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2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船舶余热回收的TEG-ORC联合循环变底循环比及过热工况输出性能研究
1
作者 孙德平 李怡然 +3 位作者 乔广超 石飞雄 封星 柳长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选用R245fa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C)底循环工质,比较工质在饱和蒸汽状态与过热蒸汽状态时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并研究特定过热度工况下TEG/ORC底循环比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TEG-ORC联合循环中,提高工质过热度能提高系... 选用R245fa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C)底循环工质,比较工质在饱和蒸汽状态与过热蒸汽状态时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并研究特定过热度工况下TEG/ORC底循环比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TEG-ORC联合循环中,提高工质过热度能提高系统输出功率;在工质过热状态下,增加底循环比能显著增加联合循环系统输出功率的同时降低其发电成本、提高工质流量,有助于提升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余热 梯级回收 过热蒸汽状态 TEG-ORC联合循环 底循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社会参与过热问题与熔断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林 胥智溢 +1 位作者 蒲姝颖 向欣欣 《城市与减灾》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我国现行体制下,应急管理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处于由“动员”向“自发”过渡的阶段。近年来,公众参与意识显著增强,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中参与度逐渐提升,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补充,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我国非政府应急力量仍相对薄弱... 我国现行体制下,应急管理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处于由“动员”向“自发”过渡的阶段。近年来,公众参与意识显著增强,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中参与度逐渐提升,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补充,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我国非政府应急力量仍相对薄弱,缺乏科学有效的参与机制,效率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意识 应急力量 突发事件 参与机制 现行体制 参与度 熔断机制 过热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估规范的过热器联箱蠕变-疲劳损伤分析
3
作者 张浩 夏咸喜 +3 位作者 张天宇 田根起 王小威 巩建鸣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3,共9页
超临界机组过热器出口联箱长期在高温、高压的恶劣工况下工作,高温环境下频繁启停及长时间稳态运行导致联箱承受典型的蠕变-疲劳损伤。为确保超临界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应选取合适的损伤评估方法对机组损伤状态进行评价。以某发电厂... 超临界机组过热器出口联箱长期在高温、高压的恶劣工况下工作,高温环境下频繁启停及长时间稳态运行导致联箱承受典型的蠕变-疲劳损伤。为确保超临界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应选取合适的损伤评估方法对机组损伤状态进行评价。以某发电厂超临界机组过热器联箱为分析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获取机组运行期间联箱应力的分布情况,分别采用ASME-Ⅲ标准、RCC-MRx标准、R5规程进行损伤评价。结果表明:ASME-Ⅲ标准评估的许用时间与检修年限相当;RCC-MRx标准评价结果偏大,过于保守;R5规范评价结果非保守,明显小于前两者;因此,对于此类设备可优先选用ASME-Ⅲ规范作为损伤评估准则,在ASME-Ⅲ标准评估结果趋于保守时,可采用R5规范作为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 评估规范 蠕变-疲劳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对苦荞粉中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赵梦媛 王香玉 +2 位作者 尚盼盼 吕海晴 赵仁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为了抑制苦荞中芦丁向槲皮素的转化,本研究采用过热蒸汽处理苦荞粉,并探究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苦荞粉中芦丁降解酶活性、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苦荞粉中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 为了抑制苦荞中芦丁向槲皮素的转化,本研究采用过热蒸汽处理苦荞粉,并探究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苦荞粉中芦丁降解酶活性、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苦荞粉中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含量在过热蒸汽温度为220℃时达最高,分别增加37.53%和14.22%;苦荞粉中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随过热蒸汽处理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小,当处理时间超过6 min后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芦丁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黄酮类似,在蒸汽温度为220℃、处理时间为4 min时,芦丁含量达最高;当蒸汽温度超过300℃、处理时间超过6 min时,芦丁含量下降,槲皮素含量明显上升。随过热蒸汽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芦丁降解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苦荞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氧化还原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过热蒸汽处理能显著提升苦荞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钝化芦丁降解酶,抑制芦丁水解,减少槲皮素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 苦荞 类黄酮 芦丁 槲皮素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垃圾焚烧锅炉内高温过热器管腐蚀分析
5
作者 曲炎淼 袁玮 +1 位作者 徐云峰 李浩 《材料保护》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垃圾焚烧锅炉中高温过热器管的腐蚀失效是引起锅炉被迫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高温过热器管子的防护提供参考,本工作对比原始高温过热器管和在垃圾焚烧锅炉内已服役20 000 h的服役管,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 垃圾焚烧锅炉中高温过热器管的腐蚀失效是引起锅炉被迫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高温过热器管子的防护提供参考,本工作对比原始高温过热器管和在垃圾焚烧锅炉内已服役20 000 h的服役管,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拉伸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测力学性能,并通过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服役管管内外的腐蚀产物,研究了高温过热器管在工况条件下的腐蚀行为演变。结果表明:12Cr1MoVG高温过热器管内外管壁均发生了较严重的金属氧化腐蚀,内壁形成了致密的铁的氧化物,外壁腐蚀产物分为2层,内层为金属氧化腐蚀层,外层为较厚的碱金属硫酸盐腐蚀垢。服役管管壁减薄,内壁组织发生珠光体球化,外壁贫珠光体区变窄,芯部组织变化较小但发生轻微的晶粒粗化。管壁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冲击功变化不大,但屈服强度下降超过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锅炉 高温过热器管 高温腐蚀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过热气体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快速维修技术
6
作者 曹宜 安唐鹏 +1 位作者 冯迎北 焦海坤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电缆过热是影响电缆性能和寿命的常见问题,严重过热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大规模故障,因此准确监测电缆的运行状态,及时诊断并修复潜在故障点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缆过热的成因入手,探讨电缆过热气体监测... 电缆过热是影响电缆性能和寿命的常见问题,严重过热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大规模故障,因此准确监测电缆的运行状态,及时诊断并修复潜在故障点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缆过热的成因入手,探讨电缆过热气体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快速维修技术,以期为电缆故障的预防与处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过热 气体监测 故障诊断 快速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0MW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改造方案研究
7
作者 黄先华 《锅炉制造》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锅炉末级过热器由于处于极端的工况下,频繁发生的爆管现象已成为制约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瓶颈问题。这不仅大幅提升了运维成本,而且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基于此,本文针对某2×660MW机...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锅炉末级过热器由于处于极端的工况下,频繁发生的爆管现象已成为制约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瓶颈问题。这不仅大幅提升了运维成本,而且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基于此,本文针对某2×660MW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以增强过热器的运行性能和抗爆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的方案,证实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过热 爆管 锅炉 改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炉过热器超温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8
作者 王龙强 李德波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针对某燃煤电厂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时所出现的过热器管壁超温问题,目前主要采取频繁投入喷水减温器的措施进行缓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该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认为过热器超温原因主要为水煤比失调、给水温度过低、一次风压偏... 针对某燃煤电厂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时所出现的过热器管壁超温问题,目前主要采取频繁投入喷水减温器的措施进行缓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该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认为过热器超温原因主要为水煤比失调、给水温度过低、一次风压偏高,给水流量过大、二次风量过大、减温水量过小。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治理措施,主要为提高给水温度、控制锅炉给水流量、降低一次风压、减小二次风量、合理供给燃料量、合理使用减温水及燃烧器摆角。实践表明,采取措施后能有效解决了燃煤电厂锅炉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过热器超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过热 超温 运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管开裂失效分析
9
作者 宁涛 《锅炉制造》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某电厂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内部的高温过热器管存在泄露情况,为了探究弯管开裂的原因,决定使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失效的弯管开展理化研究。经分析发现:过热器弯管在进行冷弯工艺后,由于并未正常进行热处... 某电厂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内部的高温过热器管存在泄露情况,为了探究弯管开裂的原因,决定使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失效的弯管开展理化研究。经分析发现:过热器弯管在进行冷弯工艺后,由于并未正常进行热处理,导致了弯曲处存在残余应力,进而导致局部应力加大,同时弯管在服役过程中温度差较大,形成热交变应力,同时锅炉水的处理并未达标,导致氯离子进入弯管内部,最终导致弯管因应力腐蚀而开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热 应力腐蚀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0MW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运行屏式过热器超温分析及控制方法
10
作者 周翊航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某电厂1050MW超超临界锅炉在深度调峰运行中易出现屏式过热器超温现象,屏过壁温超温最高达696℃,壁温超温威胁机组安全运行。本文介绍屏式过热器超温案例相似特征,探讨和分析屏式过热器壁温超温原因,结合机组运行操控经验,提出了1050MW... 某电厂1050MW超超临界锅炉在深度调峰运行中易出现屏式过热器超温现象,屏过壁温超温最高达696℃,壁温超温威胁机组安全运行。本文介绍屏式过热器超温案例相似特征,探讨和分析屏式过热器壁温超温原因,结合机组运行操控经验,提出了1050MW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运行汽温调整注意事项和屏式过热器管壁超温控制方法。近2年的运行实践表明,机组深度调峰时锅炉低负荷状态运行良好,优化后的汽温调整和壁温控制方法效果显著,屏过壁温的最高值和波动幅度降低达20℃,该厂此后较严重屏过壁温超温事件未曾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低负荷 屏式过热 超温 深度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和湿热蒸汽对青稞粉的理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11
作者 严建刚 马永轩 +4 位作者 李翠华 邓媛元 杜玉兰 钟立煌 刘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255-263,共9页
目的探讨过热和湿热蒸汽对青稞粉理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湿热蒸汽和不同温度的过热蒸汽对青稞粉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测定其内源酶活性、β-葡聚糖含量、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糊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贮藏稳定性,确定最适的... 目的探讨过热和湿热蒸汽对青稞粉理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湿热蒸汽和不同温度的过热蒸汽对青稞粉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测定其内源酶活性、β-葡聚糖含量、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糊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贮藏稳定性,确定最适的加工方式。结果过热蒸汽显著降低青稞粉水分含量,两种处理方式都能够灭活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其中过热蒸汽处理效果更佳,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残留率为6.21%和13.78%;过热蒸汽处理对青稞粉中β-葡聚糖含量的损失影响更小,湿热蒸汽更能促进慢消化和抗消化淀粉转变成快消化淀粉(58.82%)。两种热处理都能改变青稞粉糊化特性和微观形貌,其中过热蒸汽处理组峰值黏度更高;而湿热蒸汽处理组回生值(1750.00 mPa·s)和糊化温度(91.63℃)更高,崩解值更低(475.00 mPa·s),淀粉结构破坏更严重。37℃贮藏3个月后,所有处理组酸价均低于对照组,且过热蒸汽处理组酸价增幅较小,而湿热蒸汽组增幅较大(67.63%)。结论过热和湿热蒸汽均能有效灭活青稞粉内源性酶,提高贮藏稳定性,但过热蒸汽效果更佳且更能保持青稞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粉 过热蒸汽 湿热蒸汽 脂肪酶活性 脂肪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低温过热器水平管焊接接头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小钢 周龙 +4 位作者 曾勇 尹少华 孙志强 陈忠兵 罗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低温过热器进口泄漏水平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检测、化学成分分析、裂纹低倍金相检测、微观金相检测、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低温过热器水平管泄漏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从焊接热... 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低温过热器进口泄漏水平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检测、化学成分分析、裂纹低倍金相检测、微观金相检测、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低温过热器水平管泄漏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从焊接热影响区的管子外壁粗晶区启裂,裂纹沿晶在粗晶区扩展,裂纹内部覆盖大量氧化物,在三晶粒交界处存在楔形孔洞;裂纹尖端附近存在大量孔洞,部分孔洞与孔洞呈链状分布,判断裂纹性质为蠕变裂纹。提出焊接工艺优化建议,供避免低温过热器蠕变开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过热 焊接接头 蠕变 裂纹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麦胚过热蒸汽处理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展小彬 张智 +2 位作者 刘非凡 张浩鹏 温纪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62,共11页
为提高麦胚储藏稳定性,采用过热蒸汽处理麦胚并优化处理工艺,以达到较好的灭酶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处理后麦胚色泽的变化以及营养物质的损失。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处理温度(170~210℃)、处理时间(10~50 s)、麦胚水质量分数(13%~21%)对处... 为提高麦胚储藏稳定性,采用过热蒸汽处理麦胚并优化处理工艺,以达到较好的灭酶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处理后麦胚色泽的变化以及营养物质的损失。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处理温度(170~210℃)、处理时间(10~50 s)、麦胚水质量分数(13%~21%)对处理后麦胚色泽、酶活、营养组分(黄酮含量、多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抗氧化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3个实验因素进行正交优化,以麦胚色差(ΔE)、灭酶率、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评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处理最优条件为210℃、处理时间为30 s、麦胚水质量分数为15%,在该条件下处理后的麦胚色差为7.30、脂肪酶灭活率为60.94%、脂肪氧化酶灭活率为85.00%,黄酮含量为1 615.64 mg RT/100 g DW、多酚含量为441.77 mg GAE/100 g DW、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82%、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70.64%,还原糖含量为55.95mg/g,综合评分达到0.751 2分;在40℃条件下加速储藏实验研究表明,处理后的麦胚储藏30 d脂肪酸值从159.74 mg/100 g上升到354.89 mg/100 g,而未处理组麦胚储藏30 d脂肪酸值从172.27 mg/100 g上升到624.00 mg/100 g;这说明过热蒸汽处理能大幅延缓麦胚氧化酸败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过热蒸汽 麦胚色泽 酶活 营养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模型前馈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祎璠 曹越 司风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过热器机理引导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可以对强耦合、大惯性的过热汽温宽负荷前馈信号进行精准预测。结果表明:在机组宽负荷运行时,随着负荷降低控制对象的非线性程度逐渐增强,需要更多的模型数量,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前馈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与当前工况相适应的前馈信号,有效提升过热汽温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过热汽温 前馈控制 深度神经网络 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
15
作者 曹惠敏 黄赛赛 +4 位作者 周永东 伊松林 殷方宇 高鑫 周凡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松脂渗出是含脂松木利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探究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可为含脂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阶段过热蒸汽处理工艺对松脂进行热处理,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热机械分析仪(TMA)、... 松脂渗出是含脂松木利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探究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可为含脂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阶段过热蒸汽处理工艺对松脂进行热处理,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热机械分析仪(TMA)、色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等测试技术,分析了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残余松节油含量、软化点、颜色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并检测和评估了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抗松脂渗出效果。结果表明,在过热蒸汽处理阶段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松节油含量降低,并且去除效率也降低,这是由松节油含量降低后松脂变得黏稠所致。在过热蒸汽处理阶段Ⅱ,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残余松节油含量降低,松脂软化点提高。残余松节油含量与松脂软化点高度相关,松节油含量越低,松脂软化点则越高,其中160℃处理9 h的松脂样品软化点可达60℃以上。但松脂的软化点不仅受残余松节油含量影响,也受到高温的改性作用,因为过热蒸汽处理可使松脂颜色加深,并导致松脂发生脱氢、异构化和氧化反应。木材的抗松脂渗出试验表明,过热蒸汽处理可有效避免含脂木材松脂渗出,因此可将松脂的过热蒸汽处理工艺调整后应用于松木锯材干燥,避免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 松节油 溢脂 软化点 过热蒸汽 木材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柜内部PVC电缆绝缘材料过热产气的传感器检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董驰 庞先海 +6 位作者 路士杰 乐相宏 雷芳菲 褚继峰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6-737,共12页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开关设备电缆故障可能导致局部停电,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存在接触试验、成本高、盲区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开关柜中电缆过热的方法。首先,研究电缆外层绝缘常用的聚氯...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开关设备电缆故障可能导致局部停电,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存在接触试验、成本高、盲区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开关柜中电缆过热的方法。首先,研究电缆外层绝缘常用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的过热生成气体组分,基于分解气体类型,构建气体传感器阵列。其次,模拟电缆过热故障,采集气体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曲线,通过响应曲线的阈值判断过热温度区间。最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关柜电缆过热检测装置,该装置在通风橱中大电流模拟电缆过热场景中能准确的区分出开关柜电缆过热状态并发出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设备 PVC绝缘 过热检测 气体传感器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球堵塞引起S30432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失效特征分析
17
作者 徐荣田 史志刚 +4 位作者 张红军 秦永亮 杨哲一 刘雪峰 何晓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6,72,共6页
以试运行阶段就发生因钢球堵塞造成过热蠕变爆管的某600MW超超临界锅炉屏式过热器为例,通过宏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分析、维氏硬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并与相邻管子进行对比,得出了钢球堵塞引起S30... 以试运行阶段就发生因钢球堵塞造成过热蠕变爆管的某600MW超超临界锅炉屏式过热器为例,通过宏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分析、维氏硬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并与相邻管子进行对比,得出了钢球堵塞引起S30432爆管失效的特征。结果表明:爆口部位的管径、壁厚、蠕变孔洞、蠕变裂纹及老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特征,除爆口部位及弯管部位外的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对新管的要求,但其材质状态已明显差于相邻管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屏式过热 S30432 钢球 爆管 失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负压与过热蒸汽的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研发
18
作者 曾明坚 赵亚栋 +3 位作者 徐凤英 刘天毅 张佩瑶 蒋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193,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具备负压、过热蒸汽的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方法:对一体机烹饪设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过热蒸汽和负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确定了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的性能参数。根据试验平台各个功能的特性,对烹饪... 目的:设计一种具备负压、过热蒸汽的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方法:对一体机烹饪设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过热蒸汽和负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确定了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的性能参数。根据试验平台各个功能的特性,对烹饪腔体、炉门等部件进行设计,并制定了试验平台的整体方案。结果:研发的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具有负压、蒸汽、微波、烘烤4个功能,可实现-28 kPa的负压抽取、向腔体直喷390℃的过热蒸汽,热风和微波加热效果较好。结论:研发的多功能烹饪试验平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烹饪 负压 过热蒸汽 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过热故障红外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温启良 文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过热故障,进而发生事故,为此,该文基于物联网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力变压器过热故障红外检测系统,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系统硬件主要设计了红外热... 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过热故障,进而发生事故,为此,该文基于物联网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力变压器过热故障红外检测系统,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系统硬件主要设计了红外热像仪、中心控制计算机、监测云台三部分。红外摄像仪负责采集设备的实时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到中心控制计算机;中心控制计算机负责收集并储存数据,同时将数据判断指令传达到云台;云台负责运行中心计算机的指令。通过数据采集、红外图像处理和温度测量与显示完成系统检测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同时绘制出温升曲线和三相曲线,更好地判定系统温度是否出现过热故障,与传统系统相比,预警响应时间平均值分别降低13.916 min和5.548 min,误检率平均值分别降低10.942%和8.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电力变压器 过热故障 红外检测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实炉验证试验平台过热试件热流密度测量及壁温分布研究
20
作者 钟犁 肖平 +4 位作者 朱忠亮 李小敏 张兴豪 刘卫国 徐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锅炉主蒸汽参数的提高,炉内受热面壁温的监测对于安全运行日益重要,并且有利于根据壁温分布进行选材,降低造价。南京电厂700℃验证试验平台炉内过热试件分布着12个牌号的材料,掌握锅炉管壁温分布及其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是准确分析材... 随着锅炉主蒸汽参数的提高,炉内受热面壁温的监测对于安全运行日益重要,并且有利于根据壁温分布进行选材,降低造价。南京电厂700℃验证试验平台炉内过热试件分布着12个牌号的材料,掌握锅炉管壁温分布及其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是准确分析材料验证情况的基础。采用火焰强度热流计对炉内热流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实际测量,结合受热面进出口蒸汽参数的实际测量结果,对炉内壁温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过热试件不同方向的热流密度在15~180kW/m^(2)范围内,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其中收到来自前方的热流密度最大、下方的热流密度其次,并且屏底热流密度最高、炉顶位置热流密度最低,屏底水平管平均热流密度约为垂直管的1.3倍。根据热流密度空间分布测量结果计算的过热试件壁温沿着蒸汽流程方向快速增加,在屏底位置出现一个小的峰值,然后增速放缓、最后在靠近管屏出口处略有下降;而管壁和蒸汽温差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并在屏底出现明显峰值的现象,最外侧管屏底最大温差达到约88℃,屏顶温差则降低到约25℃。锅炉负荷越高,热流密度越大,同时壁温沿程增长速率越高。炉内壁温测量元件与壁温计算结果的最大温度偏差小于2%,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壁温计算结果对过热试件进行选材,约有51.2%的锅炉管须采用镍基合金材料,相比全部采用镍基合金材料可大幅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验证试验平台 过热试件 高温材料 炉内壁温分布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