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抓住文脉的支点——《过秦论》导读课的设计与实施 |
张玉新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浅谈《过秦论》的儒家思想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
周玲
杜海然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3
|
《过秦论》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 |
宗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4
|
《过秦论》“仰关”“叩关”辨正 |
吕胜男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5
|
秦朝灭亡谁之过——《过秦论》解读与教学 |
杨晓菁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6
|
《过秦论》的“并吞八荒” |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7
|
《过秦论》的写作特点 |
徐敦忠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
8
|
一部兴亡史 两篇散文诗——《过秦论》《阿房宫赋》比较 |
黄德焘
王煜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9
|
《过秦论》教学三题 |
李树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10
|
再读贾谊《过秦论》 |
张永琪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
11
|
读贾谊《过秦论》——兼驳“四人帮”的“反复辟”谬论 |
苏显信
羊华荣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
12
|
用语文的方式教论述文 |
王家伦
张长霖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3
|
且以后注改前误 |
张国功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4
|
贾谊经世济世思想探析 |
焦俊霞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5
|
“序八州”考辨 |
李志忠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6
|
司马迁与《陈涉世家》 |
晁福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
17
|
黄庭坚的咏茶诗 |
梅俊道
|
《农业考古》
|
1995 |
3
|
|
|
18
|
语文教材注音问题应予重视 |
徐爱明
|
《职教论坛》
|
1999 |
0 |
|
|
19
|
高考语文背诵默写题型略谈 |
陈旭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95 |
1
|
|
|
20
|
提出一个“读者占有率”,如何?──社会学学杂谈之四 |
邓伟志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