沟过饱和溶解氧出现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标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周龙伟 杨志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水中溶解氧 总排干沟 河套灌区 过饱和 饱和程度 光合作用 氧化作用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