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变电站行波选线技术应用通信方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宾 倪江 董新洲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22,共7页
行波相比于工频信号而言,具有不受系统振荡、过渡电阻、CT饱和、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在故障检测领域优势显著。但行波信号采样率往往达到工频信号采样率的500-1000倍左右,采样值直接应用于基于IEC61850协议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 行波相比于工频信号而言,具有不受系统振荡、过渡电阻、CT饱和、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在故障检测领域优势显著。但行波信号采样率往往达到工频信号采样率的500-1000倍左右,采样值直接应用于基于IEC61850协议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不仅无法实现保护控制性能的提高,反而会引起通信阻塞。针对该问题,论文从行波信号故障特征有效表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间隔行波信息共享对过程层网络传输的通信要求,并结合行波选线在配电变电站中的应用需求,理论分析并仿真检验了数据通信实时性约束下行波暂态信号共享可用的最高频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数据预处理及通信解决方案。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暂态行波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50 过程层通信 行波信号共享 数据预处理 合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设计框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东晓 周有庆 +3 位作者 高乐 彭红海 王嗣常 王晓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84-88,共5页
依据IEC 61850标准构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逻辑接口到物理接口的映射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框架,以高压线路间隔为例,阐述了该设备内部插件的功能分配情况。文章还构造了由新型保护监控硬... 依据IEC 61850标准构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逻辑接口到物理接口的映射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框架,以高压线路间隔为例,阐述了该设备内部插件的功能分配情况。文章还构造了由新型保护监控硬件设备组成的间隔层局域网,对该网络的负荷及延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结构的保护监控设备能够满足变电站间隔层局域网的通信实时性要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间隔 过程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物理接口 通信网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仲青 周泽昕 +4 位作者 黄毅 周春霞 詹荣荣 李明 杜丁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0-215,共6页
结合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动态模拟实验室所进行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网络化动态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组网方案、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快速性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对多厂家多原理电子式互感器配合工作的适应性、... 结合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动态模拟实验室所进行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网络化动态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组网方案、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快速性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对多厂家多原理电子式互感器配合工作的适应性、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子式互感器异常情况的适应性、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同步方案、变电站间电流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方案,最后提出了改进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级网络测试的动模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过程层通信网络 电子式互感器 继电保护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