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人过街延误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冯树民 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6,共4页
分析了无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行特征、穿插特征,确定了行人穿越机动车的可穿越间隙,针对行人一次穿越一条车道和多条车道出现可穿越间隙下过街两种情况推算出行人过街平均延误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信号控制无干扰情况下... 分析了无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行特征、穿插特征,确定了行人穿越机动车的可穿越间隙,针对行人一次穿越一条车道和多条车道出现可穿越间隙下过街两种情况推算出行人过街平均延误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信号控制无干扰情况下行人过街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行特征,描绘出了行人的聚集和消散示意图,得出行人过街平均延误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在信号交叉口处行人过街有干扰情况下行人延误的产生机理,给出行人过街的平均延误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交通 过街延误 信号控制 无信号控制 可穿越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延误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苑红伟 肖贵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
从心理学角度,以大城市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过街行人为研究对象,对行人过街延误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北京市两个典型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为实例进行交通调查分析,计算行人的临界穿越间隙,安全穿越间隙出现的概率,及行人穿越该处的总延误... 从心理学角度,以大城市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过街行人为研究对象,对行人过街延误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北京市两个典型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为实例进行交通调查分析,计算行人的临界穿越间隙,安全穿越间隙出现的概率,及行人穿越该处的总延误时间。计算结果表明:观测路段车流中提供的安全穿越间隙的概率比较低;行人强行穿越的重要原因是行人过街延误超出了行人等待心理极限;验证了模型的精度;找出了观测路段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针对大城市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和交通改善措施,为国内大城市行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交通 无信号控制 人行横道 过街延误 穿越间隙 行人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转车流及对向行人影响下的行人过街延误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陶薇同 崔荣一 金璟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61-2664,共4页
通过分析车头时距随交通流量而变化的统计特性,提出了基于车头时距分布的自适应的行人过街冲突延误计算模型。根据低交通流量情况下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时的行人过街冲突延误,分别推导出中等交通流量及高交通流量情况下的行人过街冲... 通过分析车头时距随交通流量而变化的统计特性,提出了基于车头时距分布的自适应的行人过街冲突延误计算模型。根据低交通流量情况下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时的行人过街冲突延误,分别推导出中等交通流量及高交通流量情况下的行人过街冲突延误计算模型;结合无干扰条件下的相位延误和对向行人流阻滞延误得到干扰条件下的行人过街总延误计算模型;通过Vissim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了准确性验证,其偏差小于3%。此外,将提出的行人过街延误模型与以机动车到达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为假设前提的行人过街延误模型进行误差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延误模型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 行人过街延误 交通流量 车头时距 负指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的交叉口信号运行方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九跃 张顺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所采取的交通信号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过街延误等诸多方面.本文针对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的交叉口上设置二次过街,分析各种信号运行方式对机动车、自行车、行人过街的影响,通过对各种信号运行方式在... 城市道路交叉口所采取的交通信号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过街延误等诸多方面.本文针对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的交叉口上设置二次过街,分析各种信号运行方式对机动车、自行车、行人过街的影响,通过对各种信号运行方式在交通组织管理、信号周期时长、车辆延误、行人延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现场交叉口几何结构及实际交通状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更有利于充分利用交叉口空间、更大限度减小慢行交通过街延误的交叉口信号运行方式,为交通管理者、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过街 过街时长 过街延误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