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升干 郑典模 +2 位作者 伍丽萍 屈海宁 陈优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4)]0.571[NaHSO3]0.571[St]0.592[M]1.18[E]0.523,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27.48kJ/mol。文章推导的该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理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淀粉 反相乳液 动力学 接枝共聚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退浆系统
2
作者 王琛 钟仁标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38-40,共3页
以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将活化能较低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构成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应用于棉织物冷轧堆退浆工艺。讨论了该体系的氧化还原退浆机理,以及引发剂浓度和烧碱浓度等对退浆率和白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室温下亚硫酸氢钠就能引发... 以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将活化能较低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构成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应用于棉织物冷轧堆退浆工艺。讨论了该体系的氧化还原退浆机理,以及引发剂浓度和烧碱浓度等对退浆率和白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室温下亚硫酸氢钠就能引发过硫酸铵氧化分解,有效降解织物上的各种浆料,同时提高织物白度,且退浆后织物损伤较小,手感柔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浆 冷轧堆法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尿素引发丙烯酸甲酯与明胶接枝共聚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友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3-455,共3页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acrylate onto gelatin initiated by persulfate urea redox system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o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opolymerization time, concentr...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acrylate onto gelatin initiated by persulfate urea redox system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o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opolymerization time, concentrations of initiator, monomer and gelatin on the grafting percentage( G ), grafting efficiency( E ) and total yield( Y ) were investigat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MA branch and its intrinsic viscosity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明胶 接枝共聚 过硫酸铵-尿素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4-苯基-2-丁酮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智谦 麦禄根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3期55-56,共2页
亚硫酸氢钠与醛酮的加成是比较经典的反应 ,但在与 4 苯基 2 丁酮的反应中 。
关键词 高校 有机化学 实验教材 4-苯基-2-丁酮 饱和亚硫酸氢钠 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成盈 沈红支 +2 位作者 赵建宏 王留成 徐海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传统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合成原料2-甲基-1,4-萘醌(2-MNQ)中含有6-甲基-1,4-萘醌(6-MNQ),致使产品含量较低。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原料中的6-MNQ进行了分离去除,在正己烷溶剂中和NaHSO_3反应合成MSB。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 传统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合成原料2-甲基-1,4-萘醌(2-MNQ)中含有6-甲基-1,4-萘醌(6-MNQ),致使产品含量较低。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原料中的6-MNQ进行了分离去除,在正己烷溶剂中和NaHSO_3反应合成MSB。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MSB的收率和纯度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2-MNQ)与n(NaHSO_3)=1∶1.4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改进工艺后MSB的收率提高到81%,质量分数大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4-萘醌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亚硫酸氢钠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引发法制备维生素K_3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运涛 郝文强 +1 位作者 关琳 党蓓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5-79,共5页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冰乙酸为溶剂,将2-甲基萘氧化为2-甲萘醌,进而制得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及反应物与氧化剂、溶剂的物料比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是2-甲萘...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冰乙酸为溶剂,将2-甲基萘氧化为2-甲萘醌,进而制得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及反应物与氧化剂、溶剂的物料比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是2-甲萘醌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5℃,引发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2%,n(2-甲基萘)∶n(冰乙酸)∶n(双氧水)=1∶15∶11.5.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n(2-甲萘醌)∶n(亚硫酸氢钠)=1∶1.5.在以上条件下,2-甲萘醌的收率为54%,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收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萘 过硫酸铵 2-甲萘醌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水碘 被引量:1
7
作者 韩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8期34-34,36,共2页
目的探讨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水碘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含碘水样具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排除常见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因素,能取得满意的线性、精密度和准... 目的探讨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水碘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含碘水样具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排除常见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因素,能取得满意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水样,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抗干扰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水碘 过硫酸铵消化-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合成AM-VAc固体共聚浆料工艺参数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武海良 沈艳琴 +2 位作者 毛宁涛 崔桂新 张小云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选用丙烯酰胺(AM)和醋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研究采用瞬时聚合法合成固体AM-VAc共聚浆料的合成工艺.红外光谱表明工艺实现了丙烯酰胺和醋酸乙烯酯单体的瞬时聚合.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1%;过硫... 选用丙烯酰胺(AM)和醋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研究采用瞬时聚合法合成固体AM-VAc共聚浆料的合成工艺.红外光谱表明工艺实现了丙烯酰胺和醋酸乙烯酯单体的瞬时聚合.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1%;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1∶0.6;反应温度为40℃时,可得到性能优良的AM-VAc固体共聚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聚合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 AM-VAc固体共聚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技术合成3-氯-2-羟基丙磺酸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丕高 郭妙 李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2-835,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3-氯-2-羟基丙磺酸钠;通过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环氧... 在微波辐射下,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3-氯-2-羟基丙磺酸钠;通过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环氧氯丙烷滴加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明显促进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在 n(亚硫酸氢钠):n(环氧氯丙烷):n(四丁基溴化铵)=1∶1.4∶0.0078、反应温度85℃、环氧氯丙烷滴加时间20 min、后续回流7 min、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27 min 时,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收率可达85.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亚硫酸氢钠 3--2-羟基丙磺酸钠 微波辐射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正国 钱勇 +2 位作者 高庆 鲁圣军 汪海平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3-氯-2-羟基丙磺酸钠,探讨了磺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水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磺化剂宜用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 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3-氯-2-羟基丙磺酸钠,探讨了磺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水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磺化剂宜用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比越大,水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适中时,产率越高,最高产率为40.7%;产物的熔点为2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羟基丙磺酸钠 合成 环氧氯丙烷 亚硫酸氢钠 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无溶剂合成及其芳构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盈红 周准良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介绍一种常规加热条件下无溶剂反应,短时间内一步合成了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的绿色工艺.分析了氮源、时间、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醋酸铵为氮源,57℃左右无溶剂反应30 min,顺利制得目标物,产率达88.15%... 介绍一种常规加热条件下无溶剂反应,短时间内一步合成了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的绿色工艺.分析了氮源、时间、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醋酸铵为氮源,57℃左右无溶剂反应30 min,顺利制得目标物,产率达88.15%.该文还发现,在少量丙酮和水的存在下,过硫酸铵室温(27℃)下能迅速将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芳构化,n(二氢吡啶):n([o])=1:1,反应时间.3~4 min,产率超过9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氢-2 6-二甲基-3 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 芳构化 过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工艺对3-氯-2-羟基丙磺酸钠产率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左海丽 吴晓青 +1 位作者 崔璐娟 卫晓利 《胶体与聚合物》 2006年第4期33-34,共2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3-氯-2-羟基丙磺酸钠,探讨了不同的加料顺序及原料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环氧氯丙烷过量能使亚硫酸氢钠充分反应,有利于反应产物的提纯和产率的提高,产... 以环氧氯丙烷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3-氯-2-羟基丙磺酸钠,探讨了不同的加料顺序及原料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环氧氯丙烷过量能使亚硫酸氢钠充分反应,有利于反应产物的提纯和产率的提高,产率为95.1%;而且使得反应时间有所缩短为2h。产物的熔点为2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羟基丙磺酸钠 磺化 环氧氯丙烷 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夏峥嵘 朱海燕 +1 位作者 蒋拥华 李绵贵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PAM ) ,并讨论了引发体系、温度和 pH值对反应转化率和PAM重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作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 ,在 pH =4 ,温度为 30~ 35℃的条件下 ,PAM的M... 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PAM ) ,并讨论了引发体系、温度和 pH值对反应转化率和PAM重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作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 ,在 pH =4 ,温度为 30~ 35℃的条件下 ,PAM的M—w 可达 12 0 0× 1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质量 聚丙烯酰胺 合成技术 水溶液聚合法 温度 PH值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活化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亚辉 季婷婷 +2 位作者 李妍 周超 施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49,共4页
在研究丁黄药体系中黄铜矿、黄铁矿单矿物的天然可浮性,石灰(调节矿浆pH)、亚硫酸氢钠、铜离子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 在研究丁黄药体系中黄铜矿、黄铁矿单矿物的天然可浮性,石灰(调节矿浆pH)、亚硫酸氢钠、铜离子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分离,得到了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24.12%和88.4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和硫回收率分别为49.69%和72.51%的硫精矿,表明该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黄铜矿 浮选分离 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K_3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留成 徐海升 +1 位作者 宋成盈 赵建宏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1-33,共3页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 :2 -甲基 -1 ,4 -萘醌与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 1∶1 5 ;水的用量为 2 -甲基 -1 ,4 -萘醌量的 1 5倍 ;乙醇用量为 2 -甲基 -1 ,4 -萘醌量的 3 5倍 ...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 :2 -甲基 -1 ,4 -萘醌与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 1∶1 5 ;水的用量为 2 -甲基 -1 ,4 -萘醌量的 1 5倍 ;乙醇用量为 2 -甲基 -1 ,4 -萘醌量的 3 5倍 ;反应温度为 5 5℃ ;反应时间为 1h .在最佳条件下 ,维生素K3 的收率稳定在 72 5 %以上 ,纯度稳定在 94 %以上 .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4-萘醌 维生素K3 合成 亚硫酸氢钠 饲料添加剂 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正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留义 李建波 +3 位作者 郑海洪 骆世杰 程晓明 田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6期515-517,共3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胺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在反应时间为6 h,环氧氯丙烷/二乙胺摩尔比为1.2,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制备了特性黏数为4.13 mL/g的季铵盐型正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PA)。...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胺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在反应时间为6 h,环氧氯丙烷/二乙胺摩尔比为1.2,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制备了特性黏数为4.13 mL/g的季铵盐型正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PA)。结果表明,当PA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2%时,膨润土水溶液的防膨率为98%;添加PA的页岩压片水化膨胀率低于30.5%,说明PA是优良的黏土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二乙胺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 季铵盐 黏土稳定剂 特性黏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脱色絮凝剂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程建华 胡勇有 李泗清 《印染助剂》 CAS 2005年第7期17-19,共3页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出壳聚糖改性脱色絮凝剂.红外色谱图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m(壳聚糖)∶m(AM)∶m(DMDAAC)=1∶10∶1,反...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出壳聚糖改性脱色絮凝剂.红外色谱图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m(壳聚糖)∶m(AM)∶m(DMDAAC)=1∶10∶1,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量的0.05%;对壳聚糖改性聚合物的脱色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其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6.0%,CODCr去除率达到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絮凝剂 壳聚糖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CODCR去除率 应用 制备 氧化还原体系 亚硫酸氢钠 改性聚合物 色度去除率 丙烯酰胺 过硫酸铵 合成工艺 反应温度 絮凝性能 印染废水 引发剂 色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诸爱士 孙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采用新的氧化体系——过氧乙酸氧化 2 -甲基萘成 2 -甲基 - 1,4 -萘醌 ,得率为 4 0 .7% .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合成条件 .该法具有无环境污染 ,技术简单 ,合成时间短 ,辅料回收等优点 .
关键词 过氧乙酸 2-甲基苯 2-甲基-1 4萘醌 维生素K3 合成工艺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抗出血作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野菜制品加工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房淑珍 陈德倡 +2 位作者 王颉 甄卫东 屠扬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2期53-54,60,共3页
以 0 .2 5 %亚硫酸氢钠进行预处理 ,微波、微波 -远红外进行干燥得到的脱水野菜制品为深绿色 ,色泽均匀一致 ,组织完整 ,具有野菜应有的风味和滋味 ,且维生素C保存率比传统干制方法高 5~ 1 1倍 ,干制时间缩短 1 /
关键词 脱水野菜制品 加工工艺 预处理 干制方法 亚硫酸氢钠 微波-远红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制备及分散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廖列文 王春晓 +1 位作者 涂星 管海凤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同时亚硫酸氢钠又作为链转移剂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以及温度对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性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对工艺条件进...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同时亚硫酸氢钠又作为链转移剂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以及温度对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性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丙烯酸单体用量90g不变,过硫酸铵用量5g,亚硫酸氢钠用量4g,去离子水270mL,温度7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用钛白粉沉降法测定分散性,并与进口分散剂比较,其沉降高度约是进口分散剂的一半,分散性比进口分散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分散性 聚丙烯酸钠 链转移剂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 制备 单体用量 氧化还原引发剂 低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