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扩招政策的问题分析--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大明 刘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6,共3页
高校扩招政策是上世纪末,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其存在有一定现实合理性,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 高校扩招政策是上世纪末,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其存在有一定现实合理性,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对该政策进行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高校扩招政策 公共政策 过程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中两种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琮洋 邱博 +4 位作者 宋浩静 孙雪 李亚静 李宵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和Grubbs检验对药物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高、中风险失效模式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上,失效模式的风险系数值是24.661~54.302,行动优先级均为L,风险系数法更加合理有效。按风险系数排序,高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人员”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专职药师和调整取药时间;中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环境”和“药物”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严格的温控程序和药物色标管理。结论 风险系数法比行动优先级更适合于该院临床试验药物管理,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应不断进行分析和更新改进措施,以完善药物管理过程,保证临床试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药物管理 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风险系数 行动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的潜在装配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中义 李振振 +3 位作者 陈韦 易元 郑伟杰 刘卫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46-2662,共17页
高效和准确地识别出所有潜在工艺失效模式是开展装配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构建具有普适性地潜在装配过程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相结合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模型... 高效和准确地识别出所有潜在工艺失效模式是开展装配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构建具有普适性地潜在装配过程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相结合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模型。首先,以装配工步为单元,通过过程构成要素系统全面地描述了工步单元的信息,并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各过程构成要素内容的表述方式。据此,从工步过程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两个维度对工步指令提出规范化的编写要求;其次,通过本体的表示方式构建规范的装配工艺知识库,结合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判据分析各要素失效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组成每类要素信息的语法成分;然后,采用语义对立分析及其互补技术和语义Web规则语言(SWRL)编写各过程构成要素到相应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规则,以Drools规则引擎实现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最后,以某型飞机的3个部装工艺过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潜在工艺失效模式 推理识别 过程构成要素 本体 语义Web规则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耦合危险分析新方法
4
作者 吴洋 焦健 赵廷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7,共6页
为解决复杂过程中的人-机-环耦合危险识别及其传递性分析问题,将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并加以改进,建立用于分析过程耦合的新方法。首先分解、描述过程,确定其中的人-机-环边界条件,据此分析过程中的... 为解决复杂过程中的人-机-环耦合危险识别及其传递性分析问题,将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并加以改进,建立用于分析过程耦合的新方法。首先分解、描述过程,确定其中的人-机-环边界条件,据此分析过程中的耦合危险模式及其引发的安全后果;然后通过AHP法识别复杂过程中的事件关系,分析耦合危险对后续过程的影响;最后,以美军某舰载机着舰过程为例,进行耦合危险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能有效识别过程中的耦合危险,并评估耦合危险对后续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分析 流程危险 耦合危险 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八钢烧结混合料制粒效果的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冶飞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分析、正交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等质量改进手段,找出了影响八钢新区两台265 m2烧结机混合料制粒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使混合料中+3 mm粒级从原来的67.3%提升至70.2%,烧结机利用系数明显提高。
关键词 混合料制粒效果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MEA的雷达机电控制系统风险识别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2-516,共5页
针对机电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识别问题,对雷达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安全风险识别的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PFMEA机电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识别与改进的方法。结合雷达机电控制系统使用过程,提出了运用PFMEA对过程事... 针对机电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识别问题,对雷达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安全风险识别的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PFMEA机电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识别与改进的方法。结合雷达机电控制系统使用过程,提出了运用PFMEA对过程事件进行归纳和识别安全隐患的方法,对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分别作了定义,建立了基于过程分解的PFMEA风险识别模型,提出了分析实施流程;以天线举升运动为例利用PFMEA模型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识别与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机电控制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以及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衡量当前机电控制系统所处于的安全水平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控制系统 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