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对象程序的过程间切片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芳 陈雨亭 +2 位作者 朱平 谭毅 郑国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2-1095,共4页
程序切片是一种程序分析技术 ,它通过把程序减少到只包含与某个特定计算相关的那些语句来分析程序 .过程间切片作为图形可达性问题时 ,需要扩展过程内切片所用的程序依赖图 (PDG)成系统依赖图 (SDG) ,然后利用两阶段图形可达性算法计算... 程序切片是一种程序分析技术 ,它通过把程序减少到只包含与某个特定计算相关的那些语句来分析程序 .过程间切片作为图形可达性问题时 ,需要扩展过程内切片所用的程序依赖图 (PDG)成系统依赖图 (SDG) ,然后利用两阶段图形可达性算法计算比较精确的切片 .目前程序切片技术的研究以面向对象程序切片为主 ,文中讨论了一种适合面向对象程序的分层切片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程序 过程间切片算法 两阶段图形可达性 分层切片 程序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过程间单子切片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迎周 符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在现有的过程内单子切片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回填待定标号的过程间单子切片算法:先以待定标号初始化子过程中开始处参数变量的切片;再对其进行过程内单子切片分析,据此可得相应参数间依赖关系;最后回填切片表中相应的待定标号,从而获得... 在现有的过程内单子切片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回填待定标号的过程间单子切片算法:先以待定标号初始化子过程中开始处参数变量的切片;再对其进行过程内单子切片分析,据此可得相应参数间依赖关系;最后回填切片表中相应的待定标号,从而获得所需的过程间单子切片.算法充分利用了过程内单子切片的结果,相当程度上避免了重复计算,无需进一步构造诸如特征子图、连接语法等中间形式,同时通过参数间依赖避免了调用上下文问题.此外,文中算法保留了过程内单子切片算法的强语言适应性和组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切片方法 模块单子语义 过程间程序 参数依赖 组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间循环路径剖析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璐璐 李必信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4-2235,共12页
该文在过程内剖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过程间路径剖析方法PIP,能够精确地编码过程间路径和方法级执行序列.为了有效地处理方法间多态等复杂调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剖析模型PCCG(Polymorphic Cluster Call Graph),能够精确描述... 该文在过程内剖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过程间路径剖析方法PIP,能够精确地编码过程间路径和方法级执行序列.为了有效地处理方法间多态等复杂调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剖析模型PCCG(Polymorphic Cluster Call Graph),能够精确描述多态信息,并且支持以"方法集簇"的方式对多个被调用方法统一处理,简化调用结构,减少剖析耗费.基于PCCG模型,PIP方法能够精确地进行过程间路径剖析,并可采用多种方法集簇策略来优化剖析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PIP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循环处理能力,且各种集簇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况,有效地提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剖析 过程间路径 多态 动态分析 软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过程间分析技术的并行错误模式匹配方法
4
作者 郑炜 蔺军 +2 位作者 黄月明 冯晨 吴潇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3,共6页
过程间分析技术通常用于静态检测并行程序中的错误模式实例,目前已成为静态测试、错误模式匹配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存的过程内分析技术对于并行错误的静态测试效果尚不够理想。为此,文章试图运用过程间分析技术对并行程序进行&qu... 过程间分析技术通常用于静态检测并行程序中的错误模式实例,目前已成为静态测试、错误模式匹配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存的过程内分析技术对于并行错误的静态测试效果尚不够理想。为此,文章试图运用过程间分析技术对并行程序进行"错误模式"的匹配。通过遍历构建的全局控制流图,分析图中单个节点所包含的语句,对其中可能出现错误的程序进行了错误模式的匹配,最终得出"错误定位"的结果。通过在实际开源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错误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程序 静态测试 过程间分析 错误模式 错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间分析中别名变量对的检测与处理
5
作者 谢卫 李胜利 刘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程序的过程间分析中,为保证程序语义上的正确,需要对列名变量对进行检测和处理。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地讨论了别名变量的引入及其传播方式,同时给出了一个有效的检测与处理算法。
关键词 过程间分析 别名变量 检测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间分析的缓冲区溢出易发点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邹雪 王兴起 +1 位作者 方景龙 王大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10-113,共4页
针对循环拷贝内存引发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提出了一种上下文相关的过程间分析检测模型,通过对二进制代码进行一系列的静态分析,使用过程间分析提供的数据交互关系,对缓冲区溢出易发点进行挖掘。这种检测模型基于Bin Navi的开放平台,以插... 针对循环拷贝内存引发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提出了一种上下文相关的过程间分析检测模型,通过对二进制代码进行一系列的静态分析,使用过程间分析提供的数据交互关系,对缓冲区溢出易发点进行挖掘。这种检测模型基于Bin Navi的开放平台,以插件形式实现,能够对溢出易发点进行精确的筛选,有效地减少误报漏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区溢出 循环 易发点 过程间分析 函数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间动态符号执行的C语言测试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巳航 苏亭 +2 位作者 顾斌 王政 杨孟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46-2751,共6页
针对C语言白盒测试用例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一套基于过程间的动态符号执行框架,建立基于Def-Use链和函数执行树的模型。以函数为单位进行约束收集,解决函数调用中实参和形参的符号统一问题;对过程间动态符号执行的SMART(systematic modula... 针对C语言白盒测试用例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一套基于过程间的动态符号执行框架,建立基于Def-Use链和函数执行树的模型。以函数为单位进行约束收集,解决函数调用中实参和形参的符号统一问题;对过程间动态符号执行的SMART(systematic modular automated random testing)算法进行改进,利用其计算和使用函数摘要,提高动态符号执行的效率和可行性。该方案为C语言过程间测试自动化工具的实现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间测试 测试用例 自动生成 动态符号执行 SMART(系统模块化自动随机测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象解释的函数内联过程间分析优化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涛清 范广生 +2 位作者 尹帮虎 陈立前 王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64-2979,共16页
分析实际程序时往往需要分析程序中函数的调用,一般使用过程间分析来实现全程序分析.函数内联是一种最为精确、易于实现的过程间分析方法.通过函数内联,可以使得已有过程内分析方法和工具支持包含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分析.但是函数内联后... 分析实际程序时往往需要分析程序中函数的调用,一般使用过程间分析来实现全程序分析.函数内联是一种最为精确、易于实现的过程间分析方法.通过函数内联,可以使得已有过程内分析方法和工具支持包含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分析.但是函数内联后代码的规模急剧增加,同时将产生大量中间变量,增加程序分析的变量维度,导致程序分析过程时空开销大大增加.考虑基于抽象解释框架下函数内联过程间分析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基于抽象解释的程序分析关注自动推导程序变量之间的不变式约束关系,因此程序变量构成的程序环境大小(即各程序点处须考虑的相关变量集合)对分析的时空开销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减少函数内联后程序分析的开销,提出了面向内联函数块的程序环境降维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内联函数后的程序代码,分析确定不同程序点处需维护的程序环境(即相关变量集合),而不是所有程序点共享同一全局程序环境,从而实现程序状态的降维.详细描述了基于该方法所实现的工具DRIP(dimension reduction for analyzing function inlined program)的架构、模块及算法细节.并在WCET Benchmarks测试集开展了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RIP在变量消除上取得的效果良好,甚至在某些测试集上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变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析过程的时空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间分析 抽象解释 函数内联 变量消除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过程内及过程间数组越界故障的静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娜 宫云战 金大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1-95,共5页
数组越界是C和C++程序中常见故障,在各种软件测试系统的设计中,都占据重要位置.首先对数组越界故障进行分析,建立数组越界类型故障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静态分析,以函数摘要作基础对源代码进行函数内及函数间分析的检测方法.最后用实... 数组越界是C和C++程序中常见故障,在各种软件测试系统的设计中,都占据重要位置.首先对数组越界故障进行分析,建立数组越界类型故障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静态分析,以函数摘要作基础对源代码进行函数内及函数间分析的检测方法.最后用实验方法对实例源码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已实现,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组越界 静态分析 过程间 故障检测 源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VM中静态程序信息的过程间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培弘 衷璐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0-1618,共9页
为有效解决静态程序分析中函数指针指向信息获取不够准确和库函数调用信息处理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一种在LLVM平台下静态程序信息的过程间分析方法。利用过程内分析算法迭代获取过程内分析路径;利用过程间分析算法分析直接函数调用和函... 为有效解决静态程序分析中函数指针指向信息获取不够准确和库函数调用信息处理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一种在LLVM平台下静态程序信息的过程间分析方法。利用过程内分析算法迭代获取过程内分析路径;利用过程间分析算法分析直接函数调用和函数指针,通过函数类型识别库函数调用,分析到函数指针时,进一步分析函数指针指向的真实信息,结合过程内分析形成最终的函数调用路径。用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将实验结果与现有工具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函数指针指向信息并更好地处理库函数调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虚拟机 静态分析 过程间 过程 函数指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间流敏感的指针分析技术研究
11
作者 帅东昕 葛丽丽 +5 位作者 谢金言 张迎周 薛渝川 杨嘉毅 密杰 卢跃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指针分析技术是一种基础的静态程序分析技术,也是软件安全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软件缺陷检测、恶意代码分析、程序验证、编译器优化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针分析的精度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至关重要。流敏感分析和过程间分析是... 指针分析技术是一种基础的静态程序分析技术,也是软件安全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软件缺陷检测、恶意代码分析、程序验证、编译器优化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针分析的精度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至关重要。流敏感分析和过程间分析是提高指针分析精度最有效的两种技术。文中对现有的提高过程间流敏感指针分析精度的技术进行总结,从为提高精度所消除的信息入手,将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除分析中的虚假信息,以避免指向信息沿虚假的返回路径或是虚假调用关系传播;另一类是消除分析中保守的指向关系,在每个程序点处根据设置的规则尽可能确定指针的唯一指向,而不是笼统地计算指针的多个可能指向。据此,详细比较了过程间流敏感指针分析技术的异同,并对指针分析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分析 流敏感分析 过程间分析 精度优化 调用上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网络组织间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毅 张子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8,73,共8页
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四要素关系模式,从企业知识、知识发送企业、接收企业以及学习环境四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经验学习过程的影响,并对促进企业网络中... 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四要素关系模式,从企业知识、知识发送企业、接收企业以及学习环境四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经验学习过程的影响,并对促进企业网络中有效的组织间学习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习过程 影响因素 企业缄默知识 四要素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团队系统内团队间冲突过程金字塔模型——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楠 刘兵 李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105,共11页
多团队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团队间冲突对多团队系统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取构念积储格深度访谈技术深入多团队系统现实情境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多团队系统内团队间冲突过程分为... 多团队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团队间冲突对多团队系统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取构念积储格深度访谈技术深入多团队系统现实情境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多团队系统内团队间冲突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潜伏阶段、感知阶段、管理阶段、结果阶段和反馈阶段。第二,冲突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个体层、团队层及系统层输入的跨层次冲突源;二是多团队系统内团队内及团队间的交互式冲突源;三是以往冲突结果的循环反馈式冲突源;四是多团队系统外界环境及外界干预类冲突源。第三,冲突感知阶段包含冲突界定和冲突归因两个步骤,冲突源的位置包含我方、对方、第三方或者外界三类。第四,冲突管理基于关心我方、关心对方和关心系统这三个维度,可以划分为八种类型。第五,冲突产生的结果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对个体、团队和系统均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冲突过程 多团队系统 金字塔模型 经典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化下域间服务过程分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畅 吴庆波 谭郁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70-273,共4页
在虚拟化环境下,各虚拟域上的服务能力是相互隔离的而不能获得联系和协同。针对该问题,提出虚拟化下的域间服务过程分离机制。定义2种类型的服务分离过程,并基于KVM的虚拟化环境,实现支持这2种服务分离过程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即域间通信... 在虚拟化环境下,各虚拟域上的服务能力是相互隔离的而不能获得联系和协同。针对该问题,提出虚拟化下的域间服务过程分离机制。定义2种类型的服务分离过程,并基于KVM的虚拟化环境,实现支持这2种服务分离过程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即域间通信和域间远程过程调用技术。实际应用场景表明,该机制能达到服务联系和协同的目标,为在虚拟化下构建可能的安全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过程分离机制 通信 远程过程调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错误的寄存器活跃区间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建军 谭庆平 叶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继性能和功耗问题之后,软错误导致的计算可信性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课题.由于寄存器访问频繁却未能被良好保护,发生在其中的软错误成为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程序汇编代码,提出一种针对寄存器软错误的程序可靠性静态分析方... 继性能和功耗问题之后,软错误导致的计算可信性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课题.由于寄存器访问频繁却未能被良好保护,发生在其中的软错误成为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程序汇编代码,提出一种针对寄存器软错误的程序可靠性静态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流分析技术提取出可能影响程序执行的寄存器活跃区间,然后基于构成活跃区间的基本块集合计算其有效体系结构易感位数,在此基础上可定量计算寄存器软错误影响下的程序可靠性.基于MiBench基准程序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分析结果与AVF分析法保持一致,同时还指出了寄存器相关活跃区间的关键程度,这为实现针对寄存器软错误的高效容错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错误 寄存器 程序可靠性 数据流分析 过程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繁衍及其实现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永华 陈彤 +1 位作者 臧斌宇 朱传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62-668,共7页
过程的处理在并行化编译工具中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过程嵌入和跨过程信息传播是常用的解决方法.近年来,兼有前二者优点的新技术:过程繁衍(Cloning),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以往的研究中,过程繁衍仅局限于常数值的传播.本... 过程的处理在并行化编译工具中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过程嵌入和跨过程信息传播是常用的解决方法.近年来,兼有前二者优点的新技术:过程繁衍(Cloning),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以往的研究中,过程繁衍仅局限于常数值的传播.本文提出了在过程繁衍中进行符号等式约束信息传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增强系统中全局的符号分析(SymbolicAnalysis)能力,并可与一些新技术(如Omega测试)互相配合,从而提高并行化系统的能力.该方法在作者开发的并行化编译工具AFT中得到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繁衍 过程间分析 程序传播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中的自动发电控制模型 被引量:20
17
作者 宋新立 王成山 +4 位作者 仲悟之 汤涌 卓峻峰 吴国旸 苏志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39-3444,共6页
针对大规模电力系统二次调频控制的动态仿真问题,采用混杂系统的建模方法,提出一种适于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的自动发电控制模型。模型主要由属于连续动态系统的区域控制偏差计算、属于离散动态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机组调节指令... 针对大规模电力系统二次调频控制的动态仿真问题,采用混杂系统的建模方法,提出一种适于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的自动发电控制模型。模型主要由属于连续动态系统的区域控制偏差计算、属于离散动态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机组调节指令计算3个模块组成。通过与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程序中已有模型的接口,该模型可以模拟大规模电网中基于A标准和CPS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控制策略,以及定频率控制、定交换功率控制和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等多种方式。与我国特高压交流联络线相关的2个算例仿真表明,该模型可为大规模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限制、多区域AGC控制策略的协调配合和二次调频的优化控制等实际电网问题提供有效的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模型 AGC控制策略 功率波动限制 多时 尺度全过程仿真 混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中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宋新立 王成山 +3 位作者 刘涛 汤涌 陶向宇 叶小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67-172,24,共6页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是火电机组满足电网负荷需求和保证机组本身稳定运行的重要控制措施。在分析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的机炉...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是火电机组满足电网负荷需求和保证机组本身稳定运行的重要控制措施。在分析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的机炉协调控制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程序进行编程实现。通过模型参数值的设置,该模型可以灵活模拟炉跟机、机跟炉、协调控制、直接能量平衡等火电厂机炉控制中的常见组态方式。采用两个仿真算例说明了不同CCS控制方式对机组功率的影响,以及CCS在与频率动态特性相关的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模型 机炉协调控制 直接能量平衡 多时尺度全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璇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学习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实现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以及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间学习过程,着重研究了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组织间学习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组织学习过程 影响因素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分块求解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新立 陈英时 +3 位作者 王成山 叶小晖 汤涌 吴国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快速求解算法是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仿真中矩阵结构特点的分块快速直接求解算法,并开发实现了大型电力系统线性方程组稀疏求解器(ESS)。该算法首先将稀疏矩阵分为4个分块矩阵,然后将其中规模最大的对角块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更小的对角分块矩阵,并利用部分小分块具有相同结构的特点进行矩阵LU符号分解和数值分解,最后根据分块矩阵进行前代和回代求解计算。与现有其他求解器进行的算例对比表明,ESS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求解速度优势,特别是在矩阵LU分解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线性方程组 分块对角矩阵 分块直接求解算法 多时尺度全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