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刘小年
-
机构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
文摘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为起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等五环节的公共政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问题缠身的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一种突围,又可望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主动性。
-
关键词
“孙志刚事件”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需要的政策过程
需要的政策过程意义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旅游开发征地与农户集体行为:门槛模型的应用及拓展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心蕊
孙九霞
-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15ZDB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旅游发展背景下回流劳动力与乡村‘地方再嵌入’研究"(41701159)
+1 种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
特征与动因"(2016WQNCX001)共同资助~~
-
文摘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农户的集体行为将影响征地的成败,但多数研究对农户集体行为的动态过程与作用机制关注不足。门槛模型从个体异质性出发,强调集体行为的互动聚合过程,这为农户集体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颇为有益的理论分析视角。以重庆市大河口村石泉苗寨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征地事件为例,分析农户集体行为过程,识别影响农户集体行为的关键变量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所处的行动位置及其与乡村的社会关联是影响农户门槛阈值的关键变量;政府可通过提高经济补偿、建立农户与村庄政治联系的方法,降低行动者的门槛阈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条件门槛人"这一概念,对门槛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
-
关键词
集体行为
门槛模型
过程事件研究
乡村旅游
征地事件
-
Keywords
collective behavior
threshold model
process-event analysis
rural tourism
land acquisition
-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