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管理中的德育创新理路——评《德育研究》
1
作者 张丽 王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推动德育创新,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德育研究》一书通过梳理中国德育研究七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尤其是...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推动德育创新,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德育研究》一书通过梳理中国德育研究七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近四十年的主要问题与争论,深入探究了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从教师专业化培养、德育课程建设、德育过程、方法与评价等多个方面,为当下的学校德育创新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研究 德育过程 德育创新 创新理路 社会责任感 传统德育模式 方法与评价 发展的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的内外化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畅 马若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德育过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运动过程 ,其内化与外化的两个重要的阶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并掌握德育过程内外化关系 ,对于确定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行之有效地实施德育 。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内外 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冬云 付亚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互动 德育过程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中师生能动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兰 范树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德育过程是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德育过程 主导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德育过程审美文化研究论要 被引量:5
5
作者 尹玉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3,共4页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学德育施行过程中借鉴审美实践,会较好...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学德育施行过程中借鉴审美实践,会较好地优化和提升大学德育过程,促进大学德育过程审美化进程,切实保证和提高大学德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德育过程 审美文化 德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过程的实质、规律及评估依据 被引量:7
6
作者 葛喜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德育过程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德育主导者针对德育对象的实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并内化为德育对象的现实思想品德过程。它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呈现知、情、行相统一的特征。遵循德育过程的客... 德育过程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德育主导者针对德育对象的实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并内化为德育对象的现实思想品德过程。它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呈现知、情、行相统一的特征。遵循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把握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波动性等评估依据,才能对高校德育效益做出辩证的科学的公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过程 基本内涵 客观规律 评估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欧清华 胡解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72-74,77,共4页
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深入研究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可以既持之以恒、又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德育过程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及其效果的辐射性增益 被引量:1
8
作者 龙丽达 张澍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是以人的思维过程的直觉、顿悟、灵感等规律为依据和基础的。直觉顿悟乃至灵感是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瞬间所达到的思想豁然开朗,是人们在精神高度亢奋下的不同寻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德育过程的德育者与德育对象、...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是以人的思维过程的直觉、顿悟、灵感等规律为依据和基础的。直觉顿悟乃至灵感是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瞬间所达到的思想豁然开朗,是人们在精神高度亢奋下的不同寻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德育过程的德育者与德育对象、教化与习得、理论与实践、情境与体验等互动关系之间的意识交流碰撞,在触景生情、入情生思中也会产生直觉顿悟现象。在操作层面上实现德育过程的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一是要创造和抓住契机;二是要以基础性工作为重心。基础性工作既是人的德性修养常规性变化的基础,又是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效应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过程 直觉顿悟 辐射性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的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郁时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0-91,共2页
通过对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德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就要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 通过对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德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就要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要优化环境,培育良好的德育氛围;要建立道德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优化 德育目标 道德主体性 德育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德育“传播”过程中的冲突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可将高校德育过程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具有消极影响的冲突可看成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噪音。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失衡型冲突、排除型冲突、两难型冲突与人际型冲突。文章对诸种冲... 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可将高校德育过程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具有消极影响的冲突可看成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噪音。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失衡型冲突、排除型冲突、两难型冲突与人际型冲突。文章对诸种冲突类型及其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冲突各自的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高校德育过程 冲突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德育过程”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桂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论述我国“德育过程”研究的缘起 ,以及这种研究何以陷入误区 ,并通过对德育问题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 ,揭示了我国如今普遍存在的宽泛的“德育目标”与狭窄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群体”之间的反差现象。
关键词 德育 德育过程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网络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丽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加强网络德育理论研究是网络德育实践的基础,网络德育过程理论是网络德育理论体系的核心。文章从网络德育概念入手,揭示了网络德育的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转化过程,从而论证了网络德育过程的规律,为科学构建网络德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过程 规律 矛盾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的德育过程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克平 《理论月刊》 2006年第8期47-49,共3页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依据孔子的相关言行,本文分析了孔子关于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品德构成要素的相关论述,并对孔子的德育过程思想进行了简单总结。
关键词 孔子 德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87,共3页
传统德育“施行非人的教育” ,使师生无法感受德育幸福。现代德育必须还大学生以幸福。为此 ,要创造主客体相统一的德育过程 。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大学生 主客体相统一 幸福^1….■—……….■-……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德育过程的自我评价环节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青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21期37-38,共2页
道德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社会要求为准绳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并将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导向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方向。道德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让学生对自己的品... 道德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社会要求为准绳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并将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导向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方向。道德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让学生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自我评价是德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的过程,一方面加深了对道德的认识和情感;另一方面,使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自我评价 大学生 环节 道德评价 社会要求 品德 发展导向 会所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建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75,共2页
在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中,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大学生的作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受教育主体作用的内涵,探索高校德育课程主体能动实践,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十分必要并且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高校 德育课程 德育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 主体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加坡中小学校德育过程的设计分析
17
作者 韩迎春 张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60-62,共3页
从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法三个层面比较与分析中国新加坡中小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设计上的异同,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无疑对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说来:一是要遵循规律,由浅入深,... 从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法三个层面比较与分析中国新加坡中小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设计上的异同,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无疑对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说来:一是要遵循规律,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二是要凸显社会实践在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三是要协调好知、情、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加坡 中小学校 德育过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设计比较
18
作者 韩迎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6,共4页
从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法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在德育过程中设计上的异同,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可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说来:一是要遵循规律,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从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法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在德育过程中设计上的异同,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可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说来:一是要遵循规律,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二是要凸显社会实践在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三是要协调好知、情、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加坡 中小学 德育过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过程中施教主体双重人格现象探究
19
作者 魏慧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在德育过程中 ,施教主体 ,特别是其人格力量对受教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多方影响 ,人格的形成也受到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在德育过程所特有的内、外部作用的环境中 ,施...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在德育过程中 ,施教主体 ,特别是其人格力量对受教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多方影响 ,人格的形成也受到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在德育过程所特有的内、外部作用的环境中 ,施教主体所显示的双重人格现象值得反思。本文力图从应然道德与实有道德、社会规范与客观必然性、追求道德与追求自由、道德环境与道德行业、道德原则与法律、品德结构的动态与静态六个方面来探究双重人格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双重人格道德 环境 法律 个性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
20
作者 许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63-64,共2页
自我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它具有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实施自我教育必须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为前提,正确处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德育过程 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